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Yiyi11
萬維讀者網 > 健康生活 > 帖子
轉貼:協和醫院感染科大夫有關薩斯的報告
送交者: 曇華林 2003年04月25日00:22:01 於 [健康生活] 發送悄悄話

協和醫院感染科大夫有關薩斯的報告
(由我的同學整理)

yellowbean

4月17號, 協和醫院感染科的一位資深大夫給我們作了一個關於非典型肺炎的報告,
這位大夫曾先後兩次在廣州疫情最嚴重的時候前往廣州考察, 現在也是協和醫院防治
非典的主管人員之一, 可以說是戰鬥在最前線的先鋒, 因此我相信她在這方面很有發
言權。

一. 什麼是非典型肺炎
"非典型肺炎"這個詞早在1938年就提出來了, 當時國外發現了一種臨床表現完全不同
於常見肺炎的肺部感染疾病. 通常肺炎主要是由肺炎鏈球菌引起, 表現為高熱寒戰,
咳大量鐵鏽色膿痰, 呼吸困難, 血白細胞升高, 全身中毒症狀嚴重, 在青黴素等抗
生素出現以前, 是一種病死率很高的重症. 而新發現的肺炎主要表現為輕度的呼吸道
感染症狀, 如發熱(低熱為主), 乾咳, 氣短, 症狀比較輕, 胸片肺部有斑片狀, 網狀
陰影, 白細胞也不高, 當時把它命名為"非典型肺炎", 以區別於典型的肺炎鏈球菌性
肺炎. 後來發現引起這種肺炎的病原體常見的有: 支原體,衣原體,軍團菌,腺病毒和
一些較少見的病毒,如呼吸道合胞病毒,副流感病毒等.

這次廣州非典型肺炎的發現經過

最先發病的是廣州一個飯店的廚師, 當時他先是出現了發熱, 乾咳等症狀, 於是就回
家休息, 後來病情漸加重, 體溫越來越高, 還出現了胸悶氣短, 就去了醫院看病並被
收住院, 結果很快給他看病的門診醫生, 以及病房的主管大夫, 護士一個接一個地先
後出現了跟他類似的症狀, 都是發熱, 乾咳, 全身酸痛, 嚴重者出現了呼吸困難,那
家醫院短短時間內先後倒下了十好幾個醫護人員, 而這個病人的病情仍在進展, 出現
了呼吸衰竭, 並被轉到另一家醫院, 第二家醫院開始意識到這件事情的嚴重性, 採取
了一些防護措施, 但做的不夠, 結果這家醫院的醫生護士也開始一個接一個的"倒下",
就像多米諾骨牌一樣, 以至於整個呼吸科都快癱瘓. 這下才有人意識到整件事非同一
般, 開始採取一些更有效的措施, 給醫生護士帶上厚口罩, 把病人隔離起來, 並向上
級匯報了這件事情. 但同時, 該病人的家屬也先後發病, 並且病情很快就蔓延開來.
至於香港的非典, 據另一個老師說是因為接待那個廚師的門診大夫在給他看過病後不
久乘飛機前往香港去參加他妹妹的婚禮, 這樣就把非典的病毒帶到了香港. 據說後來
這個大夫以及他的妹夫都死於非典. 至於那位廚師, 他後來倒被治好了.

二. 目前非典型肺炎流行的情況

截至4月5號, 全世界共發現非典型肺炎患者2400多例, 中國有2200多例, 死亡的好像
是幾十例(抱歉, 具體數字我記不清了), 還有一些分布在新加坡,泰國,加拿大,澳大
利亞等國家. 中國範圍內廣州和香港各占了1000多例, 其它的分布於各大城市. 北京
官方報道說有患者37人, 但實際數字可能不止這些. 就協和醫院的目前的情況來看,
共收了30多例懷疑的病人, 其中有四人已經確診. 今天又得到新消息, 新增了20多
個病人. (協和醫院由於防護工作做的好, 目前醫生護士以及我們這些學生中, 還沒
有感染的, 大家不用擔心我^.^) 北京已經被WHO宣布為疫區, 所以今年想出國的同志
恐怕會很困難.

順便說兩句廢話, 廣州的病例中, 有近1/3是醫務工作者, 不是我自吹自擂, 在這次
與非典型肺炎的戰鬥中, 白衣天使們真的是付出了太多太多. 以往媒體只會大肆渲染
醫療工作中黑暗的一面, 搞得現在醫患關係充滿火藥味, 而到了現在這種緊要關頭,
全國各地的醫生護士們都戰鬥在防治非典的第一線, 每天都面臨着被感染的危險,
有相當數量的人還不幸患上非典. 他們以及他們的家人冒着怎樣的危險, 作出了怎樣
的犧牲, 又有多少人了解呢? 我覺得這對廣大的醫務工作者不公平, 中國的媒體應該
加大宣傳力度, 好好宣傳宣傳他們的奉獻精神, 並藉此機會改善一下緊張的醫患關係

三. 這次非典型肺炎的特點

這次流行的非典型肺炎, 命名為重症急性呼吸綜合徵(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SARS).

