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無極
萬維讀者網 > 史地人物 > 帖子
革命是下策,有路走時千萬別輕言革命
送交者: 高伐林 2011年10月12日16:41:07 於 [史地人物] 發送悄悄話
  關於吵得紛紛揚揚的“革命”,我有兩句話:一,革命是對的;二,繼續革命是錯的。我們應該說革命是階級鬥爭不可調和的產物,萬不得已而為之,革命是下策,在沒有路走的時候,下策也是一策,但是有路走的時候千萬不要輕言革命。我們現在有一項很大的事情叫做安頓革命


  老高按:利用業餘時間整理了二十來位學者、官員、作家(其中至少有六七位稱得上是當今最著名的歷史學家)對孫中山的評價,引起網友們相當激烈的反響,讓我出乎意料。回想起來,可能我自己從十來年前,世紀之交,就接觸歷史學家和作家們這些眾說紛紜,已經習以為常了,沒想到,對於非歷史學界的朋友看來,還很出乎意外。
  與此相關的還有,對袁世凱被扣上的幾頂帽子(除了“告密”、“簽約”、“稱帝”之外,還有一頂“竊國”——取孫中山而代之當民國大總統,是最早被專家否定的),多年以來歷史學者就不斷深入探究,基本史實也弄清楚了,比較有系統的是中國大陸學者張永東好幾年前在海外出版的《百年之冤——替袁世凱翻案》。雖然如何分析評價分歧仍然很大。
  不過這些成果,看來主要也還是為學界熟知,尚未擴展到非歷史專業的民眾的觀念中去。這讓我領悟到,專業人士的研究成果普及為社會普通民眾的常識的過程,有一個相當長的時段。
  如此說起來,“辛亥百年”倒是一個契機,使專業人士的研究成果能夠儘可能廣泛地深入人心。最近兩三年來,中國大陸出版的關於晚清、辛亥革命、和北洋、五四時期的研究專著,種類和數量驚人,除了袁偉時這樣的老學者,像張鳴、張永久、張耀傑這樣的中年學者成為學界中堅,通過出版專著、接受採訪、舉行講座、參加研討會、主持電視節目等方式,從全新觀念、全新視野,來審視一百年前的滄桑變幻和風雲人物。
  我想起我的一位同校、同系、同年級、同寢室的好友吳兆龍。他當初在校期間並不顯山露水,但畢業29年來,尤其是最近10年來,經過艱苦努力,他卻成為中國電視界的大腕,成果纍纍。或當執行製片,或做監製,或為總策劃,或任責任編導,或者乾脆就是導演,電視連續劇《走向共和》《雍正王朝》《牽手》《西聖地》……都出自他主持或參與的創作團隊的手。
  其中最讓我一新耳目的,當然是十年前熱播的59集電視連續劇《走向共和》,熒屏上的慈禧、李鴻章、袁世凱、康有為、孫中山,都按照史學界的研究成果,加以全新演繹,在央視一套播出後,好評如潮,剛播完就立即重播,然而剛重播就立即被官方下令中止,地方台也不得重播。
  我每次回國,都與吳兆龍長談,都錄了音——當然,所談內容,不局限於《走向共和》,他詳細介紹了自己多年拍片的甘苦。但我最感興趣的,是歷史題材的《走向共和》與《雍正王朝》。吳兆龍告訴我,拍《走向共和》時,他被中央電視台派出擔任執行製片人兼責任編導,後來樣片送審時,劇組已解散,中央審片大員的意見,都是他在旁邊,一字一句記下,又一個鏡頭一個鏡頭、一句台詞一句台詞地琢磨、修改。
  吳兆龍雖然同意我錄音,但是,當我表示要寫些東西時,他說,關於《走向共和》的這一段,現在不要寫——太敏感,以後再說吧。我雖然覺得很遺憾,但只能從命。好在,他是獲獎專業戶,沒有哪屆電視評獎會少得了他的作品,介紹吳兆龍的文章,國內各家媒體都發了不少。
  吳兆龍常有妙言妙語。有一次一起吃飯聊天,其時正是中央電視台文藝中心副主任兼文藝部主任趙安受賄案發,鋃鐺入獄,兆龍說:將中央電視台大樓(那時央視還在軍博旁邊,沒有遷到大褲衩)整個一圍,砌一圈高牆鐵絲網,門口掛個牌子:“北京市第三監獄”,就正合適,一個人都不冤!
  我馬上問:也包括你?
  兆龍也敏捷,接得快:我不在這座樓里呀!——原來,他當時所在的電視劇製作中心,是在央視大樓對面的一條街上。

