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無極
萬維讀者網 > 史地人物 > 帖子
鄧小艇:蘭氣隨風
送交者: 老冬兒 2023年06月06日14:48:45 於 [史地人物] 發送悄悄話

1685834333790465.jpg


蘭氣隨風(日記)

(作者:鄧小艇)



破損不堪的紙墨:蘭氣隨風。我笑顏, 喜歡句的辭意,買下,裝裱。時光荏苒,世俗區區,有過風吹雨打,虛懷若谷的心境。

1. 屋檐下的小蔥。從別處剛遷住三陽路,鄰居去華清街菜場買菜叫我跟班,途中我被生人領進暗屋。原居民楊太教媽媽去菜場口敲鑼呼救,居委會訪尋到我。

我記憶第一個地址:漢口中山大道1454號。沒有祖輩的小伢,上幼兒園去公廁,過兩條馬路。房東有門面一間深三間,天井,後三間自住。我家租二間月租30元。進出經過房東堂屋,天井有自來水龍頭。小巷鼎豐村另一側有四戶人家,巷口有隻水龍頭。五戶都是前朝商業者、手藝人、小吏,私有房產。

1962年入小學,二部制六個半天上課。聽說小蔥切留根部可以栽種。我在天井角種下兩棵小蔥苗。翌晨一瞧,蔥苗飛了,兩塊舊磚頭壓牆角。放學後,老房東說,栽蔥會潮濕牆角。我接受,我錯了。第一次知道房東、房客的經濟關係。

用舊木板釘一隻小方盆,栽種小蔥苗置窗台。我澆水或滴濺小巷,乘涼的女子會漢罵:個板馬,種麼事,潤泡子!是我不對,聞之媽叫我撤下方盆。

西窗的瓦屋角,我用小木桶栽種絲瓜籽。生出胚芽一兩棵,極高興,過兩天突然飛了;又種又發芽,又高興又飛了。屢飛屢種,偶瞥窗外右,隔壁兩家的低班發小,正躡手躡足爬過屋頂,向木桶綠苗進擊。窺見我探頭,便縮了回去。不久不為什麼,主動說,看見你木桶栽苗,我仨就想拔掉,三次。這次被你察覺了,就不拔了。我笑笑,絲瓜籽,沒什麼。後來絲瓜爬藤開了一朵大黃花,結了一條中等絲瓜。我未採擷,讓它變成絲瓜瓤,躺在我的抽屜里,搬家。棲三陽路15年。 

西窗紅瓦角,木桶綠絲瓜。昨夜屋漏痕,驚悚書包濕。

清末漢口開埠,是商業交通重鎮。本來河灘之邦,夏汛洪澇,冬季裸露。投入人力財力,挖來後湖泥土,填墊了長江西北坡岸的海拔高程。城建檔案記載,抗戰淪陷,中山大道東南側一元路口至蘆溝橋路口數公里地段,被空襲炸成廢墟;戰後重建多為磚木結構的平房。我念中小學時,三陽路、麟趾路京漢鐵路邊,是棚戶區,街頭一個售水龍頭,或燃煤油燈。算城郊結合部。市井寸金,哪有土壤讓你種香草?

2.陽光下的風景。武漢三鎮防汛大堤是聞名的。沿江大道曾經八字堤,背水坡是裙牆陡坡,種滿綠草。迎水坡緩,岩石戧平面。背坡有麻石階梯上下,如登高台。清風徐來,帆影江舟,武昌彼岸,歷歷在目。長江主流向磁羅經約37度。這裡大堤垂直方向是東南。小夥伴們喜歡這裡玩耍。

媽工作的院落對着大堤、濱江公園。我家出門幾百米是江邊。這裡野趣十足,風浪、泥巴、野菊,游泳,放風箏…真正一條大河波浪寬的歌。爸喜歡帶我上堤走走,望望。坡下是沃土,長滿綠茵茵的三片葉子的野草滿地,風雨之後更加鬱鬱蔥蔥。爸說是三葉菜,野菜。我釆擷一大棒,回家洗淨炒來吃。它細嫩細水,青津的味道。鎮江江心洲生長野菜"灘八樣",有三葉菜;馬蘭頭野菜等,漢口未見;爸小時挑水、砍柴、挖野菜、織漁網等幹活妥當了,才能背起書包跑去上學。我摘過幾次三葉菜,原居民老太詫異:你們吃草?

