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與健康 |
送交者: 曾華 2023年09月06日13:08:06 於 [健康生活] 發送悄悄話 |
日常生活與健康 (一) 曾華 寫於二零二二年七月十四日 我在以前寫的文章《飲食結構與疾病》和 《皮膚與健康》裡有講過兩個我親身經歷的故事,這些故事都是與日常生活有關,看似不起眼,稍不留意就會“漏掉”,然後就是一個接一個的麻煩,一環套一環,最後可能醫生和你自己都不知道為什麼。 關鍵是及早發現問題的源頭,這樣可以避免走許多彎路受很多罪。 這裡我還有一個有趣的故事想講給大家聽,講故事不是為了好聽,而是為了讓大家悟出一些道理,以後應用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說不定能派上用場呢。 話說關節疼痛的問題,有些人膝關節疼,有些人頸部痛,有人肩背痛,有些痛固定在一個部位,有人雙側,有人則是遊走性的,今天這邊痛,明天那邊疼。 一般來說,單側的,固定部位的疼痛常常與局部狀況或受傷有關,外傷容易發現,內傷則比較難找原因,是年齡大了的原因,還是平時長久體位或動作不協調,運動方法不對,肌肉拉傷扭傷或神經疾病造成的等等。雙側的疼痛則應考慮系統性的健康問題,如老年性骨質疏鬆,關節內軟骨磨損,潤滑液體減少,或風濕及類風濕性關節炎,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自己產生了對付自身組織細胞的抗體,你說煩不煩人。 我平時還算比較愛動的人,加上以前打過排球練過體操,筋骨比較靈活。大概在五十歲左右,有一陣子出現過左邊膝關節疼痛,主要是在下樓梯的時候,導致動作有些僵硬。當時覺得可能與年齡有關吧,有些無奈無助的感覺,也不想因此而服藥物,心裡想着忍吧,有什麼法呢? 後來學習美國功能醫學以後,檢測到自己極度缺乏維生素D(血液水平維生素D 25-羥 在10 ng/ml, 正常值是30-100 ng/ml), 並且骨密度檢查有早期骨質疏鬆症。經過一段時間一糸列的生活方式和飲食習慣改變,補充維生素D3,維生素K2,氧化鎂等,左邊膝關節疼痛不知不覺就沒有了。 直到兩年前,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左側肩膀開始疼痛,牽扯到左腰背酸痛,逐漸加重,而且是持續性的疼痛,即動與不動都痛,只是動到某個部位或角度的時候更痛。開始以為是背部肌肉扭傷引起的,儘管沒有明確的扭傷史,後來又懷疑是否與長期左肩背單肩手提包,一個是負重,另外一個是姿式不協調,但是我多年來一直是習慣性的左肩背單肩包,怎麼現在才出現問題呢? 為了排除單肩包的問題,我就改為右側斜跨背包,而且儘量減少包包里的東西,輕裝上陣。好像左肩背疼痛沒有什麼改善。 我又試着自己檢查究竟是哪些部位疼痛,主要是左側肩關節,關節有壓痛,動作受限,左側腰背部肌肉酸痛,有明顯的壓痛感。左手肩膀上舉免強可以過頭,但外展明顯受限,後伸展彎曲也明顯受限,左手從後面不能過中線,更不能抬高,無法解或扣上胸罩後面的扣子,嚴重時上廁所左手提褲子都使不上勁,需要右手幫忙。左手從正前方繞過頸部最多只能摸到右肩,不能觸到右肩甲部(平時隨便可以摸到)。 更讓我惱火的是,晚上睡覺不能左側臥,壓着左肩背疼痛難忍,只好平躺着睡或右側位睡,有時半夜會痛醒。 剛開始我並沒有太在意,以為不過是哪天某個動作不對扭傷的,忍一忍,過陣子自己就好啦。