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 1946年春反蘇運動述評 文章來源:南開大學網
內容提要: 半個多世紀以來,大陸民國史學界對發生在1946年春天的反蘇運動及其性質的認識上,一直持否定態度或諱莫如深。在解讀大量資料的基礎上,本文在系統闡述這一運動的產生背景、發展過程及其影響,就以往學界認為國民黨操縱運動、運動中的反共口號及《新華日報》被砸事件進行了具體分析,對反蘇運動的性質及主流做出了重新評價。
1946年2月11日,蘇、美、英同時正式披露了三國於一年前秘密簽訂的、嚴重損害中國主權的《雅爾塔協定》,由此在中國引發了一場以維護國家主權為主題的聲勢浩大的反蘇護權運動。這場運動以青年學生的大遊行為主體,社會各階層廣泛參與,短時間內遍及大半個中國。運動的直接影響,是迫使國民政府通過外交努力加速蘇聯撤軍東北。從運動主流來看,這是一場捍衛領土主權完整的正義運動。
由於當時複雜的國內外政治背景,出於對國民黨政治鬥爭的現實考慮,中共輿論多次指斥這場運動是由國民黨指使、為其張目的“反共”與“排外”行動,應該說,這是在特定條件下具有宣傳性質的結論。20世紀50年代後,民國史學界對這一事件諱莫如深,評價也簡單沿用50多年前的結論,致使這一史實清晰、效果明顯、無可爭議的愛國運動得不到應有的歷史地位。本文擬在全面、系統地闡述1946年2月反蘇運動發生、發展過程的基礎上,對其性質提出新的認識,敬請方家指正。
密約與蘇軍延撤激起民憤
1946年2月的反蘇大遊行,是在國民政府對蘇外交妥協、中國西北、東北部邊疆危機四伏的背景下,由青年學生激於愛國情緒自發掀起的。
根據秘密的《雅爾塔協定》,1945年8月9日,蘇軍突然對盤踞在中國東北地區的日本關東軍不宣而戰,一周內擊潰日本關東軍並占領東北全境。為防止日本東山再起和美國勢力北上,斯大林奉行擴大領土、控制周邊國家和地區以確保蘇聯安全的國防政策,試圖建立一個西起新疆、中經外蒙、東北、東達千島群島的“安全圈”。在蘇聯支持下,外蒙古獨立勢難扭轉;新疆“三區革命”也開展得如火如荼。為使新疆、東北成為獨占的勢力範圍,蘇聯對華政策一度與美國協調一致,即支持國民黨統一中國,參照法共和意共的參政模式,壓迫中共放棄武裝鬥爭、參加國民政府以實現國內和平 。
對於國民政府而言,蘇軍如長期占領東北或將東北交予率先進入該地區的中共軍隊,東北或將步外蒙古後塵從中國分離,或將成為中共力量發展壯大的新根據地。若新疆有失,整個西北地區將不得安寧。無奈之下的國民黨高層,不得不與蘇聯簽訂《中蘇友好同盟條約》,希望以承認外蒙古獨立,換取蘇聯對中國在東北、新疆地區主權的認可並停止插手支持新疆“三區革命”和保證不將東北交給中共軍隊。為實現既定的安全策略,蘇聯也同意向國民政府作出讓步。
8月14日,中蘇簽定《中蘇友好同盟條約》。《條約》公布後,國內一些報刊也指出:中國損失巨大,國民政府“簽字斷送者,實為命脈所系。外蒙古獨立為多年來中國所拒絕承認。中國抗日戰事即起因於東九省,意在將日本驅出東北,但因中蘇條約之結果,日本去而蘇聯來,東九省仍鵲巢鳩占” ,令人 “至感失望” 。認為“中國已照付了他最大的代價” ,“希望此為我國最後之犧牲,萬一對方對於我們這種條約尚不能遵守,甚或更有進一步之要求,我們誓不予以承認”。由於蘇軍出兵東北加速了中日戰爭早日結束,且蘇軍在東北駐軍尚未超期;外蒙古事實上的自治已有30餘年,在此情況下,國內輿論和民眾對《條約》多“忍痛默認” 。但是中國民眾的心理損傷,也為日後發生反蘇運動埋下了伏筆。
