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無極
萬維讀者網 > 史地人物 > 帖子
國共對比:為何歷史選擇共產黨
送交者: 笑口常開222 2010年01月18日01:26:21 於 [史地人物] 發送悄悄話
一、國民黨誇口“五個月之內打垮中共產黨”



  全面內戰爆發時,國民黨軍的總兵力為430萬。其中包括:“正規軍陸軍86個軍(師)、248個師(旅)約200萬人,特種兵36萬人,空軍16萬人,海軍3萬人,後方聯合勤務總司令部所屬部隊以及其他軍事機關和院校共約101萬人。以上正規軍總共約356萬人。非正規軍74萬人。”①此時,中國共產黨軍隊沒有海、空軍,只有陸軍,其總兵力約127萬人。其中野戰軍約61萬人,轄有縱隊及相當於縱隊的師共22個,旅及相當於旅的師共94個。地方部隊及後方機關約66萬人。② 對比國共兩黨總兵力,不難看出,國民黨軍隊在數量上具有絕對優勢。
  不僅在數量上具絕對優勢,國民黨軍裝備也大大超過中###隊。以國民黨主力整編第11師和中共部隊裝備最強的東北第1縱隊(兵力相當於國民黨軍整編師) 相比較:整編第11師有各種槍11520支(挺),其中衝鋒鎗2370支;各種火炮440門,其中105毫米口徑榴彈炮8門、火箭炮(筒)120門;汽車360輛。第1縱隊有各種槍13991支(挺),其中衝鋒鎗92支;各種炮46門,其中口徑最大的是75毫米山炮,只有12門。兩者槍支數量大體相當,但自動火器擁有量前者是後者的26倍;火炮的數量,前者是後者的倍,且口徑大、射程遠。③
  除數量和裝備處於劣勢外,中共武裝在軍事訓練方面也有不足之處。作為中共主力部隊的野戰軍,很大一部分是由地方武裝改編而來,“幹部和戰士沒有經過很好的戰術、技術訓練。他們比較熟悉游擊戰,不熟悉運動戰,更沒有攻堅戰和大兵團協同作戰的經驗”④。晉察冀野戰軍的冀中縱隊,在編入主力時,每人頭上系一條白羊肚毛巾,身上穿的還都是便衣,只是在開進途中才換了軍裝,補充了重機槍、迫擊炮,以營、連為單位,調整了步槍的口徑,匆匆完成了戰役的準備工作。① 由於軍事訓練方面的種種不足,中###隊曾一度被國民黨當局譏諷為“毫無軍事訓練之老百姓”(國民黨中央宣傳部長彭學沛語)。②
  由於具有多方面的絕對優勢,蔣介石和國民黨軍事將領,對於打一場全面內戰,具有充分的信心。蔣介石曾坦言:“比較敵我的實力,無論就哪一方面而言,我們都占有絕對的優勢,軍隊的裝備、作戰的技術和經驗,匪軍(注:這是蔣介石對人民解放軍的稱呼,下同)不如我們,尤其是空軍、戰車以及後方交通運輸工具,如火車、輪船、汽車等,更完全是我們國軍所獨有。一切軍需補給,如糧秣彈藥等,我們也比匪軍豐富十倍。重要的交通據點、大都市和工礦的資源,也完全控制在我們的手中。” “一切之條件,皆操之在我,我欲如何,即可如何。”③ 蔣介石甚至大言不慚地說:“時間到了,成熟的蘋果自然會墜入我們的懷抱。”④ 1946年10月18日在南京召開的秘密軍事會議上,蔣介石狂妄地宣稱“五個月之內打垮中###”⑤。
  然而,軍事上的優勢並不等於戰場上的勝利。古往今來,無數以弱勝強、以少勝多的戰例都能說明這一點。國民黨作戰原則的一系列失誤,使其沒有將最初的軍事優勢轉化為勝勢,並最終輸掉了這場戰爭。
  二、國民黨的作戰原則
  1.占點延線
