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日同盟“摩擦”的时代 |
送交者: 比较政策 2013年08月18日17:40:05 于 [教育学术] 发送悄悄话 |
赵京:《美日同盟及其与中国的互动展望》第六章第5节 1. 所谓“吉田路线” 战后日本被迫接受和平宪法﹑放弃军备﹐本该实行“全面和平”的中立外交政策。但是﹐美国不允许日本中立﹔被强制接受的民主主义在日本社会尚需时间努力去普及﹐所以﹐那些战时的统治阶层很容易通过民主途径(选举)重新获得更具正统性的国家权力。体现在宪法之中﹐追求和平逐渐成为日本民众的理想﹐但却不具备在日本政治体制下实施的现实条件。 重新掌握国家权力的旧统治阶层马上发现﹐在强大的美国占领军之下,重新支配日本的国家权力其实极为容易﹐只要他们改变一条﹕对美国的态度。依附美国的外交﹑国防政策[1]既可以维持他们的统治又能回避因扩军引起的民众反对﹐更重要的是,作为美国的“盟国”,日本可以获得美国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开放的市场促进日本经济的复苏与发展。这就是日本在战后采取的依附美国的、轻军备﹑重经济的所谓“吉田路线”。作为政治上附属美国的代价﹐日本被允许按照自己的产业路线﹑即所谓“日本式经营”或“日本型资本主义”发展﹐直到达到能够威胁美国的经济地位的地步。 1949年4月﹐不待旧金山条约的批准﹐日本就在单一固定汇率(1美元=360日元)的条件下再开自主贸易﹐由政府强制管理输入及其它对外贸易。连携带外币出国﹑海外送金等都由政府严格控制。1952年8月﹐日本加入世界货币组织(IMF)﹑世界银行时﹐被允许在达到国际收支平衡之前维持贸易与外汇的管理措施。1960年﹐日本的贸易自由化率仅为40%﹐而同期的欧洲经济合作组织(OEEC)除了域内全面自由化外﹐对美国贸易的自由化率也达83%。 2. 美国的对日经济要求 以IMF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制﹐由美国政府保证美元与黄金的可交换性。西欧各国与日本随着经济复苏与发展﹐竞相减少国际收支的赤字﹑增加输出﹐使美元大量流出。美国开始要求西欧各国与日本撤消输入限制等措施。日本因为比西欧各国更封闭﹐成为美国不满的首要对象。1959年11月在东京召开世界关税与贸易组织(GATT)总会﹐美国代表威胁到﹕“现在日本限制从美元地域来的输入。如果日本不立即开放大豆﹑铣铁等十种项目﹐美国将对日本商品的输入施以配额制”。进入高度经济成长的日本政府于1960年6月制订了“贸易﹑外汇自由化大纲”﹐在两﹑三年内实现了贸易自由化﹐加速了产业再编﹐提高了国际竞争能力。 除了要求撤消输入限制外﹐美国也要求日本限制对美输出﹐似乎违背了自由贸易的原则。早在1961年﹐肯尼迪总统就向日本等国要求限制对美棉制品输出﹐达成了国际协议。1969年11月﹐尼克松总统甚至利用冲绳移交逼使日本同意限制对美纤维输出。1971年3月﹐日本政府说服纤维界“自主规制”﹐1971年10月与美国签署了限制毛制品﹑合成纤维对美输出协议。不过﹐纤维产业已经不再是日本的主力输出产业﹐美国把纤维输入的焦点又转向新起的亚洲国家(或地区)。三年以后﹐美国放松了对日本的限制﹐再过三年就废除了此限制。此时﹐日本的纤维输入也超过输出了。日本政府(主要是通产省)高明地利用“外压”积极改编落后产业结构的政策﹐为新一轮的“摩擦”做好了准备。 1971年8月15日(日本战败纪念日)﹐尼克松继发表访中计划后﹐又一次发表振荡日本的声明﹕暂停美元与黄金的兑换。IMF体制面临崩溃的局面。1971年12月17-18日在华盛顿的斯密索里安博物馆召开了十国经济大臣会议﹐重新设定汇率。日本国际收支黑字最多﹐为16.9%;日元升值最大,从1美元360日元升为308日元。但是﹐新设定的汇率仍然不能反映国际贸易的收支不平衡状况。1973年2月﹐美国宣布降低 10%的美元对黄金价格﹐日元对美元的汇率随即上升13.5%﹑达到1美元271日元的水准。但羽翼丰满的日本产业并没有因汇率的变动减弱对美输出的势头。 1973年石油危机以后﹐对世界各原油输入国影响甚大。1974年﹐日本的消费品物价上涨24.3%﹑美国11.0%﹑西德6.9%。[2]日本为“克服”此危机﹐加强了输出政策﹐在其它国家正经历大量失业的状况下确保自己的“中成长”计划﹐迅速恢复了物价﹑保持低失业率﹐被经济学家们指责为“邻邦贫穷化政策”。