按照條約,蘇軍應在日本戰敗後三個月內即最遲於1945年12月3日前撤出中國東北。8月27日,斯大林曾向美國駐蘇大使哈里曼表示,蘇軍準備依約撤退。10月1日,蘇聯政府通知中國政府,蘇軍將從10月下旬開始撤退,11月底撤退完畢 。然而,當蘇聯得知應國民政府之請運送國民黨軍隊接收東北的美艦將於10月10日在大連登陸,蘇聯認為美國意在染指蘇聯勢力範圍、有中美聯手抗蘇之嫌,立即決定延期撤軍並開始支持中共軍隊在東北發展。此後,蘇軍讓中共軍隊進占營口、葫蘆島兩個港口並拒絕美艦在大連登陸 ,幾經周折,美艦才在五個星期後於秦皇島靠岸,11月中旬國民黨軍尚未能進入東北。11月17日,國民政府將東北行營撤至關內,宣布東北接收失敗,使蘇聯處於違背《雅爾塔協定》、非法占領東北的不利局面。
與此同時,在“三國四方”複雜關係中處於不利地位的中共力量,利用蘇、美和國民黨間的矛盾,實施“向南防禦、向北發展”的戰略方針,林彪、陳雲等率10萬餘人開赴東北,10月後,東北人民自治軍快速發展,年底即達20餘萬人;11月上旬,東北人民自治軍在瀋陽、安東、本溪、旅大等城市建立了市政府,在鐵路沿線開闢大片解放區,令國民黨高層憂心忡忡。由於中蘇經濟合作談判進展緩慢和擔心美國插手中國事務,蘇聯以對東北地區的事實占領相要挾,撤軍不見跡象,引起了中國民眾和國際輿論的強烈不安。
蘇聯出兵東北之後,中國各界人士就有蘇聯拒不歸還東北之憂,而撤軍一再推遲,似乎在不斷印證着這種擔心。蘇聯外長莫洛托夫在1945年十月革命節上視旅順港及大連港區域、滿洲鐵路權益為“新的蘇維埃領土”的講話,讓國內輿論深感震驚,認為是從早期蘇俄對華立場上的一次大倒退 。蘇軍拆運東北廠房、機器的事實屢被披露報端,蘇聯對東北經濟獨占性要求、支持外蒙古獨立以及蘇軍一再延緩撤退等消息廣為流傳,蘇聯支持新疆一些地區獨立的事件一再發生,社會各界對蘇聯的憂慮與不滿情緒日趨強烈。
1946年1月16日,國民政府派往東北地區進行“接收”的經濟部東北行營工礦處副處長張莘夫等8人,在接收撫順煤礦後返回瀋陽途中被已脫離東北民主聯軍的散兵游勇所害。《中央日報》等輿論稱:張莘夫等人是在蘇軍保護下被占領撫順的東北民主聯軍所害 。一時間張莘夫事件鬧得沸沸揚揚。
就在此時,嚴重損害中國主權的《雅爾塔協定》正式對外公布,猶如火上澆油,成為引發大規模反蘇運動的導火線。
近代以來,中國屢次成為大國間秘密外交的犧牲品,“一戰”結束後中國在山東問題上的外交失敗,可謂殷鑑不遠。抗日戰爭的尾聲,當中國付出死傷數千萬人代價、歷十數年之久即將收復失地之際,《雅爾塔協定》的公布及蘇軍一再延緩從東北撤退,不僅使國人看到國際政治的利益本質,也是許多人對東北歸屬極為擔心。國民黨元老鄒魯也指出:“這種事例一開瑞,流弊所及,必致演成強國干涉弱國,或侵略弱國,和強國分贓的現象,於真正維持國際和平之旨,成為南轅北轍。”
在這一背景下,積鬱國人心頭已久的無奈與憤怒情緒驟然爆發了。
學生示威引發各界抗議
1946年2月中旬開始的反蘇運動中,學生示威遊行是其主要表現形式,社會各界也對時局紛紛發表意見,以示聲援。縱觀這一運動,大體可分為如下三個階段:1946年2月16日至21日為運動發起階段;2月22日至26日運動達到高潮;2月27日以後運動逐漸平息。