  內戰爆發後,對於如何打贏這場戰爭,蔣介石有自己的一套邏輯和想法。他曾解釋說:“現代作戰最緊要的莫過於交通,而要控制交通就先要能控制都市,因為都市不僅是經濟政治文化的中心、一切人才物資集中之所,而且在地理形勢上,它一定是水陸交通的要點。我們占領重要都市之後,四面延伸,就可以控制所有的交通線。交通線如果在我們控制之下,則匪軍即使有廣大的正面,也要為我所分割、所截斷,使其軍隊運動的範圍縮小,聯絡斷絕,後勤補給都要感到困難,終至處處陷於被動挨打的地位。”因此,蔣介石的戰略是:“第一步必須把匪軍所占領的重要都市和交通據點一一收復,使###不能保有任何根據地。第二步要根據這些據點,縱橫延展,進而控制全部的交通線。如果所有鐵路公路交通運輸都控制在我們的手中,則我軍運輸方便,進退自如,一個兵即可當十個兵之用,一團兵即可當十團兵之用。同時匪軍方面則因占領地區被我分割,兵力便無法集中。須知過去匪軍之所以能做到‘以大吃小,以多吃少’,完全是他們機動性大過我們,行動飄忽,隨時可以集中他的主力來消滅我們一點。現在我們如能掌握交通,使匪軍不能自由調動,不能集中主力,則他們‘以大吃小,以多吃少’的策略,就無法實現。而我們正可反其道而行之,用‘以大吃小,以多吃少’的方法來消滅他們。因此我們作戰的綱領可以說是先占領據點,掌握交通,由點來控制線,由線來控制面,使匪軍沒有立足的餘地。”①
  蔣介石還從中國古代戰史中為自己尋找根據。他曾指出:“過去時代的流寇,只有兩種本領,一種是負隅,憑藉險阻,頑強抗拒;其次是流竄,政府向東進攻,他們就向西流竄,政府向南進攻,他們就向北流竄……但現在的情形卻完全不同了,交通如此發達,武器如此進步,無論什麼險阻,經不起飛機的轟炸,無論流竄如何迅速,趕不上火車汽車。”因此,只要國民黨軍攻占中共的根據地,占點延線,使其“不能負隅,那他就不能持久”,則“剿匪”即可大功告成。②
  全面內戰開始後,國民黨軍大力推行“占點延線”戰略。僅4個月,解放區105座城市就被國民黨軍占領。這些所謂的勝利,使蔣介石有點飄飄然。他以為“占點延線”戰略已接近實現,國民黨軍已取得決定性勝利。於是,1946年10月10日,蔣介石下達恢復徵兵制的命令。10月11日,也就是占領張家口的當天,蔣介石就宣布在11月12日召開“國民大會”,制定“憲法”,準備出任“總統”。不久,他對第一戰區司令長官胡宗南下達了進攻延安的命令。這樣,蔣介石已完全關閉了和平談判的大門。
  然而,蔣介石高興得太早了。他的“占點延線”戰略,一方面沒能在野戰中消滅或削弱共產黨的有生力量,另一方面又使自己背上了守備的沉重包袱,分散了自己的力量,導致占地越多,被牽制的兵力就越多,機動兵力越少,無力作運動戰。“以守土為目的,則處處設防,處處薄弱;以攻勢殲敵為目的,則部隊星羅棋布,無法適應戰機,集中轉用。”①
  事後,國民黨高級將領們也認識到這一點:
  由於防點守線,我們的軍隊被釘住了,失去了機動性並難以取得主動權。例如,當我們進攻共產黨時,如果我們削減了各個要塞的部隊人數,那麼匪軍將避免與我主力部隊決戰,而代之以到我軍後方打擊落弱據點。……如果我們考慮到各地的安全,那我們就沒有足夠的部隊去進攻。這不僅無效,而且有害。進一步說,當匪軍主力部隊攻擊我方一據點時,如果我們的援兵不及時趕到,這一據點就有被消滅的危險;如果我們的援兵及時趕到了,那匪軍就可能轉而攻擊另一據點。結果,就使得我們總是跟在敵人後面轉,每一個地方都陷入被動。②