痛的最嚴重的有一天晚上起來服了一粒五百毫克的Tylenol (中文名稱泰諾),這是我以前因為偏頭痛,每天服用至少一千毫克的非處方止痛藥,導致我的肝功能異常,所以我是萬不得已不會再服用的。 一天我媽媽聽我說肩背痛,她說試試給我做一下按摩,結果不僅疼沒有減輕,反而讓我痛得差點哭出來。“算了,算了,千萬不要給我做什麼按摩!“我放棄了這個念頭。 與醫生朋友們聊起我的肩膀痛的事情,大多說最好去做一個頸椎CT什麼的,看看是不是哪根或哪幾根神經被壓迫或有炎症,因為所有的疼痛都是集中在一側的,況且又是肩,頸,腰,牽涉的範圍還比較廣。想來想去,我還是覺得應該再找找其他原因。 怎麼會這樣呢?我有點認真了。記得半年前,一次朋友聚會,聽見一位比我小几歲的朋友在抱怨她的五十肩(俗稱的一種大約發生在五十歲左右的“老年人“的肩關節疼痛,又叫凍結肩,男女都有,女性偏多)折磨她的事,看醫生,按摩,服藥打封閉,物理治療師的治療,練習瑜伽,嘗試了不少方法。我還在那開玩笑說“你們怎麼那麼多麻煩事兒呢!我怎麼從來沒有什麼五十肩六十肩的。“ 這不,還真的應驗了一句老話“說曹操,曹操到!“ 我這不就冒出肩痛了嗎! 真是想不通,我近幾年非常注意生活方式和飲食習慣,各方面都很平穩,怎麼會突然出現這種情況呢? 如果非要說我一點都不知道,那是騙人的。只是自己不想承認自己的失誤,或許不能叫失誤,最多就是大意吧。為什麼這麼說呢? 因為自從學習功能醫學後,近年來我養成了一個習慣,就是無論是飲食結構調整還是服用保健品或保健食品,我都儘可能一樣一樣的添加,中間隔一定時間,這樣方便我觀察效果總結經驗,萬一有什麼負面影響,也容易及時發現糾正,這我在以前的文章里都有講到。 另外就是,我有些書生氣,當現實生活中遇到的問題與書本上有差異的時候,我會偏向於相信書本,有點兒“鄭人買鞋“的味道。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我那陣子寫東西比較多,吃飯有點心不在焉,飯後一邊寫一邊又有點餓,總想吃點什麼,正好在中國超市看到“重慶怪味胡豆”,味道很正宗(小時候吃過),本來只想買幾包(一包一百七十克左右)嘗一嘗。 理論上我是知道這個東西並不健康,正如我在《為什麼說慢性炎症是萬病之根》裡講的,許多豆類食物含有大量的植物凝集素(lectins )尤其是它們的外殼上(一種自我保護機制,用於攻擊食用它們的動物,造成動物腸道內粘膜損傷,現代醫學術語稱之為腸漏,英文叫做leaky gut,從而導致機體一糸列的炎症反應,可以影響到許多器官組織,包括輕重不一的關節疼痛)。 胡豆(又叫蠶豆)是其中之一,除了帶着細茸毛的豆莢(一個豆莢含有2至8粒的種子,即胡豆本身)以外,每粒胡豆還有一層把豆子包裹得很緊的外殼。所以說它們的“防範意識”很濃的,為了防止自己的種子被動物吃掉,特別做了雙層保險機制。 一般人是不會吃豆莢的,但胡豆的外殼則因人而宜。對於新鮮的嫩胡豆,大多數人都會連殼帶豆一起吃,水煮後涼拌,炒,或做湯(做湯時,許多人會選擇去殼)。另外一種吃法就是曬乾以後,作為各種零食吃,這個時候的殼很硬,嚼不動,很少有人連殼吃的,都是把殼用牙齒或手扳掉後只吃裡面的豆子,如沙炒胡豆。 唯一連殼吃的曬乾的胡豆就是把胡豆用油炸酥脆後的油炸胡豆,有些帶殼,有些殼自己掉下來了。這個時候你還有選擇,連殼吃或去殼吃。 讓人很難選擇的就是這個酥脆可口麻辣鹹甜巨好吃的怪味胡豆了。它最吸引人的就是那一層層包裹在帶殼的胡豆表面佐料的味道,因為附在酥脆的外殼上,怎麼捨得把殼扔掉呢,四川話說”脫了殼殼吃米米,還有什麼搞頭喃?“。 