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范围内,茶也算得上是最主要的饮料之一。在中国,茶就更加普遍,以至于成了“文化”,甚至“半药半食”的神话。凉茶、冰茶、红茶、绿茶、奶茶……光是名字就让人眼花缭乱。那些茶的神话,有多少真?又有多少假?有多少仅仅是人们的雾里看花?
凉茶,并不是通常所说的“茶”
一场巨大的灾难,把一个在华南苦苦经营的“凉茶”推向了全国。“清热下火”,满足了许多人的心理需求,一时间风行全国。
但是“凉茶”其实跟其它的茶连“远亲”都算不上——它不含有通常的“茶叶”,实际上是中草药提取液。凉茶宣称的功能是“清热下火”——如果按照国外的标准,这已经算是“药效”了。没有可靠的科学数据支持,是不允许做这样的标示的。虽然我国也有食品饮料不得宣传药效的法规,但是实际执行中“清热下火”“增强免疫力”之类的用语基本上可以随便说。“热”和“火”本身不是现代医学的概念,也无法用现代科学的方法来检验。而公众,也不需要现代科学的检验来接受这种概念。所以,不管是生产厂家还是主管部门,就可以仅仅依靠“传统”“使用多年”来作为这些功能宣称合法性的基础。
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说,有许多的症状跟中医所说的“热”“火”类似。而这些症状,有许多是会自己减退的——不管你喝的是凉茶还是白水,一段时间之后它都会减轻;另一方面,在理论上也完全可能有中草药中的某些成分正好对于某些症状有效。所以,有“不少人”喝了凉茶,觉得清了“热”,下了“火”,并不奇怪。这样的一种“有效”,符合大众的思维方式,但凡质疑这些功效的言论招来大量消费者“现身说法”的攻击,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对于食品饮料来说,有没有宣称的“奇效”在我国似乎并不是那么重要。只要“无害”,总有许多人对于“奇效”“宁可信其有”。但是凉茶的安全性也是来自于中国传统特有的思维方式。凉茶的原料,是一些植物成分。这些植物的提取液中,含有目前的分析技术远远不能分析清楚的东西。说它“安全”,是因为没有人因为喝了它而立竿见影地出现不良反应。但是是否有轻微的、慢性的毒副作用,我们的传统思维是“不知道有没有”,就当作“没有”。即使是有现代科学研究发现了某些成分——比如夏枯草,可能产生抑制免疫这样的有害作用,我们依然可以依据几百年前祖先说它“无毒”来接受它。最为难以理解的是,某些大牌的凉茶可以获得主管部门的“特许”而使用它,而其它“非大牌”的加了就犯法。这大概也算得上“中国特色”——一种成分即使被证实有害,只要主管部门认可就“无害”了!
喝凉茶倒底好不好?对于凉茶而言,夏枯草或许仅仅是冰山一角。那些形形色色的中草药,基本上都没有经过可靠的、符合现代科学规范的检验。它们的“安全”认定,一是来源于祖先们的故纸堆,二是来源于长期使用“没有发现”有害。已经有许多这样“认为”“纯天然、无毒副作用”的药物被证实靠不住,我们是不是还要继续相信这样的“安全”认定方式呢?
在华南,几百年来出现了几百种不同的“凉茶”。对于非华南地区的人来说,“原生态”的凉茶“既不凉,也不象茶”,很难被广泛接受。风行全国的凉茶是甜的,因为商品标注上没有各种成分的含量,我们不知道里面加了多少糖。但是根据这些成分的排列顺序,白砂糖的含量应该是除水之外最多的。也就是说,所谓的凉茶,就是加了大量白糖的中草药提取液。即便不论那些中草药成分的“有效性”与“安全性”,这其中的大量白砂糖,可能是更不健康的因素。
以上对喝凉茶倒底好不好这个问题做出了解答,要辩证的看,当我们对于含糖软饮料口诛笔伐,指责它们带来肥胖的时候,千万别忘了:这些凉茶中的含糖量,可能并不比它们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