美国和西欧把自己国家的萧条与日本的输出联系起来﹐不断要求日本开放市场﹑限制输出﹐进入了以“摩擦”为特征的同盟时代。 3. 美日摩擦 以下按年度简要列举美日摩擦的事项。 1975年美日农业大臣会谈﹐设定日本三年内的谷物输入目标。[3]同年,日本对美国的汽车输出达到80万台﹐超过从美国输入数量的50%。 1976年﹐美国的保险公司首家在日本设立支店开始业务。同年﹐日本对美国钢铁输出达到694吨﹐美日达成限制特殊钢输出协议。 1977年﹐美日达成日本“自主规制”彩色电视机输出协议。同年﹐美日开始举行防务首脑定期协议﹐改变了过去日本政府(总理或防务大臣)与美国驻军会谈的不平等形式。 1978年﹐日本外汇自由化。美日农产品交涉﹐扩大美国柑桔﹑牛肉等的对日输出。 1979年﹐日本第二大汽车制造公司本田技研工业开始在俄亥俄州生产摩托车。 1980年﹐从日本输出到美国的半导体产品超过由美国输入的产品。美国参议院通过“汽车决议”限制日本的汽车输入。美国政府提高日本产小型卡车的关税﹐日本政府“劝告”丰田﹑本田﹑日产等公司“自制”对美国的输出。同年﹐日本的汽车产量达到1104万台﹑粗钢达到1.11亿吨,均超过美国﹑为世界第一。海上自卫队第一次到太平洋中部与美军等进行联合演习。 1981年﹐美日签订日本自主限制对美轿车输出协议。 1982年﹐本田开始在俄亥俄州生产汽车。这些由日本公司在美国生产的汽车再从美国输出到日本﹐对减少美国的贸易赤字做出贡献。 1983年﹐丰田与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签订协议共同在美生产小型轿车﹐随即在田纳西州开始投入生产。美日两国政府设定日本输出特殊钢的配额。同年﹐东京迪斯尼乐园开张。[4] 1984年﹐美日间确定输入日本的柑桔﹑牛肉配额﹐确定日本在美国钢铁市场的占有率为5.8%。“美元日元协议委员会”达成协议开放日本21项商品市场。富士通开始为美国公司提供超级计算器。 1985年﹐美日就通讯﹑电子﹑木材与医疗器材等四个领域展开协议并决定自86年起废除计算器关税。美国半导体协会上诉日本的不公平交易法。丰田决定在美国﹑加拿大建设轿车生产厂。 1986年﹐非正式的美日捕鲸协议上﹐日本同意1988年终止在白令海的大型商业捕鲸渔业。美日半导体交涉同意监督五年内的产品价格﹐扩大外国产品在日本的占有率。美日工业机械输出交涉﹐日本同意五年内自主限制NC旋盘等六种机械。日本政府决定参加美国的星球大战(SDI)计划﹐日本的防务预算突变1%大关。同年﹐所谓“平成景气”开始。 1987年﹐美国政府以日本违反美日半导体协议为理由对从日本输入的计算器﹑彩色电视机﹑电动工具等施以100%的报复关税。美日防务首脑协议决定美日共同开发自卫队的FSX飞机。同年﹐日本的国民资产总额达到437千亿美元﹐人均国民产值超过美国﹐对美贸易顺差达到568亿美元﹐从美国各界传出了“叩击日本” 的声音。 1988年﹐美日建筑协议决定缓和美国企业参入日本公共事业的条件﹑鼓励美国企业参入日本民间建筑工程。美日就日本的柑桔﹑牛肉输入自由化达成协议。关贸总协理事会就日本的农产品输入限制问题提出自由化劝告。 同年﹐日本九家企业接受SDI的部份项目。 1989年﹐自民党议员﹑原运输大臣石原慎太郎与SONY会长盛田昭夫共著《能对美国说不的日本》出版,引起注目。美国政府实施对日本电子通讯市场封闭性的制裁。美日构造协议[5]第一次会议在东京召开。美日钢铁协议同意延长两年半限制日本的输出。同年﹐日本企业挟“泡沫景气”之势大举收买﹑投资海外﹐SONY购买哥伦比亚电影公司﹑三菱地所收买洛克菲勒房地产的51%股份。这一年﹐天安门事件爆发﹑世界范围的冷战结构崩溃。 以上可见﹐世界局势趋于缓和之际﹐美日同盟关系因为经济摩擦不断加深矛盾﹐在冷战结束时达到高潮。美国人开始意识到﹕冷战结束了﹐日本胜利了﹐日本将取代苏联成为美国的头号对手。美国加紧了对日要求。 1990年﹐布什总统要求日本改变贸易不均衡状况﹐美日构造协议发布最终报告。松下电器收买美国的娱乐产业MCA。[6] 1991年﹐美日半导体协议确定日本市场的外国制品占有率为20%﹐日本的柑桔﹑牛肉输入自由化开始。同年﹐日本为海湾战争支付90亿美元战费﹐日本首次派兵海外﹑派出自卫队扫雷艇开赴波斯湾。同年﹐苏联解体了。 