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力量办大事。 这个东西有不止一种表现形式。
其中一种表现形式,就是大跃进时期的亩产万斤田。
周围田里的稻子都割了摆到一块田里,就是亩产万斤田了。
这样的万斤田有意义吗?有。教育部领导们可以把这个当作政绩工程啊。
看,我们终于不负全国人民的重托,整出世界一流来了。
对于纳税人和国家来说,其意义和价值都是零。
准确地说,是负效应。
把一个分布式的布局变成一个集中式的布局,从系统角度来说更脆弱更臃肿。
似乎中国不是960万平方公里,而是新加坡一样的城市国家。
潘建伟到了清华就比在科大更能干了?这可以作为一个良好的愿望。
如果一个人的事业到了清华就升华了,我支持,因为对国家全局有利。
当初范院士要走的时候,据说是因为他有鸿图在胸,无奈科大提供不了那么大的舞台。
对此,我心痛,但理解,也支持。
但是,中国这么大的国家难道不应该有很多个和清华条件一样好的大学吗?
这种亩产万斤田的做法不仅不合理,而且扼杀竞争的活力。有害于中国高教。
不要忘了,教育部大笔一挥就可以人为决定谁是二等公民。
谁能告诉我,为什么清华天生就是18亿的命?
这是高教领域的户口政策。没有理由,长官意志决定一切。
而科大这样的苦做苦干的学校,就是弱势群体,二等公民。
清华是特权阶层,因为他们自己的校友把持了中国的权力。
于是,一切由长官意志主观划定的荒唐事情由此开始。
教育部不打算把中国教育的布局合理化,因为这不是获取政绩的快捷途径。
教育部不打算建立公开公正公平的高教环境,因为它本质上是清华教育科。
我说的不对。教育部会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环境的。
不过那是在清华可以公开公平公正地称霸之后。
眼下,还不行。
顺便提一下,清华关于聘任潘建伟的新闻,自始至终坚决不出现科大的名字。
潘建伟是“我国培养”的,现在是清华教授。
潘建伟只与清华大学有关。
潘建伟在科大求学多年,作为科大教授工作多年。都被清华从简历中抹去了
清华大学就是最杰出的代名词。最杰出的人不需要和清华以外的大学产生关系。
清华就是要独霸一切,哪怕隐瞒事实也在所不惜。
掌握了政治和话语霸权的清华,带给中国高教和兄弟院校的,大抵如此。
不过,清华最终会成为天下最无私最大度最公平的大学。
因为经过资本的原始积累,他们届时将不需要象原先那般赤裸裸地进行。
这就是世界。
胜者为王,败者为寇。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我认为这不值得惊诧和愤怒。
但是清华不能服人。
因为它不是通过学术竞争打败了对手,而是通过场外功夫。
这就是中国高教和美国高教的最根本差别吧。
我不认为美国人就完美公平了。
但是99分和0分,虽然都不是满分,区别还是很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