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餐怎樣吃才科學
理想的早餐應掌握兩大要素:第一要素是就餐時間:一般來說,起床後活動20~30分鐘吃早餐是最合適的。因為這時人的食慾最旺盛;第二要素,要講究營養搭配,注意營養平衡。即主副相輔(既要有主食,又要有副食)、干稀相承(既不宜都是干的食物,又不宜只喝些牛奶、咖啡、鮮果汁或稀粥了事)、酸鹼平衡(即葷與素都要有),並保證有以下的營養素:
■糖:要有雜糧
大腦的能源只能靠糖來產生能量,而不是人們想象中的脂肪或蛋白質。所以,早餐可進食一些澱粉類食物,最好選擇沒有精加工的、粗雜糧的並且摻有一些堅果、乾果等的穀物。這樣的食品釋放能量比較遲緩,可以延長能量的補充時間,如紫米麵饅頭、芝麻醬花卷、包子、餛飩、豆沙包、棗窩頭、燒餅、堅果麵包、吐司、玉米(米查)粥等。早餐所供給的熱量要占全天的30%,主要靠主食。
■蛋白質:茶蛋、肉類不能少
很多人的早餐都忽略了蛋白質的攝取。人體能否維持充沛的精力和靈敏的反應力,主要依早餐所食用的蛋白質而定。含蛋白質的早餐能在數小時內持續地釋放能量,能使你更“禁餓”,早餐飲食中蛋白質的攝取量越高,所產生的效率越大,也愈持久。因此,早餐還必須要有一定量的動物蛋白質和植物蛋白質的食物,如用五香茶雞蛋、醬雞肝、醬牛肉、熏肉、方火腿、通脊肉、辣雞翅、炸牛排、素雞豆製品等食物為佐餐。
■維生素:最容易被忽視
這一點最容易被人們所忽視。早餐一定要有些蔬菜和水果,如酸辣菜、蓑衣黃瓜、拌小菜(木耳蔥頭拌黃瓜、蝦皮菠菜)、泡菜、蔬菜沙拉、水果沙拉等等。這不僅僅是為了補充水溶性維生素和纖維素,還因水果和蔬菜含鈣、鉀、鎂等礦物質屬鹼性食物,可以中和肉、蛋、穀類等食品在體內氧化後生成的酸根,達到酸鹼平衡。
[祝您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