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诤友
万维读者网 > 教育学术 > 帖子
建议用公民课取代政治课
送交者: glory 2004年08月15日15:27:43 于 [教育学术] 发送悄悄话

  自从解放以来,我们的学校里,就设立了政治课,而且把政治课放在非常重要的地位。如果学生政治课不及格,便休想升级。在机关、工厂、甚至农村也都把政治学习摆在雷打不动的位置。当机关、商店门口挂着“政治学习”的牌子时,其他工作都得让路、停顿。看来政治学习是比什么都重要了。

  但是这样学了几十年,究竟收到了什么效果呢?让我们来回顾一下历史吧!    记得解放初期,无论学校、机关都要学习中共党史。用的什么教材?主要是胡乔木写的《中国共产党三十年》。这本书宣传的就是毛泽东思想是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的结合,而陈独秀、李立三、瞿秋白、王明、博古、项英等人都是左倾、右倾机会主义者,毛泽东就是在与他们作斗争中,成为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袖的。好像一部中共党史就是如此简单的反“左”反“右”史。事实果真是如此吗?绝对不是,所谓“左”与“右”都是胜利者后来加上去的标签,当时谁能明确自己是“左倾”还是“右倾”呢?其实,许多党史的具体的真实的事实,都被这样的标签和教条掩盖了,是非的论断决不可能如此的简单。举一个例子说,建党之初陈独秀主张:要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首先要发展资本主义经济,认为只有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才能谈得上建设社会主义;他还提倡民主与科学精神,喊出“德先生”与“赛先生”的口号。.这些在今天看来,难道错了么?我们学习了《中国共产党三十年》这样的党史,除了树立对毛泽东的个人崇拜之外,能够学到什么正确的思想和真正的经验教训呢?随后又学《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这本书是在斯大林一手操纵下写成的,内面把许多列宁的战友如托洛茨基、季诺维也夫、布哈林、李可夫都说成是叛徒、匪帮、人民公敌,事实是这样的吗?否,全都是为了树立对斯大林独裁的个人迷信,认为只有斯大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而许多苏联共产党的杰出领导者就一个个被斯大林以各种罪名杀害了,可在《联共党史》上,却要让他们遗臭万年。我们学习了这样的《联共党史》有什么用?除了让读者在思想上被斯大林主义所毒害以外,没有一丝好处。此外,学习社会发展史,书中把整个人类社会机械地划分为原始共产主义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五个阶段,难道各个国家的社会发展就是如此简单,千篇一律的吗?事实上,世界是多种多样的,各国的历史背景千差万别。以中国来说,只在周代实行过封建制度,当时由帝王把爵位、土地赐封给诸侯,在封定的区域内建立邦国。到秦并六国以后便废封建,置郡县,实行中央集权的专制制度了,后来各个朝代基本上沿袭秦代的专制集权制度,由皇帝自命为天子,“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并没有一个漫长的分封诸侯、建立邦国的封建社会阶段。如此看来,社会发展史的五段论,把人类历史的发展简单化,是不够科学的,也是不符合实际的。学习政治经济学,说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社会的生产与个人的占有是不可调和的根本矛盾,资本家剥削工人剩余劳动所创造的剩余价值,导致资本越来越集中,形成垄断,于是产生一次又一次的经济危机,最后爆发经济总危机,导致资本主义走向灭亡。这样的理论与今天资本主义世界的实际是不是相符呢?不是,现在的资本主义社会由于它自身的调节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不仅没有走向灭亡,在一定程度上还显得生气勃勃,生命力还十分旺盛哩。资本家在投资企业的同时,也在管理上、在知识上也对生产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可见过去学的那套,随着形势的发展,是需要与时俱进地加以修正的。再拿当年学习社会主义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三面红旗来说,其内容不仅不科学,而且都是为当时“左”的路线的政治需要服务的,这样,越学得多,越学得好,思想上“左”的东西就越加严重。直到如今,我们对“个人崇拜”、“假大空”、“以阶级斗争为纲”、“一言堂”这些‘左’的错误思想作风,还远远没有彻底批判和清算。    