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無極
萬維讀者網 > 史地人物 > 跟帖
BBC: 中國稱扣押日本貨輪與戰爭賠償無關
送交者: cnoversea 2014月04月21日10:03:25 於 [史地人物] 發送悄悄話
回  答: BBC: 日本疑慮中國正改換戰爭賠償要求權cnoversea 於 2014-04-21 03:21:55


BBC: 中國稱扣押日本貨輪與戰爭賠償無關



更新時間 2014年4月21日, 格林尼治標準時間14:27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秦剛在例行記者會上說,中國扣押一艘日本貨輪不違背放棄戰爭賠償的精神。



秦剛說形容此一案件是“普通商事合同糾紛案”,並稱“中國法院就這起案件已經於2010年8月作出終審判決。此後雙方當事人 也進行了多次和解協商,遺憾的是未果。”




他表示,“在這樣的情況下,中國法院根據原告方的請求採取了強制執行措施。本案與中日戰爭賠償問題無關。”



秦剛的說法,將中國法庭扣押日本三井海運屬下“BAOSTEEL EMOTION ”一案列為一宗經過多年法律訴訟的商業合同官司。



但是先前日本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說,中方的做法是“是從根子上動搖了1972年日 中聯合聲明顯示的日中邦交正常化精神"。



中日戰爭賠償



菅義偉所指的是日本和中國於1972年邦交“正常化”時,中方曾經承諾放棄向日本索償二戰期間的損失。



中方據說當年為促成中日邦交,放棄戰爭賠償。但其內涵後有不同解讀,稱中方只放棄的是政府間賠償,不包括民間對日的索賠。



不過法律專家認為,這次的扣押貨輪並不適用於當時的承諾,因為扣船肇因於1930年代初,本案原告陳震等人的祖父、知名的上海船東、中威輪船公司創始人陳順將兩艘輪船簽約租賃給日本的大同海運株式會社,當時中國尚未正式對日宣戰。



原告稱1937年8月之後,大同海運株式會社便未支付租金,租借時間屆滿也未將船隻交還,直到船隻沉沒,故而在1988年於上海還是法院起訴接續大同海運株式會社的日本海運株式會社。



2007年,上海海事法院判決接續日本海運株式會社的商船三井株式會社應支付賠償29億日元。



2010年雖然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終審判決維持原判,當年12月,中國最高人民法院裁定駁回商船三井株式會社的再審要求,上海海事法院在2011年發出扣押執行令。



據稱雙方曾經多次協商,但是沒有成果,因此上海海事法院將被告屬下“BAOSTEEL EMOTION ”貨輪扣押,如果被告繼續拒絕支付賠償,法庭有權將之拍賣。



據了解,本次原告主張之所以能夠勝訴,主要是保存了當年簽約的文件,告訴的理由也是以賠償未支付的租金和交還船隻為主訴,因此中方認為這是單純的商業糾紛。



至於此一案件是否會成為他人仿效的前例,專家也有所質疑,因為在二戰結束還有中共建政之後,許多人因為擔心被指為“漢奸”而銷毀了當年這類與日本企業交易的文件,如果要提出訴訟,就會面臨缺乏佐證文件的窘境。



(撰稿:威克,責編:高毅)



http://www.bbc.co.uk/zhongwen/simp/china/2014/04/140421_baosteel_qingang_ship_impound.shtml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3: 湖南新任副書記專程赴韶山瞻仰毛澤東:
2013: 車臣恐怖攻擊簡史
2012: 揭下“薄內情爆料者王康”的詭異面紗
2012: 李揚破解遠古人類密碼
2011: 自由資本主義貽害中國無窮?
2011: 康熙十世孫痴心恢復帝制盼望能住進故宮
2010: 關於“八路軍南泥灣種罌粟”(2)
2010: 關於“八路軍南泥灣種罌粟”
2009: 江青被中央專案組定為“叛徒”始末
2009: 被列為絕密的《林彪日記》小範圍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