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人是一群漢化的占婆人 |
送交者: jinian 2010年08月15日14:50:26 於 [史地人物] 發送悄悄話 |
解龍將軍:越南人是一群漢化的占婆人
從越南有史記載的秦漢,一直到宋朝,越南都是中國領土的一部分。 而現在的越南,則是在侵占中國領土和併吞占婆(champa)國家的基礎上形成的。現代的所謂“越南人”,其實不過是是一群漢化的占婆人。歷史上本來沒有什麼越南民族,有的只是《林海雪原》裡坐山雕那樣的“邊區叛匪”,這些叛匪趁着中原內亂的機會,勾結一些當地的少數民族,和他們通婚雜交,形成了一些不三不四的語言文字和奇怪風俗,然後就利用機會向“兩頭”擴張。 所謂“向兩頭擴張”,就是一方面向中國領土擴張,一方面向中國領土以外的少數民族地區擴張。 例如在越南,就是一方面向中國領土的河內平原、紅河流域擴張,一方面向順化以南的占婆人地區擴張。 例如在朝鮮,就是一方面向中國領土的平壤地區、漢江流域擴張,一方面向漢城以南的三韓人地區擴張。 例如在日本,就是一方面向中國領土的四國、九州等處的“漢委奴國”擴張,一方面向本州和北海道等處的蝦夷人地區擴張。 占婆國家,在今越南中南部,其領土占有吸納在越南領土的大半。其梵文名“占婆補羅”,意為“占族所建之城”。《新唐書·南蠻傳》始稱占婆。約公元192年,在對抗漢朝文明的過程中,占族開始建國,《三國志》稱林邑(臨邑)。唐末改稱占城。到了十一世紀時,占婆國勢日盛。但十四世紀中,由於部族分裂轉衰。1471年,越南後黎王朝攻取占婆大部分土地。1802年阮氏立國安南(越南的前身),略取占婆全部土地,定都順化,占婆亡。 作為東南亞的古國之一,占婆與扶南(funan,今柬埔寨)一樣是最早有史可考的國家。領土的範圍大概在現在越南的中南部,也就是漢朝所建的日南郡的大部。 其居民主體是源自馬來半島的占族人,現在還有些殘餘未被越人同化,是越南和柬埔寨的一個少數民族。受印度文化的影響極深,一度信仰婆羅門教。考古資料顯示,濕婆神(婆羅門教的主神之一)在那裡受到了廣泛的崇拜。 占人自稱其國是占婆國,但在中國的史書裡面,則有三個不同的稱呼:東漢末以後稱林邑,唐時稱環王國,五代以後稱占城。 占婆國公元一世紀末從東漢政權治下獨立後,北與中國各王朝,南與柬埔寨各王國長期交戰,沒有落什麼大下風。但是“邊境叛匪”安南人(越南人的早期稱呼)興起之後,占婆人卻在和他們膠着的幾百年間逐漸被蠶食,出了幾個想振作的國君,也只是輸得更慘。最終在安南“後黎朝聖宗”這個叛匪頭目的“親征”下徹底瓦解,淪為安南的屬國,並最終悄無聲息的被越南人同化。而從“安南”這個名字看,也完全是“中國本位”的、是從中國角度觀察的結果。就像是“安西都護府”、“安東”(現改名“丹東”)等成為一樣,都是從中國的觀點來命名的。這正如“朝鮮”、“日本”也是從中國的觀點來命名的:“朝鮮”是說“朝日鮮明”,“日本”是說“日頭升起的地方”,顯然都是他們的西部鄰居給他們命名的,否則,誰會自己意識自己是“東方”呢?這正如稱呼中國是“遠東國家”的,肯定是西歐人。 占婆國的存在時間,幾乎有一千五百年。一部越南史,就是一部越占交爭史,就是一部一群漢化的占婆人最終成為“越南南方人民”的歷史。質言之,是中國文化與印度文化的交爭史。 回顧一下東漢時期,林邑的建國,就是從漢朝治下脫離的過程。占人(此時稱象林夷)本居日南郡象林縣一帶,東漢末屢屢反叛,劫掠州縣,交州刺史不勝其煩。其中一次在漢順帝永和二年(公元137年),征交趾兵平叛,結果反而倒戈,形勢非常危險,廷議要調荊、楊、兗、豫四萬人征討,幸虧名臣李固力阻,派人招降,其後夏方兩任交州刺史,威信極高,占人聞其名而降。時至漢獻帝初平年間(190-193年),象林人區方殺中國縣令自立,為林邑王,林邑最終獨立。