  就這樣,由於“占點延線”戰略,數量和裝備上具有絕對優勢的國民黨軍,不知不覺中放棄了戰場上的主動權。到 1946年11月,國民黨軍的戰線已延長到約1萬公里,用於守備的部隊已接近其進攻總兵力的一半。據解放軍總部的統計,國民黨軍在其進攻高峰的10月份, 用於攻擊的兵力約占投入內戰總兵力的56%,而到11月份,降至46%。③ 這就造成了這樣一種局面:雙方兵力對比在總體上,國民黨軍仍占較大優勢;但在機動兵力上,它卻正在逐漸喪失優勢。
  2.戰略上取攻勢,戰術上取守勢
  毛澤東曾說:“蔣介石不是完全不懂得戰略的,多少懂得一點。”蔣介石發動全面內戰,他的戰略就是進攻解放區,把戰爭扭在解放區打,消耗解放區的人力、物力、財力, 徹底破壞解放區的經濟,使人民解放軍失去依託而不得不四處流動,同時又保持國民黨軍大後方的人力、物力、財力。蔣介石說:“古今中外的戰事,凡戰略上取守勢未有不敗之理。我們剿匪戰爭的原則是:‘戰略取攻勢,戰術取守勢。’”他就是按照這種思維實行全面進攻的。國民黨正規軍248個旅中,227個旅陸續用於進攻解放區。全面攻勢受挫後,蔣介石仍堅持戰略上取攻勢、戰術上取守勢。他說,共產黨在關內有三個重要的根據地:一個是以延安為政治根據地,一個是以沂蒙山區為軍事根據地,一個是以膠東為交通供應根據地。要打垮共產黨,就要摧毀上述三個根據地。因此,從1947年3月起,國民黨軍集中兵力對陝北和山東兩個解放區實行“重點進攻”,即所謂“雙矛攻勢”。到1947年6月,國民黨軍雖然攻占了延安,但消滅中共中央首腦機關和人民解放軍總部的目的卻沒有實現。毛澤東、周恩來、任弼時率領中共中央和人民解放軍總部繼續轉戰陝北,指揮全國各戰場的作戰。沂蒙山區和膠東仍控制在人民解放軍手中。於是,蔣介石決心加強對山東、陝北解放區的攻勢,力求迅速解決這兩區問題,然後,轉移兵力於華北、東北。蔣介石認為,國民黨軍隊控制人民解放軍的政治、軍事、交通三個根據地後,“進一步目標,即在斷絕其兵源補充,占領其糧食產區”。蔣介石說:“現在匪軍占領區內,人力糧彈最豐富的地區在哪裡呢?晉東、晉西和陝北都不是產糧食的地區,而且人煙稀少。上次我到延安,當地就很少壯丁。所以他的人力糧彈可以說全靠冀中、冀南和魯北這三個地區。如果我們派遣軍隊,犁庭掃穴,占領這幾個地區,他就真正成了流寇。一成流寇,只要我們軍隊窮追猛打,絕不放鬆,就沒有不被我們消滅的。”①
  面對國民黨軍“戰略上取攻勢,戰術上取守勢”,中國人民解放軍以戰役戰鬥上的進攻,大量消滅國民黨軍的有生力量,打破其戰略進攻。中國人民解放軍戰役戰鬥進攻的主要方法是:第一,誘敵深入,迫敵分散,集中兵力首先割殲其薄弱的一部,然後或轉用兵力殲滅他部敵軍,或後撤一步另尋戰機。第二,在敵重兵密集進攻的情況下,以主力揳入敵之後方,調敵分兵回援,尋機逐批殲滅援敵。第三,利用有利地形,以一部分兵力與敵盤旋打轉,調動、疲憊敵人,待敵之弱點暴露,再集中兵力以伏擊手段殲滅敵人。第四,圍城打援。第五,對分散守備交通線之敵人實行主動出擊,分別圍殲。
  通過一系列戰役戰鬥上的進攻,中國人民解放軍殲滅了大量敵人,使雙方力量的對比發生了很大變化,為轉入外線作戰創造了有利條件,從而挫敗了蔣介石的“戰略上取攻勢,戰術上取守勢”。
  國民黨方面編寫的戰史,對於“戰略上取攻勢,戰術上取守勢”作了這樣的檢討:“以擴大地域為目的,故平均使用兵力,同時向多方面發展。因此,既無殲滅匪軍之意圖,亦無捕殲匪軍之方案與部署。”“俟匪軍有生力量消滅後,廣大地區自然可以獲得。反之先求控制地域,致兵力漸形分散孤立,予匪軍實施運動戰逐次擊滅之好機,匪且趁機發展壯大,致使雙方戰力,匪長我消。”①
  3.速戰速決
