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重症流感-他,不是死于感冒 |
送交者: 艺萌 2018年02月13日14:34:23 于 [健康生活] 发送悄悄话 |
艺萌:开车回来路上听到广播说在纽约布鲁克林流感已经导致至少5名儿童死亡。今年流感的肆孽程度是15年以来最严重的一次。 解析重症流感——他,不是死于感冒!2018-02-13 黄晓明北京东单九号院,是著名的北京协和医学院的所在地。百年来,从这里毕业的莘莘学子,已成为中国医学界的脊梁。现在,他们又汇集在这里,为每一位中国老百姓,用平实简单的语言,做负责任的医学科普。 近几天微信朋友圈被一篇“流感下的北京中年”刷屏,作者用“流水账”的形式残酷再现了亲人从生病、病重直至去世的全过程,让人读后唏嘘不已。不谈文章涉及的中年危机、中产危机、医改现状等社会问题。 关于文章中的医学问题,作者毕竟不是专业人士,有许多主观臆断、似是而非的观点容易误导大众。作者在文中说:“咽拭子甲流、乙流都是阴性,表明没有感染甲流或者乙流……可能感染了未知的强病毒。”事实上,其ICU的医院病历则显示,虽然最早做的甲流乙流初筛阴性,但是后来再做的鼻咽拭子和病毒核酸检测均显示,甲型流感病毒阳性,诊断是确定的。 此文出现后我收到了很多亲朋好友关于流感的疑问,看来是该谈谈流感这个常见疾病了。 流感就是重症感冒吗? 很多老百姓存在这个误区,认为流感和感冒是一个病,只是轻重程度不同。其实不是这样的。 感冒全称为普通感冒(cold),是最常见的上呼吸道感染,常由鼻病毒引起,一年四季都可发病。流感全称为季节性流行性感冒(influenza),由甲型或乙型流感病毒引起,冬春季常见。两者都是病毒感染,都有传染性,但致病的病毒完全不同,临床表现和预后也有很大差异。 病原体不同 感冒:是鼻病毒引起的。 流感:是甲型/乙型流感病毒引起的。 临床表现不同 感冒:不发热或<38℃的低热。 流感:多为>39℃的高热。 感冒:打喷嚏流鼻涕的症状很明显,但是咳嗽、咳痰比较轻。 流感:打喷嚏流鼻涕可以不明显,但是咳嗽、咳痰比较重,甚至出现呼吸困难。 感冒:乏力或肌肉酸痛不明显。 流感:常有明显的头痛、乏力和肌肉酸痛。 并发症不同 感冒:很少出现并发症。 流感:重症患者可出现病毒性肺炎、心肌炎、脑炎等。 使用药物不同 感冒:抗菌素(例如头孢类抗生素、阿奇霉素等,即大家常说的“消炎药”)无效,抗病毒药物也无效。 流感:抗菌素无效,重症患者早期使用抗病毒药(奥司他韦“达菲”、扎那米韦),可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 预后不同 感冒:1周左右自行痊愈。 流感:轻症患者可自行痊愈,少数重症患者可能出现死亡等不良预后。 预防措施不同 感冒:普通预防有勤洗手、勤通风、增强体质,没有疫苗。 流感:除了普通预防的勤洗手、勤通风、增强体质,很重要的是接种流感疫苗,这是流感的特异性预防。(请关注东单九号院相关科普,见文末) 所以流感和感冒是两种不同的疾病,流感有轻症和重症之分,轻症流感完全可以自愈。“流感下的北京中年”文中的老人患的是重症流感,合并病毒性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因此预后很差。 流感为什么会死人? 流感确实是有一定的死亡率的。最著名的1918年的流感大流行导致了世界范围内5千万至1亿人死亡,且在15-34岁健康成人中的死亡率异常高。好在此前和此后的流感流行中,该年龄组未出现类似的高死亡率。但婴幼儿和老年人一直是流感出现并发症和死亡的高危人群。科学家做过研究,我国流感的死亡率为18/10万,和西方国家类似,其中86%以上的流感相关死亡发生于老年人。 