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先恩:魯迅不養生 |
送交者: 芨芨草 2021年11月19日05:55:20 於 [史地人物] 發送悄悄話 |
汪先恩:魯迅不養生
今年適逢魯迅誕生140周年,去世85周年,不少機構舉行了紀念活動,紛紛緬懷與頌揚,我卻替古人擔憂,替古人惋惜。 臧克家當年紀念魯迅時說,“有的人活着,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着。”無疑魯迅的精神尚活着,而且永遠活着。然而,1936年10月19日,魯迅55歲時就撒手人寰,唯一的孩子才7歲,孩子他媽才38歲,無論魯迅死得如何哀榮,他的早逝對家人來說,非常不幸,令人惋惜,惋惜他不養生。 在紙媒的黃金時代,周樹人、郭沫若、郁達夫等留日學人,紛紛棄醫從文。據說,作家多從學醫的或記者中誕生,可能了解人的結構或行為,編起故事來比較方便,但也不是那麼方便。 周樹人的文學夢差點被葬送。周氏兄弟,1909年雄心勃勃地計劃在東京出版《域外小說集》系列,未料到第一冊與第二冊,都只賣出20來冊,還是朋友捧場,慘澹經營,連飯錢都搭進去了。 殘酷的現實,使周樹人從此老老實實掙工資,直到1918年,在東京時期的老同學錢玄同,來做思想工作,力勸他給陳獨秀的《新青年》寫文章,才又燃起了周樹人的文學夢,開端一篇署名魯迅的《狂人日記》,不小心成了近代白話文小說的開山之作。 《狂人日記》撇開文學不談,光就被害妄想症的醫學描述來說,寫得極其貼切。梁實秋否認魯迅的文學成就,譏笑沒有長篇,我不贊同,其實文學成就與文體長短沒有關係。百年來,還沒有一部小說的成就超過魯迅的《阿Q正傳》,阿Q精神並不只是鄉下人獨有,也不只是中國人獨有,而是人類共有的弱點,每個人或多或少在運用精神勝利法。阿Q的悲劇,世世代代在世界各地,以不同的方式反覆演繹,人世間,即便在發達的自由世界,一樣有感嘆“槍斃不如殺頭好看”的看客,一樣有被拉來頂罪的阿Q。歷代,洞悉社會的精英不少,但敢於吶喊,敢於揭露社會陰暗面的屬鳳毛麟角,這或許是魯迅最偉大的地方。 梁實秋批評說,“他寫了不少的東西,態度只是一個偏激。”確實有點偏激,也許是寫雜文的需要,偏激與夸張其實是一個意思。人人都難免帶偏見,有時偏見難免很激烈,魯迅也不例外。 我喜歡魯迅,但感覺他至少有三處偏見。一是對《故鄉》中的楊二嫂,楊二嫂人稱“豆腐西施”大家把她比作西施,她往店裡一座,客人就紛至沓來,毫無疑問,青年時很漂亮。想必楊二嫂,即使半老,依然丰韻猶存,依然大腿修長,這麼美麗的體型,卻被魯迅形容成“圓規”,明顯是偏見。 第二是對漢字,他極力附和錢玄同廢止漢字的主張。發達了敬祖墳,落後了就砸祖宗牌位倒是規律,但連文字都得砸就過分了,當然後來用實際行動做了更正,畢竟靠漢字討生活。 第三對中醫,說”中醫不過是有意或無意的騙子”。 我年輕時,對他的這句話也有幾分相信,但等到從事臨床,等到自己久病不愈,特別是讀完西醫博士之後,發現中醫在治療疑難病症及養生方面,無可代替,便覺得魯迅的話太偏,並尋思他為什麼會如此偏。 父親過早病死,遷怒於中醫。其實魯迅的父親患肝硬化腹水或癌性腹水,即便在醫學發達的今天,也只能做臨終關懷。他所說的經霜三年的甘蔗及成對的蟋蟀等藥引子,根本不是中醫學的內容,無論是《內經》還是張仲景的《傷寒論》,孫思邈的《肘後方》都沒有類似記載。如果不是魯迅虛構,就是民間郎中的托詞。 由於魯迅對中醫存在強烈偏見,喪失了用中藥等調理身體的機會。魯迅中年就靠假牙度日,可見其脾胃相當虛弱,也就是消化吸收功能差,對此西醫無法,但中醫極其擅長。胃腸不好,呼吸道必弱,魯迅拖着虧虛的身子,長期通宵熬夜,超級嗜煙,到1936年時,已成皮包骨狀態,並發胸膜炎。按理這也不難治,但偏偏須藤給他用了激素和解熱鎮痛藥,導致免疫力和消化力進一步減低,於是,結核炎症並發氣胸而斷氣。 周海嬰著書懷疑須藤醫生有軍方背景,故意害死他爸。應屬錯怪,魯迅不是吳佩孚,對鬼子不構成威脅,須藤沒有理由故意害死魯迅,但他按當時所謂科學的治療,確實加重了魯迅的病情,最多算無意的殺手。 人固有一死,或死得太早,或死得太遲,都不是好事。魯迅死得太早,雖然歷史不能假設,常私下想,如果魯迅當時找到上海高明的中醫,進行正確治療與調理,活到古稀應不是問題。 |
|
|
|
實用資訊 | |
|
|
一周點擊熱帖 | 更多>> |
|
|
一周回復熱帖 |
|
|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
2020: | 聯合國的中國女外交官-紅葉似火的加拿 | |
2020: | 被印第安人詛咒的美國總統們(四十九) | |
2018: | 請人吃喝要小心:女皇武則天當政時期的 | |
2018: | 最高級的修養 是學會沉默 | |
2017: | 王岐山的反腐不過是開了人類歷史的一個 | |
2017: | 川普老子加強與朝鮮做朋友,豬頭兒子加 | |
2016: | 舌尖上的國軍:你不能想象抗戰期間的真 | |
2016: | 在任期內, 批改諸位的人生的作業全都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