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Yiyi11
萬維讀者網 > 健康生活 > 帖子
我對穴位的認識
送交者: 大大阿哥 2012年07月23日21:06:45 於 [健康生活] 發送悄悄話

自從宋代翰林醫官王惟一製造了針灸銅人後,"針入水出"成了針灸基本功。表面上看確實無可非議,找准穴位沒有錯呀。可在我看來,這恰恰是針灸沒落的開端,因為活生生的穴位在他們手裡全變成死的東西了。 

 

人是活的,患病的人當然也是活的,可你治病時卻找死穴位,這對嗎?

 

大家都知道“不能執死方治活人”,可你“守死穴治活人”不也是“五十步笑一百步”嗎? 

 

這就像打靶一樣,明明是活動靶,你卻“以不變應萬變”,你能應得過來嗎?哪怕你第一槍是十環,只要靶在動,你的槍不動,後面你只能槍槍落空或射中率明顯下降。

 

穴位在我的眼裡不是一個死的、固定了的點(區),而是具有生命力的、充滿靈性的、能給病患帶來健康和快樂的點(區)。穴位應該是隨病人病的變化而變的、具有四維特性的治療點(區)。

 

其實真正明白了“病穴相應”理論的人是不難理解“穴位”的。

明白了“病穴相應”的理論,也就知道不存在所謂的“正經”或“奇經”之說;同樣,也不存在所謂的“正穴”或“奇穴”之別。

 

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我曾經在房間裡說過的話(論壇里應該能查到),就是“學習和臨床應用針灸的三個層次: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還是山”

 

不同層次的人,理解的就不同。換句話說:看穴位是穴位;看穴位不是穴位;看穴位還是穴位。請仔細品一品,千萬別以為我是在玩文字遊戲哦。  

 

當醫生在給人治病時,你若把穴位看成是一個固定了的、死的點時,由於病人是活的,病也是隨時、隨你的治療而變化的,也就是活的,那你就有可能永遠找不准這個治療點(穴位),治病時自然就會束手無策,治好治不好都是稀里糊塗的。反之,若你能遵循“病穴相應”的理論,把穴位看成是活的,並且你能按我所述的方法去做的話,那你一定能找到、找對、找准那個治療點。病變你的治療點(穴位)也變,且你能找到它變化的規律,那麼這個所謂活的點(穴位),最後不僅沒有讓你一籌莫展,反而成了一個相對固定了的、很容易找到的治療點,治病的療效就會提高很多。

 

當你把它(穴位)看成是“死的或稱之為固定的點”時,在治病過程中它就一定是“活”的,你就無法或難以把握它;反之你把它看成是”活的“,並能知道它的活動規律的話,則在治病過程中,它是可把握的,也就是“死的或固定的”點或區。這也就是《黃帝內經》中為何要強調揣穴的道理所在。

 

認識上的差別就這麼一點點,但治病的療效卻會相差甚遠,算是我送給大家的針灸秘訣之一。

 

就“病穴相應”這一理論而言,其最基本的內容應包含以下幾點:

1)人身無處是穴、人身處處是穴;

2)無病無穴反應,有病就一定能找到所對應的穴;

3)病變穴移;

4)病癒穴消;

5)“以骨為準,以痛為腧”

當然病穴相應的內涵和外延遠比這幾點豐富得多!

 

要真正理解“以骨為準,以痛為腧” (我這裡所指的“痛”不僅僅單指壓痛,還應包括條索、結節甚至包括特殊情況下的鈣化點等各種反應點,是廣義的痛,並且一般來說這裡所指痛“主要也不是指病灶處的痛)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0: 求助!!淋巴皮內細胞瘤
2010: 美國防癌食譜的12條飲食建議
2009: 如果頭髮能長在國內多好(回國感想5)
2009: 治療癌症新方法
2008: 嚼口香糖時間不要超過15分鐘
2008: Stampede系列--小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