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無極
萬維讀者網 > 史地人物 > 帖子
科人往事之世界領先水平 [ 薩蘇 ]
送交者: sssa 2008年03月17日09:29:40 於 [史地人物] 發送悄悄話

所謂學術上的弄虛作假,最多的就是剽竊。

1977年,國際數學聯合會給中國方面發來一份邀請函,邀請“陳景潤教授”前去做關於歌德巴赫猜想研究進展的專題報告。

今天我們對“邀請函”已經習以為常,出國之前常常要給對方發個信 – 請速發邀請函來,以便我辦理簽證。我的看法這是“邀請函”的異化 – 以我們中國人的傳統禮節,哪有催着人家邀請自己的道理?

陳景潤先生的這個邀請函,則是貨真價實的,對方連陳景潤的具體身份都沒有見過,也沒有和他聯繫過就發來了邀請函,是誠心誠意希望有機會和這位數論研究的高手進行切磋的。

根據一些前輩的介紹,國際數學聯合會的這個邀請背後,還有一段和剽竊有關的小故事。

被剽竊的,正是陳景潤。

陳景潤先生八十年代以前為歌德巴赫猜想做出的貢獻,主要集中在1+2的問題上。但是,在1971或者72年,蘇聯的數學研究院卻有一則消息傳出,說是他們攻克了1+2的證明。

當然了,蘇聯方面頗以這個成績為傲,內部的表彰,宣傳都搞得轟轟烈烈。

不料,第二年國際數學聯合會的年會上,這個成果卻遭到當時國際公認的一些數學大家共同的懷疑。蘇聯方面十分不滿,索性派出研究出這個成果的科學家前往對質。

對質的結果,蘇聯方面慘遭挫敗。

失敗的原因是非常簡單的 – 蘇聯人是使用了陳景潤在1966年的研究成果。

陳景潤先生研究1+2問題,成果是分為三個階段的。

第一個階段是1966年前,他完成了對1+2問題的論證,但方法極為繁瑣,在關兆直先生的支持下,陳將這部分成果以簡報的形式發表在1966年的《科學通報》上。當時的結果是在國內數學界頗為轟動,但大家基本沒看懂 – 也來不及看懂了,很快文化大革命就展開,華羅庚,關兆直等都被打倒,研究工作全面停車;第二個階段是1972年前,陳研究出了新的證明方法,並進行了廣泛的驗證,但是,這套內容,不夠系統,也很是晦澀難懂;第三個階段,是1972年後,陳景潤找到閔嗣鶴先生,通過閔先生的艱苦工作,終於理順了頭緒,這可是個艱苦的工作,閔先生花了三個月才弄明白陳先生的證明方法,自嘆這次審稿三個月要少活三年。至此,“陳式定理”才算正式定型。

閔先生1973年冬天去世,說起來,要是沒看這篇稿子,也許能夠和大家一起唱祝酒歌呢。

蘇聯方面這個學者,是藉助了陳景潤1966年,也就是第一階段的研究成果,改頭換面作為自己的成果拿出來。而如傳聞所說,陳先生第二階段的工作中,曾一度將部分成果寫成論文,投交瑞士的某國際數學期刊。這在當時的研究工作中是有先例的,不過弄不好就會成為鬥爭的尾巴,所以陳對投稿這件事沒有聲張。

這份稿件,由於內容還不成熟,瑞士那邊基本上是沒有看懂,所以也就沒有及時發表。即便看不懂,參與審稿的有關科學家還是深受啟發,從中受益匪淺。不發表不是水平不夠,是要琢磨清楚了再說。這時西方數學界已經有了“陳景潤教授”的大名,而且有人對他的研究頗有興趣。

就在這時,蘇聯人的成果公開了。

這種改頭換面的東西,蒙外行可以,內行面前可是走不通的。當然,在知道陳景潤第二階段研究成果的大家看來,這個剽竊就太明顯了。

於是,在對質中,只要對一些細節問題深入下去,蘇聯學者就瞠目結舌 – 因為陳景潤1966年的成果,畢竟只是在《科學通報》中發了一個簡報,其內容並沒有完全發表,其中細節可不是通過一個論文就能推斷出來的。

蘇聯人很丟面子。

那麼,明知自己的成果站不住腳,還要拿出來對質,蘇聯科學界怎麼會作這樣愚蠢的事情呢?原因是負責科研的蘇聯官員,也不知道這是個剽竊的成果。如果歸納一下,事情大概是這樣的 – 蘇聯學者為了完成根據政治需要提出的科研任務,不得不利用了陳景潤先生的早期研究成果,弄虛作假。這個弄虛作假搞得很“科學”,因為陳的論文發表在中國,當時中蘇兩國學術交流早已凍結,這個剽竊無疑沒有人會到蘇聯來抗議,而蘇聯國內也很少有人會注意到中國人在幾年前取得的這個成果。

應該說蘇聯學者的考慮是很有道理的。不幸的是,當時蘇聯與西方的學術交流也很少,陳先生寄到瑞士的稿件,蘇聯數學界自然也無緣得知。

所以,當國際數學聯合會的專家們產生懷疑的時候,蘇聯官員是理直氣壯而且深感不平的,至於具體作研究的學者,事情到了這步田地,也是沒有勇氣來說明真相了,只有硬着頭皮來對質,期望僥倖過關吧。

