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诤友
万维读者网 > 教育学术 > 帖子
一个老海归的故事(转帖)(前言)
送交者: 上海读者 2011年06月11日06:47:13 于 [教育学术] 发送悄悄话
《一滴泪》
  巫寧坤
  前言
  

我用英文以回忆录形式撰写的自传体小说

A Single Tear (一滴泪),于一九九三年初在纽约出版,同年六月英国版在伦敦发行,稍后日韩瑞典文版相继在东京汉城斯德哥尔摩问世,多年来众多亲友一再敦促我为世界各地的华人读者撰写一个中文本盛情可感,但由于种种原因迟迟未能应命深感歉疚。
  一九八六年春我在英国剑桥大学作客期间,应主人之嘱写了一篇自传性长文,从半步桥到剑桥在剑桥评论上发表,在这篇文章里我简略地归纳了我的坎坷平生,我归来,我受难,我幸存。
  但我是否徒然半生受难,又虚度短暂的余年,这是我不得不正视的问题,为了不辜负苦难余生,不辜负千千万万同命运的死者和生者,我至少可以把我们一家三代人在中国大陆数十年的亲身经历,忠实地记录下来,其中的悲欢离合和众多知识分子家庭大同小异,沧海一泪而已,只不过我们的故事涵盖了整个新中国的历史时期。这样一部纪实作品尽管有强烈的个人感情色彩,不仅可为当代中国生活提供独特的见证,而且对于以悲悯情怀理解人和历史或有所裨益。
  本书英文原版问世后,英美和其它英语国家的媒体发表了不少评论,日、韩、瑞典、法国、哥伦比亚等国和香港、台湾的报刊也有专文评介,在中国大陆北京的《英语世界》独家刊載了片段摘录,并发表了编者按。《读书》等书刊也有所评论,中外各家评论褒贬不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本是健康的文学评论的正常情况。无论是褒是贬,本书作者都受益匪浅,至于有人又祭起老祖宗焚书坑儒的法宝,那就超出文学评论的范畴,又当别论。
  全书由我一人执笔,其中有几章是根据怡楷多年来口述整理英文。原著于一九九一年在母校印第安纳州曼彻斯特学院驻访时完成,写作过程中全凭记忆,又不可能有日记之类资料可供查考,加以年堙日久,记忆日益衰退,不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差错,在中文版中尽力加以修正不足之处,请予海涵。
  巫宁坤
  二○○一年于美国维州猎人森林客中
  一 滴 泪
  巫寧坤 著
  目次
  前言
  献词
  第一章 游子还乡 1951-52
  第二章 暗藏的反革命分子1953-55
  第三章 百花与毒草1956-58
  第四章 半步桥1958
  第五章 生于忧患1958
  第六章 风雪北大荒1958-60
  第七章 株连1958-60
  第八章 饿 莩1960-61
  第九章 探监1961
  第十章 暂回人间 1961-66
  第十一章 牛棚内外1966-68
  第十二章 红与黑1968-70
  第十三章 再教育1969-70
  第十四章 荒村牛鬼1970-73
  第十五章 再入虎穴1973
  第十六章 江城淹留1974-78
  第十七章 二十余年如一梦1979-80
  尾声 生者与死者
  献词
  先岳母李王慈荫的一生是爱和受难的化身
  我从她的身教言教懂得了爱和受难的意蕴
  谨以这部小书纪念这位平凡而伟大的母亲
  *****************************************
  第一章 游子还乡 1951-52
  一
  1943年10月,在昆明度过二十三岁的生日后不久,我搭乘美国空军运输机前往印度。下旬在孟买登上美国陆军运输舰乔治华盛顿号,取道好望角前往美国。一艘运兵船没有武装没有军舰护航,冒着随时会被德国潜艇击沉的风险,在海上航行四十二天之后,终于驶入纽约港。我从甲板上第一次看到自由女神像,纷纷扬扬的大雪中自由之神岿然高耸入云。俨然是亨利帕特里克的呐喊不自由毋宁死的化身。十年前国难当头,我在扬州中学的英文课上第一次听到这个激动人心的呼号,不禁热血沸腾。在当前人类反抗法西斯的伟大斗争中,我又听到罗斯福总统激励世界人民为争取四大自由而奋战。早在珍珠港事变之前,我就中断了在西南联合大学外文系的学习,志愿为飞虎队担任译员。现在又飘洋过海为一批来美受训的中国空军飞行人员担任译员。我很高兴自己能在这场伟大斗争中,略尽棉薄。可再也没料到争取四大自由的斗争竟然会决定我今后的生活历程。