鄉烏林、外地人,進了漢口城,大不易;城鎮是個圈。水往低處流,人往四處走,也許高高低低。

濱江公園是武漢市最早免費的公園,林木草地,園藝布局。小學活動赴武昌東湖風景區一次,時間一天。中學活動在漢口附近進行。我孤陋寡聞,對盆景花卉沒什麼興趣,見得少,知之甚少。其實城鎮,是人群聚集工作學習生活的工程藝術社會環境。

高中畢業插隊落戶雲夢澤,一切從頭學起。農作物栽培種植,幾度春秋,礪煉了一下。義務戍邊西北,二寒三暑,學會射擊,能長途跋涉,一壺水喝到宿營尚有餘;崑崙山一顆草。做客船水手,從黃浦江龍華涇、吳淞口,漢口,宜昌,到重慶嘉陵江河裡。我的7X50航海望遠鏡,大概掃視過兩千多公里的江干,沙渚汀洲。荷花荷葉菱角藕,生長於湖泊池塘靜水。杜甫曰:無邊落木瀟瀟下,不盡長江滾滾來。正是。長江漲落,惟見白雲紅樹,不着芳草萋萋。

3.探親一程,見識一寸。親戚走動,我願去,他願接,才是。1970年暑假,初二少年開始第一次個人旅行。釐清武漢港客運資訊,購漢口-南京四等艙船票7.2元。乘東方紅九號(原江明輪)上午8時啟航,次日下午18時抵南京。廿年代蒸汽機動力,全天浴室有熱水,大衛生間。四等艙上下鋪六對容納十二人。長江旅行除耗時長的短板外,旅客舒適程度,活動空間,環境清靜,是火車飛機汽車不可比擬的。有的旅行需要過程,休閒,緩慢,安然,浪漫,情調…船尾大露台,落地窗大餐廳。

媽囑窮家富路。出門要吃好,莫生病。花父母的錢心疼,對自己很摳。這陣已不是憑船票免費領餐,是購餐。早餐兩個饅頭一碗稀飯,鹹菜。一角錢。中晚餐一碗米飯蓋澆白菜蘿蔔。各一角伍分。我取最起碼的。有五等票散席旅客等,自帶乾糧,紅薯包穀。誰不會花錢呢?漢口俚語自嘲,屁。

小姨率甲乙三燕,四個弟妹等待碼頭接我。他家住某廠新宿舍,在長江大橋以東。我第一次旅居親戚家帶衛生間的工房;三樓望湖邊。姨的丈夫,我叫叔叔。他言簡意賅,中級幹部。他爸健在,我叫爹爹。湖北人,年輕時推木划子到南京,在三汊河擺渡;育一女一子。1949年渡江戰役,他的划子應召運解放軍渡江,結識一位連長;後來成為營長,授銜海軍大尉,允許結婚;娶了他女兒。

爹爹喜歡聽湖北鄉音,聊家常。我聽了許多南京港的故事,他曾受列強軍艦官兵欺負。我的洋涇浜英語舢板銅角子。是跟老人學的。小姨是小學教師,說好生念書,方為正則。六朝古都,石城虎踞。弟妹們引我到處玩。他們的姨媽邀我去。我第一次接觸解放軍。

海X學院,姨媽溫婉,姨伯魁梧,長女與我同齡。青磚小樓二層三間房,家具部隊標配,簡潔實用。姨伯大手握緊我,山東話,咱今天吃湖北菜排骨煨藕湯。他是與日本軍拼刺刀的八路出身,對長江航運情況熟悉;問了我爸。他曾奉命赴交通部長航局長江2008拖輪,任四清工作隊隊長(團級)。說知道人民23號登陸艇。都是一等船。中高級軍官的女兒,矜持、單純,衣着樸素,懂規矩。飯後出軍營中山門外公路邊,她仨才拿出照相機逛了一圈。在客人面前不使性子,不多話。晚餐後我謝辭。後來姨媽送我一套嶄新軍裝。小姨將新街口廚窗陳設的大公雞鐵聽裝餅乾買來,上海泰康公司的。給我帶回漢口。南京親情厚重!

