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诤友
万维读者网 > 教育学术 > 帖子
郝柏林: 对基础研究的一些认识
送交者: 真话! 2004年08月27日20:07:47 于 [教育学术] 发送悄悄话

2001年,中国经历了15年谈判,加入了基本上已由先入为主者制定了游戏规则的世界贸
易组织,带着背水而战、志在必得的豪情,我国民族工业多么需要建立在自主知识产权
基础上的支柱产业!我国自然科学多么需要对人类历史发展做出真正的创新贡献!然而,
为何多年来我国自然科学基础研究在种种“重视”、“稳定”的提法下举步维艰,许多
深层次的问题令人担忧!

完成人类基因组1%和水稻全基因组的测序,确是值得称道的成绩。同时要清醒看到,所
用的自动测序机器全系舶来,还不必提及所用原理。研制出每秒万亿次以上浮点运算的
大型并行处理系统,当然是重大科研成果。然而,也不要忘记关键芯片仍靠进口。技术
引进,可以加速起步。然而,邯郸学步、履人后尘,总难以真正技超群雄,“领导世界
新潮流”。只有深厚、广泛而持续的基础研究才能孕育出异军突起的技术革命,建立起
自己的支柱产业。像中国这样的大国,更不能靠别人的基础研究来实现自己的技术创
新。

基础研究政策方面还有不少似是而非的提法。

一些自然科学研究机构的领导,提到基础研究时好像总是心虚理亏。于是想出什么“应
用基础”、“基础性研究”等糊涂概念来避嫌。科技部在这方面已经有了进步,终于设
了一个基础研究司。不过,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中真正的自然科学基础研究项目甚
少。

有人要“把竞争机制引入基础研究”,一听之下就明白他那里其实还没有作过真正的基
础研究。须知自然科学基础研究从来都处于尖锐的国际竞争之中。基础研究成果无“国
内首创”之说。即使在过去我国封闭孤立的年代,一篇论文如被审稿人指出其主要结论
已见于国外某杂志,就不能发表。

有人说,“竞争”是指获取研究经费。工程项目可以也应当竞争投标,真正的自然科学
基础研究不能这样做。其实,自然科学基础研究的资助原则很简单:只要过去5到10年有
国际同行承认的科学贡献(在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和综述、在境外召开的国际学术会
议上做邀请报告、用国际通用的语言发表专著等,这都是要基于本人的创新结果的),就
可以继续支持5年而不问其下一步做什么。

这样做是否对年轻人不利呢?一般说来,优秀青年在博士生和博士后期间就会做出杰出
的成绩,待到独立申请课题时早有5年以上的成果可查。此外,还有专门资助杰出青年学
者的各种基金。我国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是做得比较好的一个资助单位。不过,谁要是
老老实实按基金申请书中所填“立论依据”、“研究方案”开展研究,就注定不可能有
原始创新。

“基础研究要有国家目标”是堂皇而正确的提法。问题在于由谁来规定这个“国家目
标”。一位年轻的管理干部曾对笔者说,你现在从事理论生命科学研究就是符合“国家
目标”的。其实,早在1985年在非线性科学和复杂性问题中干得正欢时,笔者参加了中
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关于生物学发展战略的常委扩大会,此后就开始思考和准备向更为非
线性、更为复杂的生命系统作战略进军。从1991年以来,笔者所在的研究组不断学习生
物学基本知识,为此还自己购买了一批原版书籍。1994年,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
计算机局域网与国际互联网接通,网上生物学资源就成为注意对象。1997年寄出《实用
符号动力学与混沌》英文专著书稿后,全力以赴研究生物学问题。现在才进入第五个年
头,其实还没有入门。怎么能做到一旦“国家目标”下达,三年之内就出成果呢?

将“管理出效益”硬搬到自然科学基础研究领域,是另一种错误概念。生产企业、工程
项目、技术攻关,理应加强管理。但不恰当的“管理”,正在妨碍我国自然科学基础研
究的根本进步。应当撤消一批管理和评估机构,解放生产力。特别要让大批年轻有为的
学者“沉”下去做事,而不是“浮”起来当“官”,去妨碍别人安心钻研。

科学管理部门忙于改组机构、评议课题,却很少对科学研究的支撑体系(外国所谓
infrastructure的重要成分)下功夫。仅以中国科学院图书馆为例,它的读者范围远远超
出基础研究。1980年,该馆订原版期刊5 377种,购原版书7 245种;到了1991年,订原
版期刊数减到1 277种,购原版书数降到642种。11年间平均期刊定价上涨8.6倍,平均书
价上涨14.4倍,而该馆图书经费只增加了82%。多少高等学校图书馆停书保刊,还是越保
越少。我国加入WTO,影印书刊全面停止,究竟增加了多少图书拨款以兹补偿?