  这批飞行人员结业不久,战争就结束了。我辍学至今已四年,渴望重返大学继续攻读英美文学。1946年9月秋季学期开学时我成为美国印第安纳州小小的曼彻斯特学院唯一的外国学生,学校的生活几乎是清教徒式的。与军营生活大不相同,令我耳目一新而圣经和莎士比亚则使我对人类的崇高理想感到无限向往。言简意赅的校训信仰学识服务,则成为我追求知识为祖国服务的指南。两年后我进入芝加哥大学研究院。
  当时已有数十名中国研究生在那里深造,校园里浓厚的学术气氛使我陶醉。而芝加哥学派文学理论,又为我提供了文学研究的金钥匙。前后不到三年,我眼看就快从这所著名的学府获得博士学位了。1950年秋天我已开始写博士论文,托.艾略特的文艺批评传统。我的指导老师是杰出的罗斯克莱恩教授。我在哥特式图书馆的书库里埋头苦读,梦想着攀登学术高峰。
  但是早在我寒窗苦读之前,便传来国共内战烽火复燃的消息,使我的心境难以平静。灾难深重的祖国大地上,正在进行一场殊死的大决战。
  两年来国内亲友不断来信,对新中国的新生事物赞不绝口。和大多数中国同学一样,我是在国难和内战的阴影下成长的,渴望出现一个繁荣富强的中国。现在一个新时代一个崭新的社会似乎随着一个新政权的建立,已经来到了。虽然我对国共斗争知之甚少,对共产主义或马克思主义更是一窍不通。我却从来没怀疑过,我迟早要回国用我的专长为一个新中国服务。不过我还有博士论文要写,大可不必着急。
  哪里想到1951年新年,忽然收到素昧平生的北京燕京大学校长陆志韦的急电,请我去接替一位由于朝鲜战事而回国的美籍教授。事情来得太突然了。在随后的几天里,我翻来复去考虑其中得失,也和朋友们商量。有人祝贺我在新中国首都一所著名教会大学获得教职,前程似锦。我放弃在一个最富裕的资本主义社会的事业,回去为社会主义新中国服务一定会受到对一个爱国知识分子的热烈欢迎。也有人怀疑新政权是否会因为我曾在国民党政府空军工作过,而找我麻烦。我认为那不合乎情理,因为我是在国共联合抗日时期志愿参加抗战的。其实我心里也没把握,可是一别七八年,我对故土的怀念与日俱增。那倒不是因为我有什么特别的个人牵挂才要回去,我的双亲早已过世。我没有结婚也没订婚,在同胞手足中也只有一个妹妹住在上海。我也没有幸福的童年生活的回忆可去追寻。先母饱受封建婚姻的折磨,先是神经失常,后来在我八岁那年自缢身亡。先父两耳板聋,从来没亲近过我。后来当我远在昆明上联大一年级时,他在家乡死在日寇手里。可是我总感到有一根割不断的纽带,将我和古老的祖国连接在一起。虽然那是一个用贫困悲哀孤独屈辱动荡和战乱充塞我的青少年时代的祖国,投身于一个崭新的世界,去过一种富有意义的生活。这个诱惑力,远胜过博士学位和在异国做学问的吸引力。
  于是我决定丢下写了一半的英国文学博士论文回国任教。热情洋溢的欢迎信不仅来自燕京大学而且来自人民共和国政务院。在上海的妹妹更是欣喜不已。在台湾的哥哥和在香港的姐姐却把共产党比作洪水猛兽。但他们的迫切告诫,并不能阻止我成行。在西南联大就读的两年里,我受到进步教授和左派同学亲共思想的影响。事实上我已成为进步的学生文艺团体冬青文艺社的积极分子,从而开始阅读高尔基的小说和共产党的秘密传单。眼下我如饥似渴地阅读美共出版的群众与主流杂志。在书店里到处搜罗进步书刊。我的行李主要是几个装满了左派书刊的铁皮箱和纸板箱。
  我订好了六月中旬的船票,哪知道曾在国际公寓同房间的美国同学比尔·伯顿和安·赖特订在6月29日在亚利桑那州图森市举行婚礼非要我当伴郎不可。我只得推迟起程了。婚礼过后,我独自游览了大峡谷,然后前往旧金山。在伯顿的一位朋友家作客,伯顿夫妇和芝大同学李政道博士一起来帮我整顿行装。政道还用端正的大字在我的行李上写上姓名地址。
  1951年7月18日早晨阳光灿烂,我登上驶往香港的克利夫兰总统号邮轮。伯顿夫妇和政道前来话别,照相留念之后,我愣头愣脑地问政道:你为什么不回去为新中国工作?他笑笑说:“我不愿让人洗脑子。”
  我不明白脑子怎么洗法,并不觉得有什么可怕,也就一笑了之。乘风破浪回归一别八年的故土了。
  八月中旬,从广州乘火车经上海抵达北京。西语系主任赵萝蕤博士亲自来前门火车站接我。她是英语界的前辈,两年多以前从芝大学成回国,回母校任教。朝鲜战事爆发后,燕大美籍教授纷纷回国,她出任系主任。由于师资不足,她除了在国内延聘了俞大絪和胡稼胎两位前辈外,又不远万里约我来共事。别后不过两年多,我不无好奇地看到她的衣著起了很大变化。当年在芝大她总爱穿一身朴实无华的西服显得落落大方。眼前她身上套的却是褪了色的灰布毛服,皱皱巴巴不伦不类。猛一看人显得苍老多了。萝蕤为我雇了一辆古色古香的马车,车顶上堆放着我的七八件行李。驶往青年会搭乘校车。