這次對質的結果,是“陳景潤教授”的影響驟然增加,其消息傳回國內,直接促進了對他的研究的重視,成了陳景潤先生研究成果迅速公開的催化劑。

蘇聯人這種弄虛作假,和我國後來學術上經常出現的某些問題,如出一轍。

關於陳景潤先生,可以多說幾句。我還記得年少時聽說的一件有關陳先生的趣事,這件事和陳先生的“夫人”有關。

大家都知道陳景潤先生的夫人是由昆女士。應該說陳先生能夠與由昆夫人組成家庭,是他生活中一件極大的幸福事情。生活中的由昆夫人有着鮮明的個性,不但富於女性的溫柔典雅,而且遇事幹練果決,不讓鬚眉。我想這是和她的軍人出身有關(從過軍的人氣質上會有一些特殊改變,這一點河裡的西河泳者等朋友可能深有感觸,前幾天接觸一位名醫,據他所說,在癌症患者中,生命力最強的人群中曾經在軍隊中工作過的人占了很高比例,平均比軍隊以外的人生存期長一年到一年半,蓋因為其身體底子好,而且意志堅定)。所以,與由昆夫人成家,使陳先生長期不善於與人打交道的問題得到了徹底的解決,堪稱夫唱婦隨,良好互補。與由昆夫人結婚後的那段時間,是陳先生身體最好,也最安定愉快的時光。

然而,我記得的這段事情卻和由昆夫人無關,是他們認識之前發生的。當時陳先生因為科學方面的成就成為大家的偶像,一時外人看來星光燦爛,今天所說的“粉絲”遍布全國。

結果,就有個很漂亮的女的從某地找了來,自稱是陳先生的太太上京尋夫。

陳先生一直單身,哪兒來的太太呢?大家都不相信。然而這位“太太”卻堅定得很,說得頭頭是道,言之鑿鑿,一點兒不象在說謊。那時候來找陳先生PK歌德巴赫猜想的科學狂人很多,都有自信自己的成果比陳先生厲害。但是敢自稱陳太太未免太過分,這玩意兒可不是有自信就能胡來的。

但是,她說的很多內容,和陳先生的經歷並不吻合。所以,大多數人認為她在說謊,可作風問題當時又不是一件小事。

怎麼證實真假呢?

當時的某位老大非常聰明,很簡單就解決了問題。他一口氣叫進來六七個戴眼鏡的研究人員,讓這位太太認哪個是陳景潤。

結果,就是亂指了。

事後證明,這是一個妄想型精神病患者。。。

在學問上弄虛作假,和冒充陳景潤夫人完全不是一個性質的問題,幹這個的也不是精神病患者。那麼,好好的學者,做這種事情不丟人麼?

有趣的是,一些老科研工作者,對國內發生的一些類似現象,還有一點同情。

黃昆先生曾經主持揭穿了一起很嚴重的弄虛作假事件。當時,上海某大學自稱做出了某種世界先進水平的集成電路芯片,也通過了鑑定。但黃先生十分狐疑,看了結果總覺得不踏實。於是要求對其進行檢驗,經過反覆的追蹤,最終證明,這份成果,不過是利用買來的芯片造假而已。


黃昆院士


可是參加這次揭穿騙局的學者,也提到其中體制方面的問題 – 當我們申請課題的時候,總是要把很大精力放在寫報告上,報告寫得越花哨漂亮,取得經費的可能性就越大。但是科研有其自身的發展規律,沒有錢恐怕是問題很大的,但僅僅有錢也不表示就能出成果。為了申請經費,有些人只好違心吹牛,到時候要成果了怎麼辦?有時候就給逼得弄虛作假了,蘇聯人在歌德巴赫猜想上是這樣,我們現在有時候也是這樣。

黃昆先生自己申請課題的時候,就碰上過這樣的事情,審批課題的是黃先生的學生,然而不能不秉公辦事,看完申請報告,問黃先生:“您這個課題,批了您這一百萬能不能達到世界領先水平呢?”

黃先生何許人也?全國第一批科技重獎僅僅四個人,黃先生就是其中之一(另外三位是錢學森,袁隆平和王選),黃先生怎麼回答呢?

黃昆先生聽了問題,笑笑,很實在地回答說:“你給了我這一百萬,我能看到外國人跑到哪兒了,但是要追還是追不上的。你要是不給我這一百萬呢,我連外國人跑到哪兒都弄不清楚。”

黃先生的課題,最後還是批了,但也就是黃先生吧。換一個人,如果不寫上“達到世界領先水平”,怕這次申請只有告吹。

世界領先水平,可不是上下嘴唇一碰就能達到的,有時候明知這是要求過高,還不得不逼着自己胡說八道,這就不是純粹的學術問題了。

黃先生在朋友間說過,如果讓我來分配科研經費,我不按課題的。我就只管選人,選一百個人,每人給他五萬經費,你就自己研究去吧,這樣,可能倒真的能出成果了。

黃先生在西南聯大是長楊振寧兩歲的學長,楊振寧同班的同學中,還有一位,就是鄧稼先。

我問一位和鄧稼先一起工作過的老先生 – 鄧稼先到底是個怎樣的人?

老先生沒有回答,卻上下開始打量我,弄得老薩有點兒發毛。

您看我幹嗎?薩問。

答案讓我受寵若驚。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7: zt: 一個普通中國人的家族史〔1850~20
2007: zt: 一個普通中國人的家族史〔1850~20
2006: 柞里子:《逍遙談》(41-44)
2006: 中國是個大流氓(Z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