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無極
萬維讀者網 > 史地人物 > 帖子
高伐林:“目標:巴頓”——美國軍神死亡之謎(下)
送交者: 高伐林 2011年03月06日13:44:36 於 [史地人物] 發送悄悄話
  要查出一個人被誰幹掉,除了追究作案時間和條件,還得考察作案動機。對立下那麼多戰功的巴頓,究竟是誰要冒天下之大不韙,置之死地而後快?巴頓那種誰也不放在眼裡的脾性,早得罪了無數人,誰最可能下手呢?最恨巴頓的肯定是德國人,其次是蘇聯人,再次,巴頓得罪的就是他的上司,尤其是艾森豪威爾將軍了


◆高伐林


(續上篇)美國間諜殺美國功臣?

  對《目標:巴頓》一書的作者威爾考克斯來說,最不走運的是,此時巴扎塔已經是85歲耄耋之年;更糟糕的是,他剛經歷過一次中風。
  不過,巴扎塔早就對人講過自己的故事。在16年前的1979年,他接受華盛頓一家激進的周報《聚光》(Spotlight)的採訪,10月22日該報在頭版刊出了以“有人雇我刺殺巴頓”為題的文章。他說,戰略情報局OSS的頭子比爾·多諾凡(Bill Donovan)本人,要他刺殺巴頓將軍,但是他沒幹,因為他“認識巴頓並且喜歡他”。1945年12月9日,車禍由他的一個熟人幹了——他只說是個“熟人”,但熟人是誰,他說不知道,或者不想透露。巴頓沒在車禍中喪生是在計劃中的,但巴扎塔稱,他聽說在醫院裡用“可以引起血栓、心臟衰竭之類的氰化物提煉藥劑”送了巴頓的命。藥劑是在捷克斯洛伐克製作的,只用一點點,就可以在“18到48小時之內”的“確定時間內”結果一個人。
  威爾考克斯很吃驚:說巴頓死於謀殺難道還不夠引起爭議?此人
還指控多諾凡參與了陰謀!——多諾凡是二戰中美國的偶像之一,他受羅斯福總統的親自委任,創辦了美國第一個情報間諜網,是這個系統的“指路燈塔”。
  1979年巴扎塔對《聚光》說,1944年9月,他與英國情報人員米勒駕着摩托車衝過德國防線去找美國部隊——米勒事後寫道,“當時巴扎塔簡直是不顧性命地猛衝”。他負有一個秘密使命:要制止巴頓部隊進入德國,這是多諾凡同其他上司在巴頓進入法國之前的一系列會議上決定的。
  他們怎麼制止巴頓前進呢?巴扎塔含糊其詞,只對《聚光》說,他們“從軍事上”制止巴頓,別的就不肯多說了。
  從二戰戰史上看,巴頓確實在接近法國貝爾弗特峽谷時被制止了前進。很多史料記載,那是因為艾森豪威爾(一說是布萊德雷將軍)把汽油分配給了蒙哥馬利,因為他們比較喜歡蒙的進攻計劃,而且也不想破壞美軍與英軍的關係。
  得不到汽油令巴頓氣得夠嗆,他本來向德國邊境推進得比蒙哥馬利更快的。巴扎塔對《聚光》說,他不知道誰讓多諾凡制止巴頓前進,但是“鑑於多諾凡直接聽命於總統……我覺得(羅斯福總統)知道而且批准了這一行動。”如果自己不接受這項任務,巴扎塔確信自己會被幹掉——“在倫敦街頭被一輛出租車撞死”。
  他還說:“上面”覺得巴頓不服從指揮,自作主張,難以控制,“我們使用了某種計謀,還真見效”,巴頓果然停在貝爾弗特峽谷西南了。但“這麼做是災難性的”,因為德國軍隊得到了喘息時間,給美軍造成了重大傷亡,比跟納粹任何一次戰役都更慘重。
  1945年4月,歐洲戰事快要結束的某一天,巴扎塔和多諾凡局長見了面。多諾凡問他將來想幹什麼,他告訴局長他想繼續干間諜,多諾凡對這個回答很滿意,說“太棒了”,說有一些“有意思的”任務給他,這些任務“事關某種複雜的美國利益”,“需要你敢作敢為的愛國品質”。
  巴扎塔問,這活兒是不是沒人認帳?多諾凡回答,“對,這是最保險和安全的方式。”他行動時得自己找幫手,沒有哪個機構會認帳,沒有官方的支持。然而回報正是巴扎塔想要的:繼續擁有危險而自主的間諜生涯。他接受了。
  巴扎塔對《聚光》說,1945年秋季,他跟多諾凡簽了合同去殺巴頓,報酬是一萬美元,大致相當於如今十萬美元。他轉述多諾凡對他說,“我是從上頭接受命令的。很多人都希望辦成這事。”多諾凡把巴頓說成一個“惡魔”,幹的事情違背美國利益,是美國實現目標的威脅、安全的威脅,這種情況不能再容忍了。巴扎塔說,他並不喜歡多諾凡,但局長畢竟“是頭兒”。他也相信多諾凡所說的巴頓“不按牌理出牌”,“不把命令放在眼裡”。
  但因為他和巴頓是朋友,他秘密地向巴頓透了點風聲,沒說是誰,也沒說要幹什麼,只告訴他,“自己人”要出手傷害他。“他是一個勇敢的人,說,好啊來吧,他們得跑得快才能追上我。”
  巴扎塔對《聚光》說,巴頓之死,儘管不是他親自干的,但多諾凡以為是他幹的,付給他一萬美元酬金,他“一直保存着這筆錢”。