  扯遠了。還說回《走向共和》。這部電視劇,雖然不得在官方的電視台上播出,但是在網上、在民間,多年來不脛而走,稱得上是叫好(專家稱許)又叫座(市場歡迎),影響至今不衰。我在這裡,也向諸位沒有看過這部電視劇的朋友鄭重推薦。
  該片的最後一集,第59集,是孫中山的長篇演講。最後用字幕交代:孫中山的遺願,由中共黨人繼承、實現。談起這個結尾,吳兆龍並不滿意,他覺得,如果從藝術上着眼,全劇結束在張勳復辟遭到慘敗那一段最好。我也看得出來,這個結尾實在是有不得已的苦衷。不過,凡是至今對孫中山情有獨鐘的朋友,看他的長篇演講,一定會熱血沸騰,其藝術感染力讓我熱淚盈眶。
  今天我提起這部片子,不僅在於中國大陸網站上在辛亥百年之際有人拿這部片子與今年的《建黨偉業》進行比較,更是因為今天讀到的一篇好文章,是《走向共和》的總策劃之一鄭佳明(共三位總策劃,他排名第一)的一篇演講。我轉貼於此,與各位網友共勉!

 

 



歷史熱與歷史觀

——寫給辛亥革命一百年

鄭佳明,原載於共識網

  紀念辛亥革命100周年青年學術討論會上的發言(根據錄音整理,經本人閱改2011/10/10)

  我談一點看法,十年前,2001年,紀念辛亥革命九十周年的時候,我帶着長沙電視台的人一起做了一部片子,叫《走向共和》。《走向共和》播出了以後引起了很大的反響,這個戲後來被停掉,這裡面的是是非非我們今天不去討論。我當時寫了一篇東西,這篇東西的題目叫做《思考大變局,詰問歷史觀》,這篇東西沒有發表。我是想說,大的變局到來的時候,我們要我們應該有一些總體性的思考,對歷史而言,應該有歷史觀的思考。我剛才講到章開沅先生說,要前後三百年來看辛亥革命,這樣一種大的視野,他其實要求我們有一個大的歷史觀。我理解是一種變化的歷史宏觀。


一、歷史觀就是價值觀

  我今天想要討論一個什麼問題呢?我想討論的是:到了今天,我們如何來看辛亥革命?如何來看新民主主義革命?如何來看近代中國的革命?這裡邊有一個很大的問題是歷史觀的問題。當下有一種歷史熱,這種熱不僅僅是學術界,而且政治界,連老百姓都關心歷史,文藝新聞都來湊。熱鬧不僅僅是黨史,而且革命史、現代史,甚至古代史都熱。我可以講,幾十年來,或者說上百年來歷史沒有這麼熱。現在社會的人,對歷史真正從學術上上感興趣的很少。人們對歷史的關懷,很大程度上是對現實自己對社會對國家前途命運的關心和焦慮。中國人對歷史的審視,都是在歷史的轉變關頭,春秋時期也好,明清之際也好,五四時期也好,現在也好,這種審視有強烈的功利性、目的性,它是為探求中國從哪裡走來,今後到哪裡去?中國人總是把歷史與現實聯繫起來思考的,人們追尋的是歷史,拷問的是實現。還有,歷代統治者都要求老百姓當順民,不能說不同意見,所以中國人只能拿歷史說事兒,養成習慣了。告別革命?否定革命?唱紅革命?繼續革命?這些疑問的背後,是對歷史意義探索和當代價值的追求,歷史觀就是價值觀。


