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Yiyi11
萬維讀者網 > 健康生活 > 帖子
淺談運動與健康
送交者: 曾華 2023年12月29日12:23:57 於 [健康生活] 發送悄悄話

淺談運動與健康

曾華 寫於二零二三年十二月二十八日

從來沒有想過我哪一天會寫關於運動的文章,因為我一直都覺得運動這事兒離我很遙遠。

小時候身體不好,體弱多病,體質差,除了與小夥伴玩耍之外,好像沒有什麼精力去做專門的運動,更喜歡一個人安靜地看書,所以動的是腦子。

也正因為身體素質差,小學老師才專門告訴我父母應該叫我多參加運動。於是我爸爸決定每天早上帶着我和哥哥晨跑,那是我一天中最痛苦的時候,寒冷的冬天,迷迷瞪瞪地從暖和的被窩爬起來,又累又餓又困,腿沒勁兒,跑幾步就心累氣喘吁吁。

因為爸爸很嚴厲,我也不敢叫苦,只能硬撐着跑,說實話心裡好憋屈,唯一的盼頭就是跑到市中心的地方,爸爸會為我們買一份在那個年代認為很豐盛的早餐,有肉包子,紅燒排骨麵,還有我最喜歡的醪糟蛋。

後來被選中去市業餘體操隊訓練,本來以為好玩兒,結果發現還是自己的體力吃不消,幾進幾出。然來又去參加學校的排球隊,更是打醬油了。一句話,喜歡玩兒,但體力不夠,更多的是被動性的。

上大學以後就直接躺平,許多年的時間根本就把運動這事兒忘了,至少與我無關。詳見我的自傳體作品《我的童年》和《童年追記》。

直到五十幾歲身體健康垮掉了,在絕望中掙扎,黑暗中尋找光明,有幸接觸到美國功能醫學,才慢慢走上健康之路,見我的舊文《保健品究竟該不該吃》及我的系列油管視頻《曾華健康講座 我的健康之路》。

意識到改變生活方式和飲食習慣的必要性,日常均衡營養的重要性的同時,當然要想真正得到健康的身體,體能體力必不可少,唯一的辦法就是適量地運動,肌肉的力量,關節肌腱的功能,骨頭的強韌性,全身上下機體的平衡性,靈活性,協調性等都很重要,這樣就不容易摔跤跌倒骨折什麼的,尤其是上了一點兒年齡的人,直接影響到後半生的生活質量。

這次是我生平第一次主動積極想要運動,不是為了好玩兒,而是為了好好地生活,讓自己得到心身健康上的獨立自主。

思想上有認識,行動上就沒那麼困難了。只是怎麼做,選擇什麼方式的運動適合自己的身體狀況,個人好愛,如果不喜歡的方式,覺得在受罪的話,就不容易堅持,因為對這個時侯的我來說,堅持是最重要的。

剛開始試過走路和慢跑,加一點兒自由式輕歌漫舞,伸伸腿彎彎腰,舒筋展骨。

後來發現力度不夠,就換為自己改良的HIIT(high intensity interval training 中文叫高強度間歇性訓練),這個比較適合工作間歇時的運動,不需要太大的場地,時間上也比較靈活。

大部分人的心裡想到運動就一定是去健身房,去操場,去爬山去打球去騎車,有條件有時間當然好啦,其實作為健身養身來說不一定要那么正規,而是因地適宜地養成一個動的習慣,而這個動要與每天做家務事分開算,但可以融合在家務活中,比如在廚房做飯的間隙時,做做運動操,蹦蹦跳跳幾下,一邊做事一邊運動。運動的時間可以十五分鐘或三十分鐘,關健是每天堅持完成一套自己規定的動作,哪怕是我們小時候做的廣播體操也行,伴着音樂,這樣就不會懶懶散散的啦。

