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范例学的角度看人类的“好奇心”
人类有好奇心,这是不言而喻的。甚至有些动物也有好奇心,如狐狸,乌鸦等,但人类的好奇心,较之动物,跟本不是一个数量级,因为人类不仅只是好奇心的强烈,而且发展出复杂的语言和到了认知能力的高级程度。下面我主要想讨论二个问题,一是“为什么人类有好奇心?”;二是“好奇心的意义在什么地方?”。
首先,为什么人类有好奇心呢?从范例学的角度看,人类是范例的一种,叫作“高级范例”。高级范例较之“普遍范例”的区别在于,高级范例具有思惟能力。而思惟的性质是绝对无限的。正是因为思惟具有这种能力,所以思惟的功能可以运用与任何领域,任何范例上,包括高级范例自身。实际上,思惟实在是没有别的任务,它唯一要作和能作的事就是认知,即,认知具体的,有限的事物,也就是普通范例。
根据范例学,我们知道,范例的定义是先天的,是由范例原形事先规定好的。范例的生命过程,就是其功能的展现过程。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过程。但作为具有无限绝对能力的思惟,并不知道这种情况。思惟需要知道认知事物-这就是人类的好奇心的表现,知道普通范例的具体情况,这个普通范例也首先一定是存在的。因为人类对非存在的东西并不好奇。比如有人说宇宙的某个星球存在着一个怪兽但无法证实,人们是没有兴趣的。人类只对有限,存在,有规律可寻的事物感兴趣。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类的好奇心只是思惟的对已知存在的事物的再认知。范例学的解释,至此和柏拉图的“学习就是回忆”的思想,是一致的了。
第二,人类的好奇心有什么意义呢?人类的好奇心,从本质上看,是人类最原初,最纯洁,最直接的思惟功能的体现。是人类追求“真善美”的本能的表现。所以当儿童问问题,发出一个个天真无邪的疑问,这些问题代表了人类的原始认知的本性:追求真,善,美,而不带有任何功利的兴致。成年人多数情况下丧失了追求真善美的发问,而是陷入尔虞我诈,或灯红酒绿的物质腐朽生活中,表现为对人类求知本能的遗忘和否定。所以,是否保持人的原初的好奇心,可以看作是一个人在多大的程度上被周围的物质世界“异化”的结果。
以上只是简单地从范例哲学的角度解释人类的好奇心。如欲知范例哲学的具体理论,还需要理解范例哲学,这一现今最新的哲学前沿的深刻思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