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Yiyi11
萬維讀者網 > 健康生活 > 帖子
微侃醫林 93:搶救不了的腎臟
送交者: 清衣江 2022年12月04日09:15:52 於 [健康生活] 發送悄悄話

病人,男,50 多歲。過去史: 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慢性腎功不全III 期,非酒精性脂肪肝。 

幾個星期食慾差,吃喝很少,身體虛弱。來到醫院。急診室一查,肌酐11,血鉀6.6。 收入ICU,入院診斷: 1 急性腎衰。 2 肝性腦病。 3 乳酸血症。 自然找腎臟科會診。 腎臟科的診斷是: 急性腎衰。 治療方案:持續透析 (CRRT)。透析的理由是肌酐11,血鉀6.6. 

肌酐高從來不是透析的指征。血鉀6.6,稍微高一點。不需要透析。藥物治療後,血鉀不下降,才需要透析。病人急性腎衰,病因是什麼?不追查病因,不治療病因。就像一個人呼吸困難,不管你是肺炎還是肺水腫。一來就插管上呼吸機,其它什麼都不管不治療。就像一個人心衰,不管是心肌梗塞,還是心室肥厚,一來就上人工心臟。再也沒有藥物治療。 

病人血壓88/54左右,當天上去甲腎上腺素。 

第二天我接手。首要問題是,病人腎衰原因是什麼? 原因顯而易見,幾個星期進食太差,脫水,腎臟灌流不好。 這叫腎前腎衰。 另外,病人有脂肪肝,肝硬化,也導致腎臟灌流不好。 這就肝腎綜合徵(hepatorenal syndrome)。 治療是什麼? 不是透析,不是去甲腎上腺素,而是輸液。 既然是脫水,就得補液,道理並不深奧。透析只能讓腎功越來越差(?)。去甲腎上腺素讓血壓正常,但是如果沒有足夠的液體,只能讓組織灌流,腎臟灌流更差。因為收縮小動脈血管,使進入組織的血流減少。 

查房,沒有什麼新信息,只是證實了我的診斷。下醫囑輸液 150 ml/hour。腎臟科醫生已經開始了透析,沒辦法阻止。肌酐高,血鉀高,他似乎理直氣壯透析。腎臟科醫生不是在診斷分析病人是不是有透析的指征,而是在尋找理由是不是可以透析。至於腎功不好的原因是什麼,他們毫無興趣。也許他們根本就想找病因治療病因,好讓病人終身透析,終身送錢。 

第三天早晨一看,腎臟科醫生把我的輸液停了。給他發了個短信。沒有回答。一看不在線上。另一個腎臟科醫生值班。 

馬上又開一個輸液醫囑。專門寫道:如果要停止輸液,請先和我討論。 下文5點,ICU護士來短信,說腎臟科醫生停掉了輸液。 這個ICU護士只是告訴我,並不是問我同意不同意。醫院文化,專科醫生高普科醫生一檔,護士習慣聽專科醫生的話。雖然照理說,我是負責的醫生,應該以我說的為準。 和我打交道多的護士,有的要聽我的話。有什麼專科醫生要改我的醫囑,她們要我同意才肯改。ICU 的護士交道不多,沒辦法讓她們聽我的。如果把官司打到醫院,還是專科醫生贏。該下班了,我也懶得管了。 

第四天,到ICU 找到那個護士,告訴她應該聽我的。她說,我應該和腎臟科醫生談。先給腎臟科醫生發了個短信。隨後在走廊上碰到他。我告訴他:這個病人腎衰是因為脫水,輸液是唯一治療病因,挽救腎臟的治療。他說:已經給病人快速輸液(bolus)500 ml, 沒有效。 我說: 病人脫水幾個星期,500 ml 遠遠不夠,沒有什麼治療可以立竿見影。他回答: 他剛接手,不了解情況。他要去ICU,查了病人再決定。 

一個小時後,護士來短信說:腎臟科醫生停止了輸液。 他似乎存心不讓病人腎臟恢復。那天是我最後一天管這個病人。就由他吧,眼不見心不煩。 

以後跟蹤了一下這個病人。一直沒有輸液。每天液體進出量是600 ml左右。出來的液體都是透析出來的,沒有尿液。如果加上出汗呼吸,病人每天液體負平衡至少是300 ml。 病人繼續脫水。 

我在逐日誌上寫了肝腎綜合徵。腎臟科醫生找胃腸道會診。胃腸道醫生一來,再上兩個升壓藥: midodrine 和 Octreotide(收縮內臟血管,治療肝腎綜合徵的主要藥物)。 胃腸道醫生自然不會要求輸液。既然是肝腎綜合徵,上這兩個藥就夠了。不可能注意到病人脫水問題。 

又治療了幾天,病人血壓一直低,仍然沒有尿液。 胃腸道醫生說:病人肝腎綜合徵嚴重,應該作肝臟移植。 於是和州立醫學院附屬醫院商量。真的把病人轉過去,等候肝臟抑制。 

一個也許輸液就可以恢復的腎衰,這麼一折騰,腎臟完了。還可以工作一段時間的肝臟也完了。


0%(0)
0%(0)
  海參 - funglo2021 01/26/23 (71)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21: 修整杉樹。房子旁邊的杉樹太高了,得修
2021: 醫生手記21
2020: 煩惱起源於貪心,痛苦來源於不知足
2020: 知足、珍惜,那是一個人幸福的基礎
2019: 女性身體出現這“5個”不適,要注意
2018: 一醒就或下班後頻繁的看手機易焦慮傷身
2018: 加強健康管理、遠離生活迷惑
2017: 多吃三類食物能防腸癌
2017: 退燒藥連用,要間隔4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