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無極
萬維讀者網 > 史地人物 > 帖子
一隻小螳螂引諸多名人感悟
送交者: 鐵臂螳螂怪 2015年11月13日16:07:56 於 [史地人物] 發送悄悄話


螳螂是一種非常古老的“猛蟲”。說它是猛蟲,因為它食肉,小小的它,竟能吃蟬、老鼠、青蛙、小鳥、甚至蛇!而說到它的“古老”,因為從戰國時期留下來兩個成語,一是“螳臂擋車”,二是“螳螂捕蟬,黃雀在後”,可見三、四千年前,咱們中華古人對它就已經很熟悉了。

“螳臂擋車”這個成語與越王勾踐有關,含褒貶二意,褒意形容的是螳螂的大無畏精神。傳勾踐才待下令出發,不知怎麼就看見一隻螳螂舉起雙臂要擋住正要滾動的車輪。只見勾踐跳下車來給它致敬,並對將士說,敬的是它的勇敢。然後讓車夫避開了它。將士都將此言記在心中,在戰場上個個爭先。晉代的郭璞曾引用這件事作了首《螳螂贊》,頌曰:

螳螂飛蟲,揮斧運臂。
當車不回,勾踐是避。
勇士致斃,勵之以義。

當然也有別人把“螳臂當車”理解為不自量力,自然是貶意。如莊子在他的《人間世》中就說:

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當車轍?不知其不勝任也。

無獨有偶,漢代的《韓詩外傳》說道:

齊莊公出獵,有螳螂舉足將搏其輪。問其御曰:“此何蟲也?”御曰:“此螳螂也。其為蟲也知進而不知退,不量力而輕就敵。”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出自劉向的《說苑·卷九·正諫》:

吳王欲伐荊,告其左右曰:“敢有諫者死!”舍人有少孺子者欲諫不敢,則懷丸操彈,游於後園,露沾其衣,如是者三旦。吳王曰:“子來,何苦沾衣如此?”對曰:“園中有樹,其上有蟬,蟬高居悲鳴飲露,不知螳螂在其後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蟬,而不知黃雀在其傍也;黃雀延頸,欲啄螳螂,而不知彈丸在其下也。此三者皆務欲得其前利,而不顧其後之患也。”吳王曰:“善哉!”乃罷其兵。

大畫家齊白石畫過很多幅捕蟬的螳螂,像是警告世人得意不可忘形,因為黃雀也得吃飯。

 

西班牙大畫家畢加索有一幅自拍,照片中沉思的他,正凝視着在他手背上爬的小螳螂。為了這幅自拍,他用一句話道出了藝術的真諦:

“Every child is an artist. The problem is how to remain an artist once we grow up.”

知道畢加索為什麼這麼成功嗎,因為在藝術的世界裡,他永遠是個陪着螳螂玩兒的小孩子。

 

明末清初,山東有位抗清義士叫王朗,他觀察螳螂捕蟬之後,卻悟出了兇猛凌厲的拳法,名之為“螳螂拳”流傳至今。

下面視頻中就是當代武林名將張玉萍演練的“七星螳螂拳”: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4: 世界各大宗教在中國
2014: 神對教會的定旨是什麼_33
2013: 何新:評十八屆三中全會公報
2013: 張宏良: 評十八屆三中全會公報
2012: 諸葛亮的慘痛教訓告訴我們什麼?
2012: 曾國藩與左宗棠鬧彆扭成千古遺憾
2011: 毛澤東在莫斯科講話:打核戰爭 犧牲三
2011: 從紐約時報建議中國拿1萬億外匯贖買台
2010: 馬列理論和道德正義不可得兼 - 蔡元培
2010: 《釵頭鳳》連珠:刀槍劍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