首先, 從名字可看出, 不同於前面介紹過的其它非典型肺炎的臨床表現較輕, 多能很
快自愈的特點, SARS來勢洶洶, 起病急, 症狀重, 如不及時治療, 將會發展到呼吸衰
竭的程度.

其次, 傳染性強. 我們從廣州廚師的病例就可以知道, 接觸過該患者的人, 無論是他
的家人, 還是醫生, 護士, 幾乎無人倖免. 可見, 普通人對該病毒幾乎都沒有免疫力
, 一旦感染, 就會發病. 最有趣的是, 廣州有一個中醫, 當時是給住在廚師隔壁病房
的另一個不是非典的病人看病, 看完後去正對着廚師病房門口的洗手池洗手, 碰巧這
時從廚師的病房裡吹來一陣風, 到了他的臉上, 結果沒幾天這個倒霉的中醫就發病了
. SARS的傳染性由此可見一斑.

第三, 若不幸感染髮病, 只要治療及時得當, 多數人是可以恢復的, 相反如果不及時
治療, 病情逐漸進展, 將發展為呼吸衰竭並繼發感染等合併症, 這時再就診為時已晚
. 死亡病例中, 患者的死亡原因除了跟本身年老體弱免疫力低下有關外, 還有就是沒
有及時就診, 耽誤了病情. 所以奉勸那些有病總愛扛着的同志們, 這回可千萬別再硬
撐了!

四. 病原體

目前引起SARS的病原體已經確定, 為冠狀病毒, 屬於RNA病毒. 德國和香港已經分離
出該病毒. 至於這種冠狀病毒是原有冠狀病毒的變種, 或是由禽類傳播到人類, 引起
大流行, 還不得而知.

五. 傳播途徑

從前面講過的例子可以知道, 冠狀病毒主要是通過呼吸道飛沫傳播, 加之該病毒致病
力強, 我想這就是為什麼SARS能夠流行得這麼快的原因. 凡是與患者有密切接觸者,
都有可能被感染. 現在認為不僅是SARS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鼻涕, 噴嚏噴出的飛沫
等), 其體液(血液等)也可能含有冠狀病毒.

六. 臨床經過

潛伏期: 就是從病毒感染後到出現臨床症狀的這段時間. 大約2-7天. 跟病毒進入體
內的數量有關係. 若量大, 則潛伏期短, 反之, 則長. 潛伏期是病毒在體內大量複製
繁殖的時間, 因此在潛伏期的後期, 雖然被感染者還沒發病, 看起來跟健康人沒兩樣
, 但可能已經具有傳染性了. 對懷疑者, 可隔離7天, 7天后不發病, 一般可排除感染.
臨床表現: 急性起病, 首發症狀為發熱, 咽痛, 乾咳, 重症者出現呼吸困難甚至呼吸
衰竭. 其它還有頭痛, 乏力, 全身不適等非特異症狀. 以發熱(體溫>38度)和乾咳尤
為突出.

實驗室檢查及影像學檢查: 白細胞計數正常或下降, 尤其是淋巴細胞下降往往提示病
情較嚴重. 胸部X光片肺內有斑片狀, 網狀陰影, 隨病情進展可逐漸融合成大片, 甚
至出現白肺.

病程: 病情輕者, 發病第5-6天症狀可達高峰, 隨後逐漸好轉, 再過一周左右基本恢
復, 總病程約兩周. 重症者病程較長, 可死於呼吸衰竭, 休克, 繼發感染等. 一般臨
床治癒者不會遺留後遺症. 目前已經恢復的患者中也沒有再次發病的病例. 但是有報
道說某呼吸科醫生先後兩次患上SARS, 因此, 至於SARS是不是也象麻疹一樣, 一次得
病可終生免疫, 還很難說.

七. 診斷依據

1. 流行病史: 與SARS患者密切接觸史, 或已有明確傳染給他人的證據, 或屬於受染
群體發病者之一. 密切接觸是指護理或探視SARS患者, 與患者曾居住在一起(包括住
院), 或直接接觸過病人的呼吸道分泌物和體液.

2. 臨床表現: 症狀同前, 肺部體徵可不明顯.

3. 肺部影像學檢查: 肺部不同程度的斑片狀, 網狀浸潤影.

4. 血WBC計數正常或降低

5. 抗生素治療無明顯效果

重症SARS的診斷依據: SARS病例符合以下標準的其中之一即可診斷.

1. 胸片: 肺部多葉病變, 或48小時內病灶進展>50%;
2. 呼吸困難: 呼吸頻率>30次/分
3. 低氧血症: 吸氧3-5L/min條件下, SaO2<93%, 或PaO2<70mmHg, 或氧合指數<300mmHg
4. 休克, 或ARDS, 或MODS.

