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諍友
萬維讀者網 > 教育學術 > 帖子
“經濟半小時”調查:院士家規
送交者: AAAQ 2002年02月03日19:39:03 於 [教育學術] 發送悄悄話

“經濟半小時”調查:院士家規

院士是我國科技領域最高的學術稱號,也是許多人一生孜孜以求的目標。目
前,我國的院士大約有1000名左右。近年來,這些堪稱最有智慧的頭腦卻為一些
瑣事而苦惱,不久前,他們中的一些人集合在一起,專門開了一個會,討論如何
解決這個問題。在會上,他們達成一致,宣布凡是院士,就要自律,而且一下子
訂出了10條規矩。那麼,院士們到底都為一些什麼事情而苦惱呢?中國科學院向
我們獨家提供了這次內部會議的錄音,它告訴了我們答案。

某院士透露,有的大學和研究機構實際上是用懸賞的辦法,發表一篇實驗論
文3000、5000元甚至1萬。為什麼不發表?意在不言中了,也就不用再問了,這
幾十萬元的廣告比科學性更重要吧。

“我聽說登了一整版的文章宣傳某人,聽說這篇文章是6萬塊錢。”

“科研呢,現在實際上更多的是職業而不是事業。職業是什麼意思,就是拿
來養家糊口,為了掙錢;事業是什麼呢,就是我追求真理,想發現新的知識。”

“我們要明確地站出來表態,對這種現象要做鬥爭。”

會議整整開了一天半,這些並非科研中的難題難倒了這群最有智慧的人。但
院士們最後還是拿出了一個方案-------這就是自律十條。十條規定:為國家多
做貢獻、維護國家安全、反弄虛作假、反浮躁、反腐敗、反學霸、反不實署名、
不參加無關活動、獎掖後學、反小團體作風、反偽科學、反泄密。負責自律十條
出台的張存浩院士接受了本欄目的獨家專訪。

張院士說:這十條的內容很多是不同的院士提供的,他們提供的原因說明有
情況。

記者問:這十條您覺得您最看重哪一條,您認為是完全不能允許的。

張院士說:完全不能允許的是作假。關於不屬實的署名,今年談成果也是討
論了好幾輪。

記者問:可能嗎?院士還需要借用別人的文章嗎?

張院士說:可能的,當然一個就是排名的問題,他沒做多少工作排在第一位,
還有即使排在後面也是他一點事沒做。不是創新的也要鼓勵他提出,要鼓勵年輕
人發表意見。

記者問:以前沒有太多的鼓勵嗎?

張院士說:哎呀,壓制多呀。儘管院士自律每一條都有故事,但有一條卻特
別得與眾不同。張院士介紹說第六條,院士現在經常參加各種活動,而且很多活
動是跟他自己沒關係。“我覺得這一點是我們社會上炒起來的,在國外,院士並
不參加這麼多和自己無關的學術活動,包括各種評審鑑定,特別各省這種情況太
多。”

愈演愈烈的各種會議和活動剝奪了院士們寶貴的科研時間,但這還不是讓他
們最難受的。一位院士吐露了多年來的苦惱:“開這個鑑定會,最後都是鬧什麼
國際先進水平,國際領先,我是能不參加就不參加。”

不管會議的名目是如何變來變去,也不管是哪一家的產品和成果,找上門來
的人其實並不在乎是不是找到了專業對口的院士。“這根本就和他的業務毫無關
系,他怎麼能去做判斷呢?院士也不是萬能的。”張存浩院士說。

會議本身並不可怕,可怕的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有些會議甚至完全超出了學
術範疇。

院士自律規則中有一條規定,就是院士不能隨隨便便出門開會,上海有位院
士就是吃了開會的苦頭,他所在的學會也因此制定了一條特殊家規。

一位姓李的院士,是我國遺傳學方面的學術泰斗。兩耳不聞窗外事的李院士,
萬萬也想不到自己會捲入一場商業風波。

去年某保健品因宣傳其有修復基因的功能,而被打假者盯上。廠家引用李院
士對產品的高度評價作為反擊。打假者據此批評李院士是給江湖騙子抬轎子。結
果李院士不得不登報申明:從未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任何場合看過或評價過
該保健品的成果。有人推測,這起冤案只是因為在某次會議上院士給過廠家一張
名片,而這張名片一轉手就成了王牌。