4. 探望阿伯。經各方允許,乘夜火車赴上海,票價5.4元。凌晨三點在中途蘇州下車。第一次參觀了拙政園、滄浪亭、獅子林、留園,虎丘,寒山寺,觀前街,進入松鶴樓餐廳看了看。後來課堂作文,我寫了蘇州。翌日晨原火車票乘車抵上海。寶書伯與爸,親如兄弟。我買了洋河大麯去探望他。長陽路1841弄97號,是一間板棚房;傍晚我晚餐後,敲門。喊開門長者伯伯,一點不陌生。

奶奶四姊妹一兄,數三姐是小鎮美人,嫁鎮董事生獨子,婆家兩代董事有銀鋪餐館紙店。奶奶住二里外的鎮尾,有事上街。三姐即叫人拿包子,給幺妹小人吃;每次都請吃肉包子,一盤四個,二盤八個。獨子是鎮江高中生阿伯,小人是初中生爸。他倆聯袂上船做西崽,解放後阿伯在上海冶煉廠燒鍋爐。無孩。晚上我們睡一鋪,溫馨感覺。他說明朝你自己去逛逛,後天調休陪你白相。

次日晚餐後我回來,屋裡坐着一位女生。阿伯介紹叫小H,指我是侄兒小艇。運動髮型剛梳洗,大紅髮卡,白短襯衣,粉裙,白塑涼鞋。白皙明媚少女。不用多莉·帕頓的秒時打量定理。我首先覺得阿伯精神變了。小H涼鞋微微鞦韆着。伯朝小紅說,他爸二百多洋鈿(月薪)。小紅望望我?

我緘口。伯又說,她請你看電影!我望了望土地,搖了搖頭;不是上海女生不好看。我只是平凡少年,沒與女生看過電影;不是阿伯,女生決不會無故上門,請我看電影;我是外地鄉烏林啊!常識,阿伯導演的文明戲。我不多想,也不問。該女生坐了會兒與伯話兩句,說走。伯出去與她嘀咕,掏荷包遞了麼事。晚上睡覺問我,今天逛了哪裡?南京路、淮海路、城隍廟等等,我一一報告。

晨起,上公廁遠且迷繞;返回中迷路伯正在一旁候着。拎着水桶熱水瓶去老虎灶打水。灶頭師傅說,鎮江來人啦?盥洗,四十來歲的伯梳理頭髮上蠟,康派司襯衣,派力司西褲,深紅皮鞋。不知哪裡摸出手錶上鏈,瑞士羅馬牌。他說是最後一點家當,扣好長袖口,老派范兒。伯個頭比爸還高一點,寬肩,蠻英俊。走到街上,一副經理、科長的派頭。

在小店,我點了豆漿和肉包子,一盤四個。伯用糧票。到外灘,開了攝影單,分別背景是和平飯店、上海大廈,與伯合影兩楨。伯笑笑,你的白短T翻領印紅字草書:海校,背後8號。什麼運動項目?答,班級足球隊。

看國際飯店,伯非要帶我上去喝一杯牛奶,乘電梯。我第一次乘電梯,F14吧。佇大光明電影院,看這看哪。入人民飯店坐好,人不多;午餐點菜。伯說你爸出道,領第一個月薪水,20歲。請我在這裡吃飯,就這桌位置。以後每抵上海,就請我吃館子;後來華字艇來滬少了,修船也少;我進工廠了…見面機會就少了。今天你來了,乖乖隆里龍!

