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Yiyi11
万维读者网 > 健康生活 > 帖子
揭秘延长寿命的科学方法
送交者: 寻玉 2012年12月05日22:29:22 于 [健康生活] 发送悄悄话

长寿,是古今中外永远的话题。为求长寿,嫦娥偷吃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为求长寿,秦始皇派徐福带3千童男童女去仙山求仙药;为求长寿,汉武帝重金修筑仙人承露盘承接仙露;为求长寿,为仙丹寿丸而暴亡的天子前赴后继……

那么,人真的能长寿吗?多少岁才能算长寿呢?怎样才能长寿呢?

《十问》记载:“尧问于舜曰:‘天下孰最贵?’,舜曰:‘生最贵’”。生命的尊贵驱使人类不停的在为延长生命中探索。但是,从目前老年医学的研究看,对衰老的研究还没有得出令人兴奋的结论,由于衰老的基本问题尚不清楚,使得这一领域的研究也结论百出。

人的寿命似乎无法超越上天的意志,就每一个个体来说,也是在基因所调控的一个范围内。基因是决定一个人健康特点和寿命的关键因素。人的自然寿命是多少呢?现代生物学按人的生长周期,或是细胞分裂次数等有3种推断,不论方法如何,其推论的结果基本在100150岁之间。不可思议的是,至少在1500年前,中国古人在没有所谓生物学技术的情况下,就已经断言:“百二十为寿(120岁)”。这个数叫“天年”。科学实践证明:长寿基因表达的越充分的人,越容易接近这个极限,不同基因之间是没有可比性的。

请不要把这些话完全理解成悲观的宿命。虽然没有试验模型来证实,但是,仍然有一些充满想象力的科学家不屈服于衰老的机械定律,把衰老看做更有趣、更灵活的过程,它的节奏和特点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可能有几十年的超越范围,这是一个了不起的空间!

如果你养生有道,如果你很幸运,生命的奇迹可能就会发生在你的身上。

医学家葛洪说:“我命在我不在天,还丹成金亿万年”。这句话另一位养生大家孙思邈也在他书里引用过。因为他“幼遭风冷,屡造医门,汤药之资,罄尽家产”,然而,就是这位从小体弱的人,通过后天养生也活到了100多岁。

 

  尽管生物学家、化学家、物理学家等对衰老的看法不同,在眼花缭乱的衰老理论中,有一个发现算是最有价值的:低热量的饮食可以延长鼠类的生命。研究是通过自助式的饮食与限量的给食对比,发现限量的给食使大鼠衰老的梯度变得平坦,而且使寿命延长了30%。这不是孤立的现象,在线虫、蝇类和其它一些动物体上都得出了同样的效果。尽管这个实验在人体上很难应证,但这是一个可以推演的结论,历史的经验也佐证了这个结论。这就是我们熟悉的一句养生名言:要想身体安,三分饥与寒。

低热量饮食是目前能够操作的最健康的饮食方式,当然,如果把它变成生活方式,需要一定的毅力。

人们尊敬长寿的人,实际上是对生命的崇尚。长寿不仅仅是年龄比别人长,因为它象征着良好和谨慎的生活习惯,因而受到上天的赞许和厚爱。长寿的背后一定有启发生命的逻辑,它是一种或几种模式,不是某一个单一的方法。

也许,以后又更深刻地揭示衰老的理论。不管科学的结论如何更替,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心理平衡、饮食平衡、动静平衡这3大平衡在抗拒衰老方面所起的作用,分享榜样的信念和养生的方法可以放慢衰老的速度。

还有一点也是肯定的:在人们创造的所有养生理论中,最具魅力的是辩证法。所有的命题都会有一个相反的命题,人们在其中不停地辩论,总是想要防止走向一个极端。

而真正的长寿秘诀正在于:真理其实就在二者之间。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11: tuliptea:对付口疮的两个小窍门
2011: 吃大枣补血四大误区
2009: 从天津到台湾(二)北京:黑龙潭和神奇
2008: 熊小熊:爸爸是支柱,妈妈是平台
2007: 减肥食谱及运动的设计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