  自稱參與暗殺巴頓的巴扎塔,在歐洲戰後時期充當情報人員時所用的眾多外國駕照之一。


  巴扎塔向參觀他的畫展的摩納哥王妃格蕾絲·凱莉講解。這位王妃1982年也死於一場車禍。


知情人變成當事人

  威爾考克斯見到風燭殘年的巴扎塔時,此人的說法與16年前對《聚光》說的有了重大差別:他不僅是知情人了,而就是參與者!
  巴扎塔16年前對《聚光》說,他不想執行暗殺巴頓的命令,但因為擔心自己被幹掉,還是不情願地去做了。但他16年後對威爾考克斯說的就不同了,不再稱自己被迫,而是說他內心經歷了一番掙扎,“逐漸地而且讓我不愉快地,我接受了他們的說法”,即巴頓應該被除掉。
  更驚人的是,他16年前說,他知道策劃車禍的是個他“知道”的“熟人”,自己並沒參加,還一度試圖讓這個計劃流產;但是在1995年他對威爾考克斯則說,那個“熟人”就是他本人!——就是他巴扎塔參與策劃了車禍,事發時他就在那裡。他說:“我幹了。我幹了。”
  巴扎塔說,車禍那天,巴頓和蓋伊中途去看一個古羅馬時期的城堡遺址時,他伺機湊到卡迪拉克旁,把“一件小玩意”塞進後窗的機械裝置里,使後窗無法關緊,便於車禍發生時向巴頓開槍射擊。
  對這一說法,威爾考克斯表示難以置信。巴扎塔若一直跟蹤,伺機接近巴頓的車是可能的,但當時是德國冬天,那麼冷,難道車裡的人會讓車窗不關緊?何況,司機並沒有離開車啊——伍德林也正是這麼說的,兩位長官去憑弔古蹟,他一直守在車裡。
  不過,巴頓和蓋伊去看城堡的時間不短,司機難道沒有離開車去遛達遛達那麼一小會兒?
  巴扎塔原來說過,車禍時有人向巴頓射出一顆“非穿透性彈丸”。他在接受威爾考克斯採訪時又描述了自己如何在車窗上做手腳。威爾考克斯分析說:如果巴頓在車禍那一瞬間正往窗外看,一顆這樣的“非穿透性彈丸”確實可以造成巴頓臉上頭皮上V字型創口(或說Y字型)、並打斷他的頸椎。但問題是:這樣的作案機會微乎其微。蓋伊和伍德林都沒受傷,更沒昏迷,在短短幾秒鐘內,刺客怎麼可能瞄準車窗內的巴頓射出這樣一顆子彈,而不被他們察覺?
  這些解釋不通之處,威爾考克斯認為可以用“記憶力的混亂”來解釋,但我們未必這麼想。


  巴頓所乘坐的卡迪拉克被撞得稀爛,左側是他的19歲司機伍德林,他說:他夾克上的斑斑點點,是染上的巴頓的血跡。


誰要幹掉巴頓?

