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21
清道光二年(1822年),四川的農民在挖山藥的時候,發現了一批封泥,約有百餘枚。其中若干為當時著名學者龔自珍和劉喜海所得。
吳榮光(1773 - 1843),廣東南海人,道光中任湖南巡撫兼湖廣總督。工詩文、擅書畫,尤酷嗜金石,精鑑賞,名極一時。
吳榮光在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刊行的《筠清館金文》中首次著錄了6枚封泥(其中1枚自藏,5枚為龔自珍所藏),但他不識封泥的性質,認為是漢世印范子,不過其中卻記載了最初發現封泥的簡況:道光二年,蜀人掘山藥得一窖,凡百餘枚,估人齎至京師,大半壞裂,諸城劉燕庭、仁和龔定庵各得數枚,山西閻帖軒藏數枚,余不知落何處。這是對封泥的最早著錄。
劉喜海(1793-1853),山東諸城人,清末金石學家,藏書大家。
劉喜海、趙之謙等人也分別在各自的著作中收錄各地出土的封泥,並對封泥的用途進行了分析。至晚清劉鶚在《鐵雲藏陶》一書加以詳細分析,從而引起了封泥收藏和研究風氣的興盛。
吳式芬(1796—1856),字子苾,號誦孫,海豐(今無棣)縣人。陳介祺(1813年-1884年),山東濰縣人,金石學家。
吳式芬和陳介祺是最早考釋封泥並專門纂輯成書的學者,二人是兒女親家。在道光十六年至十八年間,吳式芬與龔自珍曾參與吳榮光《筠清館金文》的校訂,二人隔巷而居,開始見識並收藏不少出自四川的封泥。其後,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至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間關中地區出土封泥,吳式芬陸續大量收藏。道光後期,吳式芬將自藏封泥編為《海豐吳氏藏漢封泥》4冊,收入封泥165枚。至清咸豐二年(1852年),吳式芬任陝西布政使,收藏的關中封泥數量也日漸增多,達四百五十餘枚。王國維在《簡牘檢署考》中說:古人以泥封書,雖散見於載籍,然至後世,其制久廢,幾不知有此事實……封泥之出土,不過百年內之事。當時或以為印范,及吳式芬之《封泥考略》出,始定為封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