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萌:上校的兒子-外省人,你要去哪? |
送交者: 藝萌 2015年01月21日05:13:42 於 [史地人物] 發送悄悄話 |
上文說到楊雨亭是我們的朋友,幾年前出過一本我認為非常值得一看的書。
楊雨亭,“民國42年5月生於台北芝山岩眷村。祖籍江蘇六合。就讀經歷為雨聲小學、士林初中,成功中學,輔仁大學數學系。退伍後赴美國就讀麻州大學電腦研究所,1982年獲電腦碩士學位。在美國工作八年後,於1990
年返台,於資訊工業策進會技術研究處擔任副處長四年,之後開設軟體公司華岩科技與華岩出版社。2005年進入文化大學史研所碩士班,研究國共歷史及台灣
史,2009年6月畢業。”(網) “2008年,開設華岩出版社,出版《上校的兒子》,2009年再版。2009年12月《劉霖》獲第30屆耕莘文學小說類佳作獎。2010年,進入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博士班,研究中國近代史。
我們知道研讀歷史一直是他的夢想。終於,在許多年之後他的夢想實現了,我們都為他感到高興。
本書的重點:從台灣外省人的經歷談到近代中國人的認同與反思。 在 《上校的兒子》這本書的序中說:「台灣的同胞、大陸上的同胞、海外的華人多年來都在希求安定,一種歷史上的安定,一種人與人之間的安定與信任。在近代中國 經歷百年以來激烈的變動以後,如湍急的河流終於滑入大河而產生一種舒緩的安定,尋找一個可以真正重新開始的始點,不管他是什麼人,他人在那裡,都能夠放下 過去,安身立命,往前行。」
於是,如何得到這種安定,不再有漂流,不再有鄉愁?”---摘自中華民國美國研究會網站
上校的兒子,關於失落與獲得。
目錄序 劉紀曜 序 劉季倫 大陸版自序 卷一 童年到成長,外省人 配眷糧 可口可樂、我、媽媽 老K叔叔 坐牢爸爸與他的家人 劉中校與他的妻子 麻將與媽媽 空投大陸的弟兄們 眷村、寄居與族群 卷二 中斷的朝代 中斷的朝代 大執政官,蔣介石 去美國 外省人,你要去哪兒? 卷三 生活中的愛與罰 蚊子與兒子 報告艦長,每一個人都是寂寞的 盲人女兒與媽媽 維凡與我 爺爺與孫女兒 求官記 國民黨小組長與殖民者 卷四 逝去的愛情 毛衣公主與我 老公、淫婦與姦夫 卷五 美國的過往 切菜的上校 兩個魚堡 夏威夷的冰激凌 對不起列祖列宗 卷六 窮人與我 搞馬克思主義的黑人 印第安人的保留地 金磚四國 卷七 我的家 家道中落 也談張愛玲和我的母親 我的爺爺奶奶與外公外婆 老家 父與子 卷八 去一個新天地 家鴿的黎明 生命的甦醒
這是來自中國大陸版前言:
“2010年,在我第二次去寶島台灣時結識了雨亭先生。見面當時,他贈送給我《上校的兒子》這本書。因在台期間,活動安排非常緊張,無暇拜讀。回到大陸後
才開始細細品味書中的情感、思考與感悟。我認為這是一本非常值得閱讀的書。雨亭先生通過他的敘述給我們打開了一扇了解台灣同胞的窗戶。
作者大陸再版後記:
2008年,在台灣出版這本書時,我在“後記”中如是說:“由於我的出身背景與年齡,使這本書有着一個中年外省人
的印記,這是我感到惶恐與抱歉的,我不想去加深台灣社會裡族群的對立,也不願意去加強外省人的危機感,但是就如一個原住民只擅於描繪原住民的生活,或是一
個民初的滿人只擅於描繪滿人的生活,我不擅於描繪客家人或者是閩南族群的生活,希望如此謙卑的解釋能得到台灣各族群同胞的諒解。萬一這本書還能在大陸出
版,我更要望得到更多不同歷史經驗的同胞們的接納。最重要的是,真心期望大家都能以他自己的角度欣賞與批評這本書。”真的沒有想到,這本書在六年後,能夠
在大陸出版了。