保健品廠家也找過鄒承魯院士,在中科院的一次會議上,鄒院士講了他的經
歷。“派了一個公關女士來,我很坦率地跟她說我是不相信的,違背營養學的常
識,也不符合現有的知識。”記者問:“是不是也存在兩種情況,一種是院士積
極要求去,一種也是院士被迫無奈。”張院士說:“據我所知,院士積極要求的
還不多。”應該說,絕大多數科學家們都在自己的學術領域裡取得了令人矚目的
成就,他們用自己的學術成果和人格修養贏得了人們廣泛的尊敬。但是,這些年
來,一些不好的風氣卻吹進了這個原本純淨的象牙塔內,在利益的誘惑下,一些
人自覺不自覺地卷了進去,用科學家的良知做起了交易。比如“基因皇后”事件、
“核酸風波”,以及盲目攀比《科學引文索引》論文數,剽竊別人的成果等等。
有人尖銳地指出:科學界的浮躁風氣已經成了一場“流行的瘟疫”。可以說,這
次出台的“院士家規”就是為了制止這場瘟疫的一個藥方。為了自律,讓科學家
做他們該做的事,中科院制定了10條家規。對此,有人提出了這樣的疑問:明星
可以做廣告,名人可以當形象大使,而科學家也是人,也要食人間煙火,為什麼
就他們要和商業活動劃清界限呢?而且,參與商業活動能幫助科學家解決科研經
費不足的問題,這又有什麼不好呢?對這個問題,中國科學院鄒承魯院士這樣解
釋。他說,商業宣傳為了達到醒目的效果,常常是突出一點,不及其餘。而科學
家對事物的判斷應該是全面的,客觀的,這兩者在本質上必然會發生衝突,更不
用說那些虛假產品了。科學家參與商業活動,貽害無窮。

院士自律絕非杞人憂天,科學家捲入商業炒作的,已早有先例。荒唐的“水
變油”事件持續了十年之久,數十位科學家受到牽連,三百多家企業蒙受上億元
損失。如今“酒變油”,“塑料變油”等等故事仍在上演。它們無一不是利用人
們對科學的信任,從消費者身上掠奪巨額財富。在去年11月無錫市發生的“塑料
變油”的騙局中,商家竟然打出了國家科委的招牌。

早在1994年,中科院多名院士就出版《維護科學尊嚴》一書向社會發出警告。
八年過去了,編委中的一位院士指出,情況沒有絲毫好轉。

儘管科學家常常是給商家背黑鍋,然而也有另外一種情況。比如捲入此次保
健品風波的,就有多家學術機構和十多位科學家,國家一級學會中國生化學會就
是其中的一個,記者趕上了該學會今年第一次會議,此次會議並不對外。

會議上 發言的是新上任的學會理事長許根俊院士。被邀請來的與會者,一
個是該學會工業生化分會的負責人,一個是新加入的海洋分會負責人。

華東理工大學袁勤生教授告訴記者,這個提議主要是針對企業家和工業生化
理事會活動中間存在的一些問題。

事情還要回到那場保健品風波。就在廠家與打假者鏖戰正酣的時候,兩場以
中國生化學會名義召開的專家研討會分別在北京和上海召開,多名專家發表言論
支持廠家。打假者和消費者一怒之下給院士和學會帶上了做偽證的帽子,此事結
果查明是工業生化分會的個別科學家與保健品廠家一起操辦的。

袁勤生教授強調:開會討論這些問題,我認為是理所當然。作為主任委員來
說,我沒有考慮現在這麼複雜的問題。

時任學會副理事長的許根俊院士卻感到事態嚴重。

許院士對記者說:“當時的心情就是科學界也不是那麼乾淨的。”

