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無極
萬維讀者網 > 史地人物 > 跟帖
北京對外弱國心態
送交者: ccplie 2011月12月06日15:41:46 於 [史地人物] 發送悄悄話
回  答: 精闢總結:華爾街日報論“中國模式”的四個系統優勢qwertee66 於 2011-12-06 14:28:48

港媒怒斥北京對外弱國心態:把援交當外交 奴性代血性

  在21名甘肅學童慘死校巴車禍悲劇之際,中國向馬其頓捐贈23輛豪華校巴,此舉深深刺痛國人的心。不過,中國前駐法國大使吳建民卻斥責國人的抨擊是“弱國心態”,聲稱搞外交不能一毛不拔,“將欲取之,必先予之”。對此,香港《東方日報》12月6日文章認為,吳建民大放厥詞,侮辱國人智慧,出賣國家主權,援交充當外交,奴性代替血性,不僅是吳建民一個人的事,而是決策層的問題。

  《東方日報》文章說,吳建民說得理直氣壯,大有傲視蒼生之意,似乎舉世皆濁惟他獨醒。但事實上,吳建民的荒唐邏輯不值一駁,既然如此熱衷“援交”,他為何不將外交部配給他的專車、豪宅捐出去辦外交呢?

  中國這些年的外交猶如援交,派錢派到手軟,美國金融海嘯,中國購買美國國債,換回的卻是美國重返亞洲圍堵中國;歐洲陷入債務危機,中國購買歐洲債券,得到的回報卻是“買斷歐洲”的指摘;中國向菲律賓提供70多億美元的合同,菲方的回報是窮凶極惡地侵占中國南海主權。

  文章說,吳建民說什麼“將欲取之,必先予之”,中國這些年“予”了洋人這麼多,但取得了什麼呢?還不是賠了金錢又受侮!難道這些教訓還不夠,非要將中國改革開放30年的成果全部送光,才徹底鬆手嗎?吳建民辱罵國人“弱國心態”,其實自己才是洋奴心態。

  這些年來,吳建民謬論不斷,南海諸島被占,他聲稱“不贊成南海亮劍”,“不要一提核心利益就打打殺殺”;日本在釣魚島衝撞中國漁船、扣押船長,他反勸國人“要理性愛國”;美國航母到黃海軍演,他又“語重心長”地提醒國人,中美關係不能出問題,“一出問題就不得了”等等,總而言之,吳建民不怕中國人憤怒,就怕洋大人不高興。

  吳建民“名聲大振”,並非因為在任時有多大貢獻,而是退休後竭力宣揚“韜光養晦要堅持100年”,從國內講到美國。他的核心觀點就是中國在世界上要當上100年孫子才能有出息。

  《東方日報》文章說,如果說當代中國有秦檜,非吳建民莫屬。越菲兩國越過了中國底線,吳建民還主張韜光養晦,難道要讓這兩個國家瓜分南海?美日印等國四面圍堵,中國還要忍到何時?難道要等到八國聯軍再次侵華?涉及國土主權的核心利益都不敢亮劍,難道中國崛起就是翹起屁股讓人踢?

  國人普遍的弱國心態必將有損中國的形象,與此相對,呼喚強國心態、大國心態便成了當務之急。《南方都市報》12月6日文章說,若富足且有尊嚴,國民自有大國心態。

  如果按照人口、國土面積、GDP、軍事實力等通常的指標,在聯合國今年公布的人類發展指數榜上名列前茅的一些北歐小國無論如何都談不上“強大”,但其民眾似乎從未受到弱國心態的干擾;是否由於中國有過屈辱的歷史,包袱過於沉重,所以總是陷溺於弱國心態,難以解開心結?但中國周邊一些國家,其近代史同樣寫滿了“壓迫”和“屈辱”,為什麼弱國心態這頂帽子就從來沒有落到他們身上?

  外交往往是內政的表現和反映。要對國際交往中的弱國心態窮溯究竟、正本清源,恐怕還得回到內政上。當吳建民感嘆“長期的弱國狀態形成了一種弱國心態”時,一個疑問會油然而生:當今中國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國力的巨大進步何以對國人心態影響甚微?

  文章建議,杜絕弱國心態首先就不應該諱言接受別人的長處,現在中國該從那些高居人類發展指數榜前列的北歐小國身上吸取一些經驗了,它們啟迪中國需要重新定義“國家強大”的內涵。一個國民富足且有尊嚴感的國家,也許才能算是一個“占領道義制高點”的國家,才能算是一個真正強大的國家,也只有這樣的強大,才會對其國民心態帶來正面的影響。

  相關新聞:錯誤時機成負面輿情幫凶

  11月25日,中國外交部網站發布消息稱:中國援助馬其頓校車項目交接儀式在馬總理府舉行。中國政府代表駐馬其頓大使崔志偉正式將援助校車交付馬副總理阿里菲。崔大使在致辭中表示,此次援馬校車將進一步改善馬學生的學習環境,體現了中方對中馬關係的高度重視。

  消息一經新聞門戶及微博轉載即引起社會廣泛關注。輿論將此消息同9天前發生的甘肅慶陽校車事故比照,21條生命逝去造成的傷痛尚未完全平復,捐贈馬其頓校車猶如火上澆油,助燃負面輿指上躥。網絡言論語義分析顯示,“反對”占壓倒性優勢,其中甚至有網民借古語“寧贈友邦,不予家奴”來諷今。

  26日,新浪微博上有人發起投票“你對中國向馬其頓援助校車怎麼看?”截至27日15點,共有12622名網友參加投票,其中88%網友選擇“反對!中國孩子情何以堪”;8%網友選擇“淡定。就事論事,不必多作聯想”;只有4%網友選擇“贊成!應該從外交意義加以肯定”。多數持反對觀點的網絡言論質疑在此節骨眼上發布這條消息目的何在,更多言論直白地點明“無償捐贈馬其頓校車,請給一個對得起本國孩子的理由。”

  有網民向校車生產商宇通公司求證獲知,本次援助馬其頓校車是外交部捐贈,完全是政府行為。較為溫和的觀點認為,民眾無法裁定政府外交行為對錯得失,但政府在對外捐贈的時候應考慮時機和民眾感受。

  27日零點,騰訊和網易轉載的這條新聞關閉了跟帖功能。中國外交部官網事後也被迫刪除了該新聞稿。

  28日,中國外交部表示,根據2011年初達成的援助協議,中方應馬其頓政府要求提供23輛校車。外交部說,中國改革開放以來,接受過大量的國際援助,包括在扶貧、環境、醫療和技術等各個領域。隨着自身的發展,中國也向外提供援助,雖然數額有限,這是中國國際責任的體現。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0: jeffGRCM,我給你出幾個作文題:
2010: 山月歌: 淑惠坎坷傳奇的故事(續)
2009: 宋徽宗在金國生六子八女
2009: 評陳丕顯之子陳小津《我的“文革”歲月
2008: 毛澤東五千年文明史上最偉大的領袖
2008: 抗戰時期偽軍為何如此之多?
2006: 百年性情 之 孝莊 1
2006: 明朝後宮內變態的性虐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