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子陵:彭德懷和麥克阿瑟的兩種命運
在朝韓內戰中打敗了麥克阿瑟五星上將的彭德懷元帥,1959年8月因為彭大將軍“為民請命”在廬山會議和毛澤東發生意見衝突,被定為“彭黃張周反黨集團”倒了下去。“無產階級文革”中被批鬥100余次,妻離子散,最後慘死。
在朝韓內戰中彭德懷的頂頭敵人麥克阿瑟也和他的總統杜魯門有過激烈地頂撞和爭吵。他在朝鮮前線公開批評杜魯門的亞洲政策,杜魯門總統下令撤了他的職;更使他感到丟臉的是總統竟然沒有事先打個招呼,麥氏是在收聽新聞廣播是時聽到自己被解除一切指揮權的消息。政府是有權威的。軍人,包括麥克阿瑟這樣卓越的軍人,也不能凌駕於政府之上。這是事情的一方面。另一方面,對麥克阿瑟的處分,僅此而已。麥克阿瑟不服,回到美國後,在國會和全國各地演講,抨擊杜魯門的亞洲政策,爾後又參加了總統競選,企圖取杜魯門而代之。雖未當選,但體面地度過了晚年。麥克阿瑟被解職後的一切活動,都被思維正當,受到法律和制度的保護,並沒有被認為是“野心家”,更沒有加諸什麼“篡黨篡國”的罪名,批倒批臭。
中國元帥和美國元帥晚年的不同遭遇,反映了兩種政治制度、兩種歷史傳統、兩種文化背景的不同。製造彭德懷冤案的罪魁禍首當然是毛澤東,但又不僅是毛澤東,是一種制度、一種傳統、一種文化所形成的歷史合力。強化這種歷史合力的人,讓劉少奇、林彪、賀龍、陶鑄、羅瑞卿、李井泉等人,在後來的幾年中,又都被這種由他們自己強化起來的不可抗拒的歷史合力整得家破人亡。中共想要成為一個成熟的執政黨,必須進行以擴大黨內和黨外民主為核心內容的政治體制的改革,這是保證能及時改正錯誤,避免全局性、全國性的大錯誤,實施對國家,對人民的正確領導的先決條件。
它以中共文告堂而皇之的名義,宣告中國共產黨和實事求是的原則決裂。錯誤可以說成正確,失敗可以說成勝利,六億人民深惡痛絕的“三面紅旗”硬說是他們的“偉大決心和偉大智慧的表現。”黨的認識、黨的決議完全和黨心民心的良知背道而馳。此次,中共走入了毛澤東的空想社會主義的死胡同。為了改變這條給中國人民帶來深重災難的“左”傾路線,繼彭德懷之後,一大批為民請命的共產黨人付出了慘重的代價。許多人犧牲了性命。單一個包產到戶,多少想要老百姓吃頓飽飯的好幹部被整得家破人亡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