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4-18
在前一階段看到的一張三十年代舊照片中我們就了解到,二戰期間日治時候的青島,曾經建有那麼一座忠魂碑,二戰之後不僅面目皆非,新中國成立之後更是蕩然無存了:
近看青島市博物館,在近現代文物類,殘存兩塊見證了青島百年歷史的斷碑。一塊是日本人立的東亞建設之礎,一塊是國民政府立的山海重光碑,也都身首異處,滿目瘡痍,一樣的下場。
|
|
|
1922年12月1日,中日在北京簽署《山東懸案項目協定》,中國付出巨款後,贖回了青島主權和膠濟鐵路。北洋政府收回青島後,對紀念塔進行了改建,將日本人的痕跡抹掉。1923年12月10,暨接收膠澳一周年紀念之際,膠澳商埠督辦公署重新製作了紀念碑銅牌,鑲嵌在接收紀念亭中。記錄中國收回青島的過程,碑文長達百餘言,詳述接收的前後事宜和參與其中的相關人員。此塔隨之更名為中國接收膠澳紀念亭。
1945年8月抗戰勝利後,民國青島市政府對紀念塔又進行了改建,重建青島市接收紀念碑以示勝利紀念,重新粉刷,煥然一新。新的碑文記錄了抗戰的功績。青島抗戰碑文的黑花崗岩板鑲嵌在石柱之間。碑寬1米,高2米左右,由當時的青島市長李先良題詞,書山海重光四個大字,字高寬各40厘左右,左側刻有民國三十四年九月十五日字樣。
|
|
| |
|
青島市博物館的介紹說:東亞建設之礎碑,高308厘米,長102厘米,寬57厘米,碑重約5噸,立於昭和十六年即1941年,正面刻:東亞建設之礎 陸軍中將板垣征四郎謹書。碑陰書:《板垣兵團入城紀念碑記》,原文為:
順便說一句,青島市博物館,是國內少見的還值得一看的幾家市級博物館之一。藏品不多,但文物分類和圖片介紹可圈可點,少了點兒假大空和領導接見,多了些書卷氣和文化底蘊,特別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