  要查出一個人被誰幹掉,除了追究作案時間和條件,還得考察作案動機。對立下那麼多戰功的巴頓,究竟是誰要冒天下之大不韙,置之死地而後快?巴頓那種誰也不放在眼裡的脾性,早得罪了無數人,誰最可能下手呢?
  最恨巴頓的肯定是德國人,但這時納粹已經完蛋了;其次恨他的是蘇聯,巴頓是個百戰百勝的軍人,卻對政治和外交一竅不通,在戰場上,巴頓的名字意味着捷報;而在政治舞台上,巴頓的名字則意味着砸鍋。在美國需要跟蘇聯結盟時,他大放反蘇厥詞,早被斯大林列入“反蘇派”。在一次集會上他發表演說,聲稱戰後將由英美兩國主宰世界,故意不提蘇聯,掀起軒然大波;德國投降後,在美、蘇軍隊聯歡會上,巴頓對蘇軍元帥朱可夫又出言不遜,聲稱希望對蘇聯開戰。這讓杜魯門總統十分被動,使艾森豪威爾將軍大為光火。他甚至揚言“應該留下德軍,和我們一起打布爾什維克!”當時風傳,巴頓想聯合幾個相對損失不大的德國黨衛軍師,挑起對蘇戰爭。蘇聯對這個反蘇戰爭販子肯定恨之入骨。
  巴頓的孫女對威爾考克斯說過,她在國外時,有位神秘上校找過她,稱自己曾給俄國人當過間諜,告訴她說,“有人給一個醫護人員下過指令,打開我祖父的窗戶,好讓他感染上肺炎”。
  再次,巴頓得罪的就是他的上司,尤其是艾森豪威爾將軍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巴頓無數次不聽指揮,一意孤行,違抗美軍統帥部制訂的作戰方案。而巴頓則堅信,是艾森豪威爾阻止他在1944年秋卡斷法萊士隘口,使數十萬德軍得以逃脫。這批德軍於冬季在法國、比利時、盧森堡交界的亞爾丁山區發動反攻(即“突出部之役”,Battle of the Bulge),造成數千美軍陣亡。



三位將軍,左起:艾森豪威爾,布萊德利,巴頓。

  巴頓多次公開指責盟軍總司令艾森豪威爾,當時艾森豪威爾的幕僚正打算幫他積累資源以走向白宮呢,而巴頓很可能從中作梗,這些人便陰謀搬掉巴頓。威爾考克斯在書中說,巴頓知道許多秘密,足以毀掉許多人的前程。若巴頓能活着,艾森豪威爾很可能無法在1953年當上美國總統。
  《目標:巴頓》一書的內容介紹,是巴頓歷史學會創辦人和主席查爾斯·普羅溫斯寫的。他認定:巴頓的上司嫉妒和害怕他,因他是美國陸軍中最棒的將軍;因為他會揭露二戰中盟軍最高指揮集團中種種怯懦、不勝任甚至腐敗的行為而害怕他;還有一個從沒斷過的說法,說俄國人也要殺他,因為斯大林恨他。
  威爾考克斯採訪過美國陸軍反間諜部門的軍官斯庫比克,他宣稱,在獲悉巴頓名列斯大林的暗殺名單後,曾一再向多諾凡示警,但自己隨後卻被調回美國。這種可能性看來是最高的:美國人借刀殺人,設法給蘇聯人提供刺殺巴頓的機會。巴扎塔正是持這種觀點。他說,巴頓就醫後開始好轉,但蘇聯特務組織NKVD(KGB前身),派員混進醫院下毒,美方則任由巴頓被毒殺。
  此外,還有人認為巴頓之死與黃金有關——不是說巴頓貪財,而是說他阻擋別人貪財。有一種傳言說:美軍在德國地下礦井米滕瓦爾德發現了德軍埋藏的大批黃金,一些高級將領偷走了這批黃金。巴頓聞訊後十分惱火,親自領導此案的偵破,下令逮捕這些將領。可就在這時,巴頓突然命喪黃泉。他很可能死於這些人的暗算。
  六十年來,政治運作已經進化了不少,今天我們覺得暗殺不合情理。但是用歷史的眼光來看,在六十多年前,暗殺並非那麼不可想象。一個旁證是:1943年底,同樣出身於西點軍校的中國戰區參謀長史迪威上將,就對下屬多恩上校下令,說在開羅時奉“(羅斯福總統)口頭密令”,要暗殺蔣介石。多恩擬訂了三個方案:用毒,兵變,墮機。史迪威選定最後一種,下令準備,但最後沒有實施。(原載《史迪威日記》和多恩著述,轉引自楊天石《尋找真實的蔣介石》下冊386頁)
  冷戰期間,諸如可爆香煙、毒針雨傘、放射性咖啡……都是CIA和KGB用來鬥法的利器。上溯到二戰中,運用生化手段謀殺也不是難題,蘇聯當時就建立了一個“特別局”,下設實驗室,專門研製生化毒藥。根據CIA研究,對於行刺來說,經過設計的意外事故是最有效的辦法;而在醫院裡,最有效而不會被人懷疑的,就是藥物。