2月16日,針對蘇軍拒不按期撤退及在東北搶劫工業設備的行為,流亡重慶的東北籍人士2000餘名,在重慶青年館舉行同鄉大會後前往國民政府請願,並在大街上散發宣言及傳單,要求蘇軍按時撤退、停止掠奪東北財產 。19日,南京臨時大學補習班5000餘名學生發表國是宣言提出:“要求友邦軍隊依約撤退”、“雅爾塔秘密協定里有損中國主權的部分,我們堅決反對”、“請求政府查究張莘夫被害真相,緝兇嚴辦”、“邊疆不容割裂”、“請求政府徹底執行政治協商會決議案”、“軍隊國家化”、“政治民主化”、“徹底執行停戰命令,迅速恢復交通” 。次日晚,他們舉行示威遊行,對蘇聯拒絕撤軍表示抗議。上述兩次遊行,成為反蘇運動的先聲。20日,重慶學生委員會籲請全國學生參加示威,反對蘇聯在東九省之行動,並宣布將於22日展開大遊行 。上述活動,拉開了全國性反蘇運動的帷幕。
不少知識界人士也慷慨陳言,為反蘇運動推波助瀾。2月21日,國立中央大學教授會及助教會共同發表通電,向蘇美英三國政府提出嚴重抗議,希望中國政府能“堅定不移,勿作現行條約範圍以外之任何讓步” 。22日,傅斯年、陳衡哲、樓光來、宗白華、儲安平、羅承烈、錢歌川、任鴻雋、王雲五、吳世昌、趙超構、任美鍔等文化界名流聯名撰文申明態度:“中國在反侵略戰爭中,抗戰的時間最久,所受的損害最重,不意美蘇英三國竟訂立這樣的秘密協定,侵犯他們盟邦中國的領土主權,破壞了自華盛頓九國公約以迄開羅會議尊重中國領土主權的莊嚴諾言。這一秘密協定,違背了聯合國共同作戰的理想和目標,開創了今後強力政治外交秘密外交的惡例,影響所及,足以破壞今後世界的和平,重踏人類罪惡的覆轍。這一秘密協定,實為近代外交史上最失道義的一個記錄。”他們要求國際社會維護國際正義;要求國民政府公開對外交涉經過,“不得再有任何喪失國家主權及利益的行為” 。
以2月22日的重慶學生反蘇大遊行為標誌,反蘇運動在全國範圍內迅速展開。
2月22日,重慶國立中央大學、四川省立教育學院、中央工業專科學校、國立藝術專科學校、四川省省立重慶女子職業學校、國立重慶大學、湘雅醫學院、南開中學、交通大學等26所大中學校學生及教職員工等兩萬餘人於晨6時在沙坪垻、小龍坎集合,展開大遊行。遊行隊伍7時出發進城,下午3時返校。師生沿途高呼“蘇軍必須立即退出東北”、“蘇聯應切實履行中蘇友好條約”、“蘇聯應尊重中國領土主權之完整”、“擁護政府採取強硬外交”、“蘇聯必須歸還在東北搶奪的物資”、“絕對擁護政府接收東北”、“反對蘇聯一切新要求”、“打倒新帝國主義”等口號 ,並散發了《告全國同胞書》、《告全世界人士書》 、《慰問東北同胞書》、《對蘇聯抗議書》等宣言。途中,一些不明身份的人沖砸了位於民生路的《新華日報》營業部和林森路的《民主報》營業部。
2月22日重慶反蘇大遊行中提出:“中共應徹底實行停戰協定中對東北之協議”、“不容任何藉口割據東北”、“中共應該愛護祖國”、“所謂‘民主聯軍’不容存在”等口號。2月23日,東北旅南京同鄉會發表宣言,要求“中共勿再假借東北人民名義,組織軍隊及政府” 。2月24日,旅居北平的東北人士喊出“共產黨是蘇聯的傀儡”的口號。2月25日太原市大遊行中,也曾就所謂中共“附和東北應特殊化”、“阻撓國軍開赴東北”、“製造什麼‘東蒙共和國’、‘內蒙共和國’”進行“質問” 。2月27日,濟南各界遊行時也提出了一些反共的口號。在各地遊行中散發的傳單上,針對中共的只有2月22日重慶學生發表的《告中共書》。該文將抗戰後復員工作不能順利進行、建國工作無法展開、政協決議難以付諸實施均歸咎於中國共產黨,表示:“中共對東北所抱的見解及政策,無疑的是個莫大的錯誤”;並質問道:一、你們是否愛護祖國?二、為什麼要阻撓國軍開入東北?三、為什麼要提出四項非法要求?四、東北傀儡組織是怎樣換來的?五、什麼叫民主聯軍?
