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认真做爱和做事的坏女人---看《The Reader》随感
昨晚决定趁着周末享受一下,从网上找来了一直想看的本届奥斯卡的得奖片《The Reader》,港台翻成“读爱”,大陆叫“朗读者”,还是高清晰版的。靠,我也不知道该感谢那些上传者还是鄙视一把我这样的盗亦有道的偷窥者,反正我是图方便主要就在网上看。现在的互联网就是阿里巴巴发现的藏宝窟,别想着带走,玩完了乐过了再给人家放回去,基本是要什么有什么。
先震惊了一下,N年不见,女主角温斯莱特居然比泰坦尼克号的少女时代老了好几轮,比《革命之路》也更往大妈堆里靠近了一级,原本还算丰乳肥臀的乳房成了被老头子嘬过的柿子,瘪了(有点像阿润贴过的某法国名作“老妓女”),也许白女人老的快,也许导演要求她为了艺术这次无论如何得瘪一回。我记得要是咱东方女子40左右还很有弹性的说。。。呢---对不起,扯远了。
我看电影一般看完就完了,纯为娱乐,不过这部影片的故事别出心裁,发人思索,今早躺床上半梦半醒时还真叫我翻了几回烙饼。
首先,这个后来被判处终身监禁的前纳粹犹太人集中营工作人员,法庭上千夫所指,却是个本性善良的女人。1958年,德国,男主角出场时15岁,下学路上突觉不舒服,挨到她家住的很破旧的公寓入口的门洞里实在走不动了,就蜷缩在那里呕吐,弄得很脏。她下班回家经过楼道看见这个陌生人,先是问候他,然后回家提水冲洗楼道,并为他擦洗护理,直到他能自己回家了。后来编导还用了一些细节来说明她的善良。
几个月后男孩病好了,他妈妈知道他曾经得到过一个陌生女人帮助,就让他买了鲜花去女人家道谢(想起了去年我的一个隔着好几家的不认识的白人邻居,他家门口停着的车被过路的车撞了,我是听见很大的撞击声才出去看,顺手照了几张相,并说可以E给他并可以为他作证,后来我也没作证案子就解决了,几天后他特意过来敲门致谢,并送来一张starbucks的10元卡)。那女人神情冷漠,正忙着认真仔细地熨烫自己的布乳罩赶着去上班,她让男孩在门外等她换衣服一起走,男孩好奇向屋里窥视时看到她换内衣,情窦突萌,女人发现他偷看刚要斥责他,他羞愧跑掉了。
电影中最出彩的情节是就是主题:由男孩给她朗读世界名著,男孩的绘声绘色的朗读常常使她感动得流泪。而直到很靠后了导演才披露她根本不认识字,并且为此非常自卑。她当时35岁,单身,男孩15岁,处男,影片用了很多很美的镜头,描写他俩的欢爱,先做爱,后读书,后来是先读书,后做爱。无论在哪都是读着、爱着。。。但不管先做还是先读,那女人都是一丝不挂般地一丝不苟。能看到男孩极度享受和这个可以做他母亲的女人之间的爱。这场爱中女人是完全的主导,不仅因为她大他20岁各种的经验丰富,而且她性格倔犟,眼里揉不得沙子,如果她不能主导,这段情也无法维持。那么自私和冷漠的男孩(和他生长的家庭有关)因她的认真执著的爱影响了他的一生,使他后来再遇到任何女人都不能全力投入。而她,也是靠了男孩后来给她寄到监狱里的录音,最终使她扫掉了文盲,并完成了她精神上、人格上的升华。
电影用了很多细节描述她的认真,做事一丝不苟,不知道回旋,也不逃避应该承担的责任,哪怕为此要做一辈子牢。令我印象很深的有两处:1,在法庭上,和她一起受审的还有5名集中营的女同事,那些人请了律师为自己辩护,为了达到减轻罪责的目的说谎。她却实话实说:“我的工作就是押送和看管这些集中营的犹太人,没有上级命令我不能打开门。”(她们负责押运300个犹太人到另外的地方,中途把300人安置在教堂里过夜,并把教堂大门锁住以防止逃跑。但突然遭遇空袭教堂起火,负责看守的6个女人一致不同意打开大门放生。)她还天真地反问主审法官:“要是您在我的位置上您会怎么做?”结果另5个看她这么傻,一致把责任往她身上推,说她是她们的头,事后也是她向上级写的报告陈述事件始末。2,当她服刑20多年后获减刑即将出狱,男孩相隔20多年才不得不来看她,临别时她站起身伸了一下手并想和他有所表示(我看是个想拥抱一下的动作),但是男孩装作没看见转身就走了。这个男孩的最终的冷漠和逃避导致了她在出狱的前夜在牢房中自尽了。
电影同时也用其他人的苟且和冷漠来反衬,给我的感觉是这些“正经的人”,“无罪”者甚至“受害者”(比如那个在集中营长大的美国犹太女作家),在人生的关键时刻比这个“女纳粹”更猥琐,更该受到谴责。影片一开始是1995年,已经身为律师过着优裕生活的男主角,和他的新女友因为一点小事争吵,女友说他:“你以前的女朋友到底需要和你交往多久,才能知道你心里到底想的是什么?”这句话到后来慢慢得到了验证,在他有机会也有能力证明女主角的罪行只是4年而不是终身监禁时,他纠缠和失魂落魄了好久,最终因为自己的猥琐而选择了沉默和逃避。
下了网翻烙饼的时候想:人当然最好不犯错,不过犯了错,敢不敢担当一把,才是更要紧的问题。呵呵
------------------------------------------------------------------
再翻腾一遍烙饼
楼底下几位网友提出《The Reader》里的女人和男孩两主角,是为了面子,女人是为了怕人知道她是文盲而甘愿去坐20年的牢,男孩为了替她守住这个秘密--也是为了她的面子--而不愿替她打官司。还有电影里的一些细节也支持这个观点。
但我总觉得这理由太牵强,我认为这是导演在布疑阵故意让人犯晕。
没错,她那次接到电车公司通知说因为她工作努力,升职了,不用再卖票了,调她去坐办公室当文员了,她怕自己的文盲露馅因而选择匆匆出走。但这相对于她的面子只不过是小事。而后来法庭审讯,那关系到她一生的命运,她自然要客观、实际地对待,就是逻辑地对待。因为要仅仅因为面子,她一俟宣判结束就可以自杀,何必要等到20年以后在监狱里受那个洋罪?而且在监狱里经常要写改造报告(这点当年中外一样),她的文盲也会很快露馅。所以,从女人的人物逻辑发展的实情来看,是她的认真和诚实使她选择了20年或者更严的刑期。
电影里写到,当她接到男孩给她寄来的第一批录音带时,她的服刑态度马上有了大转变。监狱管理人员后来对男孩说:她一开始表现很不好,心灰意冷不求上进,但是自从收到他的磁带后整个像变了个人,生活一下子好像有了动力。
而她最后的自杀,也是为了爱。当时和男孩20年后第1次见面男孩要是在分别时就势抱她一下,说:“我等着你。”什么的,她就绝对不会自杀。
所以,觉得这个女人对于爱和她看重的人的认真和执着,才是她几个重大行为的内在原因。至于面子有多大,是有很大因素,从古至今从西到东都有为面子自杀的(饿死事小失节事大),但这个电影毕竟说的是20世纪后半叶发达国家的事了,感觉这种可能性不大吧。
我这纯属吃烙饼吃多了撑的,抬杠,呵呵
http://bbs.creaders.net/life/bbsviewer.php?trd_id=353335
http://bbs.creaders.net/life/bbsviewer.php?trd_id=353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