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林邑王范雄(區連外孫,其間的世系不可考),範文(本是奴隸,後趁王死篡位,牛人吧),范胡達(文子)范陽邁(胡達子)在位期間,時時劫掠日南郡,但這些人卻使用漢姓,可見確屬“邊境叛匪”。 到了兩晉,中國實力進一步衰弱。後來劉宋的交州刺史不得不與之長期作戰。其中范熊甚至想聯合扶南國一起北上,奪取中央政權。 《水經注》裡面曾經有一段東吳時期林邑與東吳於灣大戰,占領區粟地區,而後兩國息兵,以壽冷縣(今順化)為界的記載。事在東吳赤烏十一年(公元248年),不過不見於其他古籍,也無林邑王名號。到了宋武帝劉裕,實在是忍無可忍了,他在元嘉二十三年(公元446年)派交州刺史檀和之北伐。陽邁陽降陰戰,被識破,和之大軍攻陷區粟(就是三百年前被占的那個地方),並乘勝南追,大略其都而還,據說獲得合十萬英鎊黃金的戰利品。《宋書》只說“所獲珍異,皆無名之寶”,《南齊書》就有一段搞笑的論述了:說林邑有金山,有金汁流出,林邑國就鑄神像為金人。和之平林邑,毀其金人,得到數萬斤的黃金,他死後見胡神為祟。自此以後林邑基本無力北侵,並於永明九年(公元491年)受南齊封號為持節,都督緣海諸軍事,安南將軍,林邑王,這是臨邑作為藩屬首次受封。 到了隋唐時期,陳朝的衰落讓林邑人再度入侵,不過時間很短,因為隋朝兩帝的兵威徹底再次擊潰了林邑的野心。隋文帝的伐林邑可是一個經典戰例: 隋文帝滅陳後,天下承平無事。恰好林邑久不朝貢,大臣們都說那裡多異寶,文帝聽罷心裡痒痒的(呵呵,劉宋的故事可是很吸引人),遂於仁壽末遣大將軍劉方南征。林邑王率巨象出戰,隋軍打不過。劉方心生一計,於是在戰場掘了很多陷阱,然後假裝潰退,林邑兵窮追。結果象兵全陷了進去,一片混亂,大敗。劉方打到國都,戰利品有金神十一個。隋煬帝大亞元年(605年),煬帝派軍南征,滅林邑國,分其地方為三郡。占人不服,屢屢反抗,終於復國成功。 之後就是唐朝,林邑王攝於中國國威,不敢造次,朝貢不絕。獻太宗的貢品中有一隻白鸚鵡,非常聰明,善於應答。太宗看了覺得憐惜,就叫使節把它放了。到了至德元年(公元756年),林邑王被權臣所殺,並被族滅。國人立王頭黎的女兒為王,卻難以治國,於是立頭黎的外甥為王,並把女王嫁給他,以後林邑王稱環王。 占城的衰亡開始在五代時候。那時邊境叛匪安南人趁機脫離中央政府,從此與中國只保持“藩屬關係”,就像朝鮮和日本一樣了。宋太宗之時,占城王楊波為安南黎朝所苦,請求太宗下詔,安南不得不有所收斂。這樣的詔書宋時下了好多次。宋神宗熙寧九年(公元1076年)大軍南下,把侵占國土的安南逐出。林邑王也在南部配合用兵,卻失敗而納貢。以後就無甚可說了。占城被安南逐漸蠶食,中國愛莫能助。 1281年忽必烈派大將唆都由海路攻擊占城,占城王迅速投降納貢。但是占城王很快“既臣而復叛”,忽必烈震怒之下,命兵假道安南南下(或者是假道滅虢之計也未可知),安南陳朝不從,元軍不勝而還,占人趁機殺死唆都,元朝對占城的戰事至此結束。其原因是越南的水網太多,蒙古騎兵沒有了用武之地。 占城的迴光返照是明成祖滅安南為郡的時候,那時占城總算收回了所有的被占領土。此時居然還“心懷二意”,侵略真臘,成祖下詔止之。 1471年,安南黎朝終於決定對南方“頑抗到底”的占城人進行毀滅性的打擊。正月黎聖宗親自掛帥,率兵號稱七十多萬,到三月初一就占領了占城國都,俘獲國王茶全。可憐占城此時能動員的部隊只有五千多人。據說死者多達六萬多人。 占城大將蒲持持自立,並向安南納貢稱臣,被封為占城王,國土大概只有原來的五分之一。不久華英,南蟠兩國也被建立起來,占城被一分為三。占城王茶全的弟弟茶遂進行了最後的抵抗,但是到十一月也被打敗了。此後的占城就完全成為安南的屬國,實在是無事可記了。1720年,最後一個占城王和大部分國民逃入了柬埔寨。這個文明古國徹底退出了歷史舞台。據說紅色高棉時期,還有10-25萬的占婆人被柬埔寨人集體屠殺了。 