  解放戰爭之初,國民黨憑藉其軍事力量的優勢,決定採取速戰速決的戰略方針,發動全國規模的內戰。其基本企圖是:用193個旅(師)約160萬人,即占全部正規軍80%的兵力,向解放區發動全面進攻,力爭在3至6個月內,首先消滅關內中共武裝,然後再解決東北問題。蔣介石曾經在一次軍官會議上狂妄地聲稱: “我們有空軍,有海軍,而且有重武器和特種兵。”“如果能配合得法,運用靈活……就一定能速戰速決,把殲匪消滅。”②
  從1946年6月下旬開始,國民黨軍先後對各解放區發動大規模進攻。其進攻的基本部署是:“以鄭州綏靖公署主任劉峙指揮8個整編師又2個旅,約22萬人,圍攻中原解放區;以徐州綏靖公署主任薛岳指揮58個旅,約46萬餘人,進攻華東解放區(包括山東、華中兩解放區);以鄭州、徐州兩綏靖公署和第一、第二、第十一戰區各一部共28 個旅(師),約25萬人,進攻晉冀魯豫解放區;以第十一戰區司令長官孫連仲、第十二戰區司令長官傅作義和第二戰區司令長官閻錫山指揮38個師,約26萬人,向晉察冀、晉綏解放區進攻;東北行營主任熊式輝和東北保安司令長官杜聿明指揮7個軍16個師,約16萬人,以主力一部沿松花江監視北滿解放區,主力位於瀋陽以東地區對付南滿解放區;第一戰區司令長官胡宗南所屬主力19個旅,約萬人,準備進攻陝甘寧解放區。此外,用於進攻廣東各游擊區及海南島解放區的兵力共計9個旅,萬人。”③ 此時的國民黨,氣勢洶洶,公開宣稱:從軍事上對付共產黨,“三個月至多五個月便能解決”。
  然而,國民黨高興得太早了。1946年7月至10月,即解放戰爭全面爆發後的頭4個月,國民黨正規軍就被殲滅32個旅,連同被殲的非正規軍在內,共計萬人。4個月中,中###隊經過大小80餘次戰役、戰鬥,殲滅了大量敵人,經受住了嚴峻考驗和鍛煉,取得了依託解放區實行內線作戰、殲滅美械裝備之敵的初步經驗,堅定了勝利的信心。
  在接下來的4個月中(即1946年11月至1947年2月),國民黨正規軍又被殲滅34個旅,連同非正規軍共約41萬餘人。這4個月的作戰,國民黨軍被殲萬人以上的戰役為前4個月的4倍,被俘正規軍少將、旅級以上高級軍官為前4個月的3倍,損失的兵力為前4個月的倍。國共雙方所占城市的對比數則由∶1下降為1∶1,兵力損失對比由∶1增至∶1。國民黨軍損失的兵力中,被俘、投誠、起義與傷亡對比由1∶1上升為2∶1。① 這些數據生動地說明:國民黨軍隊士氣低落,戰鬥力明顯下降,戰局正在向有利於共產黨的方向發展。
  由於損兵折將,1947年3月,國民黨不得不放棄了全面攻勢。全面攻勢的失敗,宣告了國民黨“速戰速決”理想的破滅。
  三、共產黨的作戰原則
  解放戰爭時期,中國人民解放軍逐漸形成了一套克敵制勝的作戰原則。
  1.不計較一城一地之得失
  早在1936年12月,毛澤東就指出:“關於喪失土地問題,常有這樣的情形,就是只有喪失才能不喪失,這是‘將欲取之必先與之’的原則。如果我們喪失的是土地,而取得的是戰勝敵人,加恢復土地,再加擴大土地,這是賺錢的生意。”① 解放戰爭之初,面對着數量和裝備均占優勢的國民黨軍隊,1946年7月20日,中共中央明確指出:“若干地方、若干城市的暫時放棄,不但是不可以避免的, 而且是必要的。暫時放棄若干地方、若干城市,是為了取得最後勝利,否則就不能取得最後勝利。此點,應使全黨和全解放區人民都能明白,都有精神準備。”② 9月16日,中共中央特別強調:“以殲滅敵軍有生力量為主要目標,不以保守或奪取地方為主要目標。有些時候,為着集中兵力殲滅敵軍的目的,或使我軍主力避免遭受敵軍的嚴重打擊以利休整再戰的目的,可以允許放棄某些地方。只要我軍能夠將敵軍有生力量大量地殲滅了,就有可能恢復失地,並奪取新的地方。”③
