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台北總醫院Chwei-Shiun Yang博士率領的醫生小組發現了12例明顯是由服用中草藥引起的腎衰竭病例。研究人員指出,使用不加控制和中草藥的危險性應該引起醫生的警惕,由中草藥引起的腎衰竭比原先預想的要普遍得多。醫生對這12名患者進行了為期3年的觀察研究,他們都患了無法解釋的腎衰竭。測試顯示患的是間質性腎炎(腎組織炎症)而且腎小管已受到了嚴重的破壞。這些患者的唯一共同點就是都曾因不同理由服用過中草藥:有的為了減肥,有的作為營養補劑或者治療非腎臟疾玻患者從不同渠道服用了不同的中草藥,用藥期間從3-18個月不等。經診斷,12名患者都得了中草藥腎病,這種疾病1992年首先在比利時發現,當時在一個減肥診所內服用“苗條中草藥”的100多人都出現了相同的無法解釋的腎衰竭。科學家認為草藥制本中的毒性成份為馬兜鈴酸。但是Yang博士指出,馬兜鈴酸是否致病從來沒有被確切證實。
台灣患者中,未發現一種在所有12名患者中普遍存在的中草藥成份。醫生認為,未經確認的植物毒素可能誘發了這種罕見的毒性腎衰竭,而不是馬兜鈴酸。在美國腎疾病雜誌上,研究人員指出,在治療無因的間質性腎炎時,很有必要調查一下中草藥療法的作用。比利時布魯塞爾Libre de Bruxelles大學Jean-Louis Vanherweghem博士認為,多年以來,關於中草藥及其療效存在着許多神話,但是必須清楚,許多植物都含有對人類有毒的物質,同樣也會對腎臟有毒。他呼籲對中草藥中的物質進行相同的核糖核酸控制基因觀察,並作為普通藥物控制使用。
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腎病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劉雲海教授研究發現,有近50種中藥對腎臟有毒性,可引起急、慢性腎臟功能損害和腎臟衰竭。
這些可導致腎臟損害的中藥有三類。
第一類為植物類中藥:雷公藤、草烏、木通、使君子、益母草、蒼耳子、苦柬皮、天花粉、牽牛子、金櫻根、土貝母、馬兒鈴、土荊芥、巴豆、蘆薈、鐵腳威靈仙、大楓子、山慈菇、曼陀羅花、鑽地風、夾竹桃、大青葉、澤瀉、防已、甘遂、千里光、丁香、銘藤、補骨脂、白頭翁、矮地茶、苦參、土牛膝、望江南子、棉花子、臘梅根等。
第二類為動物類中藥:魚膽、海馬、蜈蚣、蛇毒等。
第三類為礦物類中藥:含砷類(砒石、砒霜、雄黃、紅礬)、含汞類(硃砂、升汞、輕粉)、含鉛類(鉛丹)和其他礦物類(明礬)等。
來源:用藥安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