中國成立中波輪船公司,上面擬調你爸做遠洋大副;長航局最年輕的大副,優秀黨員,重用和培養對象;你媽不簽字,小孩小,住漢口。也是困難,你家無老輩子照顧。伯笑笑,我茫然。媽媽在市X委會?答是。除了父母,第一次有人陪我逛上海灘,是阿伯。

伯說下午去老朋友家吃晚飯,我想買點東西為禮;他說提包里備着哩!來到老西門,大概是古上海縣城垣的路徑吧?一排排純木質結構兩層樓民居,黛瓦廂間,人行道較窄。半米寬的木樓梯,我們登登而上。樓上一對老倆口,五十歲吧。慈眉善目,眉開眼笑。像蘇州桃花塢年畫的吉祥人物。

阿伯領我一一叫伯伯。遞上小禮包。女伯伯高興地摩挲了我的頭,善良善意。房間很小,一床櫃一桌一窗幾櫈。四壁是木板木柱,經年擦拭得非常乾淨,猶如古時風帆木船艙室。小小廚案在房後,不知道女伯伯生着蜂窩煤小爐,如何做出一大桌本幫菜餚。

看得出他仨很熟交情老好。講上海方言,我基本不懂。依稀聽得舅舅,四圩,三姆媽…這是指我前輩長輩等。上海平民大人們居家聚餐,吳儂軟語,輕鬆蜜意的。不拌嘴,不激動作。環境氣氛團和和氣的。男主伯伯開了一瓶老酒,陳年花雕。我第一次喝紹興黃酒,上海林俗稱老酒。老鴨湯,燒黃魚,三黃雞,魷魚絲,涼伴哲皮,糖醋排骨,清炒河蝦,白菇青菜,滷菜群英會…尋常人家,百年一回。

我們謝辭,老倆口齊聚二樓窗前,笑逐顏開,招手揮別。再會!眉開眼笑,恍若夢裡。

阿伯夜行眼神很亮,說他倆認識我們家許多人;無孩。

晚上,伯說,你到上海,要學習先進,去上海圖書館見見陣仗。到上海只為享受燈紅酒綠,沒出息。學得本事,到哪裡都能用。你爸學會上海舵工,走長江三關不含糊。我喏喏而睡。次晨去老虎灶打來水,我背起行囊,阿伯如常上班,伯侄倆別離於公交車站。上海的早晨。

我第一次登大雅之堂圖書館,是千里之外的上圖,南京西路人民公園傍的鐘樓建築。持學生證登記入內,我瀏覽了大半天。夜晚,去天目東路上海北站,乘火車返南京。武漢圖書館、少兒圖書館在漢口南京路。我迷迷糊糊不知道,沒人指導我去。人之憨,憨厚傻。上海親情慈愛!

5.讀書與實踐。人生艱苦有讀書,書本與實踐相結合,更艱巨。當時小學要交學費(雜費課本費)。開學發新課本,有同學用厚紙包起來。一位男老師說,課本包不包紙不重要。重要是課本要預習,上課用心聽講,不懂的問老師,課本可以標註寫畫,弄懂課本和老師講授的知識;通過做作業,測驗,考試。學到系統知識。上學讀書要將書"吃"下去。開課是新課本,若放假時還是新,似懂非懂,考試不及格。將書"還"給老師了?學生的課本是用來讀寫念背記用的,卷不離手耶?

小二年級美術課音樂課是副課,每周一課。文老師住漢口友誼街,上海市南中學畢業的文藝青年;我學校少先隊大軍鼓指揮,手風琴手。美術第一課,教削鉛筆,用削筆刀,卷筆刀不行。逐一檢查指點,然後徒手板書畫一隻大蘋果,彩色粉筆;從口袋裡掏出一隻真蘋果。讓學生課堂動筆臨摹,叫素描。家庭作業是畫白菜、蘿蔔等。我喜歡這門課。