  不計較一城一地之得失,並不等於隨便放棄解放區的城市和農村。首先,要在有利於殲滅敵人的前提下,才考慮對城市和地區的棄、守或攻占。其次,必須盡一切可能保持必要的戰略根據地和機動作戰的迴旋餘地。再次,所謂主動放棄,是指野戰軍為執行殲敵任務而作必要的轉移。擔負堅持地區鬥爭的地方武裝和游擊武裝, 仍應依靠群眾,有計劃、有準備地在當地廣泛開展游擊戰,開闢敵後戰場,牽制敵人,配合我軍正面戰場作戰。總之,既要堅決反對脫離殲敵目的的單純防禦或消極防禦,又要防止輕易放棄地方的逃跑主義傾向。
  不計較一城一地之得失,以殲滅敵人有生力量為主要目標,科學地處理作戰中的人、地關係,成為共產黨取得勝利的一項重要原則。解放戰爭的頭4個月,共產黨損失105座城市,卻換來了殲敵32個旅的勝利。殲滅1個旅,要付出3座城市的代價。戰爭的第二個 4個月,國共城市得失相當,均為87座,國民黨軍被殲34個旅,戰局發展為中共不必喪失城市即能殲滅敵人。戰爭的第三個4個月,中共殲滅國民黨軍個旅,淨得城市58座,戰局已發展為中共既能殲滅敵人,又能恢復喪失的部分城市。
  2.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殲滅敵人
  改變交戰雙方力量的對比靠殲滅戰,而集中優勢兵力則是達成殲滅戰的物質基礎。解放戰爭之初,面對整體上占絕對優勢的敵人,中共力爭在每一戰役、戰鬥中造成局部的優勢,逐次消滅和削弱敵人,不斷充實、壯大自己。通過這樣的長期鬥爭,促成力量對比從量變到質變的飛躍,最終達到在整體上超過對手,從而奪取戰爭的勝利。
   1946年7月16日,中央軍委根據晉冀魯豫野戰軍陳賡縱隊在晉南作戰的經驗,致電各中央局、各軍區轉各師各縱隊首長,指出:“我陳賡縱隊現已開始作戰, 採取集中主力打敵一部、各個擊破之方針,取得兩次勝利。我各地作戰亦應採取此種方法,每次集中火力打敵一部,其比例應為三對一,最好是四對一,以求必勝, 各個擊破敵人。”① 1946年9月16日,毛澤東將上述思想闡述得淋漓盡致:
  (一)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殲滅敵人的作戰方法,不但必須應用於戰役的部署方面,而且必須應用於戰術的部署方面。
  (二)在戰役的部署方面,當敵人使用許多個旅(或團)分幾路向我軍前進的時候,我軍必須集中絕對優勢的兵力,即集中六倍,或五倍,或四倍於敵的兵力,至少也要有三倍於敵的兵力,於適當時機,首先包圍殲擊敵軍的一個旅(或團)。這個旅(或團),應當是敵軍諸旅中較弱的,或者是較少援助的,或者是其駐地的地形和民情對我最為有利而對敵不利的。我軍以少數兵力牽制敵軍的其餘各旅(或團),使其不能向被我軍圍擊的旅(或團)迅速增援,以利我軍首先殲滅這個旅(或團)。得手後,依情況,或者再殲敵軍一個旅至幾個旅;或者收兵休整,準備再戰。在戰役部署上,必須反對那種輕視敵人,因而平分兵力對付諸路之敵,以致一路也不能殲滅,使自己陷於被動地位的錯誤的作戰方法。
  (三)在戰術的部署方面,當我軍已經集中絕對優勢兵力包圍敵軍諸路中的一路(一個旅或一個團)的時候,我軍擔任攻擊的各兵團(或各部隊),不應企圖一下子同時全部地殲滅這個被我包圍之敵,因而平分兵力,處處攻擊,處處不得力,拖延時間,難於奏效。而應集中絕對優勢兵力,即集中六倍、五倍、四倍於敵,至少也是三倍於敵的兵力,併集中全部或大部的炮兵,從敵軍諸陣地中,選擇較弱的一點(不是兩點),猛烈地攻擊之,務期必克。得手後,迅速擴張戰果,各個殲滅該敵。
