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諍友
萬維讀者網 > 教育學術 > 帖子
以色列的教育與科技立國
送交者: wzm 2004年06月16日17:03:35 於 [教育學術] 發送悄悄話

以色列是一個小國,但它卻以其明確的教育與科技立國策略,不斷增強自己的競爭力,以持續發展的經濟和成功的高科技產業,躋身於世界20個最發達國家之列。

以色列建國之初,只有8%的可耕土地,工業幾乎是零,而40多年後的今天,以色列工農業等方面卻擁有一大批高科技出口產業。40多年來,以色列人口增長了7倍多,其人均國民生產總值也從1950年的1,710美元增至超過11,000美元。這種發展的奇蹟,正得益於以色列高度重視教育與科技發展的國策。

高度重視教育

以色列教育部長說,以色列教育體制是一個火車頭,它為人們創造一個平等競爭的機會。在這種教育體制下不斷培養出來的大批高質量人才,對以色列經濟的持續發展及科技進步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以色列是一個小國,幾乎沒有任何自然資源,因此只有重視開發人力資源,才能保證國家的持續發展。這一觀念在以色列深入人心。猶太人歷來有重教傳統,教育子女則為其一生必須履行的三大義務的第一項。他們把教育視為以色列社會的一種基本財富以及開創未來的關鍵。以色列建國之初首先制定的一部法律就是《義務教育法》,規定5至16歲的孩子必須接受義務教育,並且到18歲均為免費教育。

幾十年來,以色列的教育經費一直穩定在很高的比例,從未有經費不足的窘迫。而本屆政府更不斷削減其他開支,加大教育投入。過去三年,教育經費增加了50%,已占國內生產總值的8.5%。其中一半用於提高教師工資,另外很大一部分則用於實施一項名為“明天:1998”的五年科學教育計劃。這一計劃旨在使兒童從幼兒園開始接受科學教育,直到小學畢業,以提高兒童整體的科學素質。

政府在各種教育設施上不惜投入巨資。國土面積還不及北京大的以色列,全國卻有大大小小100多個建築精美的博物館,1000多家設備齊全的圖書館。以色列人想盡一切辦法,把民族的歷史、文化、宗教以及現代科技成果等通過大眾媒體和各種渠道“灌輸”給每個公民。而教育則更把向學生傳授高層次的知識,並着重傳授對國家的持續發展至關重要的科學技術技能作為明確的目標之一。

科技立國

以色列人從事科技研究的比例以及投入研究和開發的資金與國民生產總值之比在世界上最高。

高水平的國民教育為以色列發展高科技產業的戰略提供了有效的前提。至1987年,以色列大學畢業生約有20萬,占全國職工總數的13%。而近年來,大批前蘇聯猶太人移居以色列,其中有眾多受過高級培訓的科學家和工程技術人員。據統計,幾十年來遷往以色列的猶太人中,擁有博士、博士後學位和教授、副教授職稱的不少於10萬人。其中包括一些著名的科學家,如被稱為“原子之父”的魏茨曼。目前在以色列,大學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已占全部勞動人口的15%,全國從事研究與開發的科學家和工程師達76,000人,每10,000名工作人口中有 4.6人具有自然科學高等學位(碩士、博士),而美國只有 2.6人,日本只有 0.5人。這一數字遠遠領先於其競爭對手美國和日本。據英《金融時報》最近報道,以色列把工業技術發展視為頭等大事,花在民用研究與開發方面的開支幾乎占國內生產總值的3%,這一比例在世界各國中僅低於瑞士。國家每年的總投資中有1/3直接用於商用工業研究與開發,1994年為 3.17億美元。

精神與科學中心

第一位積極倡導在以色列故土建立現代猶太國的西奧多·赫茨爾,不僅設想把這裡建成猶太人的現實家園,而且還要使這裡成為重要的精神和科學中心。被稱為以色列國父的第一任總統魏茨曼在建立以色列國的同時,創建了一座世界水平的魏茨曼科學研究院。

以色列建國以來的40多年,正是世界科學技術迅猛發展的時代。以色列作為一個小國,在建國之初即制定了明確的科技發展政策。在科學方面,以色列的目標是在各個領域力爭達到國際水平,同時鼓勵以傑出的科學家為核心和在對工業部門發展有重要影響的領域建立一些高水平的中心。在技術方面,以色列主要以專業化的方式,集中國家的力量用於有限的幾個領域和機構,以力爭取得出色成績。

在以色列從事研究與開發的機構中,包括以色列工學院和希伯萊大學在內的七所大學、幾十個政府和公立研究所是其最主要的生力軍。政府和公立機構是研究與開發資金的主要提供者,資助總額占以色列研究與開發經費的一半以上。在為民用研究和開發提供的資金中,大部分用於發展工業和農業,與其他國家相比,其資金在總額中所占份額很大;資金總額中近40%用於提高知識水平,由高等教育協會的計劃和贈款委員會通過綜合大學基金會撥給各大學。

以色列大學的研究人員,也是以提高基礎科學的水平為其主要目標。據統計,以色列發表自然科學、工程、農業和醫學著作的人數,在其勞動人口中的比例,遠遠超過任何其他國家。以色列這些研究型大學目前正在從過去以科學研究為主轉向更好地滿足社會各個領域的需要,不僅注重基礎科學研究,同時注重應用研究以及培養科學人才的研究。

為了使以色列科學家與國際科學界結合,以色列鼓勵科研人員到國外從事博士後研究,利用休假年到國外工作,以及到國外參加科學會議。以色列的研究所、大學和政府機構與國外的相應組織一直有範圍廣泛的交流計劃和合作項目。以色列還是舉行國際科學會議的重要中心,每年都主辦100多次國際科學會議。

以色列各大學的科研活動涉及各個領域,已成為以色列科技發展的生力軍和開拓者,並在科技成果轉化過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以色列魏茨曼科研所是世界上最早建立專門機構(1958年)負責把研究成果轉化為商用的研究所之一。目前,在以色列的所有大學中均有類似機構,並且均設有專利辦公室。大學校園附近建立起來的以科研為後盾的工業園區也已取得巨大的商業成功。大學還成立了一些實業公司,專門負責推廣自己的研究成果。

在以色列大學中,還有跨學科的研究和試驗機構,主要從事對國家工業關係重大的科學和技術領域的工作。另外,還有很多院校就有關技術、行政、財務和管理等事宜對工業界提供諮詢服務。大學的研究經費和履行合同的費用有9%以上是由本國工業界資助的,而美國和加拿大僅為6.7%。

以著名化學家、以色列第一任總統魏茨曼的名字命名的以色列魏茨曼科學研究院,是世界十大科研機構之一。它的創始人,被稱為以色列國父的魏茨曼不僅建立了以色列,而且決心使這個國家在知識領域,特別是在科學方面出類拔萃。他堅信,創建一座世界水平的科研機構將對新生的以色列的成長和發展起舉足輕重的作用。因而,規模龐大、學科眾多的魏茨曼科學研究院於以色列建國的同一年(1948年)落成。現在科學院設有13個研究中心,科研人員2,000多名。研究院還專門設有一個科學教育部負責編寫中學教材。研究院在其附近的魏茨曼鎮工業區也傾注了雄厚的力量。目前,這個工業區已有幾十家科技公司,專業範圍從電子學、光學到遺傳科學應有盡有。該院的范格伯研究生院現有來自世界各地的500名碩士和博士研究生,它已成為一個公認的供大學畢業生在物理、化學、數學和生命科學領域深造的研究中心。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3: 再論黑洞宇宙霍金熵,信息論,測不準原
2003: 再論弱相互作用中黑格斯機制中的能量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