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無極
萬維讀者網 > 史地人物 > 帖子
梁振英:護主權批“港獨”職責所在
送交者: Bury all 2015年03月01日18:59:35 於 [史地人物] 發送悄悄話

1月30日訊(記者 吳維思) 行政長官梁振英昨日出席“保良青聯杯校際多角度辯論賽”,與現場逾千師生及超過2000位透過網絡收看的學生,對談近期成為社會焦點的“兩地矛盾”議題。談及批評鼓吹“港獨”的《學苑》是否打壓言論自由,梁振英指出,學術自由是香港人的核心價值,但香港是國家的一部分,任何一個地方的政府都要維持國家主權及領土完整,這亦是地方首長的職責,無關學術自由問題。對於網絡流傳所謂“來生不做香港人”的說法,梁振英指出,有問題應一起解決,不做香港人並不是辦法。

梁振英昨日下午以特別嘉賓身份出席“保良青聯杯校際多角度辯論賽”,在政策討論環節上,與同學分享政府對於兩地問題的看法及在相關政策的最新狀況。他回應學生問及《學苑》及“港獨”問題時表示,香港有學術、言論、新聞自由,這些都是香港的核心價值,但同時每一個香港人,尤其是政府官員,一定要維護《基本法》。他說,《基本法》開宗名義指出香港是中國領土的一部分,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特別行政區,他作為特別行政區政府首長,有需要指出社會上的錯誤主張,對錯誤的主張予以警惕。他續稱,香港確實是國家一部分,學術研究可以觸及不同問題,但任何一個地方的政府都要維持地方所屬的國家主權及領土完整,這是作為地方首長的其中一個職責,與言論、學術自由完全無關。

有問題應一起解決

有學生問梁振英對網絡流傳着所謂“來生不做香港人”的說法有何意見,梁振英回應,有問題要一起去解決,不做香港人都不是一個辦法。他指出,“來生不做某某地方的人”並非香港獨有和發明的想法,世界各地都有人對身處的地方生活不如意,希望移居別國。他說,香港本身有不少移民回流的例子,證明香港生活絕對不比外國差,並透露早前曾探訪兩位居於長者屋的長者,都是早年移居美國,但之後回流香港。他引述二人指較喜歡香港的生活:“不做美國人,寧做香港人”。梁振英又指出,不少在1997年前移民潮時離開香港的香港人已回流,亦有不少人即使仍身處外國,都不放棄香港人的身份,早前更回港領取政府派發的6000元,或經常回港使用香港醫療服務。

港獨幽靈在港徘徊

工聯會立法會議員王國興指出,梁振英在宣傳施政報告時批評《學苑》是沒有問題,“因為他是針對香港現時的局勢,不提出才是大問題,現時呼籲香港人有所警惕是負責任的行為。”他續說,香港陷入兩極化,就是因為“港獨”分子的存在,“港獨”幽靈在香港上空徘徊,例如近年來不斷有人揮動龍獅旗,雙學領袖及“占中”三丑在占領期間提出命運自決等等,可見“港獨”思想正在蔓延,所以梁振英有責任提出這個問題,希望港人留意。

指出錯誤主張免蔓延

教聯會會長黃均瑜表示,“港獨”對香港是禍不是福,梁振英身為特首,理應指出這種錯誤主張,阻止其蔓延。他說,梁振英在施政報告點出“港獨”問題只是“防患於未然”,提醒大眾關注,不涉及干預言論自由,“正如一個學生‘講粗口’,你也不會由得他,會制止他吧?”他又說,香港是自由社會,人才可自由流動,但若因香港有問題就說“來生不做香港人”是消極的想法,“有問題應想辦法解決,而不是逃避。”


學生激辯“兩地矛盾”

喜見CY當特別嘉賓

保良局、香港青年聯會與香港齊心基金會昨日在保良局蔡繼有學校舉辦“保良青聯杯校際多角度辯論賽”決賽,以近來極具話題性的題目“兩地矛盾”進行個多小時的激辯。有參與活動的同學表示,是次辯論賽別具意義,對行政長官梁振英擔任特別嘉賓親臨參與,感到非常高興。評判霍啟剛表示,兩地矛盾近年看似愈演愈烈,部分是基於空間、容量及配套措施不足的問題,特區政府為解決問題,正努力邁步為各方取得平衡,期望同學日後透過實習交流活動,能夠更加深入了解內地的發展。

