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無極
萬維讀者網 > 史地人物 > 帖子
全國選妃的張寧兒子死於謀殺
送交者: 么弟 2015年09月10日14:33:22 於 [史地人物] 發送悄悄話

全國選妃的張寧兒子死於謀殺

 

  林立果,林彪的兒子;林彪,最後位置是“國家副統帥”,理論上是毛澤東接班人。林立果成年後,其母葉群,瞞着林彪,在全國範圍內,秘密物色兒媳,葉群選中張寧。這個張寧長得不錯,據說其隨團隊到國外演出,居然吸引某國總統兒子,這類林林總總的街談巷議,不絕於耳。

 

  1971年,林立果、葉群挾持林彪出逃,林彪女兒林立衡,不僅通知中央,而且給張寧安眠藥吃,導致張寧沒上叛逃的飛機,活了下來。1976年,與邱會作的警衛結婚;1981年,張寧離婚;1987年,12歲的兒子被向她求婚遭拒者害死。

 

  這個案子,不僅轟動全國,而且轟動世界,李揚也一直尋找各種媒體報道,希望搞清楚來龍去脈。年輕人不懂,歲數大的人都知道,1987年時不僅沒有互聯網,而且中國大陸媒體的數量,也是比較少,所以詳細報道張寧兒子遇害的報紙雜誌,很難找到;加上當時媒體管制嚴格,政審嚴厲,更何況張寧兒子此案涉及內幕太多,所以基本沒有追蹤報道、更沒有詳細報道。

 

  當年,有關報道是這樣寫的,張寧因為在全國選妃中,脫穎而出,成為林彪準兒媳,所以人們都好奇,大量男子追求她;而這個男子,經常到張寧家中,買菜做飯、洗衣服、打掃衛生、等等,幾乎象奴僕一樣侍候張寧;更大的問題是,張寧不喜歡此男子,所以拼命疏遠他,多次拒絕他的求婚。張寧兒子淹死在水塘中後,張寧第一個懷疑對象,就是此男,並報告公安機關了。

 

  然而,那時候警察破案技術比較落後,而且當時也沒有發明攝像頭、監控器,公安機關在可疑路線上,到處調查走訪,也沒有發現張寧兒子,是跟誰一起去游泳的;而張寧一口咬定的追求自己的男子,則一臉無辜的樣子,打死也不承認害死張寧兒子。要是普通人家的孩子,死得再可疑,也沒人管了;但張寧為了破案,居然能招開記者招待會,國內外許多記者前來採訪。這就是當年李揚,所追蹤到的事件內容,所以當時大腦中就充滿好奇,一直在心中掛念此事。

 

  1990年,公安機關破案,確實是此男夥同他人,騙張寧兒子游泳,後在水塘溺死張寧兒子。此案在當時的轟動,是因為具備了一切吸引人的條件。全國選妃,副統帥叛逃,長相漂亮,有大量追求者,兒子死於謀殺,等等。最重要的是,公安機關對此案做過結論,“意外溺死,不是謀殺案”,這個結案當然讓張寧不滿,所以張寧一直在鬧,後來跑到國外也鬧,很轟動的。李揚知道中國大陸公安機關,有個政策規定,就是破案率決定公安領導的命運,在這種情況下,接到報案時,公安機關能不立案就不立案,因為破不了案,就會造成破案率低,許多案子是破了案後才立案,這樣可以提高破案率。象張寧兒子溺死的案子,社會反響太大,在無法破案時,乾脆宣布是“意外死亡,不是謀殺刑事案”,這樣就能躲過政府和群眾的追究。建國以來,一直是這樣立案破案的。

 

  最終兇手被槍斃了,本案已經可以結案了,李揚也認為如此。誰知在2001年,在和領導們網阱時,領導又告訴李揚,此案案中有案。有些情報人員對張寧充滿羨慕嫉妒恨,當然基本都是女性,男情報人員都想上她,而不是嫉妒她;女情報人員們,不僅是嫉妒她的美貌,20世紀八十年代,張寧已經是中年女性了,還能有多漂亮?

 

  重要的是,張寧做為全國選來的王妃,沒有跟林立果一起死,被政治審查幾年後,居然得到一個“也是受害青年”的結論,沒有背上政治包袱,因為通過催眠調查,發現她幾乎一無所知;隨着改革開放的深入,大量林彪和其集團的事情,也被國內外媒體大肆介紹,因為這裡面的政治秘密太多,政治疑雲太多,成了國際社會一直關注研究的對象;這種情況下,林彪兩個女兒,尤其是林立衡多少年上訪申冤,不斷拋出爆炸性歷史真相,所以林彪一案到現在都是眾目所視,那麼張寧自然也成了世界輿論、歷史、黨史研究者的重點採訪對象。關於林彪全家及其集團的內幕,張寧也經常接受採訪回憶一些內容,成為關注焦點。

 

  實際上,張寧並沒被林立果連累多大,而且她不知道多少林彪集團的事情,她也從沒為林彪全家及其集團,說過任何好話,只是不斷通過採訪,而讓自己處於關注中心。張寧這樣做,引起一些女情報人員的羨慕嫉妒恨,她們也想象張寧那樣漂亮,那樣經歷歷史大事件,象張寧一樣被眾多男人追求,也想象張寧一樣成為眾人關心的焦點,但她們什麼也沒有,所以她們就向張寧下手了。

 

  不知女情報人員怎麼考慮的,沒有催眠張寧後灌毒,張寧沒得病死,卻看着養大的兒子,被人溺死在水中。有些讀者會問,“明明是兩個男人溺死她兒子,這和女情報人員有什麼關係”?催眠誘導!成功催眠一個人後,只要催眠指令做得好,受主者清醒後,就會接受催眠指令殺掉自己全家,這是無法控制的情緒在激勵着。而謀殺張寧兒子的男子,因愛生恨,他求婚被拒絕,情緒非常激動,心中有難以抑制的仇恨,這種情況下叫“催眠情景”,意思是這種思維心態的背景,非常適合下惡意催眠指令;當他清醒後,潛意識激勵着顯意識,去謀殺張寧兒子。

 

  所以,張寧兒子被謀殺後,情報組織早就通過催眠調查,知道兇手是誰了,也報告了上面。沒人願意幫助張寧,只想着讓這案子以“意外溺死”結案。但張寧畢竟不是普通人,她這樣國內外大吵大鬧,政府面對的國際輿論壓力太大,所以才下命令必須破案。在情報組織的誘導下,公安機關逐漸理清頭緒,將早就懷疑的對象拘押,並順利破案。李揚在2001年時,終於獲知全部真相和內幕,沒想到還挺複雜,絕大多數關注此案的人,都不知道案中有案。
  大連市西崗區公安分局治安大隊 李揚
  2015年9月11日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4: 卸甲一書生:1949—1976,從道德重塑到
2014: 王爾山:最後一個沒被講述的偉大故事
2013: ZT對餓死3000萬的質疑
2013: 李揚:地獄之火在燃燒
2012: 戴晴:寫王實味
2012: 民族之痛:“我們”誇耀的是殺掉炎黃子
2010: 連環畫:《江澤民其人》第四卷 小人得
2010: 阿唐 - 亂世梟雄毛澤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