上學路經銀行,對面有一家小書鋪。武漢俚語叫娃娃書,即小人書鋪。鋪壁滿貼娃娃書彩印封面,阿拉伯數字編號。四隻長條矮足椅,向櫃員報看中的編號如363。櫃員從身後排櫃中索出這本書,口念書名;書面粘貼着牛皮紙,楷書筆墨書寫。鋪內坐閱,常例每本2分錢,薄本1分,套書仍每本2分,如《鐵道游擊隊》。主流社會出版物,通俗文化連環畫,老少咸宜。門口木板滿貼新到書彩封。有的書名不識,只報編號,櫃員索出念名,便學習了,先交錢再閱讀;書中不懂的字,請教櫃員,會得到點撥。我課外閱讀,從娃娃書開始。小學六年。

家徒四壁,沒有書。我經常向媽討要2分錢,問做啥?答看娃娃書。就給2分。一次找到一元路大院某樓,我在辦公室門口等了等,媽看見起身,拽我到草坪邊問有麼事?答要2分錢看娃娃書。她忍俊不禁,給伍分錢,叫我快回家。傻兒子,工作紀律這裡不允許小孩晃悠的。她是計劃員。

一次校外勞動課,放學了,清退了午餐饅頭費幾分錢。時間尚早,路上就去看娃娃書。天快黑了我進鼎豐村小巷,幾個人都傳聲回來了!原來媽下班,聞發小都回家了,惟我沒;赴學校問老師,老師說下午4點多提前放學了,他好好地離開的。媽見我,噙淚,囑以後有事要打聲招呼,媽惦記。班主任叮嚀,別的學生是雙親家庭或更多大人兄長,你媽媽上班爸爸在外,不要亂跑。規矩!

媽帶我赴漢水集家嘴,明清時期漢口鎮居民稠密區;仁泰里青條石路口,娃娃書攤。叫我看。我細細搜索開架幾十本,沒一本有興趣。攤主老太是媽媽的鄉親,沒落遺孀。不久媽又叫我去看,乘車往返1角6分,走很長的路。在角落拿起一本《王子復仇記》,細細品味了一個下午,淚涕沾襟。路過的老太指指我,問攤主老太,XXX的兒子?她給的100塊錢。說媽媽的名字。《哈姆萊特》當然精彩經典。老太說,書都是你的,喜歡隨便挑走!謝謝了。我沒。不容易,投入不一定會贏利,買書不一定能營生。有懂什麼?讀什麼書?買什麼書等問題。一些老街小路,娃娃書店看看封面招貼即曉得了。

中學,能瀏覽報欄了。同學X國振,有精裝書《霓虹燈下的哨兵》。校圖書室借的。我不知圖書室在哪裡。這冊書是九幕話劇本(照片2)。每幕場景一幅水彩畫,劇中人每人一幅速寫,然後是分場劇本。我是辦黑板報的,獨幕話劇參與者。這本書讀來別開生面,頗有藝術魅力。沈西蒙、漠雁、呂興臣編劇。

農村有許多文化青年。我插隊的村,高中學長X冬法,借我讀《中國古典文學作品選》孝感師專油印本,中國成語小詞典。我抄讀《唐詩三百首》蘅塘退士編陳婉珍注,等等。參加高考,重返課堂。

報載,中日建交時,毛主席贈田中角榮首相宋版書一套《楚辭集注》。名勝山水,琉璃瓦廊的校園,我有幸選修《屈原賦注》課程,韓恆德先生講授。遠方是屈原行吟閣。很有意思: 
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畦留夷與揭車兮,雜杜衡與芳芷(古讀li)。 
為余駕飛龍兮,雜瑤象以為車(古讀ju)。

一學期每周二節課時,老先生課堂普通話偶變湘音,身形羸瘦而中氣十足,頌賦時而高昂,時而緩嘆。油印的講義被翻閱記畫厚了一倍,毛邊也。九歌、天問、離騷、九章、招魂、卜居、漁父、遠遊…我以為讀懂了一點先哲屈子(照片3),豈為行吟來楚吟,湘、資、沅、澧水系,洞庭湖,長江,漢水,踏莎行。不難遇見野生若芳芷蘭。不一定。見公園園藝、盆栽、斗蘭、香草,繪畫(照片4),屐痕處處,容易。屈原是高士,木蘭是高潔。高士賦高潔,怡情雋永,象徵之物,非常之顯。就是滋生水旁下濕處的蘭草、澤蘭;生之山中蘭草、蘭花,沒賢者領引指點,我也無緣一睹真容。