  (四)這種戰法的效果是:一能全殲,二能速決。全殲,方能最有效地打擊敵軍,使敵軍被殲一團少一團,被殲一旅少一旅。對於缺乏第二線兵力的敵人,這種戰法最為有用。全殲,方能最充分地補充自己。這不但是我軍目前武器彈藥的主要來源,而且是兵員的重要來源。全殲,在敵則士氣沮喪,人心不振;在我則士氣高漲,人心振奮。速決,則使我軍有可能各個殲滅敵軍的增援隊,也使我軍有可能避開敵軍的增援隊。在戰術和戰役上的速決,是戰略上持久的必要條件。……
  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殲滅敵人的作戰原則,使中國人民解放軍積小勝為大勝,最終取得了完全勝利。“集中優勢兵力消滅敵人有生力量的思想,在軍事指導上是劃時代的人民軍隊的天才指導。”這樣,國民黨軍隊處在不斷的消滅中,甚至兵源後繼困難。“消滅有生力量這一條,使敵人把和尚道士也抓來當兵。”①
  3.運動戰的原則
  “戰勝蔣介石的作戰方法,一般是運動戰。”②“避開優勢敵人的致命打擊,並轉移軍力求得在運動中殲滅敵人。”③大踏步地前進、大踏步地後退,尋找有利時機殲敵,成為殲滅敵人有生力量、戰勝敵人的又一重要原則。
  全國解放戰爭之初,中國人民解放軍之所以採取以運動戰為主的作戰方針,是由於解放軍已組建了具有一定規模的、能得到廣大地方武裝和民兵密切配合和支援的野戰兵團;有了聯結成片的、幅員廣大的解放區作為解放軍迴旋機動的良好戰場。同時,採取這一作戰方針,也便於我軍選擇有利的陣地條件和群眾條件,造成有利的兵力對比和作戰態勢,創造更多的殲滅戰機會;並可發揮我軍長於機動、善於野戰的優點,限制敵軍工事堅、火力強的長處。戰略防禦階段,由於敵人兵力上占有很大優勢,且處於主動進攻的地位,我軍採取運動戰以避強擊弱、避實擊虛,就顯得尤為必要。
  解放軍在內線實行運動戰的主要經驗有1) 明確樹立以殲滅敵人有生力量為主、哪裡能殲滅敵人就到哪裡去打的作戰指導思想,善於依據敵情的變化和臨時出現的戰機,改變作戰預案。(2)各個戰略區依據不同的敵情、地形和群眾條件,採取不同的機動作戰方法。諸如,華東我軍針對敵人集結重兵分進合擊的特點,主要採取打一仗、殲敵一部、後退一步這種“邊打邊走”的戰法;晉冀魯豫我軍抓住敵人比較分散、後方空虛的弱點,主要採取在大踏步進退中調動敵人,創造和捕捉戰機,各個殲敵的戰法;西北我軍在敵我兵力極其懸殊的情況下,利用有利的地形條件和群眾條件,主要採取“蘑菇戰術”;東北我軍採取南北滿密切配合,南打北拉、北打南拉的戰法,以粉碎敵軍先南後北、各個擊破的企圖,均取得了重大的勝利。(3)善於調動敵人,力爭殲敵於運動中或立足於未穩之時。(4)充分利用在解放區作戰的有利條件,隱蔽我軍行動及企圖, 造成敵之錯覺和不意,以達成戰役戰鬥的突然性。(5)審慎待機,經常控制主力於能應付各種可能出現的敵情的機動位置,以便在出現有利戰機時,不失時機地發起戰鬥,殲滅敵人。
  這種利用運動、尋找戰機的戰法,易於捕捉敵人,而不易為敵人所捕捉,成為以弱擊強的上策。“中國人民解放軍是以裝備與兵數劣勢的軍隊對美帝國主義裝備的蔣介石現代化軍隊作戰,由於他富於特殊的機動,善於在耗散敵人之中,集中絕對優勢兵力,捕捉敵人的弱點而不斷圍殲之,所以能夠源源不絕地俘獲敵人的武器、兵員以補充自己和強化自己。這就是毛澤東軍事原則所獨有的性質,而應為我們所把握以戰勝蔣介石。”①被解放軍俘虜的國民黨軍官說:“蔣本是肥牛,東拖西拉,拉瘦成老鼠,兩棒子打死了。”這就是國民黨軍在運動戰中疲於奔命、最後被殲的生動寫照。