最常见引起流感的死亡原因为重症肺炎,老年人本身肺功能下降,再加上抵御病毒最重要的武器——人体的免疫功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因此老年人得了流感更容易出现重症患者,甚至导致死亡。 不过与发病率相比,流感的死亡率其实并不高。大部分成年人确实就像是得了一次“重感冒”,是可以自愈的。所以不必对这个季节的流感高发感到恐慌。 如何诊断流感? 医生主要根据流行病学(流感季或流感患者接触史)和临床症状,结合相关病毒检测来诊断流感。临床最常用的病毒检测方法为快速抗原检测和核酸检测,最常用的标本为鼻咽拭子,也就是医生拿棉签在患者的鼻腔或咽部轻轻抹一下。发热门诊多采用快速抗原检测(鼻咽拭子),优点是便宜简单迅速,但假阴性率相对高,也就病毒量偏少时不容易查出来。核酸检测更准确,但费用高且出结果慢,一般门诊很少采用。 我们注意到“流感下的北京中年”文中的患者曾在起病一周左右做过拭子抗原检测,结果是阴性的,但此结果并不能排除流感的诊断。因为病毒在发病24-48小时在鼻咽部的浓度达到高峰,然后迅速下降,一周左右快速抗原检测经常查不出来。据了解,患者上呼吸机后取得的下呼吸道的标本,重新检测甲型流感病毒为阳性。所以,有时即使病毒检测阴性,医生根据临床表现仍会诊断流感,我们称之为临床诊断。 如何早期识别重症流感患者? 重症流感对于医生来说也是很大的挑战,早期识别重症患者说实话主要是医护人员的工作。对于患者及家属来说,需要做的决定是什么时候该去医院,要关注以下三点(主要针对成人患者): 1. 关注高危人群 所谓高危人群就是更容易发生重症流感的人群,如果这些人在流感季出现超过39℃的高热,需要及时就诊。 高危人群包括: 1. 超过65岁的老年人。 2. 合并慢性疾病患者,特别是糖尿病、心脏病、慢性肺病、肥胖、肿瘤等。 3. 孕产妇。 4. 长期使用激素、免疫抑制剂、化疗药物等免疫抑制人群。 中日友好医院詹庆元教授将高危人群精辟地总结成“老、弱、孕、胖、糖”,是不是很好记? 2. 关注发热变化 发热,尤其是超过39℃高热是流感的突出表现,重症患者往往表现为高热持续时间长。所以如果高热超过2天不缓解,还是尽快去医院就诊吧。 3. 关注呼吸道症状 重症肺炎是流感最常见的死亡原因。流感病毒引起重症肺炎的特点为病变进展特别快,除了咳嗽等表现外,患者可迅速出现呼吸困难,也就是老百姓常说的“喘”、 “气不够用”。如果患者咳嗽加重,活动后憋气,务必尽快去看病。 最后,十分感谢“流感下的北京中年”的作者认真真诚地记录了这一切,生命是脆弱的,让我们好好珍惜! 黄晓明 黄晓明,北京协和医院普通内科,副主任医师。1999年毕业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现北京协和医学院),获临床博士学位。擅长发热待查等内科疑难病的诊断和治疗/风湿免疫病的诊治,高血压/COPD/贫血/痛风等常见病的综合管理。 |
|
|
|
实用资讯 | |
|
|
一周点击热帖 | 更多>> |
|
|
一周回复热帖 |
|
|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
2017: | 故乡的冰凌花 | |
2017: | 饮食无节不吃果蔬 心脏讨厌的4个饮食习 | |
2016: | 转贴:什么病看中医,什么病看西医 | |
2016: | 医生教你用“一根铅笔”解决头痛烦恼 | |
2015: | 你的居室里隐藏着“坏分子” | |
2015: | 一穴让你肝血充足 眼睛亮 颈 肩 腰病一 | |
2014: | 维生素D只是个美丽的误会? | |
2014: | 又下雪了?没关系,调一杯爱尔兰咖啡吧 | |
2013: | 如何控制怒气 | |
2013: | 身体健康最重要的指标是什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