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諍友
萬維讀者網 > 教育學術 > 帖子
範例 - 是如何產生“飯粒”的 (X)
送交者: InstanceTV 2014年06月01日14:56:24 於 [教育學術] 發送悄悄話
範例 - 是如何產生“飯粒”的 (X)


在現象界,按照黑格爾的想法,一切“質”,都是基於“量”,那麼在本體界,用宏觀世界的語言來描繪(這是我所知道的唯一語言存在的環境),一切“有”,只能基於“無”。


我這裡無法遵循維特根思坦的說法,即,“凡是不可用語言表達時就閉嘴”。因為雖然我無法用語言表達(語言從屬於思維,處在範例哲學中的二級地位),我確實是感覺到了和想像到了。思維唯一的工具來自“宏觀世界”,即語言,所以我欲表達本體的概念,除了嘗試用這個語言,別無他物來表達,以讓其他人明白。


在這樣“詞(辭)不達義”的情況下,附加一些解釋,不但是必要的而且是必須的。這個解釋,最基本的一點是,宏觀世界的“無”,是相對於“有”,是針對個體的“無”。而範例本體界的“絕對”,是“純粹的無“,或”絕對的無“。其實,根本就無所謂我們通常所說的”有“或”無“,因為這一對兒概念或範疇,都是現象界的產物,與本體無關。我只能大概地說,”絕對的無“,即”絕對“,必然要產生”相對的有“。如同”絕對的量“必然要產生”相對的質“一樣。


具體到現代天文學,我不是天體物理學家,我因此只能大概地推斷,從”奇“點開始的”宇宙大爆炸“,是同時產生了”微觀與宏觀世界“,這”一對兒世界“的過程。除此以外,人們無法解釋這”一對兒世界“的存在。舉例來說,不僅”經典物理學/量子物理學“,”思想與思維“,”行為與紀律“,”現實與歷史“,”戰爭與文明“,”科學與理想“,”股價與趨勢“,等等,都屬於此。


我特別提醒注意的是,對這對兒世界的”統一觀“:象個”老花眼“一樣,“越近越模糊,越遠越清晰”。也就是說,近了,反而無法預測,遠了,反而清晰起來。這個”由近及遠“,由”不確定到確定“,是一個逐漸變化的”量“的過程,微觀世界到宏觀世界的過渡。懂得了這個道理,就明白了一半”股市的真諦“ - 這就是”股票交易的理論基礎“ 。下面是有人因此而得了諾貝爾獎,對上述思想的小證明。


================================================
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尤金-法馬、拉爾斯-皮特-漢森、羅伯特-J-席勒(由左至右) 


北京時間10月14日消息,諾貝爾經濟學獎在瑞典當地時間下午1點(北京時間14日19點)頒出,美國芝加哥大學的尤根-法瑪、拉什-漢森和耶魯大學的羅伯特-希勒因對“資產價格實證分析”作出貢獻而獲獎。


針對此次評獎,瑞典皇家科學委員會在現場給出了簡單解釋:“如果要預測未來幾天或者幾個星期的股票和債券的價格,是不可能的。但是,長遠的來看,比如未來三年或者五年的預測,卻是可行的”。


瑞典皇家科學委員會在頒獎現場電話採訪希勒時,他開玩笑說:“雖然很多人說我會得獎,但是我還是不敢相信。” 


三位學者的研究結果表明:股票價格在短期內不可預測,但長期內卻又具有可預測性。這一看起來自相矛盾的理論,對股票資產市場的研究和實踐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三位經濟學獎獲得者為現在的資產市場的理解打下了基礎。這一方面依賴於風險和風險態度的波動性,一方面依賴於行為性偏見和市場摩擦。


資產市場的趨勢 


我們沒有辦法預測未來幾天或幾周內股票或債券的價格變化。但我們非常可能預見它們在較長時間內的走勢——例如接下來三到五年內的走勢。這些看起來既令人訝異又顯得矛盾的發現,正是今年經濟學獎的三位獲獎者尤金·法馬(Eugene Fama)、拉爾斯·漢森(Lars Peter Hansen)和羅伯特·席勒(Robert Shiller)創造並分析而來的成果。


20世紀60年代初期,尤金·法馬和幾位合作者指出短期股票價格是極端難以預測的,新的信息會以非常快的速度反映在股價上。這些發現不但對後續研究產生了深遠影響,也改變了市場實踐——指數基金在全球股票市場上的形成便是其中一個傑出的例子。


如果股市變化在幾天或幾周內都是幾乎不可能預測的,那麼在幾年內的走勢是不是應該更加難以預測?答案是否定的,羅伯特·席勒在20世紀80年代初發現股價的波動比股息的波動更加劇烈,股價/股息比在到達高位時就會傾向於下調,而在低位時就會傾向於上漲。這種波動模式不僅僅適用與股票市場,也適用於債券或其他資產形式。


一種方法用理性投資對價格不確定性的反應來解釋了這些發現。於是,高投資回報率被視為是在高風險時期持有風險資產的一種補償。拉斯·彼得·漢森發展了一種統計方法,特別適於檢驗資產定價的理性理論。利用這種方法,漢森和其他研究者已經發現,對這些理論加以修正對解釋資產定價大有幫助。


另一種方法專注於背離理性投資者的行為。所謂的行為金融學考慮了制度約束,比如借貸限額,這阻止了聰明的投資者利用市場上的定價偏差來獲利。 


這些獲獎者為當前對資產定價的理解奠定了基礎。資產定價部分取決於風險波動以及對風險態度,還有一部分取決於行為偏差和市場摩擦。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3: 中軍: 誰誤傳了的美國育兒觀念
2011: 爭議肖傳國:名利於我如浮雲 --廣州日報
2011: 使用網絡翻譯服務,寫中文博客
2010: 什麼是無神論的科學證據?
2010: 要勇於探尋修真之路------李德勝毛澤東
2009: 居然有人問一個無限大加另一個無限大等
2009: 為什麼人因為渺小而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