  4.堅持主動性、靈活性
  在作戰中,共產黨強調主動性、靈活性。毛澤東指出:“這裡說的主動性,說的是軍隊行動的自由權,是用以區別被迫處於不自由狀態的。行動自由是軍隊的命脈,失了這種自由,軍隊就接近於被打敗或被消滅。”① 關於軍隊發揮主動性的客觀條件,毛澤東指出:“主動是和戰爭力量的優勢不能分離的,而被動則和戰爭力量的劣勢分不開。戰爭力量的優勢或劣勢,是主動或被動的客觀基礎。戰略的主動地位,自然以戰略的進攻戰為較能掌握和發揮,然而貫徹始終和普及各地的主動地位,即絕對的主動權,只有以絕對優勢對絕對劣勢才有可能。”②但這種戰略上的優勢是可以轉變的。方法就是人工地造成我們許多的局部優勢和局部主動地位,去剝奪敵人的許多局部優勢和局部主動地位,把他拋入劣勢和被動。把這些局部的東西集合起來,就成了我們的戰略優勢和戰略主動、敵人的戰略劣勢和戰略被動。這樣的轉變,依靠主觀上的正確指導。”③
  在作戰過程中,毛澤東非常強調作戰的主動性。晉察冀戰場的解放軍即發揚了主動作戰的精神。1947年4月的正太戰役即是一例。4月8日,晉察冀野戰軍首先對石家莊周圍之敵發起進攻,激戰三晝夜,攻克兩座縣城和石家莊周圍據點。晉察冀地區的國民黨軍,以4個師的兵力進攻大清河以北地區,企圖迫使晉察冀野戰軍回援根據地。但晉察冀野戰軍不為敵人的行動所牽制,按原訂計劃繼續西行,攻占正太路一個師,取得殲敵萬餘人的重大勝利。為此,毛澤東來電稱許:“你們現已取得主動權,如敵南援,你們不去理他,仍然集中全力完成正太戰役,使敵完全陷入被動,這是很正確的方針。正太戰役完成後,應完全不被敵之動作所迷惑,選擇敵之薄弱部分主動地殲擊之,選擊何部那時再定。這即是先打弱的,後打強的,你打你的,我打我的(各打各的)政策,亦即完全主動作戰政策。”④
  由于堅持主動性原則,中國人民解放軍各部隊都能積極尋取敵人的縫隙而大膽攻擊。從1947年3月開始,國民黨軍採取重點進攻,在打擊方向上部署了重兵,以防被各個殲滅,但仍難免被殲。劉伯承說:“國土之大,而與民為敵之獨夫蔣介石,僅僅以未被擊破的幾支軍隊湊成幾個重點,間隙地何其寬,弱點何其多,人民解放軍何其自由機動。”這種主動積極的氣勢,正是殲敵致勝的動力。
  靈活性,是歷代軍事家所要求的。岳飛曾謂:“陣而後戰,兵家之常,運用之妙,存乎一心。”⑤ 這就是強調根據實際情況靈活地運用戰術。毛澤東在《論持久戰》中指出:“(靈活性)就是具體地實現主動性於作戰中的東西,就是靈活地使用兵力。靈活地使用兵力這件事,是戰爭指揮的中心任務,也是最不容易做好的。”“靈活不是妄動,妄動是應該拒絕的。① 靈活,是聰明的指揮員,基於客觀情況,‘審時度勢’(這個勢,包括敵勢、我勢、地勢等項)而採取及時的和恰當的處置方法的一種才能,即是所謂‘運用之妙’。”② 劉伯承在解放戰爭時期強調:“一切行動都應適合現實情況。但現實是辯證的,指揮也應是辯證的,因此,指揮員果斷行事。”他善於“趨利避害、機動殲敵”,就是揚己之長、擊敵之短,運用機動靈活的戰術,出敵不意,消耗與殲滅敵人。1946年11月,在冀魯豫戰場,國民黨軍王敬久、王仲廉兩集團10個旅6萬人, 並肩北犯,且隊形密集,無隙可乘。劉伯承、鄧小平遂施行敵進我進之方針,甩開當面進犯之敵,主力軍大踏步前進,奔襲200里,插向敵人後方,乘虛向守備在巨野、金鄉、魚臺的敵人發起進攻,從而調動方先覺、張嵐峰、劉汝珍三股敵人來救,順勢在運動中殲滅其救者和退者,將張嵐峰部和方先覺、劉汝珍各一部殲滅, 並迫使王敬久、王仲廉集團止步,回顧隴海路。