1992年﹐日本国会通过联合国维持和平活动法案(PKO)并派出自卫队前往柬埔寨。 1993年﹐美国要求日本开放7项产品市场。克林顿总统与宫泽首相同意开始美日整体经济协议。APEC在大阪召开。日本因为大米收成不佳决定输入部份大米。 1994年﹐日本拒绝接受整体经济协议中美国设定的开放市场的数字目标。美日就移动电话达成协议。 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WTO)成立。美日汽车交涉决裂﹐美国用超级三零一条款对日制裁。同年﹐发生了动摇美日同盟关系的冲绳少女被美军士兵强奸事件。 在日本经济征服世界的八十年代,日本也同时收买美国的学术界,其中最有名(也可以称“臭名昭著”)的是笹川财团。Baerwald是UCLA(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政治学教授,在1982-83年期间代表UCLA就笹川财团资助其国际研究中心(ISC)项目进行了奇妙的交涉,最后得到一百万美元。[7]UCLA是全美名列前茅的公立(州立)大学之一,在接受外国捐款方面,应该是最透明的,可以最大限度回避捐款者对大学研究的政治影响。实际上,笹川财团同时又对捐助UCLA的医学部以及在日本开设UCLA分校表示兴趣,Baerwald没有这方面的信息。我们可以推知,日本的公司等对美国研究机构的捐助,正如日本政府的开发援助一样,都有利益联系的。 1994年6月25日﹐由社会党改名为社会民主党的村山在自民党的支持下,击败元自民党的首相,成为日本首相。成为自卫队“总司令”的村山放弃社会党的一贯路线,承认自卫队“合宪”,但毕竟在朝鲜问题等美日同盟的实际执行方面令美国不安。 1996年1月11日﹐社会民主党的村山首相下台后﹐克林顿迫不及待地赶到东京与刚上台的桥本发表安全保障的共同宣言。美日同盟进入了一个新时代。 [1]吉田正确地揣测到美国的意图﹐主动提出在旧金山和平条约之后仍然保持美国在日驻军。 [2]日本物价指数上涨突出的另一个原因是1972年上台的田中为了减缓贸易顺差促进内需而推行的“日本列岛改造计划”。 [3]以我在日本与美国的生活经验﹐日本的主要未加工农产品价格﹐普遍高出美国三倍左右。促使日本开放农产品市场主要受到自民党内以人口过疏地域为基盘的势力以及日本共产党的抵抗。 [4]迪斯尼乐园在日开张﹐远远超出当初的预料﹐成为比美国或法国的设施更营利的设施。比起靠低价格取胜的农产品﹐娱乐产业是美国对日本占优势的领域之一。 [5]美国明白过去的个别项目开放交涉没有实效﹐下决心促使日本社会﹑经济制度的改变。构造协议因过分带有“干涉内政”之嫌﹐以后改名为整体经济协议。 [6]松下此举乃是看到迪斯尼乐园在东京的巨大成功﹐计划在大阪引进MCA。那时我凑巧受雇于日本一家咨询公司﹐为此计划提出过可行性分析。那一段时期﹐日本全国各地都建造各种各样的娱乐设施﹐后来都陷入赤字运营。见田口骐一郎“日本官私合营第三形态七成陷入赤字-放纵经营的后果被转嫁到住民头上-”,日本《海燕》1998年1月11日第661号。赵京的译文发表于《中国与世界》1998年4月号。 [7] Hans Baerwald, “Fund-Raising inJapan: A Sasakawa Saga,” Japan Policy Research Institute, OP #3, May 1995. |
|
|
|
实用资讯 | |
|
|
一周点击热帖 | 更多>> |
|
|
一周回复热帖 |
|
|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
2012: | 美国教育文化落后的一面 | |
2012: | 西医还是中医,需要用数据和事实说话─ | |
2011: | xpt: 送给饶毅和海龟,及腰海龟的2cent | |
2011: | 2012 上帝臣工解救美国继之全世界,《 | |
2010: | 只学过中学物理的对物理量的单位不得不 | |
2010: | 给YDX解释一句,听不听随你。相对论说 | |
2009: | 马丁路德与“因信称义”神学 | |
2009: | aa881:中国如何看洋人? | |
2008: | 一封举报信是这样炼成的 | |
2008: | 数旗帜人物 唯有舟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