下面摘自蘭台藝廊官網的評論: “應該是上班的第三天吧?May交給我這本書。並且告知我這本書的作者將會在下午時分來訪。接過書,其實心裡就有底了,這是關於「那個年代」的故事。 我隱隱感到棘 手。並不只是因為我距離那個年代有千里之遙,而是因為那個時代,包含了許多失落。而我對於失落這種事情,特別難以忍受,大時代的落難,總包裝著多到幾乎氾 濫的眼淚、呼喊、顛沛流離,以及更多的失落。因為這樣的個性,我也特別不愛看災難片和戰爭片。這也不是我擅長的小說類,而是一名外省人的真實人生。 因為真實,所以反而讓人顫慄。 而外省人、本省人,這幾個名詞之於我這個年代的孩子,幾近是非常遙遠的,最多是班上有幾個藍的或綠的偏激份子的同學,偶爾拿來說說嘴罷了。(再加上,我對於政治和選舉始終不怎麼感興趣。) 為求了解,我 這個活在距離那年代六十年的孩子搜尋著“外省人”,看著今日勢力分明的媒體報章雜誌與人們,我恍然大悟。喔!原來外省人跟本省人的仇恨,是這樣來的。從二 二八以後就沒斷過。一九四七年,死了本省人,兇手是外省人。一九四九年,「兇手們」狼狽的來了,但這些「兇手們」,有些人甚至不知道二二八是什麼。 上校的兒子一 書中,包含的卻不只是失落而已,還有更多的些什麼。幾欲下筆,不知為何始終下不了手,最讓我印象深刻(並且不可思議)的一段是空投人員的那一段,為了獲取 情報,中華民國的軍人居然要空投到大陸去刺探情報,一投去便再也沒有活著回來的機會,這個故事我看了三遍,第一遍是荒謬,第二遍是不可置信,第三遍是極度 傷感。我是女流之輩,婦人之仁並且重情重義,想的是那她們的父母老婆愛人朋友小孩該如何自處呢?而遠渡大陸的這些空投軍人,對於再也不能回家一事難道完全 甘願(應該說,不甘願又能怎樣呢)?在跳出直升機的那一刻究竟在想什麼呢?想像著他們卡在山谷叢林的強健軀體逐漸肉其白骨,或終身待在勞改營,豐腴的臉頰 日益被風沙勞苦折騰的瘦削。原來,國家利益真的可以高於一條人命的價值? 這些人的人生,就這樣子被消費掉了。 「為了我的兒 女,犧牲我這一代吧。」這是源自於楊雨亭先生「上校的兒子」裡的其中一段話,裡面那個改當廚師的外省軍官,坐在廚房裡,油晃晃著汗溼的額頭,低頭抽著煙低 聲說著。原來啊,人生是可以被犧牲掉的。在我這個高喊人權至上,阿兵哥室外溫度高於三十度便可以不出操的時代簡直是上個世紀的謊言。但想必每個外省第一代 來到台灣時,心裡轉的想法也是亦然吧! 當然本書並不是悲慘的外省記事,實際上,「上校的兒子」是一本可以很個人的外省日誌,這是一本獨特的外省中產階級的傳記散文集。裡面有些相當諧趣的內容,如<兒子與蚊子>。但在輕鬆明快中仍然毫不掩飾多年來台灣本省外省,甚至旅美人士祕而不宣的傷。畢竟,如 同序中說的:「台灣的同胞、大陸上的同胞、海外的華人多年來都在希求安定,一種歷史上的安定,一種人與人之間的安定與信任。在近代中國經歷百年以來激烈的 變動以後,如湍急的河流終於滑入大河而產生一種舒緩的安定,尋找一個可以真正重新開始的始點,不管他是什麼人,他人在那裡,都能夠放下過去,安身立命,往 前行。」這本書的目標明確,試圖從台灣外省人的經歷裡尋求一種華人們都該有的認同和反思。 至於我,我從沒想過自己到底是本省人還是外省人。生於台北,我飲啜台北的水,食用台北的米,我看不見那些動盪的日子,失落和獲得,並且努力的探索,所謂的根與芽,安定在我腳底下的,便是我的故鄉,難道,這樣還不夠嗎? 攀著台北的 根,踩著台北的土地,我默默望向過往隱隱的火光,透過文字或老人之口,借一點惆悵,燃燒一根蠟燭,看見那晃動模糊的記憶。然後忽然想起了我的大奶奶,一個 從大陸依親過來的大老婆,每次總在說起往事時邊拭著眼淚,轉動昏黃的眼珠,邊咿嗚著沒人聽的懂的鄉音:「沒了⋯⋯都沒了喲⋯⋯妹妹⋯⋯爺喲⋯⋯」”------ 貓不
|
|
|
|
實用資訊 | |
|
|
一周點擊熱帖 | 更多>> |
|
|
一周回復熱帖 |
|
|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
2014: | 解放後周恩來初戀女友被迫投水自殺 | |
2014: | 十個俗語被誤傳千年 你被騙了多少年 | |
2013: | 與君臣3人同歡7次下嫁的媚艷女人 | |
2013: | 高伐林:為了革命大業,你重婚吧! | |
2012: | 雙重國籍:誰是民心中的“中國” | |
2012: | 一篇徹底改變美國亞洲文化學院UACA同事 | |
2011: | 中共Mao為什麼介紹楊靖宇? | |
2011: | 揭密“人海戰術”,大公報痛斥共軍驅使 | |
2010: | 鹿仲麟的抗日部隊是如何被84消滅的 | |
2010: | 中國文化-朱熹所說的“人不為己 天誅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