我當然知道這帶殼胡豆的害處,尤其是殼上植物凝集素含量很高,胡豆本身也含有一定量的凝集素,加上外面包裹的東西含糖份也不少,理論上這不是我的“菜”。可那陣子就像中邪了似的,每天一包,迷上了它,吃上癮啦。 “出來混總是要還的“,誰知道這代價還有點兒大。一開始沒有引起我的重視,現在想起來有幾個原因,這也是最容易迷惑人的。第一是“溫水煮青蛙“似的,不是像有的東西,你一吃當時或第二天就感到不舒服,它沒有,大概幾個星期以後才慢慢出現症狀,有時候真的很難把這兩者的關係扯到一起。第二,即使出現了症狀,它是單側的,讓我誤以為是局部肌肉或關節的問題。因為書本上說如果是植物凝集素引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由於是系統性疾病,大多數應該是雙側或叫對稱性的,無非臨床表現存在兩側受影響程度不同,疼痛的輕重不一。可我明確只是一側,似乎要怪罪於怪味胡豆的話,有點說不通。第三,當然很容易怪罪年齡啦,上了年紀,這疼那疼的,也沒什麼可奇怪的。 不過,我還是高度懷疑怪味胡豆了。有一天(在左肩疼痛約持續三個多月之後)最後決定當斷則斷,從那天開始,一個怪味胡豆都不吃了(儘量家裡還剩十來包)。 大概幾個星期後,左肩疼痛自然有所緩解,一兩個月後疼痛完全消失了。功能也完全恢復正常,舉高,伸展,彎曲啥都行了。 我很開心啦,至今已過去一年半了,一切都很正常。那十幾包怪味胡豆還乖乖地躺在我家櫥櫃裡。當然也不是說就完全不能吃了,只是不能像我那樣連續每天一包個吃法。其實偶爾吃幾粒也應該沒事兒的。 我想說的是,我們應該養成一個良好的習慣,就是注意身體不舒服或疾病惡化加重或減輕與平時自己每天的飲食的關係,或近期內有什麼飲食結構的變化,造成新的不適症狀,或原有症狀有所改變。這裡我想再給大家分享一下兩個我自己經歷的小故事以加深大家對我上述所說的話的理解和記憶。 我在開始學習功能醫學的時候,認識到多樣均衡的食物的重要性,也對很多健康食物感興趣。比如大家都說檸檬水好,飯前喝點增加消化,其為枸櫞酸,但在體內有鹼性效應對機體有很多良好的作用。我把所有飲料停掉把心愛的咖啡戒掉,改喝白水,既然檸檬這麼好,那我就天天在白水裡加新鮮擠壓的檸檬,剛開始我感覺不錯,到處叫人多喝檸檬水。大概一個半月左右,我的左手無名指和小指的指關節開始出現從來沒有過的疼痛,頭兩天沒有太在意,疼痛有點加重的趨勢。因為學了功能以後,我的一些習慣改變或加減什麼保健品等,我都會在日曆上記錄一下,而且我一般不會同時加或減幾樣東西,逐一進行比較容易判斷效果或副反應。那段時間就是檸檬水從以前僅晚餐前喝幾小口,以幫助食物消化,改為每天喝幾大杯。難道是檸檬水喝多了,產生的“痛風”?又觀察了幾天,仍然痛並且疼痛的兩個手指彎曲有困難,無明顯的紅腫。我決定把檸檬水停掉觀察(可惜當時沒有抽血檢查一下血尿酸含量及其它炎症因子的水平)。大概三天以後疼痛開始減輕,一周左右疼痛完全消失,至今三年多沒有再出現過。 第二個故事是我在學習超級食物的時候,其中在講蜂蜜(Honey)時提到了一個食品叫蜜蜂花粉(Bee pollen), 是種子植物的微小孢子堆由雄蕊中的花葯產生。我出於好奇,在超市裡買了一瓶,加在我每天早上的常規的食物漿汁(新鮮蔬菜如蘿蔓生菜,嫩葉菠菜,香蕉,牛油果,草莓,藍莓,紅蘿蔔,芹菜和植物蛋白粉等,用破壁機打碎)一起吃。大概幾天后,我的雙小腿外側開始出現瘙癢,局部約手掌心面積大小密集分布的米或綠豆大小的丘疹(老百姓叫紅籽籽,因為我是學皮膚科的,這時就用醫學術語),尤以右小腿踝關節上方為重。