許院士向時任理事長鄒承魯院士寫了一封信,指出此事已經超過科研開發的
合理界限。

許院士表示:虛假的東西宣傳出去,破滅了,就不好了。科學家說自己的專
業,賣瓜說瓜甜,講這個好,講那個好,對於副作用,反而往往很少講。

2001年9月中國生化學全第八次代表大會召開,本來科學家介入廣告活動的
議題並非大會內容,但鄒承魯院士動用了個人的影響力。

據許院士介紹,上一任的理事長非常支持這件事,和他非常有關係。他不支
持這個,那麼常務理事會就不會討論這個。這次代表大會上就不會把它列入議程,
來行成一個決議。

生化學會的代表們一致同意,創立學會的第一條家規。規定不能以學會名義
對營利性的行為或產品進行宣傳。這也是50多年來200家全國性科技學會中出台
的第一條自律條約。“這個事情講穿了,講到底是為了促進生化事業的發展。”
許院士說。1月16日,中國生化學會有了新成員——海洋分會,歷史上該分會與
多家保健品廠家交往密切,這次請來開會算是醜話說在前面。 在會上,第二軍
醫大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教研室顧問繆輝南教授發言:,我們不能搞商業炒作,
這樣搞了以後有損我們學會的形象,所以剛才總會傳達這個,我們是堅決支持的。

生物工業分會的負責人已被撤換,不過表態的時候該分會卻覺得自己很委屈。

袁勤生教授發言:大家可以看電視台,好多學會都是這個樣子,以學會名義
幫你做廣告,這個不是個別現象,我們是剛巧碰到了這件事,你說對不對。

生化工業分會的委屈不難理解,如今從食品、化妝品、從家具到電器,處處
可以看到各種學會為商家打保票做推薦。在這種交易中,學會得到從幾萬到幾百
萬不等的報酬,而專家則從廠家領取顧問費。科技工作者為什麼要把聲譽同商業
風險捆綁在一起,有人說是因為窮,而張院士卻不這樣認為。

記者問:我們的條件比以前好了很多,那為什麼不規範的行為比以前多了呢?

張院士說:可能還是科學道德抓得不夠吧。

但科研經費不足的確是個現實,正因為如此,生化學會的選擇才耐人尋味。

記者問:你會為錢的問題為難嗎?

許院士說:有一點為難。要搞活動的時候。

擁有幾萬會員的中國生化學會,全部家當一間小小的辦公室就能裝下,學會
每年經費只有一萬元,而開一次大會就要50萬元。平時為了省錢,活動是能免就
免。

記者問:在一方面你們沒有錢的情況下,一方面又要繼續搞活動的情況下,
是不是這樣很容易跟商業聯繫起來?

許院士說:是的,贊助,我們以後還是要的,你可以對你自己的產品進行宣
傳,是(商家)你自己宣傳,我可以提供一個位子,給你掛一塊牌,或者是給你
一個展覽產品的場所,我不去給你做宣傳,不是我學會要講你的產品怎麼好,而
是你自己宣傳。這個在國際社會上也是允許的。

記者問:你們生化學會這張牌子究竟值多少錢?

許院士說:也沒有誰來估過,但把這塊牌子打出去,那很多人是相信的。

不參與商業炒作,保住一塊信得過的牌子,這是許院士給生化學會定的最後
一道防線。科學家們開始了對自己的反省,這無論是對社會,還是對科學研究本
身,都是一件大好事。但是,我們也應該看到,這個自律10條更多的是科學家們
的一個呼籲,把瘡口暴露出來,以引起注意,它本身並沒有任何處罰措施。也就
是說,如果有人觸犯了自律條文,中科院也拿他沒辦法。因此,僅僅呼籲科學家
自律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在管理、監督等體制上進行改革。比如,改進目前的
科研評議制度,避免過多、過濫的評估檢查,防止權力與學術的結合。這樣,科
學家們才會沉下心來搞學問。(吳海漫)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