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無極
萬維讀者網 > 史地人物 > 跟帖
ccp60年紀念抗戰主題詞的演變
送交者: ccplie 2011月07月08日16:14:58 於 [史地人物] 發送悄悄話
回  答: 抗日英雄斥中共篡改歷史ccplie 於 2011-07-08 16:13:13

60年的紀念與忘記-大陸官方60年紀念抗戰主題詞的演變

August 4 2005 at 8:36 AM
Anonymous 

GA_googleFillSlot("xLRC_Thread_Top_Medium_Rectangle");
抗戰勝利60年來,大陸年年都在紀念,每逢10年,還會舉行盛大紀念活動,即使文革期間也沒有中斷。但在毛澤東時代,每次紀念都是對國民黨抗戰的批判和遺忘,都是對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自我隔離。在後毛澤東時代,每次紀念都是對歷史的還原,都是對抗戰意義的新發現。

光榮歸於蘇聯

1950年7月7日,新中國建立後第一個“七七事變”紀念日,在中國保衛世界和平大會委員會主持下,首都各界代表五千餘人舉行了紀念“七七”13周年大會。時任中國保衛世界和平大會委員會主席的郭沫若致開會詞,為整個紀念大會,也為今後相當長時間的大陸抗日紀念定下了基調。

在誰是抗日戰爭的領導者問題上,郭沫若說:“八年的神聖抗戰,毫無疑問,是毛主席和中國共產黨所領導的……而在反動派方面呢?……蔣介石匪幫在抗日戰爭期間是走私式的向日本帝國主義者出賣祖國,在抗日戰爭結束後便是公開地向美國帝國主義出賣。這一明白的事實,誰也不會懷疑了。”

郭沫若還特別強調:“我們的抗日戰爭自始至終都得到了蘇聯的誠心誠意的幫助。在抗日戰爭初起的時候,全世界幫助我們國家的就只有蘇聯。”開會詞還用了大量篇幅聲討“法西斯軸心國的繼承者”美國,而對於日本,則採取了一分為二的態度—在斥責“日本帝國主義者的侵略”的同時,還“對於同受美國侵略並同樣進行反抗鬥爭的日本人民表示同情和敬意”。

1951年8月底,《人民日報》刊登了中國人民抗美援朝總會“關於九月三日抗日戰爭勝利日紀念辦法的通知”。通知要求全國各報紙、雜誌、廣播電台和其他宣傳教育機構,應在9月3日及其前後,進行關於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在蘇聯軍隊解放東北的援助下,取得抗日戰爭勝利的光榮歷史的宣傳。

《人民日報》同時刊登“今年九月三日抗日戰爭勝利日的宣傳要點”,規定:1、抗日戰爭以日本帝國主義的失敗而結束,這是近百年來中國人民的反帝國主義鬥爭由失敗走到勝利的偉大轉變;2、打敗日本主要是中國人民和蘇聯的功勞;3、美帝國主義是今天中國人民的死敵。

1955年,抗戰勝利10周年。9月3日上午,瀋陽和哈爾濱兩市各界人民代表共2000多人分別祭掃了當地的蘇軍烈士墓。下午,旅大市(今大連市)各界人民代表3000多人在旅順舉行了“勝利紀念塔”揭幕典禮。塔身刻着:“光榮歸於戰勝了日本帝國主義和捍衛了遠東和平的蘇聯人民及其武裝部隊力量!”當時的國防部副部長蕭克在講話中稱,10年前,“蘇聯決定性地幫助了我國人民取得了抗日戰爭的最後勝利”。

當天的《人民日報》發表了崔奇文章《蘇聯擊潰日本帝國主義的歷史意義》,作者批評美國“採取了拖延戰爭的政策。按照他們的太平洋作戰計劃,戰勝日本依然遙遙無期。”

醜化國民黨政府,確立共產黨在抗日過程中的領導地位,是中共執政初期為鞏固執政合法性所採用的一種手段。當時大陸在外交上完全倒向蘇聯,又經歷抗美援朝戰爭,對抗日的紀念變成對蘇聯紅軍的討好式頌揚和對“美帝國主義”的批判。後果是,在大陸官方媒體上,國民黨的抗戰和美國對中國的援助被掩蓋了,共產黨的抗戰也被看輕了,惟有對蘇聯的感恩戴德。

上世紀60年代以後,中共與蘇共兩黨交惡,大陸關於抗日戰爭何以勝利的敘述,也發生微妙的變化。

1965年,抗戰勝利20周年。8月15日,新華社播發紀念文章《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稱:“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和毛主席的領導下,經過艱苦卓絕的抗戰,挽救了當時極其深重的民族危機,取得了反對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的偉大勝利。”文中隻字未提蘇聯軍隊的援助。

在當年的紀念活動中,大陸還多次批判蘇聯領導人。9月3日,林彪在《人民日報》發表文章《人民戰爭勝利萬歲—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二十周年》,稱“赫魯曉夫修正主義者是帝國主義強盜的幫凶”。