2月23日,北碚、上海、南昌等地率先響應。北碚交通大學等校學生4000餘人在重慶市區舉行了“解放東北”示威遊行,要求“完全公布中蘇關於東九省談判情形;蘇軍立即自東省撤退;東北問題提出聯合國安理會;中國各黨團結一致,以應付當前緊急局勢” 。上海聖約翰大學等校萬餘學生赴蘇聯總領事館示威。並向上海市政府提出兩項要求:一、請市政府轉達中央,以強硬態度對蘇交涉;二、關於張莘夫被害事件,請求中央徹查 。南昌市中正大學及南昌中等以上14所學校萬餘名師生舉行遊行示威,要求“蘇聯軍隊須立即退出東北” 。同日,西南聯合大學朱自清、王力、向達、沈從文、吳大猷、陳序經、賀麟、馮文潛、馮友蘭、湯用彤、雷海宗等110名教授對東北問題發表宣言,表示:“中國領土必須完整,主權必須獨立”,對於《中蘇友好同盟條約》之外的任何要求,“我們誓不予以承認”;《雅爾塔協定》“對我根本不生效力”。同時要求國民政府披露有關東北經合問題的談判經過,並拒絕再作妨害主權的任何協商;要求蘇聯履行條約儘速撤軍,歸還一切工廠設備與資源,不得有超出中蘇條約範圍以外之任何行動或措施 。
2月24日,重慶學生繼續在蘇聯大使館附近示威,抗議蘇軍延不退出東北之外 ,壁山國立社會教育學院、交通大學、同文、西泉等學校學生,北平千餘學生、百餘東北籍公務員及旅平人士紛紛遊行示威 ,反對《雅爾塔協定》,抗議蘇聯在東九省及蒙古的行為。
2月25、26日,反蘇運動進入高潮,具體表現在三個方面。
其一,抗議活動向全國蔓延,規模不斷擴大。2月25日,南京大中學校師生及東北各省代表約800人,代表30餘個團體舉行遊行示威 。上海國立臨時大學學生2200人、國立交通大學學生458人,為東北問題向市政府請願 。 青島臨大及各市私立中小學學生萬餘人舉行了示威遊行 ;漢口各民眾團體及中小學生,舉行反對東北特殊化運動大會,併到市區示威遊行 。2月26日,北平大中小學生三萬餘人舉行大遊行,北平學生聯合會分別通電美英蘇三國元首,對“蘇聯侵略東北之日益積極”及“破壞中國與其他各國之領土及主權完整”表示強烈抗議 。同日,上海市學生護權運動大會上,86個大中學校及學生團體兩萬餘人公祭張莘夫,併到蘇聯領事館遊行。杭州市十餘校學生三千餘人為東北問題結隊遊行 ;壁山國立社會教育學院等13個單位六千餘人,在壁山縣城舉行遊行 。
其二,社會各界紛紛表態,聲援學生示威。2月25日,上海市大學教授聯合會針對東北局勢發表意見:《雅爾塔協定》公布後,舉世沸騰,蘇聯意想,猶未饜足,東北前途,殊堪殷憂 。國立貴州大學教授發表宣言,反對在外蒙及內蒙設人民共和國,反對新疆自治及其他分離運動。重慶各國外交團體在國民外交協會開會,聲討《雅爾塔協定》,國民外交協會等團體旋即決議通電聯合國各外交團體,對該項秘密協定表示抗議 。同日,廣州市民協會及天津12個社會團體致電國民政府,力主維護主權 。2月26日,中國行政學會等20餘個學術團體在重慶舉行聯合座談會,發表對東北問題的七項意見,他們表示:“我國浴血抗戰八載,犧牲最大,無非為保衛我國領土主權之完整,東北為我國領土,不容分割;並為我國之生命線,決不容許用任何方式,予以侵奪與蹂躪,最近全國各地青年之愛國遊行,吾人深表同情。”
第三,反蘇運動由以學生遊行示威發展為各界廣泛參加的聯合行動。
2月25日,社會各界開始聯合行動。西南聯大法學會舉行東北問題擴大座談會,昆明市各大中小學及各民眾團體四千餘人參加,會後舉行遊行示威 。2月26日,南京工商學各界24個單位數千人舉行聯合示威大遊行 。天津市工商界及學界130餘單位召開追悼張莘夫大會,會後遊行 。上海市商會等九個團體,發起組織了東北主權維護委員會 。
此後,示威遊行在濟南、石家莊、開封、江津等地的延續中漸入尾聲。
2月27日,濟南市學生及各界代表三萬餘人舉行愛國護權大遊行,高呼“誓死收復東北”等口號 。28日,石家莊舉行遊行示威;長春大學等校學生赴天津、北平向政府請願 。3月2日,國立河南大學等校學生萬餘人在開封舉行遊行,口號與各地大致相同 。3月7日,東北學生入關請願代表265人在北平遊行。同日,北平名流何基鴻、陳岱孫、顧頡剛、成舍我等41人對東北問題發表意見,表示堅決反對雅爾塔密約及“九•一八”事變在東北重演,不能容忍中國政府“再有任何辱國的讓步” 。3月12日,安徽江津學生數千人為抗議蘇聯拒不撤兵舉行示威遊行。
此外,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立大學、斯坦福大學及華盛頓州立大學的中國留學生團體聯合發表宣言,呼籲全世界關注中國東北,提出蘇聯遵守《中蘇友好同盟條約》、立即撤軍、歸還東北物資等主張,提議“國際組織派遣調查團前往中國東北調查蘇方於其占領東北全部期間所作之行為” 。
3月份後,各地抗議活動時有發生。直到5月蘇軍全部撤出東北,反蘇運動方告結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