剛開始也是沒有特別關注,為了避免搔抓,我就用冷水浸泡擰成半乾的濕毛巾敷在皮疹處,止癢。第二三天進行性加重,皮疹增多變大,擴展至把掌大,瘙癢症狀也隨之加重。我一想,嘿,奇怪了,一切都好好的,怎麼突然長出濕疹了呢? 幸好以前搞皮膚科,濕疹是臨床上非常常見的皮膚病之一,絕大多數由過敏反應引起,其中食物過敏占主要原因。而我那幾天就是在平常的食材中添加了蜜蜂花粉,所以這個“超級食物”引發我的雙腿長濕疹的可能性很大。立即停止服用,局部仍然是對症濕敷處理,幾天以後就慢慢好了。 為了驗證我的猜測,皮疹完全消失以後。我又服用那個蜜蜂花粉,果然就是它,幾天后又開始在同樣的部位出現瘙癢和皮疹,當然這次我就馬上停止服用這個花粉食物,至今已經過了兩年,啥事都沒有發生了。 濕疹很“嬌氣”,搔抓等對待它就給你耍脾氣,很容易加重病情,尤其是沒有及時發現並去除過敏原因,左搞右抓的,不知不覺就擴展或拖延成亞急性的,吃藥擦藥效果也不一定好,醫生病人都倍感頭痛。所以尋找過敏原是關鍵,有時候可能是多種因素疊加在一起,更麻煩! 這兩個故事只是想教大家如何去分析觀察日常生活中飲食方面應注意什麼,尤其是出現不尋常的情況和症狀,如何尋找原因。不管再好的東西,都不一定就適合你。自己的機體最知道什麼樣的東西適合你自己,傾聽你身體的聲音,注意觀察調整飲食結構和習慣。 (二) 寫於二零二二年八月二十三日 前不久寫了一篇關於吃“重慶怪味胡豆”引起我左側肩膀疼痛的文章,最近與一位朋友說起吃酒釀(四川叫醪糟)的事情,讓我想起這些年來我的一些感受。 說起醪糟,應該來說是我的最愛。在我的《童年追憶》裡第二章專門寫了我小時候偷吃醪糟“醉酒“的趣事。 我寫到“因為愛喝小酒,在那物質供應貧乏的時候,阿伢很會做酒釀,四川人又叫醪糟。把糯米蒸熟了以後,放上醪糟粬子,粬子是一種酵母菌,經過發酵過程把糯米變成酒釀,又甜又香又有點醉人。蒸熟的糯米加入粬子後放入青花罈子裡,如果在冬天還會用厚厚的棉被包裹着,以保持一定的溫度讓酵母菌充分的發酵。根據粬子的多少和質量,以及環境的溫度等因素,每次發酵的時間長短不一,少則幾天,多則一兩個星期。我最喜歡吃醪糟了,特別是那香甜的酒釀味道,不擺了。每次看到阿伢做醪糟就興奮不已。對發酵過程的等待,折磨着我那棵幼小的心,比長大以後等待着與心上人見面還要急迫,每天都要偷偷地去探訪一下那個放罈子的地方,使勁的抱着罈子不放手,一是為它加奌我的體溫盼着醪糟早點熟,二是生怕被別人抱走了。看見我這個樣子的大人總是會說,“出去玩你的,別把罈子打碎了!” 我會依依不捨的離開。 一天傍晚,一家人圍着廚房外面的小桌子吃飯,我掂念着廚房裡那個熟悉的青花罈子,心不在焉的吃着碗裡的東西,吃的什麼,完全不記得了。這幾天,阿伢的酒釀熟透了,我聽見他得意地對我爸爸說起過這事兒,而且好像他還專門提到說什麼“很甜“ “酒味濃“ ”這次很成功!”之類的話,怎麼能逃脫我這精明的小耳朵喃。但是,為什麼還不拿出來給大家嘗嘗呢?我百思不解。這可是我昐星星盼月亮終於盼到的好時光呀!心裡在作摸着,找個什麼樣的藉口去探訪我親愛的醪糟罈子。 父親嚴厲精明,平時對我們要求很嚴,吃飯的時候不能東走西跑的,反正不好對付。阿伢善良忠厚,還得從他身上下手。正好趕上阿伢餵了我一個涼拌黃瓜,有點辣,我被辣椒嗆到了,使勁嗆咳幾下,還是不行,阿伢很抱歉的對我說“以後吃東西小心一點,慢慢吃。” 說完,阿伢放下手中的碗筷,走去廚房裡給我倒水喝,“阿伢,你吃你的,我自己可以倒水” 說着我就趁機跟着阿伢走進廚房,阿伢見我拿着杯子在倒熱水瓶的水,就放心的回到桌子繼續吃飯,這時正好鄰居家也擺好桌子開飯,大人們開始聊天。 