肇禍軍用卡車的司機湯普森在車禍現場,居然一臉笑容。


疑雲未消
  
  在威爾考克斯看來,即使巴扎塔是說謊,或者因中風而記憶混亂,車禍還是值得重新審視,因為有太多疑點:
  ——所有和巴頓車禍有關的記錄都找不到,像官方事故報告、目擊人的證詞……全都無影無蹤;
  ——車禍確實有蓄謀而並非意外的跡象:根據伍德林的描述,那輛卡車很可能就在那裡等着巴頓的車撞上來;
  ——在位於肯塔基州的巴頓博物館裡展出的那輛被說成是車禍時巴頓座駕的卡迪拉克,有證據證明是贗品;
  ——車禍現場的肇事者和關鍵目擊人,像卡車司機湯普森和他車上另外的人,在未受徹底調查之前就被放走;
  ——巴頓此前在一個月內遇到至少三次可疑車禍,均僥倖未受傷——電影《巴頓將軍》的編劇和導演也注意到了這一點,特意安排了巴頓在載重車輛眼看就要撞上自己的一瞬跳開的情節;
  ……
  讓威爾考克斯納悶的還有那位駕駛吉普的軍士斯普魯斯音訊杳然。以前的記載中都這麼叫他,可是在蓋伊將軍回憶錄里,他明明是叫斯克魯斯。在車禍之前他駕車超過卡迪拉克,也就是說,先與那輛肇事的卡車擦身而過。按照常理,他開過去並不遠,不致於沒看見也沒聽見身後那麼大動靜的撞車吧,難道他都不回頭去救助長官?
  威爾考克斯就去找這個斯克魯斯,最後只找到了他56歲的女兒——她的父親,已經在1952年她還只有11個月大時就神秘死亡了。她母親1950年嫁給她父親時才20歲左右,這位女兒說她父親從不跟她母親談戰爭或過去。
  沒有人能確鑿證明巴頓將軍是遇刺身亡——至少憑目前的證據還不能,也許永遠都不能。然而,可以有把握地說,針對巴頓,有人策划過多次暗殺。
  威爾考克斯在《目標:巴頓》書中,列出了95個他採訪過的重要角色和資料來源。該書還有許多內容,限於篇幅,本文無法細說。
  1945年6月,巴頓最後一次回家,儘管他被美國民眾當成英雄來歡迎,他卻對家人說,這是他們最後一次見他了——“我的氣數盡了。我不知道將會怎麼發生,但我是一定會死在那邊的。”歐洲戰爭不是已經結束了嗎?他回歐洲也不再是投入生死廝殺,他怎麼那麼肯定“一定會死在那邊”?
  在《目標:巴頓》一書的封底,刊出了WABC著名電視節目主持人約翰·巴徹勒的話:“看了這本書以後,雖然不能確信他是被暗殺,但再也不能肯定他不是被暗殺的了。”
  確實如此。巴頓是被美國情報機構暗殺嗎?這個巨大的疑團並非自本書而起始,也不會因本書而結束。
  (寫於2009年。曾刊於中國《先鋒國家歷史》雜誌)



巴頓將軍留下了英勇事跡、生動逸話,也留下了難解疑團。



  相關文章“目標:巴頓”——美國軍神死亡之謎(上)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0: 推薦博文:哥哥一走十年了(四)
2010: 推薦博文:哥哥一走十年了(五)(六)
2009: 潘顧問在西安空軍通校《上》
2009: NoWorry:愛國愛的不可思議
2008: 無敵的八旗
2008: 如果這是宋史 (二十)
2007: 梁效反對過周總理嗎?(ZT)
2007: 隨衛江青的回憶(ZT)
2006: (轉)追尋林昭
2006: 大將朱瑞:將軍沒有看到最後勝利ZT (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