我是選擇每天第一頓餐前運動,即空腹運動,快慢交替,先做做操把四肢放鬆舒展開,然後高抬腿原地跳,先慢後快,以腿部肌肉訓練和心臟肌肉的訓練為主,一次跳一百下,最後的時候心率很快(HIIT這種運動方式不適合任何人,尤其是心臟有問題的人更不適合),然後歇下來休息,讓心率降到正常左右,又一輪,再一輪,中間還加一些運動操,有出微汗,有一定的挑戰性。這樣全身的肌肉,慢動肌和快動肌都有參與,手臂肌肉可以提提或舉舉重量輕的啞鈴。

我喜歡一邊看或聽油管視頻一邊運動,這樣不枯燥,工作學習運動三不誤。

關鍵是量力而行,千萬不能與別人比,逐步建立一個適合自己的方式。

運動除了增強肌肉的力量外,還促進全身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出汗幫助排毒解毒,益處多多。

為什麼一再強調適度地運動呢?因為運動本身會產生很多自由基,身體需要充足的營養物質去對抗自由基,如果運動量太大,流汗太多,一定要及時補充全額平衡的電解質(complete electrolytes, Costco 等商店都有賣的,一小袋一小袋的,對喜歡戶外運動的人來說方便攜帶)。Coconut water椰子水 也不錯,只是含糖量有點高。實在不行就在瓶裝水裡放一點兒食鹽,反正不能只是補充水分,我們的人體是一個完整的大型的電流體,如果沒有及時補充電解質的話,心臟容易出問題,如心率異常,甚至猝死都有可能。

過度運動還會造成肌肉肌腱損傷,關節勞損磨損,得不償失。

另外一個就是過度運動消耗體力和身體的許多營養物質,這個時候機體的自身代謝功能,修復再生功能極需要加強補充充足均衡的營養物質去對抗自由基,去修復。記得我們小時候就很羨慕那些專業運動員,因為他們的伙食比一般人要好很多,沒有物質基礎怎麼幹大事兒呢。

現在深刻理解到營養的重要性,如果有條件的話,除了從飲食方面入手提高營養成分,還可考慮服用常見的一些營養素保健產品如多種維生素,礦物質,微量元素,歐米茄3,及抗氧化抗炎作用比較強的產品如蝦青素薑黃素等。儘可能讓運動後的身體恢復快一些,避免因為運動而造成的身體疲勞和傷害。

特別喜歡那句老話:生命在於運動。不管什麼方式,一定要動,養成習慣後心身都會很舒服。

記得以前的我,常常為自己不想運動而找藉口,不是說冬天太冷大雪,就是夏天太熱,現在回想起來還有一個因素就是身體素質差的人,沒有那個精力去運動,越不動就越懶動,惡性循環。

肌萎症(肌肉萎縮症)是大多數老年人的天敵,除了老年人活動減少以外,胃腸功能減退胃酸分泌減少造成老年人的消化吸收能力下降,加上牙齒不好,身體其他疾病等多種原因,許多老年人不願意或不敢吃營養豐富的蛋白質食物(植物蛋白或動物蛋白)吃了不消化,胃腸不舒服,我們都知道人體的肌肉主要是蛋白質組成的,這種蛋白質食物攝入太少也是加重肌萎症的原因之一,見我的文章《消化酶,老年人的福音》。

還有幫助老年人加強骨關節組織和功能的鎂,維生素D 3和K 2這些保健產品的使用也是很重要的選擇。詳見《鎂,你意想不到的美》和《淺談維生素D 3與K 2的協調作用》,當然不僅僅只是老年人的問題。

趁着能動的時候,多動動。現在不動,老了更有一萬個理由不動,到時候想動都難了,躺在病床上無力無助無奈,靠別人來幫你動的日子誰願意過呢?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22: 中國新冠危機最前線:極限承壓,面臨慘
2022: 廣結善緣
2021: 動物食肉比食草更易得癌症,說明了什麼
2021: 每天的積累,才能獲得明天的希望
2020: 人要有“三平”“三容”的心態
2020: 人生不該揮霍的三樣東西以及人無法隱瞞
2019: 溫哥華
2018: On obsessive compulsive disor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