我慢慢吞吞的倒着水,又慢慢悠悠的喝着水,太燙了,多吹幾下,觀察着外面的動靜。眼睛一直盯着那青花罈子不放。輕手輕腳地走過去,賊呵呵地爬上了放罈子的桌子。揭開那神秘的蓋子,一陣久為的酒香撲鼻而來,啊親愛的醪糟我終於得到了妳,來不及了,來不及,用我那不太乾淨的小手,伸進壇里,食指蘸了一下,放到張得大大的,早就等不及的嘴裡,濃郁的甜味和醉人的釀酒氣,我成仙了,爽!一口接一口,再來一口,唉,不行,最後一口,真的是最最最後一口…!我開始有點輕飄飄的了,太過癮了!”大妺,大妹在幹啥子呢?” 我仿佛聽見有人在喊我(我的乳名叫大妺),着了,好像是爸爸的聲音,我跟頭撲爬地朝桌子下面滾,慌亂中發現壇壇蓋子還緊緊地握在左手上,又急忙爬轉去蓋蓋子,手膀短了,差一點,剛剛蓋上,腳一滑,罈子順勢向我倒過來,碎了! 我二暈二暈的,向廚房外跑去,膽子也大起來了,𣎴知道為什麼,繞過家人的飯桌,直奔前院的雞群而去,傻笑着追逐着地上的雞鴨,它們不知所措地滿院子飛,我像個小瘋子一樣的全然不顧平時柔雅的形象,正在雞飛鴨跳的時候,父親高聲的獨特的生氣聲,把我振住,我停止追跑,隱隱約約感覺到自己惹禍了! 那天我醉了,把青花罈子打碎了!生平第一次惹父親生氣了。那也是我人生第一次和最後一次醉酒!從那天開始,我向自己發誓,從今以後不會再犯同樣的錯誤,不能失態,酒可以適當喝點,但是絕對不能過量,喝醉!” 阿伢是我父親的哥哥,我父親的祖上是廣東客家人,據說是湖廣填四川的時候去到四川的,所以在一些稱呼上還有客家文化。 反正我是一直都很喜歡吃醪糟的,生醪糟(就是沒有用水稀釋沒有煮開的)特別好吃,主要是酒味重,又甜又香又醉人。另外我還很喜歡吃的就是醪糟蛋及醪糟粉子(湯圓粉子用手撕成小塊,裡面沒有心子的)。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我發現每次吃了醪糟以後,尤其是生醪糟,我的雙側膝關節會出現一種說不出的疼痛,這種痛的方式與在成都的時候(成都的天氣很潮濕),夜裡下雨之前(為什麼大多數時候都是在晚上,我想是夜晚睡在床上比較安靜,容易感覺到,估計白天上班東忙西忙的,人在活動中好像不感覺),尤其是夏天的雷陣雨天氣,膝關節酸脹酸脹的難受,說痛又不是平常說的那樣痛,反正難受得很。聽老年人講,這種關節酸痛是風濕性關節炎的症狀,其實我也不知道風濕性關節炎患者真的是什麼過痛法,儘管以前當皮膚科醫生的時候,診治過許多紅斑狼瘡病人,對患者說的關節疼痛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後來出國,在加拿大和美國生活許多年,由於我所住的城市都比較乾燥,尤其是加州,基本上沒有遇到以前那樣下雨前膝關節疼痛的情況。 反而是每次吃了醪糟(尤其是生醪糟)這種似曾相識的感覺就出現了。正因為喜歡吃醪糟,專門學着自己做,中國超市買的“上海酒麴子“非常好,它是一種由特殊種類的細菌和真菌加工製作成的。方法簡單易學,做出來的醪糟酒味濃郁香甜,汁多爽口。 問題來了,好吃好喝過後就是每天晚上睡覺的時候雙膝關節疼痛難熬,只有爬起來服用兩顆Tylenol (中文名稱泰諾,一種非處方止痛藥)。就這樣,一邊享受着美味可口的美食,一邊又得服用藥物來緩解疼痛,關鍵是我以前經常性的偏頭痛,幾乎每天晚飯後都要服用泰諾,至少兩粒(每粒五百毫克),長期以來對我的肝臟功能造成傷害,兩個轉胺酶都異常升高,如果還要因為嘴饞夜裡又加服泰諾的話,是不是有點太過份了。 