梁安琪霍啟剛鄧爾邦任評判

是次比賽的評判包括保良局甲午年董事會主席梁安琪、香港青年聯會主席霍啟剛及香港齊心基金會召集人鄧爾邦。保良局甲子何玉清中學、保良局莊啟程預科書院等四隊決賽勁旅,分別從市民、商界、內地人士(包括訪港旅客)及政府官員的角度激辯,最終由保良局董玉娣中學A隊勝出。擔任特別嘉賓的梁振英亦與現場逾千師生,以及超過2000位透過網絡收看的保良局中學學生,對談及分享如何紓緩“兩地矛盾”。

梁安琪表示,今次比賽的辯題以時事和政策性為主,對於中學生而言,或會較深澀難懂,故她非常欣賞同學在資料搜集和理解辯題上準備充足,創造一個包容和有進步的社會。鄧爾邦認為,香港在不同時期都面對不同的挑戰,要解決社會上種種難題及矛盾,必先對問題有準確及多方面的認識,他鼓勵青年人多了解內地發展及不同族群特色,更能海納百川,為香港及自己的人生找到更好的出路。

邊境購物城已有苗頭

赴港的內地遊客急升,嚴重影響市民生活,特首梁振英強調對民間情況“知之甚詳”,指政府正和內地積極研究方案,讓內地旅客在香港店舖以外的地方“買港貨”,例如是於北區及離島興建兩座“邊境購物城”,更直言計劃已經“有苗頭”,以避免過多旅客擠於本港市區。

於“保良青聯杯校際多角度辯論賽”活動上,梁振英亦有向學生談及兩地矛盾問題。席間有居於屯門的學生向特首提問,埋怨近日有內地旅客在屯門購物後,都選坐巴士返回內地,並於巴士站大排長龍;而近日更有屯門商場向內地旅客派發“免費乘搭巴士券”,鼓勵旅客於當地購物,令該區居民生活受困擾。

梁振英表示,政府知道有關情況,在巴士路線方面,運輸署會跟新巴及城巴商討,研究解決辦法;至於內地旅客的購物問題,政府亦正與內地研究,如何可以在不影響香港市民的大前提,滿足內地居民的購物需求,當中包括在北區或內地等邊境地區,設置邊境購物城。他強調:“處理巴士問題好重要,但更好系佢哋(內地旅客)唔好在香港店舖掃貨。政府一直同內地研究緊,而家已經有苗頭。”

梁振英續稱,雖然內地旅客對香港居民造成不便,但指出其實所謂“不便”是雙向的,內地亦對香港某些地方“有意見”。他以新界西堆填區為例,指堆填區位置(於龍鼓灘附近)與深圳民居(蛇口區)極近,反而跟香港民居(屯門/元朗區)有一段距離,內地對此“一樣有意見”。

力求兩地“互利共贏”

他又指出,香港在兩地關繫上,已得到內地不少“照顧”,例如深圳過去二十年曾發生“制水”,反而香港有七成食水來自廣東省,但一直沒發生“制水”。他希望社會看待兩地關係時,不單只從香港角度出發,應該易地而處、力求平衡,強調政府各項政策,要做到“泥水佬做門,過得人,過得自己”,需力求兩地“互利共贏”的局面。

本港房屋亦是學生關注的議題之一,有學生建議政府實施租金管制,控制租金升幅,但梁振英引用外地經驗,指出租管成效並不理想,認為實施租管只會令市場減少租盤,變相推高租金。他重申最理想的解決方法,還是增加土地及房屋供應。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4: 決定華夏命運的長沙三次會戰
2014: 【張龍志傳】第十八卷 桂琴離世 天國相
2013: 愛新覺羅周恩來江青 與 愛新覺羅金日成
2013: 228 真相:暴徒格殺外省人的場景
2012: 郎咸平: 中國政府已經破產 Part 2
2012: 黨史學者:假若沒有朱德,毛澤東有可能
2011: 佛家人物參考資料 - 釋迦牟尼佛
2011: 李大師傅改字表,需要37張紙
2010: 也說出賣外蒙古, 蔣介石為啥痛恨蘇聯
2010: 新中國收回外國兵營美國人兩次抗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