1975年,抗戰勝利30周年。9月3日,《人民日報》發表《紀念抗日戰爭勝利三十周年》文章,對蘇聯的表述開始一分為二:抗日戰爭中,“在斯大林同志領導下的社會主義蘇聯的軍隊和人民,在戰鬥中建立了巨大的功勳”;“這些年來,隨着蘇美爭霸的加劇,蘇聯社會帝國主義在亞洲推行霸權主義的狼子野心越來越暴露。”

直到上世紀80年代,蘇聯出兵東北的作用才得到大陸官方和史學界比較客觀的評價。

國民黨抗日得到中共承認

1985年,抗戰勝利40周年,大陸的紀念基調發生根本變化。新華社和《人民日報》先後發表紀念文章《偉大的全民抗戰》和《中國抗日戰爭是全民族的反侵略戰爭》,國民黨的抗日行動得到中共承認,並通過紀念抗戰來宣傳兩岸統一的主張。

後一篇文章說:“抗日戰爭是在中國共產黨倡導的、以中國國民黨和中國共產黨合作為中心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旗幟下進行的。”

全國人大副委員長、民盟中央—胡厥文在《人民日報》發表文章《全民抗戰,勝在團結》。他說:“四十年過去了,全民抗戰,勝在團結的寶貴經驗是永存的。今天,統一祖國,振興中華的重任又歷史地落在我們全國人民的肩上。”

同年8月19日至24日,中共中央黨校、中央黨史研究室和全國黨史研究會在北京召開紀念抗戰勝利40周年學術討論會。《人民日報》報道,與會人士認為,以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新四軍和游擊隊為主體的敵後抗日戰場,同主要由國民黨軍隊承擔的正面戰場互相配合,構成了中國各族人民抗戰的整體,兩個戰場都為抗日做出了貢獻。

同時,一些學術禁區和盲區被突破。過去,對抗戰領導權是不容爭論的,而在這次討論會上,則出現以下觀點:中共在政治上領導了抗日戰爭;國共兩黨共同領導;國民黨領導正面戰場,共產黨領導敵後戰場;抗日民族統一戰線領導了抗戰;組織上國共兩黨分別領導,政治上是共產黨領導。

在毛澤東時代,大陸官方和史學界一直把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分開表述。在北京的討論會上,部分學者提出:中國的抗日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主要戰場在歐洲,也在亞洲,而且首先在亞洲;中國持久抗戰牽制了日軍的大量兵力,粉碎了日軍的“北進”計劃,還牽制了日軍的“南進”,解除了蘇聯的後顧之憂,有力地支援了美英盟軍在太平洋戰場和東亞戰場的作戰。

此前,大陸官方教科書把抗日戰爭史變成了國共鬥爭史,平民的犧牲幾乎被忽略不計,或算做國民黨消極抗戰的罪惡。而在北京的討論會上,學者們普遍認為,中國人民承受了巨大的民族犧牲,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做出了不可磨滅的歷史貢獻。

高規格紀念抗戰勝利60周年

1995年,抗戰勝利50周年,史學界的部分觀點已被大陸官方認可和採納。9月3日,官方舉辦首都各界紀念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50周年大會,首次把兩者同時紀念。當時的中共中央總書記江澤民發表講話說:“我這裡要特別提到蘇聯、美國、英國等反法西斯盟國對中國抗戰給予的人力、物力支持……在中國抗日戰爭勝利的紅旗上,凝結着各國友人的血跡。”
他還說:“中國抗日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東方主戰場……中華民族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犧牲,為人類文明進步事業作出了彪炳千古的歷史貢獻。”

2005年,抗戰勝利60周年,如何舉行紀念活動成為各界關注的熱點。今年3月兩會期間,香港人大代表朱幼麟遞交了《我國國家級、國際化紀念抗戰勝利60周年》的議案。他建議,每年舉行國家級紀念大會,國家最高領導人出席;全國統一鳴警報3分鐘,下半旗,肅立默哀;設立“國恥日”或“哀悼日”;建立類似於俄羅斯無名烈士墓、美國阿靈頓國家公墓的國家級紀念抗戰場所,免費開放。但輿論認為,該建議難以儘快實現。

新華社5月7日報道,中共中央發出通知,對中國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60周年紀念活動作出安排部署:中共中央、全國人大常委會、國務院、全國政協、中央軍委將舉行紀念大會。有關部門還將舉辦大型主題展覽、文藝晚會和學術研討會。

同期,建立在盧溝橋畔的抗日戰爭紀念館也陸續更換文物,增加國民黨軍隊抗戰的內容。由於台灣國民黨和親民黨主席先後訪問大陸,大陸在紀念抗戰時,更為客觀而務實的觀點不斷顯現。不過在當年抗日主戰場,國民黨軍隊血戰的遺蹟幾乎蕩然無存。

 
GA_googleFillSlot("xLRC_Thread_New_Medium_Rectangle");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0: 艾畦: 孔子對上古倫理道德傳統的繼承和
2010: 抗戰初期毛澤東寫給蔣介石的效忠信
2009: 王力雄: 我的西域,你的東土
2009: 新疆王: 盛世才
2008: 陳慶之到底有多強
2008: 申時行: (四言詩) 姜尚禮讚
2006: [轉帖] 文化視野中的盜墓史
2006: 一代怪傑辜鴻銘z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