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無極
萬維讀者網 > 史地人物 > 帖子
號稱“從林之狐”的國民黨抗戰名將孫立人
送交者: 芨芨草 2015年09月10日17:48:24 於 [史地人物] 發送悄悄話

國民黨抗戰名將、“從林之狐”---孫立人(編輯)(3)

仁安羌救援大捷,一戰登上核心舞台

孫立人的下一個前線,就是他和新一軍立下不世功勳的中國遠征軍印緬戰場。

開赴緬甸之前,孫立人先後在長沙和貴州都勻展開了他的第二次大練兵。

淞滬戰役後,稅警總隊餘部被胡宗南收編。得知孫立人來到長沙,孔祥熙決定再組財政部鹽稅總局緝私總隊,並交由孫立人組建。後因武漢失守,緝私總隊奉命從長沙移駐貴州都勻。

有了海州練兵的經驗,都勻練兵的體系設計更為完備科學,實施政治教育,灌輸愛國思想,孫立人還提煉軍歌中的義、勇、忠、誠作為軍訓;突出山地、森林作戰和武裝泅渡訓練。

後續的戰場實踐證明,孫立人此次練兵思想和方式的革新,對中國遠征軍入緬作戰具有很強的針對性,收到了立竿見影之效。

那時雲南一帶傳唱着一首憂傷的《難民曲》:日本鬼子的大炮,轟壞了我們的家,槍殺了爸爸吶,嚇跑了親愛的媽媽……

1942120日,占領泰國的日軍入侵英國殖民地緬甸,直逼滇西,意欲切斷滇緬公路這一中國抗戰的輸血管,從而由後方夾擊中國,打到重慶,徹底滅亡中國。中國政府根據《中英共同防禦滇緬公路協定》,組織十萬大軍陸續奔赴緬甸戰場。

就在練兵初成此時,國民政府正在調派入緬遠征軍,但兵力不夠,又無法再從前線抽調其他部隊,美英考察團提出將緝私總隊改編為遠征軍,並稱讚孫立人的練兵之道與緝私總隊的戰力。於是,緝私總隊第二、三、四團被編為國軍第66軍新編第38師,總隊部人員及其直屬部隊,編為師部人員及師直屬部隊,孫立人擔任師長。

改編後的新編第38師,約11000人,實際到達緬甸約9000人,師長孫立人,副師長齊學啟、唐守治,參謀長張炳言。

38師作為第66軍先頭部隊,於1942327日開赴緬甸。蔣介石45日在梅苗召見孫立人,令其擔任曼德勒衛戍司令。

所有人都未曾料到的是,僅僅兩周后,一次由孫立人指揮並使其一戰成名的經典戰役就迅疾到來。

孫立人剛到曼德勒,日軍西線部隊第33師團就於417日將英緬第一師和英裝甲第七旅共7000多人圍困在仁安羌的501高地502高地這兩座小山間,猶如瓮中之鱉,其中還包括約500名傳教士和新聞記者。

仁安羌在緬語中意為油河。日軍如奪取仁安羌,就不僅切斷了在緬甸作戰的中英聯軍的油源,也將大大改善其自身在太平洋戰場和中國戰場的油料供應。而從當時的戰場形勢看,仁安羌處於平滿納西北方向100多公里,日軍完全可以攔腰斬斷平滿納與曼德勒的鐵路,向南構成對中國遠征軍第5軍的反包圍,向北直接進攻曼德勒,直取遠征軍司令部新駐地漂背。

17日中午,英軍斯利姆將軍向中方求援,要求新38師第113團馬不停蹄趕往仁安羌解圍。斯利姆說,不能等到明天了,部隊已經兩天兩夜不進糧水,馬上就要投降了。

孫立人也立即從曼德勒開赴前線。他趕到時,第113團已趁敵不備拿下拼河北岸。

孫立人一邊抓緊時間派出搜索隊,迅速肅清北岸殘餘日軍,一邊派出情報隊,趁天還沒大亮、有霧以及混亂,混過河去,對敵人兵力和陣地進行偵察。

斯利姆也跟隨到了前線。接下來的大半天時間裡,為確保最佳戰機,孫立人三次回絕了斯利姆的焦急請求。最後一次他在電話里向被包圍的英軍將領斯高特堅定表示,中國軍隊,連我在內,縱使戰到最後一個人,也一定要把貴師解救出來。

經過縝密偵察,孫立人向113團團長劉放吾下達了作戰命令,19日拂曉進行攻擊。

19日清晨430,沉睡的天空被信號彈映紅。團長劉放吾立即下令——“開始攻擊,強渡平牆河!