八. 治療

尚無特效藥. 目前人類對於多數病毒感染都沒有什麼特效藥, 比如流感, AIDS, 乙肝
, 這些都是有待醫學界解決的難題. 而不幸的是, 引起SARS的冠狀病毒正好跟AIDS病
毒一樣, 同屬RNA病毒, 並且都能引起淋巴細胞, 尤其是CD4+的下降, 導致機體免疫
力的下降. 所以SARS的防治前景堪憂.

目前主要以支持療法為主: 多休息, 避免勞累, 高熱乾咳者給予退熱止咳, 避免繼發
感染. 主張早期用激素治療, 以減少肺內滲出和促進滲出物吸收. 此外, 可用抗生素
或抗病毒藥. 呼吸困難者及早給予呼吸支持. 所有這些治療都只是對症, 但對於緩解
病情, 尤其是早期患者行之有效.

九. 預防

1. 保持身體健康, 注意休息加強營養避免疲勞, 不去人群擁擠的場所和SARS流行區

2. 戴口罩, 勤洗手:
應戴12層棉紗口罩, 尤其是去人口密集的地方. 帶口罩的目的並不是要擋住病毒, 因
為病毒小到任何口罩都足以穿過, 而是要阻擋飛沫及其中的細胞吸入. 病人在咳嗽,
打噴嚏或擤鼻涕時排出的呼吸道及肺上皮細胞和白細胞等細胞內含有相當數量的病
毒, 這些細胞是病毒賴以生存的場所. 一般細胞在體外只能存活2-4小時, 所以病毒
在體外也能存在2-4小時, 健康人通過吸入這些帶有病毒的活細胞而感染. 實踐證明
, 12層的棉紗口罩足以抵擋這些細胞的入侵, 因此能夠有效預防感染.

口罩應該每4小時換一次, 因為口罩戴一段時間以後就會被呼出的水汽濕潤, 這使細
胞能藉助水的作用慢慢滲透進去, 這時口罩就失去了它的屏障作用. 因此戴口罩關鍵
是要保持乾燥, 所以要每4小時更換. 換下的口罩洗淨後一定要晾乾再用. 用消毒液
或一般的肥皂洗都可以. 協和醫院之所以到現在沒有任何一個醫護人員感染, 跟嚴格
執行帶口罩並且定時更換有很大關係.

其次, 勤洗手也很重要, 因為手若染上病毒, 再用它揉鼻子或眼睛, 就會導致感染.
所以要勤洗手並且戒掉揉鼻子揉眼睛的壞習慣.

3. 戶內經常通風換氣, 通風可以使細胞風乾加快它的死亡. 同樣的道理, 氣溫升高
也可以加速細胞脫水而死亡, 相反低溫和濕潤則有利於細胞的存活. 所以希望天氣盡
快熱起來, 那時SARS可能會容易控制一些.

還有一點值得注意的是, 對那種使用中央空調的大樓, SARS尤其容易傳播, 因為這
些地方是密閉的, 象一個悶罐子一樣, 空氣大部分只能在整個樓內循環, 而且還被加
濕, 這既利於細胞存活有利於病毒傳播. 一旦其中有一個人感染, 很快病毒就會通過
中央空調循環到整棟樓的每一個角落, 後果可想而知. 這也可以解釋為什麼低層的人
得了SARS, 很快高層也發現病人. 所以儘量不要呆在這種密閉的大樓里. 若不得不呆
, 也要經常開窗通風換氣.

4. 關於出行: 疫區的同志們沒事不要老去擠公車地鐵之類的, 其它地方的同志
們也不要掉以輕心, 最近一段時間能不出遠門就不出, 如果非出不可, 火車最好是不
坐, 通風不好人又多, 按4小時換一個口罩的速度, 恐怕得買一打口罩預備着. 飛機
是首選, 雖然也是悶罐子, 不過只要上飛機前戴好口罩問題就不大.

5. 關於中藥和熏檀香之類有沒有用的問題, 和帶口罩比起來, 寧願選口罩. 無論從
理論上還是實踐經驗來看, 都已經證明帶口罩是行之有效的預防措施. 面對現實, 我
們都應該科學一些.

總結

我想強調的其實就三個問題. 第一, 非典型肺炎可怕, 所以我們一定要隨時提高警惕
, 千萬不能覺得自己身體好而掉以輕心! 第二, 非典雖然可怕, 好在可以預防. 所以
一定要採取正確的防護措施. 第三, 一旦出現高熱乾咳等典型症狀一定要及時就診,
千萬不要硬撐, 耽誤病情. 萬一不幸感染, 也不要恐慌, 只要治療及時得當, 我相
信就能戰勝病魔.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2: 便秘的飲食治療
2002: 教您幾招來制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