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清华:科大 VS 心:手:脑 |
送交者: 科大的! 2004年05月11日15:48:14 于 [教育学术] 发送悄悄话 |
科大的创新精神从其开始创办成到今年的四十周岁,是贯穿始终,无处不在的。大大小小的全国首创之举真实不胜枚举。拣些主要的说,有创办少年班、学生/运/动;英语四六级、出国深造热潮。 说前4次科大在全国范围内的影响恰似刮起了4次科大旋风,我想大多数人,包括外校朋友,都不会有什么异议。有些人会说,最后科大在这些潮流中被其他学校所追上,也许没错,但这正说明科大的首创精神为其它高校带来一种新气象。在一个绝对真理需要实践来检验的年代,科大人凭借勇于突破旧思维、旧框架、旧模式的精神赢得自己在中国高校中的一流地位。而科大人在科技领域的中国第一更是举不胜举(朱校长的汤普逊化学奖即是一例)。但因为这是科大创建的初衷,自然是科大的义务范围内之事。在中国第一个诺贝尔奖未落入科大人手之前,科大人在兄弟院校前说话的嗓门我个人建议还是放低再放低。科大绝对没有理由自我陶醉,必须时刻保持自我批判,敢为天下人先的精神。 科技进步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唯一标志,而创新则是科学技术的精髓,自由乃是科技产生的土壤。唯因我们名字叫做中国科技大学,所以创新与自由注定是我们灵魂。对于科大人的自由习气(十个科大人中九个是独行侠),我一点不觉得有什么不好,这是每个人的独特风格。科技创新说白了就是为人类发掘更多的可利用资源,是人类对外永无止境的向扩张欲望的结果,它能为全人类带来好处,超越利益、超越族群,所以需要超越现实政/治的清静环境,需要的是理性而不是激情,是求新而不是模仿和单纯的运用。所以从这点出发来比较科大,北大,清华的主流方向之异同,应该会更加准确。 如果需要在科大,清华,北大之间作一个对比的话,我想大致应该是这样的: 北大崇尚 良知,批判,激情, 北大恰似 人 之 心, 北大人具备儒家和佛家的风格,喜欢谈经论道,理想浪漫,事事挂怀,不畏强/权,遭受挫折后常常急躁冒进,舍生取义,或者否定自我,悲观失望,逃避现实。清华人继承更多法家传统,只求有效实用,学习借鉴能力强,作风严谨,唯我独尊,容易固执僵化。科大人兼具道家和墨家乐于思辨,寻根究底,逍遥自在,标新立异,工于巧计的风格,喜欢个人奋斗,缺少合作精神。既然科大,清华,北大差异如此之大,我们没有任何理由怀疑科大在中国的地位。不要悲观,不要失望,困难只是暂时的! 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基本上是儒统,法统之争,没有为道家和墨家的信奉者留下多少生存空间。不管是官/僚体制内的统/治阶/级,还是官/僚体制外的士大夫阶层,都只是纠缠于当前可利用资源的占有和使用,都极少关心生产技术的创新和推广,更不用说鼓励科学研究了。中国的古代科学似乎主要是躲在深山老林的炼丹师的经验总结,而民间的生产技术累积由于生产者的知识水平和教育程度之低下,是极其缓慢而且缺乏保障的。本来对中国的科技进步最有可能起积极影响的墨家弟子,在孔夫子眼里竟然是不务正业的,以致墨学如昙花一现,后继乏人。此乃中华民族的最大的憾事之一,是中国未能率先进入工业社会的重要原因。实在是可悲啊! 这个世纪以来,中国人病急乱投医,奉似是而非的学说为圭皋,扼杀创新,排斥理性,限制自由,其代价何止是几十年的宝贵时间?即使是最近的十年,由领导人的短视和急功近利,科技投入严重不足,科技人才大量流失,对下个世纪初中国的竞争力我们是很悲观的。科大的下滑难道根本原因不是在此? 然而隧道尽头似乎已露点曙光,以清华毕业生为主的的技术官/僚们这回好象有些醒悟,知道知识经济的重要性,要动真格了。科教兴国该不会象以往那些美丽口号一样无疾而终吧!科大人拭目以待哟! 不管怎样,在校的大部分科大人在学好基础知识之后,不要犹豫。我们的青春年华是宝贵的,等不到国内环境变好那一天,还是先出国学习人家的领先科技吧。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从跨出国门的那一刻起,你们才能真正知道我们和人家的差距在哪里,有多么大!科大主要是培养科技人才,而学到本事就是我们的首要任务! 记住只有当我们有足够多的自由(物质需求得到满足,思想和人身充分自由)时我们的创造能力才能得到最大发挥。 由于工作繁忙,文笔功底欠佳,长长短短的写到这里,我想读者应该有些不耐烦了。昨天和几个校友和北大朋友谈及国内外的研究生教育之异同,最后说到科大的“三子论”,颇有感触,不免就想到这么一个问题:下一次科大旋风该从哪刮起呢?科大人的创新精神是不是又该大放异彩了?会不会是研究生的教育模式改革? 祈愿母校创新,自由之精神发扬光大,永不磨灭! |
|
|
|
实用资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