二、影響很大的三種歷史觀

  這裡就存在一個用什麼樣的觀點來看歷史的問題,在文化多元的情況下,中國人的歷史觀有很多種,但是對中國影響比較大,甚至占主導地位的歷史觀有三種:

  帝王史觀。第一種我把它叫做帝王史觀,五四以前我們所有的歷史基本上在寫一個東西:如何奪取政權?如何鞏固政權?歷代統治者不僅以史為鑑,以史資政,奪取政權,鞏固政權,而且以史為憑,以史為據,把歷史作為自己政權合法性的依據。傳統的歷史主要是講統治者的歷史,也就是講統治者打江山坐江山的歷史,也是某某家天下的歷史。史官是帝王的奴僕,史學是政權的婢女。人民在這裡面並不重要,而且,人民是被這種並不全面和不真實的歷史所蒙蔽和欺騙的對象。
  我們幾千年的史觀裡面一個非常深刻的東西就是以權為本、權本位。整體上對政權的關切分解到家庭和個人的時候是對權力的關注,特殊利益是通過權力獲得的,叫做爭權奪利。在國家範圍內,集團之間爭奪最高政權,在集團內部,家族或個人爭奪最大的權力。所以人們歷來把權力看得高於一切,包括我們學者也是如此,有一位大學裡當博導朋友,興奮的打電話告訴我,他提了副處長,大家都向他祝賀,我很詫異,博導和處長誰更有價值?我們今天的會議也是如此,坐在主席台的基本上都是當官的,我們的大學者只有一個代表,其餘的學者都坐在台下,大家都沒意見。這不是我們會議的問題,是我們國家的問題,是我們民族的問題。如果我們今天,領導都坐在下面,學者們坐在上面,可能很多人會認為組織者外行。我們的歷史觀和價值觀里都是官本位、權本位無論何時何地,官都是最大的。
  問題就在於,中國傳統的價值觀與帝王史觀是配套的,以農耕文明為基礎的。順便說一下,我們創造的所謂“計劃經濟”,實際上也為高度集中的體制和專制主義思想提供了新的經濟基礎。帝王史觀在中國影響非常大、非常深遠,就是因為有儒家學說從價值倫理角度給予支撐,並且以小農經濟為基礎。章學誠說“六經皆史”,反過來說,史即六經,史在中國就是文化,就是哲學,就是思想,就是價值。儒家的價值核心是“仁”,而這個“仁”,講的是君臣父子夫妻的名分和秩序,要害是以宗法等級制度和上智下愚的文化體制維護皇權。中國兩千年的封建主義應該直接叫做專制主義。辛亥革命的意義就在於把否定這個專制主義。但是,專制主義和它的文化、經濟基礎,在很長時間內都不會退去,時時刻刻頑強的表現自己,並總是在政治上找得到自己的代理人,在文化上找得到自己的代言人。中國為什麼會發生文化大革命這樣的劫難,只有專制主義才想得出做得到。近代以來,我們在政治上遇到的問題,從總體上說,仍然是從專制到憲政、從臣民到公民的轉型。我想說的是,帝王史觀的陰魂一直在庇護着專制主義,這是史學工作者要警醒的。唐浩明先生曾表示希望我牽頭,把他的《曾國藩》拍成電視劇,我沒有接受,除了客觀原因之外,我認為曾國藩在維護專制主義方面,在為官之道方面不可弘揚,那種以退為進、韜光養晦、機變權謀的東西實在是民族文化的糟粕,很多官員趨之若鶩,我們的官場水已經夠渾夠深的了。曾國藩在另外一些方面倒是值得研究和繼承,那是另外的話題了。