  1948年7月,在襄樊戰役中,解放軍即是用臨時機變的辦法攻克襄陽的。戰鬥發起後,發現虎頭山、羊祜山不易攻下,但襄陽城東西兩面守備薄弱,乃改變作戰計劃,以地方部隊佯攻兩山之敵,集中主力攻擊其守備薄弱部分,然後會攻楊家祠堂康澤司令部,這樣襄陽便一舉攻克。
  在進軍西南的戰役中,則用另外辦法圍攻敵人。“在部署上為出敵不意,突然附其側背,斷其逃路。在行動上,則猛打猛追,使敵人無喘息餘地,更來不及變動原來部署,被動應戰。”③
  到1947年12月,中共中央軍委主席毛澤東將以上一系列作戰原則總結為十條“軍事原則”,成為人民解放軍指揮作戰的規範。這十條原則是:
  (1)先打分散和孤立之敵,後打集中和強大之敵。
  (2)先取小城市、中等城市和廣大鄉村,後取大城市。
  (3)以殲滅敵人有生力量為主要目標,不以保守或奪取城市和地方為主要目標。保守或奪取城市和地方,是殲滅敵人有生力量的結果,往往需要反覆多次才能最後地保守或奪取之。
  (4)每戰集中絕對優勢兵力(兩倍、三倍、四倍,有時甚至是五倍或六倍於敵之兵力),四面包圍敵人,力求全殲,不使漏網。在特殊情況下,則採用給敵以殲滅性打擊的方法,即集中全力打敵正面及其一翼或兩翼,求達殲滅其一部、擊潰其另一部的目的,以便我軍能夠迅速轉移兵力殲擊他部敵軍。力求避免打那種得不償失的,或得失相當的消耗戰。這樣,在全體上,我們是劣勢(就數量來說),但在每一個局部上,在每一個具體戰役上,我們是絕對的優勢,這就保證了戰役的勝利。隨着時間的推移,我們就將在全體上轉變為優勢,直到殲滅一切敵人。
  (5)不打無準備之仗,不打無把握之仗,每戰都應力求有準備,力求在敵我條件對比下有勝利的把握。
  (6)發揚勇敢戰鬥、不怕犧牲、不怕疲勞和連續作戰(即在短期內不休息地接連打幾仗)的作風。
  (7)力求在運動中殲滅敵人。同時,注重陣地攻擊戰術,奪取敵人的據點和城市。
  (8)在攻城問題上,一切敵人守備薄弱的據點和城市,堅決奪取之。一切敵人有中等程度的守備,而環境又許可加以奪取的據點和城市,相機奪取之。一切敵人守備強固的據點和城市,則等候條件成熟然後奪取之。
  (9)以俘獲敵人的全部武器和大部人員,補充自己。我軍人力物力的來源,主要在前線。
  (10)善於利用兩個戰役之間的間隙,休息和整訓部隊。休整的時間,一般不要過長,儘可能不使敵人獲得喘息的時間。
  毛澤東認為以上這些,就是人民解放軍打敗蔣介石的主要方法。各個野戰軍遵循這些原則,因而取得了一個又一個勝利。
  上述作戰原則,都是根據現代中國革命戰爭總結出來的,是中共掌握唯物主義軍事辯證法的反映,它符合革命戰爭的規律,是馬克思主義軍事理論的精粹。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9: Twen:川民之恨——“西南王”李井泉其
2009: 星光: 布什離開白宮,會有人想念他嗎?
2008: 亞歷山大征戰記:高加米拉戰役 (上)
2008: 亞歷山大征戰記:高加米拉戰役 (下)
2007: 范達人:口述歷史――梁效往事(摘要)
2007: 馬社香:毛遠新的劫後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