在強大的四七迫擊炮支援下,激戰持續了十三個半小時。日軍前沿陣地在幾易其手後,最終還是在新38師的強大攻勢下放棄陣地。屍體堆積如山。敵人傷亡慘重,全線動搖。

這場勝仗是用勇氣換來的。老兵們說,在你死我活的陣地爭奪戰、肉搏戰中,指戰員們是把自身的體力和戰力都發揮到了最大的極限了。

新38師第113團仁安羌激戰。

38師第113團仁安羌激戰

仁安羌一役,日軍遺屍1200多具,113團犧牲204人,傷318人,傷亡幾占全團人數一半。

仁安羌大捷繳獲的日軍軍旗。

仁安羌大捷繳獲的日軍軍旗

當天傍晚,英緬軍在第113團的掩護下渡過拼河北撤。他們走過113團陣地時,許多人熱淚盈眶,有的甚至走上前來與中國官兵熱情擁抱。

38師收復仁安羌,本期待友軍的支援,準備對敵軍進一步打擊。但由於英軍棄緬保印的戰略,中英聯軍已呈大崩潰局勢。38師保護緬甸的任務變成了阻擊敵人並掩護已喪失戰鬥力的英軍撤退至印度。

38師在仁安羌以寡救眾,以少勝多,一掃英美軍人對中國軍隊的蔑視,打出了軍威,也打出了國威。就孫立人來說,其智勇兼備,沉着果斷。更重要的是,他心中有這樣一條軍事指揮理念:一定要把握最有利的時機,給敵人以精準勇猛的打擊。

仁安羌一役,展現出了孫立人卓越的軍事指揮才能,一戰使之登上了抗戰軍事的核心舞台。

仁安羌大捷也是中國遠征軍入緬作戰以來第一次主動進攻日軍取得的重大勝利,給危急之中的緬甸戰局帶來了一絲生機,轟動中、美、英三大盟國。為表彰孫立人及113團在仁安羌戰役中解救英軍的重大戰功,英王喬治六世向孫立人頒發了帝國司令勳章,孫立人成為第一個獲此殊榮的外國將領。

史迪威代表美國總統羅斯福授予孫立人豐功勳章。

史迪威代表美國總統羅斯福授予孫立人豐功勳章

此外,孫立人還獲得了中國的四等雲麾勳章和美國總統羅斯福的豐功勳章。新38師副師長齊學啟、參謀長何鈞衡各記大功一次,113團團長劉放吾和各營營長也分別獲中、英兩國政府嘉獎。

然而,由於中英兩國在緬甸戰略目標的不一致和中英聯軍指揮體系的紊亂,儘管取得了同古保衛戰和仁安羌大捷等局部勝利,中國遠征軍第一次入緬作戰仍是以失敗告終,並付出了傷亡慘重的巨大代價。

為最大可能地保護部隊有生力量,在遠征軍失利後撤時,孫立人拒絕了時任遠征軍副司令長官杜聿明經緬北野人山撤回國內的命令,轉而向西撤往印度蘭姆伽。孫立人的隊伍是遠征軍唯一一支成建制地從緬甸撤出的部隊,沿途還收容了一兩千英緬軍的殘兵敗將和越南難民。

遠征軍失利後,蔣介石擔心如果遠征軍撤到印度,會對這支軍隊失控,所以要求遠征軍全數撤回國內。杜聿明因為對蔣介石表達忠眨芙^了時任中國戰區參珠L史迪威要他撤往印度的指示,而執行了蔣介石令他經野人山熱帶叢林北上撤回雲南的命令遠征軍200師和第28師在野人山的遭遇,證明孫立人的決策是正確的。同為黃埔軍校出身的200師師長戴安瀾,就是因為堅決執行其長官杜聿明的命令,而導致包括其自身在內的200師數千官兵大部葬身野人山。戴安瀾也因此成為在緬甸戰場殉國的國軍最高軍銜將領(少將)。

第一次緬戰後,十萬中國遠征軍驟減近六萬,多系餓死、病死,有詩云,一萬忠烈死疆場,五萬冤魂葬深山。據西南聯大畢業生、38師的翻譯官梁家佑回憶,那些趾高氣揚的日本兵說,他們看到的總是印度人的手(舉手投降)、英國人的屁股(逃生)和中國人的屍首

5月底,孫立人率新38到達印度邊境。英軍駐印東方警備軍團軍團長艾爾文中將要求中國軍隊解除武裝,以難民身份進入印度因為這裡是大英帝國的領地。孫立人拒絕解除武裝,命令全師就地構築工事,擦拭武器,準備戰鬥。讓艾爾文吃驚的是,新38師非但重機槍等武器齊裝,連火炮都完好無損。恰巧,為新38在仁安羌解救過的英聯軍第一師師長正於當地醫院療傷,聞知孫立人部隊的情況後,即前往調解。第二天,新38開進印度,英軍儀仗隊列隊奏樂,鳴炮十響以表歡迎。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4: 卸甲一書生:1949—1976,從道德重塑到
2014: 王爾山:最後一個沒被講述的偉大故事
2013: ZT對餓死3000萬的質疑
2013: 李揚:地獄之火在燃燒
2012: 戴晴:寫王實味
2012: 民族之痛:“我們”誇耀的是殺掉炎黃子
2010: 連環畫:《江澤民其人》第四卷 小人得
2010: 阿唐 - 亂世梟雄毛澤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