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年突然冒出一个"酵素",咱们来讨论一下好了。
酵素最先由法国科学家路易•巴斯德在十九世纪中叶提出。在1878年,德国科学家威廉•屈内提出酶的这个名词。德国科学家爱德华•比希纳对酶作了大量研究,作出了巨大贡献,为此,他获得了1907年诺贝尔化学奖。以后每当新发现一个酶,发现者都以比希纳命名法来命名。从此,酵素和酶二个词统一,酵素就是酶。其实现代医学界、生物界几乎不用酵素这个名称了,而是用酶这个概念,但医学书上几乎不再用了。看到一个网站上说,酵素俗称酶,我只听说乳糖酶、DNA聚合酶、胰蛋白酶等等,我从末听说过乳糖酵素、DNA聚合酵素、胰蛋白酵素等等。正确的说法是酶曾经也被称为酵素。
介绍关于酶的几个基本特性:
1,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是RNA. 机体内的各种生化反应都是在酶的催化下进行快速反应。
2,酶有成千上百种。
3,酶有个活性问题,酶只有在特定的三维空间结构(三级结构)下才有活性,这个三维空间结构一旦被破坏,酶就没有其催化功能了(酶失活)。高温、强酸(胃蛋白酶除外)、强碱和重金属离子都能使其失活。
4,酶大多存在于细胞内(胞内酶),也有在细胞内合成再分泌到细胞外(胞外酶),象血液和消化道中的一些酶。
试问
1,你生产的酵素是什么酶?哪几种酶?
2,你生产的酶能否通过胃(PH大约2)的强酸环境而不被失活。
3,就算通过胃到达肠,不被各种消化酶破坏吗?消化酶会将进入肠道的蛋白质分解为多肽或氨基酸,酶的一级结构(肽链)都被破坏了,还有活性吗?
4,能否介绍一下你生产的酶从嘴中吃下去后,是怎样到达细胞内或血液发挥酶活性的呢?
拿出自1907后不再用的酵素来怱悠,生理、生化上又完全说不通。又是一场骗局!三人真的能成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