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彈性(英語:resilience ),是心理學與心理諮詢領域的一個重要概念。同樣經歷過戰爭、恐襲、家暴的精神創傷,發展出創傷後應急綜合症(英語:PTSD)的人為何總是少數?一種解釋就是大多數人具有相當的心理彈性,可以自覺不自覺地調整自己,從而在心理上成長,避免發展出心理障礙或疾病。
心理學對心理彈性進行了許多研究,目前認為:個體的外部環境對於他/她戰勝困難固然起到很大的作用,他/她自己的行為或習慣也對心理彈性有重要影響。其中,有四個習慣對培養心理彈性有較大作用:
其一,良好的關係。與他人(特別是親密的家人、朋友、熟人等)良好的社會關係通常表明個體強大的心理彈性。心理研究認為,培養社會關係的行為有助於增強心理彈性。
注意:這種“關係”不是在某些華人文化圈子內的那種“拉關係”之以利益為導向的關係。以利益為導向的關係不可能加強個體的心理彈性,反倒可能削弱這種彈性。
其二,學會彎腰。所謂“嶢嶢者易折”。學會彎腰在中文的語境會讓人想到在困難面前屈服或放棄。但這裡說的是要練習自己的彈性。
第一,面對困難,不迴避、不拒絕,而是正視且接受它們。
第二,注意自己應對的方式,克制自己的習慣性反應,代之以思考之後的主動應變。
第三,接受自己的感受、情緒,但不從情緒出發做出反應。
最後,反省自己的價值取向、人生目標之後再做出應變的決定。(類似中國人所謂“三思而後行”。)
困難的處境總給人帶來心理壓力,而心理壓力的增強往往會限制我們的眼界,使我們把全部注意力放在了某個問題或困難上。這樣一來,問題的嚴重程度往往會被變形誇張而造成我們的誤判。應對策略:學會引入大視野,從長期或更高的立足點來客觀地看問題。
觀察自己的思想。正如第一眼看到的鞋未必是最合適的 ,第一個出現在頭腦中的想法也未必是最好的。要多考慮些不一樣的思路,檢查比對事實,然後選擇方案。
第三,採取行動。與其花時間在逃避或擔憂,不如採取行動解決問題。逃避或擔憂容易造成自我重複與停滯不前。把注意力放在自己可以影響、有一定控制的方面。解決能夠解決的問題。那麼,不能解決的問題呢?學會與它們和平共處。
第四,照顧好自己。關心他人的人首先要照顧好自己。因為自己的身體、心理健康是一個人照顧他人的前提條件。一個策略是反省自己過往的經驗,找出那些哪怕給予你短暫的意義、愉悅、平靜、慰藉的那些事情或活動。然後,有意識地把那些事情或活動整合到現在的生活中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