我在質問自己,尤其看到肝功異常在加重的情況下,我下決心不再做也不再吃醪糟了,儘管做成醪糟雞蛋或醪糟粉子會好一點,因為加水稀釋及燒開殺滅了醪糟里的細菌真菌。但我疼不起了。 在學習美國功能醫學後,我也曾經很好奇這種膝關節疼痛的原理是什麼? 因為老美沒有做醪糟吃醪糟的習俗,這方面的研究很少。這種特殊發酵的食物與紅酒白酒(酒里不含有活的生物菌)的製作方式畢竟還是不一樣。 鑑於我吃醪糟後膝關節疼痛的感覺與下雨天的感覺一模一樣。我就查了一下天氣變化尤其是下雨之前引起一些人關節疼痛不適的原理,有文章說”氣壓變化,低氣壓可能會刺激敏感的神經並導致身體組織腫脹。 它使你的肌肉、肌腱和任何疤痕組織收縮和擴張,從而在關節中產生疼痛。” 又有解釋說“在‘惡劣’或暴風雨天氣中,氣壓會下降,從而減少對身體的壓力。 這會使關節周圍的組織擴張,對關節施加壓力並增加疼痛。“ 以及“氣壓下降、濕度增加,會導致水分代謝失調,細胞內的水分揮發不掉,產生細胞水腫,組織間隙水腫,滑膜滲出液增多,所以膝關節積液在所難免。“ 我的理解是由於我們的關節腔是一個很狹窄的封閉的腔,由於低氣壓引起的關節腔及周圍組織細胞的腫脹,腔內起潤滑作用的粘性關節液更加粘稠,進一步使腔內壓力增高又無法擴展,所以讓人感到酸痛脹痛而不是平常關節受傷的銳痛頓痛。當然本身就有關節炎的人,這個時候疼痛比平時有所加重。 那麼又是什麼東西讓醪糟引起我的關節疼痛呢?我還是沒有找到科學依據,但我知道,醪糟作為一個充滿了多種有生物發酵菌群的食物(尤其是生醪糟里活躍的食用細菌真菌,以酵母菌為主)吃進肚子裡,在腸道內如何改變人體腸道菌群的平衡,不得而知,是增強了益生菌群?還是打亂了菌群的協調性,並通過菌群失調導致人體免疫系統紊亂,從而引起機體一系列不同程度不同部位的免疫反應? 偶爾的失調引起短暫的可逆的不適,長期以往會不會造成持續的不可逆的損傷?這些都是我們應該思考的問題。 至少我知道醪糟給我帶來了是什麼感覺,會不會因為每個人本身腸道菌群的差異和身體狀況不一樣,引起的症狀和造成的影響也一定不相同? 不管怎樣,如果有身體上的不適疼痛等症狀,就應該引起我們的重視,小病小痛可能就是大病大痛的開始。如果不從根本上找原因,去除原因,而是稀里糊塗任由發展,去找醫生看看,醫生哪裡知道你吃啥喝啥了?開點止痛藥,進入另外的循環,止痛藥又造成其他問題,一環套一環,越整越複雜。 規律的飲食作息習慣有個好處就是比較容易找到突然或近期出現身體不適的原因,如果你肯動腦筋的話。 我們常常在說,百病從口入,注意日常生活中的各種身體不適與飲食改變的關係,找到自己的問題,試着尋找相關連的東西,或許可以避免一些麻煩和痛苦。 |
|
|
|
實用資訊 | |
|
一周點擊熱帖 | 更多>> |
|
|
一周回復熱帖 |
|
|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
2022: | 青柳診所手記2 | |
2022: | 憑什麼好人沒好報、壞人樂逍遙? | |
2021: | 寶寶喝母乳很健康,但是喝配方奶會便秘 | |
2021: | 八億人民都是養生家 | |
2020: | 心情經常不好的人,教你們一個好方法, | |
2020: | 失散了的駱駝 | |
2019: | 你的血管正在悄悄長“斑”,簡單4招就 | |
2019: | “頭部”出現5個徵兆 可能腦梗要發生 | |
2018: | 與其尋醫問藥,不如健康生活! | |
2018: | 要知有沒病 嘴唇告訴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