应该说,人们在学校里学习,一方面为的是学得服务社会的本领,另方面,也是更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学会做人,做一个有思想、有道德、有知识、有素养的公民,而不是为当前权宜的政治需要服务,做某些人的驯服工具。既然如此,要培育高素质的人材,就得让学生的思想活跃,富于创造性,去大胆探索、实践,至于对各种各样的政治思想理论,主要应启发学生自己去思考认识,去选择,去接受,而不应硬性地灌输。也不要独尊一家、排斥百家。因为只有让学生有了自由的思想,他们才会海阔天空,不受拘束,富有创新的思维与才能。而用上政治课的方式硬性给学生灌输一些领导规定的政策文件或某些不一定正确的理论,显然是事倍功半,费力不讨好的。那样学习,即使学得某些名词术语,除了装点门面、誇誇其谈以外,能有什么用处?    既然灌输式的上政治课不行,那么,用什么来代替呢?  在现代化的社会,作为社会的一份子,很重要的事情就是:要懂得自己在社会中所处的地位,所起的作用,与整个社会的关系,所享受权利与义务以及怎样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公民。什么叫公民?《辞海》的解释是:“指具有本国国籍,并依据宪法和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这就是说,在法治的国家里,公民首先要树立宪法与法律至高无上的观念,要懂得个人对社会应该承担的义务与享有的权利。在法律面前应该人人平等,不管是谁,凡违反了宪法与法律,都要依法受到惩处。可是自从1954年制订宪法以来,我国几次修订宪法,在修订之后,也就束之高阁,无人问津了。谁也没有以宪法和法律来教育、约束官员与人民群众。在日常生活中,往往某级党委、某个部门觉得有某种需要,便发个红头文件,指示所属下级执行。不管它是不是与宪法相抵触,下面就得按红头文件办。这实际上是权大于法。如在文化大革命中,作为国家主席的刘少奇,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出来的,受到宪法保护,但仅凭毛泽东的一张大字报就把他打倒,连命也不保了。这还有什么法治与人权可言,岂不是对宪法与法律绝大的讽刺吗?人们没有法治观念,怎么可能知道依法享有应得的权利和.对社会承担应尽的义务呢?这样无法无天的社会,又怎么能够走向现代化呢?    因此,在全社会树立普遍的公民意识,在学校里设立公民课,教育青少年自觉地做一个现代化的公民,就是头等重要的事情。在公民课中,首先要进行法治教育,.其中包括宪法规定政府与公务员应该履行的职责,也包括每一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和享有的权利。此外,一个国家仅有法治,而没有道德来维系,没有一定的文化来滋养,也是不行的。如待人要文明礼貌,要尊老爱幼,要诚实谦逊,要爱护环境,讲究卫生等,这些都属公民的道德范畴,也必须加强教育。现在人们总说:“中国人的素质太低!”那么,到底怎样才能提高中国人的素质呢?办法有千条万条,从初中一年级起设立公民课,进行公民教育,应当是最重要的第一条。大家又都说:“教育,首先要教学生学会做人”。到底做什么样的人?应该是学做现代化国家中有思想、有道德、有知识、守纪律的公民,而且要从大处着眼小处下手。比如,从不随地吐痰、不乱抛果皮纸屑到坐公交车礼让老弱妇孺等,都是公民课最起码的内容;进而还要懂得什么是政党制度、文官制度,什么是权力制衡,什么是司法独立;什么是市场经济、什么是人权、法治、宪政、民主、自由……等等。总之,要培养所有的人树立公民意识,使几千年来在专制社会中因循守旧的中国人,成为有现代意识和有人的觉悟的公民,成为一个个独立的、自由的、能够主动追求自己幸福、创造物质与精神财富的公民。由此看来,公民课的内容是非常丰富的,并非可有可无。但要开好公民课,必须把这门课的教材编好,把教师培训好。记得在旧社会,学校里也设有公民课,但在蒋介石独裁统治下,公民课变成了国民党的三民主义课,这便篡改公民课的内容了,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今天应该引以为教训。    的确,我们身处日新月异的二十一世纪,国家要走向现代化,除了工业、农业、国防、科技现代化以外,我认为最根本的是人的现代化,人的思想的现代化。而要做到这样,从小对青年学生进行现代化的公民教育,是不可或缺的。所以,在学校里改政治课为公民课,实在是当务之急,势在必行。今将一孔之见说出,是否妥当,以此向高明就教。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03: 陆步轩你醒醒吧
2003: 一 生 有 多 长 (十)
2002: 悲痛与愤怒:北京大学牺牲学生的生命作
2002: 由霍金想到的中国人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