中央政府與占婆的關係表明:安南建國以前,中國歷代王朝南邊的隱患就是占婆。占人本居中國領土日南郡象林縣,東漢末區連殺縣令自立為王。以後數百年間和中原王朝在日南郡拉鋸,直至安南興起,占婆與中國不再交界。而所謂安南人就是中國的邊境叛匪。這裡面還有一個問題,歷史學家們一直猜測中國的一個縣不可能完全印度化,所以林邑和占婆不大可能是同一個國家,或許是一個征服了另外一個。最早的占婆人有可能來自印尼群島。 東吳至南朝,中國各王朝基本上都偏安江左,於交州之地不予過多重視。恰巧此時林邑尚為蠻夷,遠未開化,向北劫掠甚多,與中國交兵不斷,如林邑王范胡達就是無歲不征。隋唐勢強,煬帝甚至曾滅其國為郡,戰事甚少,安安靜靜的納貢日子比較多。至五代時,安南興起並最終建國,中國與占婆兩國再無利害關係,反而有了共同的敵人安南人。占城為安南所迫之時,常向中原王朝求救,如明成祖征安南所列的二十大罪中,就有六條是關於侵略占城的。當然,還有一個插曲就是元朝對占城的進攻,占城雖降復叛。 說點占婆的風土人情:他們“貴女賤男,同姓為婚,婦先娉婿”(《晉書》)。其實現在的“越南民族”多少還保持了這個母系社會的風俗。此外,“人皆倮露徒跣,以黑色為美”(《晉書》),當時的“南蠻”部族多是這樣,即使現在他們還是把牙齒塗成黑的!晉朝的使臣還勸扶南王讓百姓穿衣,變成“衣冠”之人。不過占人“有文字”(《晉書》),即布拉赫米文字,後來的占文。“王衛兵五千,戰乘象,藤為鎧,竹為弓矢,率象千,馬四百,分前後”(《新唐書》),這是關於其軍隊的很詳細的解釋,隋將軍劉芳就曾經大破象兵。“(成祖)四年貢白象方物”(《明史》),觀占婆國的貢物,多為象,犀角,香料等,皆為盛產之物。《征占日程》(越南文人作,著者未知)裡面記載了幾件奇異的事情。說占城有飛頭瘟,沒有身體,只有一頭飛來飛去吃人。還有占城國內多有一種食人魚,即使在小溪裡面人也只敢乘筏子。 占婆的文化:開始的時候說到占人一度信仰婆羅門教,如今的遺蹟有很豐富的體現。這種印度教的傳播是東南亞民族早期發展的一個重要特徵。但是到公元1676年的時候,占人基本上就轉而信奉伊斯蘭教,這樣導致了一種文化上的斷層,尤其是對這樣一個現在幾乎沒有領地,朝不保夕的民族。最近看到一些占人辦的網站,發覺他們在艱難的保持自己的傳統。有個網站最醒目的一句話是"Champa will survive,as long as its culture is alive"(只要占婆的文化存在,占婆將永存)。其實這是一句空話,占人以前是印度教,後來是伊斯蘭教,就是沒有自己的東西,和安南人、越南人是一路貨色。 以上的簡述中占關係史,忽略了一個重要問題,就是文化聯繫。占城並沒有受漢文化太大的影響,也不在漢文化圈內,一直以來都是“印度教文化”的國家。但是中國經濟史上,“占城稻”卻是鼎鼎大名:江淮地區歷來苦於沒有抗旱的水稻品種,一遇乾旱就沒有什麼收穫。宋真宗從福建取來占城稻三萬斛,分給江淮地區種植,他甚至在殿後試種,成熟後拿給百官看,足見其重視。占城稻自然源自占城,抗旱早熟。宋以後的水稻產量由此上了一個大台階。 至于越南,對中國的貢獻還不如占婆,只有添亂。不信你看,現在又來了。 2010年8月15日,日本投降紀念日
|
|
|
|
實用資訊 | |
|
|
一周點擊熱帖 | 更多>> |
|
|
一周回復熱帖 |
|
|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
2009: | 說說“大躍進” | |
2009: | 如果毛主席還活着會允許人剝削人的現象 | |
2008: | 陳永貴後來對逮捕“四人幫”的看法。 | |
2008: | 申時行: (社論) 評郎平從黨代表到漢奸 | |
2006: | 真實的鄧世昌 zt | |
2006: | 歷史分析:曹雪芹毒殺雍正的可信性(zt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