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 |
送交者: 半江红 2013年05月04日12:57:09 于 [教育学术] 发送悄悄话 |
上周末写的那篇博文《身无半亩忧天下,读破万卷交古人》,自以为诗文并茂,但被雪藏了。曾有瞬间的“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叹息,只因见闻当时弥漫在万维网上的硝烟和嘈杂,就把它当成了“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的一种情景。但就像我家后院的芦花鸡眷恋她下的蛋一样,我偶然回头查看旧贴。今天看到该博文已获得超过500次点击,略微有些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宽慰,尽管还毫无本钱吹嘘“居高声自远, 非是籍秋风”,可真地认识到万维读者的品位其实蛮高,很识货!让我欣喜的是芹泥网友的评论(可惜才看到)。芹泥喜欢在古人和今人之间穿梭往来,博古通今,见多识广,芹泥的文章为我所钟爱,评论为我珍视。芹泥说“拜读了班长的文章以及上面的评论,尤其喜欢那段对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的诠释,很精彩”。现在,我把有关这两个主义的评论和诠释抽出来,再拌点糖和醋,送与诸位分享。
首先看西岸网友的评论: “其实是典型的中国知识分子阶层的思维,也自然就难以不成为理想主义的温床,和极端主义的结局。 这就是美国这里最基本的思维,美国在30年代成功地防止了共产主义这个理想化的理念在美国蔓延,就是采取了不让你“身无半亩”的方式。你只有成为有资产的人,才可能成为一种社会的stakeholder,才可能存在成本的概念,才可能有实际的对社会的责任感,任何失职行为是社会的损失,也会是你的损失。 美国建国初期具有投票权的人是“有资产的白种男人”,绝对不是平等平权的概念,但不是没有社会原因,否则就是可能出现少数人利用mob操纵政治的结局。 这种思维和管理社会的方式,最终出现利益决定社会走向和利益之间的制约的结构。 而中国知识分子阶层代表的这种思维,本质上体现的是要么按我的做,要么大家都完蛋的意识,是一种理想主义的意识,也必然是导致极端的行为,使得中国的历史从来都是在理想与混乱之间交替重复。 也许觉得自己特崇高,但其实是社会混乱的根源,因为人类的一切活动,尤其是上层建筑领域的活动,无不是为了经济活动服务。而如果你连经济活动的基本资源都没有,如何产生为经济活动服务的上层建筑?
以下是我的回复,以及才拌进去的糖和醋
西岸好, 这写博客,真如一位网友所称,是摆地摊。过路的人看不看,取不取,谁都不可以强求的。(糖和醋:如果开博/写评的读者,都认清和理解博文作者的这种态度与位置,评论和辩论就会理性,就不会有人身攻击和谩骂)。 |
|
|
|
实用资讯 | |
|
|
一周点击热帖 | 更多>> |
|
|
一周回复热帖 |
|
|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
2012: | 有人内心会有亏欠的。 | |
2012: | 朝天啸:达尔文理论证据之分析(1) | |
2011: | 方舟子妻子涉嫌抄袭的三大疑问 | |
2011: | 3位华人美国院士 | |
2010: | 关于月球起源十一大疑问的部分答案和评 | |
2010: | 领许多的儿子进荣耀里去 | |
2009: | 基甸恩典: 五四最大的败笔:学生干涉政 | |
2009: | “赛先生”,“德先生”,“基先生”? | |
2008: | Conscience Lost - 失落的良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