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諍友
萬維讀者網 > 教育學術 > 帖子
馬加爵不是用來同情的
送交者: 旺才 2004年03月19日18:15:54 於 [教育學術] 發送悄悄話

一臉兇惡的馬加爵照片,被張貼到各個角落的通緝令,馬加爵及其化身的各種版本成了最近報刊、媒體、網絡中最大的新聞看點,從懷疑到通緝再到被捕,雲南大學“2.23”命案從發生到偵破,前後僅用了21天時間,之間各種消息不斷,有相貌和馬加爵相似,被警方誤會般的“抓獲” 報道,有馬加爵家庭情況、學習經歷全接觸式的報道,從報刊新聞,電視傳統載體到新興發達的網絡中各個中文社區鋪天蓋地的評論看法。

現在流行一句話:民意看法。民意名義,多數假民意假汝之手,炒來炒去,馬加爵成了當之無愧的“大明星”。什麼都不要緊,眼球最要緊;什麼都不重要,娛樂最重要。

報刊媒體哪裡的辦得好,哪裡的競爭最激烈,哪裡就是炒作新聞的焦點。南方的媒體最發達,其中原因有業內人士說得好―――治安不好,殺人被殺的多,販毒吸毒的多,桃色新聞多,報紙的新聞線索就多,報紙自然就更好看。

相反一些治安好的城市如上海、杭州、蘇州這類新聞就少,報紙看點自然就不多,現在的傳媒人士,希望自己發現大新聞、獨家新聞,實在沒有獨家新聞,這獨家看法是少不掉,網絡社區也相同,吸引眼球靠獨特,馬加爵值得同情的言論甚囂塵上,歸根揭底一句話:狗咬人不是新聞,人咬狗才是新聞;所以馬加爵殺人不是新聞,馬加爵值得同情才是新聞。

各個媒體宣傳機器都發動起來了,專題報道,獨家採訪,沾上馬加爵,必然有人看,一旦炒作起來就沒了譜,一會兒有新華網《誰來安慰馬加爵的父母?》,一會兒有好學生變成殺人犯是教育的罪惡,一會有網絡載體裡為馬加爵大聲叫不公的……俺就想不通了,不過一殺人嫌疑犯,這中國有多大,社會有多大,值得為此不斷鄙薄自己,不斷批評“黑暗”麼?仿佛馬加爵才是社會的真正受害者,他殺人不過是對社會殘酷現實的自我反省。

現在這種煽情言論甚囂塵上,比比皆是。如同網絡犯罪和暴力被宣揚得比現實社會更加恐怖,仿佛沾上網絡的就不是好東西,網吧成了報刊媒體批判的第一對象,其實我們這個大人口的社會,13億人口,犯罪和犯罪心理的形成絕不會一個隨便具體的工具就會實現,菜刀砍死的人多還是電腦砸死的人多?追根究底的殺人動機不能怪罪於社會不公。你貧困,你就應該殺人?!你遭遇不公就是你犯罪的基礎?社會在大發展,人口在大流動,經濟活動越頻繁,伴隨的管理難度就越大,無法承受社會變遷的異常係數自然就會大量增加,犯罪活動的增加也是必然的。

馬加爵是個學生,他的犯罪當然有其形成的成因,但他不是特例,不過是因為發生在學校,影響比較重大而已。通過一號通緝令,高調對付一個罪犯,有助於實現社會公眾的輿論壓力的釋放,從開始通緝到被抓,總結成績是必要的。但無條件的炒作犯罪的“合理性”,絕對是一種畸形的社會心態。

仿佛破解了馬加爵殺人的合理動機就可以實現社會公正,就可以減少犯罪,就可以改造教育體系,就可以關注貧困人群,馬加爵這個殺人的娛樂明星被賦予了更多更大的“責任感”和“良心”。

殺人越貨的事情層出不窮,而馬加爵不過是其中之一。一個人長期形成的個性和心理思維構成缺陷歸罪於社會完全是不正常的。我們的社會少不了會出現犯罪,任何發達社會也少不了精神生理心理缺陷的犯罪。解決問題的方式是多樣的,但唯一合理的是法制精神和理性對待。我贊成針對人性的人文關懷,也贊成對這一號通緝令的大案後帶來的理性反思,但把殺人和同情殺人上升到社會輿論的癲狂狀態,其實正說明了社會中流行的一種極為不正常的焦躁心理在像瘟疫一般蔓延。

一個個所謂的“老大”冒了出來,但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領風騷一兩年,總有人喜歡這麼幹,試圖用馬加爵殺人的合理分析所謂“社會不公”,這絕對是找錯了對象,我仿佛看到一張無形的手在引導這這些憤怒的無端宣泄。犯罪有其犯罪心理的解讀,得到法律的公正制裁就是實現社會公正的唯一合理途徑。混亂的思維方式,無腦的叫囂不公,乃至把犯罪成因分析成教育體系的失敗。其實是我們這個社會普通民眾盲從心理的證明而已。這不僅僅是丟醜。說明的問題只能是對法制文明和社會進步帶來的偏差。以其把責任推卸給社會,還不如說是養兒不教父之過罷了,警惕這些為殺人犯叫同情的人!

馬加爵不是這麼用來同情的……

(旺才於2004-3-18)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3: 讀世界名校值得炫耀?
2003: 全美公立大學top44(2002版)
2002: 中國名校批判之家醜外揚
2002: 中國名校批判之他山之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