早年朝市菜場,有村婦提籃叫賣:蘭草花咧,蘭草花香!一束束、一把把,草本嫩玉,插置花瓶清水,室淡韻香。時令很短,愈是稀少的,愈是見奇。讀書思人,想起圖書館的領引。

我每赴上海,一定去上海圖書館。剛做水手首航上海,去了。櫃員登記,閱證件。那位館員阿姨叫我等等,說,你以前來過,武漢的;翻出早年登記簿:我的親筆簽名,年月日,武漢市第X中學,學生證號碼;又一簿是兩年後高中生時的簽名;我在F3展室坐了小時許,四壁是林風眠先生水墨畫四幅;離開時,這位阿姨問,喝開水嗎?謝謝您!阿姨。我是普通小子,感激社會文明的關照。簽名時分,蘭氣隨風!

上圖改成上海美術館,有機會仍然去。憑身份證購票。我碌碌無為,卅年故地重遊,心靈地標,只是一種精神寄託,懷念前賢,記憶親情,感恩領引,仰慕文化。2009年1月26日農曆大年初一清晨,上海美術館鐘樓,專程觀摩吳冠中捐贈160幅作品展。免票入場。次年吳先生去了。

6.驀然回首,蘭雖似草秀而香。1996年,奉派赴黃陂縣石門鄉XXX村扶貧工作組組員。歷時一年。攀登海拔五百多公尺的高山,陳家山;大別山南麓西脈,山那邊是孝感縣。山頂冷風呼嘯,懸崖峭壁陰隙處,長着青草。細扁而悠長的葉子,根生石縫泥濕中。村支書說,這是蘭草,春天開蘭花。有人試拔一束、二束,不是莖斷就是根斷,太脆嫩,植山頂生命力恁頑強。支書說,連根拔起亦無用,下山栽不活。我爬過崎嶇險峻漫長的山路,披荊斬棘,第一次面對野生蘭草。

喜歡蘭草,賞花住這?不是屈原。
志向高潔。
是噢。


1685984714349888.jpg

照片1:作者鄧小艇


1.jpg

照片2:《霓虹燈下的哨兵》話劇精裝本。


1685835575743697.jpg

照片3;北京大學出版屈賦參考地圖。中國古代史教學參考地圖集。


1685835575737245.jpg

照片4:國畫蘭草蘭花。武漢畫家張嵐石作(浙江)



照片5:龍。鄧墾1990年榜書。鄧墾曾任武漢市副市長,湖北省副省長。鄧小平的弟弟。


1685835575340640.jpg

照片6:筆者女兒丹丹之子讀書漢口長春街小學


1685835576708462.jpg

照片7:筆者女兒丹丹之子與筆者侄子乃博之子,哥倆好



1685835142945989.jpg

照片8:清末1899年海上馮超然書法對聯,筆者媽媽的傳家之物。


1685835576706651.jpg

照片9:海上百歲老人朱屺瞻1992年101歲畫青綠山水。筆者爸爸很欣賞。中西合璧的藝術風格-朱先生的畫。


註:題頭圖.蘭氣隨風。草書。油畫家冷軍所寫。

感謝書法繪畫資料照片創作者!謝謝閱讀!


~~~~~~~~~~~~~~

老冬兒註: 遵博友鄧小艇囑轉發此文。  謝謝閱讀!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22: M兄:名校高自聯領袖的平淡歲月
2022: 全美周末:9州9場大規模槍擊
2021: 拐賣人口與洗腦教育
2021: 《中國近代史綱要---晚清時期》之四十
2020: 我所知道的六四之夜天安門真相zt
2020: 北歐國家的密碼間諜
2019: ▲以史為鑑:萬維讀者網’刷屏奇觀(3
2019: 至尊再造偉光正,領導中國更文明
2018: 耄耋老舟已過萬重山
2018: 當告密者成為英雄,社會的道德基礎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