有些领导强调国际互联网上有大量在线期刊资料,却不提大多数有用信息乃有偿服务。
全球同行中,很少有人像不少中国教授那样,不敢放手让学生上网。这种现象源于计算
机网络收费不在高处统一解决,而是往下层层加码。学界多次呼吁,陋规至今未改。

还有一些为不重视基础研究作论证的“理论”。“日本不搞基础研究,技术照样上去”
的说法,既不符合历史事实,也早被日本学者批评;且不提日本几十年由美国大兵站
岗、从朝鲜和越南两场战争发大财等中国根本不可比拟的环境。“英国得过那么多诺贝
尔奖,经济却上不去”,持此论者根本不分析百年来全球政治经济格局巨变中“日不落
帝国”衰落的历史必然。前些年还有过学习“匈牙利模式”、“苏联模式”、“波兰模
式”、“南斯拉夫模式”的种种议论,唯独没有中国模式。结果这些洋“模式”全都自
己倒台。我们还得走自己的路。

“科学转化为技术的速度越来越快”,一本发行量很大的书里举了不少例子来支持这类
论点。第一例“1831年发现电机原理,1882年生产出发电机”,相隔51年,且不论其时
间和事实错误。后面“1948年发现半导体,1954年生产出半导体收音机”,间隔仅6年。
其实,看看半导体年谱(见下表)中的一些最重要历史事实,还没到生产出半导体收音
机,时间跨度已超过130年。

事实上,还有一些人们抱有很大希望的科学技术领域,“向技术的转化”迟迟未能发
生。

1911年发现超导,1957年才有正确的理论解释。1986年发现高温超导体,被许多国家和
科技管理部门视为“金娃娃”,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结果金娃娃至今尚未出世。90多年
来,超导现象虽然有了一些精巧的应用,但远没有达到人们多次预期的工业规模。

受控核聚变,从1919年的理论推断,经过20世纪30年代的氘氘和氘氚放热实验,50年代
的氢弹爆炸(这也是一种受控反应!),到苏联认识到其困难,于1956年公开促成东西方的
合作研究,反应堆至今尚未建成。有人估计实用型的装置要到2050年才可能问世。

还有,化学电池200多年来的缓慢进展,至今限制着便携电子设备的轻型化。无视科学的
客观发展规律,用过分简化的“加速论”来指导科学政策,不仅会误导干部,而且正是
急功近利的认识根源之一。

目前广泛存在于学术界中的浮躁情绪、泡沫科学乃至学术风气问题,在相当程度上是由
急功近利的政策所引发。一些管理科学技术事业的负责人士,总希望在自己的任期之内
见到成绩;掌管经济预算的部门要听见金元宝落水的“响声”。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要有
队伍、有物质条件,还要有时间积累,才能“于无声处听惊雷”。共和国成立半个多世
纪了,从生孩子、抓教育做起,足以培育出两三代基础研究人才。提法不断更新,实质
上总不敢在基础研究领域旗帜鲜明地放开步伐的科学政策,已经使我们浪费了太多的时
间。

还应当指出,我国自然科学基础研究的许多方面,还未能摆脱一种半殖民地的心理状
态。某些已经作了大教授的人士,开口闭口“我的老板”如何如何;还没有跳出原来所
学课题,却学会了美国“老板”作风,经费多了花钱雇人为自己出文章。有些研究情况
对内保密、对外开放,国内同行只能偶尔从国外访问者口中了解一二。许多课题论证实
际上也是引用外国已有的论据和“权威”言论。我国在SCI收录的论文总数的世界排名,
已经由1995年的第15位上升到2000年的第8位。然而,这里面有多少高影响力的文章呢?

2000年,发布SCI的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做了一项统计。它把1981年到1998年发表的论文
分为22个领域,每个领域内部比较,用计算机挑选出200篇“高影响论文”。扣除重复
后,总计有76 998篇文章入围。这些文章中,有213篇至少有一个作者的工作单位在中国
大陆,占0.27%,即不到千分之三。有47篇论文的全部作者的工作单位都在中国大陆,占
0.061%,即略高于万分之六。这些数字同论文总数呈尖锐对照。其实,大量发表低质量
的论文乃是人力和物力的浪费,却给某些科技界领导带来良好的自我感觉。

现在各方面都在强调“原始创新”。原始创新从哪里来?科学家同工人、农民一样,每
天都要老老实实地劳动。没有持续不断的刻苦钻研,何来创新灵感?从1960年到1980
年,我们曾一直强调要保证科技人员每周要有六分之五的业务时间,那是针对过多的政
治运动和体力劳动。现在应当在新的意义下再次强调“六分之五”,把科学工作者从论
证、检查、评估、考核等无休无止的非科学活动中解脱出来。我们这个国家,如果能少
一些不做研究的“院士”,少一些把学生交给“保姆”而自己实际上不予过问的“博士
生导师”,则科学幸甚!

科学和技术不是一回事。只抓技术,不促科学,是竭泽而渔。从科学到技术,从基础到
应用,中间需要多少次接力、传递、反馈,有大量的中间环节。应用研究确实是我国目
前情况下最需要大量人去做的事情。它决不可能由一个人、一个单位去“一竿子插到
底”。

只有重视和保护相对少数的基础研究,才能使从事基础到应用到产品的广大中间地带研
究和开发的人们,专心致志地工作。几十年来的经验一再说明,凡是过分强调应用、冲
击基础的时期(而这样的时期太多了),首当其冲的正是最需要人的中间地带,而并不完
全是纯基础研究。多数人转去谋求经济效益,少数人撤到更为基础的领域,或者滞留国
外,最需要人的中间地带反而成为无人缺人地段。

这是我们从建国以来的多次反复中总结出来的重要教训,希望在新的世纪,能做得好一
些。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03: 失魂的大学
2003: 院士质疑中国探月热潮的社会意义
2002: 中国需要的是奴隶!
2002: 矫情作文得高分?高考评卷老师的选择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