  这是我初次来到北京,从车窗看出去满目绛色的宫墙阳光下金光闪闪的琉璃瓦。身穿草绿色制服的军人熙来攘往,我感到仿佛闯入了这座既是古城又是新都的陌生世界,而不是回到久别的故国。上了年纪的校车一路颠颠簸簸,足足走了个把小时,终于到达西北郊的燕大校园。燕园门口有两头石狮子,守卫两扇朱红色大门敞开着。一眼望去只见园内树木成荫,掩映着一幢幢宫殿式的楼房引人入胜。而我即将在这座洞天学府里开始我的教学生涯,私心不由得不感到庆幸。
  由于我新来乍到,住房尚未分配,便先在萝蕤家作客。萝蕤是燕大宗教学院院长。赵紫宸博士的女儿,从小受到中西文化的熏陶。不但能诗能文而且弹一手好钢琴。燕大西语系毕业后不久,她就将当时以晦涩闻名的艾略特长诗荒原译成中文。在芝大攻读博士学位时她研究的专题是亨利詹姆斯的小说。她的丈夫陈梦家教授,当年是著名的新月派诗人。后来又以考古学的成就,蜚声中外。当时在邻近的清华大学任教。他俩住在朗润园内一幢中式平房,室外花木扶疏荷香扑鼻,室内一色明代家具,都是陈先生亲手搜集的精品。客厅里安放着萝蕤的斯坦威钢琴。陈先生不过四十多岁年纪,但又瘦又黑。经常皱着眉头,走起路来弓着背,仿佛背负着什么无形的重载。看上去有点未老先衰了。有一天,从广播大喇叭里传来一个通知:要求全体师生参加集体工间操,陈先生一听就火了。
  后来他们搬到燕东园一座两层的西式小楼上层,楼下住的是另一位英语副教授吴兴华,也是个单身汉。兴华比我还小一岁,身材瘦长面有病容,戴一副深度近视眼镜。终日手不释卷,见面后不久他就把过去发表的几首新诗拿给我看。和几十年来流传的中国新诗大不一样,真是相逢恨晚。兴华从不自我标榜。秋末老友周煦良教授,从上海来北京开会。便道探亲访友,我才听他说起当年他在上海主编一个文学刊物,最先发表了兴华的诗作。当时诗人年方二八,而主编在编者按里却说这是中国新诗的转折点。后来他又发表了不少新作,我又找到一些读过。可惜解放后,他就决定不写诗了。兴华为家传的肺结核所苦,在本校毕业后错过了到美国深造的机会。而他在英美语言文学方面的造诣却是有口皆碑的。他还精通意大利文。当时已开始用诗体翻译但丁的神曲。
  我们的客厅里有个壁炉,初冬寒夜我俩常在炉火前席地而坐,喝杯咖啡或呷杯本地产的莲花白酒。不论他背几首古诗或读几首他的旧作无不让我感到满心的喜悦。周末陆校长有时来串门儿聊聊天打打桥牌。陆先生是芝大三十年代的心理学博士,对语言学又很有研究,国学方面也有极深的造诣。他们两位都是桥牌高手,谈吐更是出口成章,妙趣横生。怎料到这样的日子不久就一去不复返了。
  我利用上课前的几天时间,忙里偷闲赶到市内去看望一些西南联大的老同学和老师。当年朝夕过从谈诗论文的几个同学竟都在市内工作赵全章在北大外语系任教。诗人杜运燮在新华社搞英文翻译。散文家汪曾祺在北京市文联编说说唱唱。久别重逢自然不亦乐乎,他们显然心情舒畅意气风发,让我感到欣慰。在老师中,我最惦念的是沈从文先生。我虽然没上过他的课,但从和他的交往中得到难忘的教益。一到北京就听到他遭逢不幸的传说,我怀着不安的心情摸到中老胡同三十二号去看望沈公和师母。他们住的几间小平房和当年昆明文林街上的陋室相仿佛。不过当年的陋室四季如春,而这长安居虽在盛夏却萧瑟如三秋先生和师母依然谈笑自若,问长问短。言谈之中没有流露出丝毫的怨艾。我从未忘过他那独特的声音。如今时隔十年重新面对着他的童颜倾听他那平静如流水行云的声音,听他含笑说到门可罗雀真感到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一位门生故旧遍天下的大师,难道在新中国从此就只能这样尘封土埋了吗。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10: 我谈实证科学:兼谈中国人笃信进化认的
2010: 人啊,你们知道自己为什么蠢笨?
2009: ZT:英语第100万个单词诞生,汉语单词4
2009: 在一个英文论坛看到这个问题。来着问一
2007: 北大开除邹恒甫:做的好
2007: 王选同志二三事: 纪念王院士去世一周年
2006: 几何分析在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