  革命史觀。第二個對我們影響很大的是革命史觀,新民主主義革命中形成的歷史觀,革命史觀也可以叫做唯物史觀,它是正確的,它曾經引導中國走向新民主主義革命並且奪去了政權。但是我們的史觀裡面注入了一些東西,這些東西仍然是對政權的關切,其實用性、功利性更加強烈。唯物史觀是中共的基本指導思想,在革命鬥爭中,本來還沒有生根的觀點又被扭曲了。唯物史觀有幾個基本觀點,生產的觀點、人民的觀點和階級的觀點,依我看還應該強調一下文化的觀點,從總體上說,唯物就是要講物質第一性,講客觀條件和環境,講客觀真實性。這些思想即使在今天,也無可指責,歷史研究和傳播要是真正貫徹唯物史觀就會好很多。問題是民族鬥爭和階級鬥爭的觀點壓倒了其他觀點,也壓倒了客觀真實的基本要求,史學服從於階級鬥爭和奪取政權的需要,維護領袖的權威和黨的團結的需要,醜化敵人、修改歷史是可以接受的,客觀真實性當然只能放在第二位。革命史觀和實用主義之間並沒有必然的聯繫,但是革命史觀在強化對權力的焦慮、對暴力的崇拜的同時,強化了權本位的價值觀。
  十數年血海,幾大戰役,幾十年奪取政權的過程中,民族鬥爭、階級鬥爭和暴力革命,造成了特殊的情境和特殊的心理。客觀性、原則性、按規矩出牌都被說成是書生氣十足,黨史秉筆直書被說成是“資產階級客觀主義”。成王敗寇,成為革命史觀的法則。毛澤東說,“歷史是勝利者書寫的”。例如,我們講抗日戰爭的時候,長期不講正面戰場的巨大作用和國民黨將士付出的巨大犧牲;又例如,黨內鬥爭一些失勢者很少受到公正評價,所以我們的黨史有些地方禁不起歷史的考驗,黨付出的是信任的代價,價值觀的代價。那就是說假話的道德合理性受到了我們的肯定。
  近代歷史上,中國的政治家都難免說假話,難怪林彪總結說“不說假話辦不成大事”(這句話,我直到昨天為止,才知道是謬傳:有當事人提交證詞,這句話是謝靜宜整理被審查人員供詞時加工篡改的。——老高注)。剛聽到林彪這句“名言”的時候,感到十分震驚。後來,知道了越來越多被掩蓋的歷史實事,才知道他不過說了句實話,才產生了上當受騙的感覺,才產生了信任和信仰危機,才產生了歷史虛無主義的思想。那種認為揭示歷史真實,就會否定黨的歷史,造成歷史虛無主義的說法是站不住腳的。扭曲歷史,才是宣揚虛假和荒謬,才是破壞中華民族誠信品德和社會價值底線。
  當生死選擇成為最大選擇,生死存亡的搏鬥導致實用主義和機會主義甚至陰謀詭計流行泛濫,善良誠信平和的中國人,為了生存不得不相信權謀、玩弄權術,厚黑學成為有中國特色的學問。這也不是共產黨一家的錯,歷代帝王、北洋軍閥和國民黨都說假話,急功近利,飢不擇食,近代中國人講假話是歷史病、文化病加和現實病的綜合雜症,文革使老病復發,遺禍至今。如今黨內和社會上遏制不住的說假話現象,是對功利主義歷史觀的繼承。
  為什麼會這樣,因為我們的歷史觀沒有變,甚至還在強化,我們沒有把真實全面的歷史告訴人民。在講偉大光榮正確的同時,也要趁經濟發展社會穩定的時候實事求是的把災難和教訓多說一說,把幾十年來的失誤如實告訴人們,讓激進主義的禍害遠離中國,對後人來說,歷史上的反面經驗是極為廉價的資源,因為民族和人民已經付出過巨額學費,是極為寶貴的財富,因為除了我們誰都沒有。所以主張建“文革博物館”的聲音不絕於耳。如果真正要鞏固政權就必須在發展經濟的同時,努力建設和諧社會,摒棄階級鬥爭為綱的思維、權力史觀、鬥爭哲學和政治史觀,推動以人為本的社會進步和文明轉型。中國人說真話應從執政者開始,從歷史觀開始。

  極左史觀。第三個影響我們很大的歷史觀就是文化大革命形成的極左史觀。建國以後工作重心沒有及時轉變,指導思想越來越左,革命史觀演變成極左歷史觀。階級鬥爭史觀、暴力革命史觀被不斷強化。我是在文革中念的北大歷史系,當時編寫的歷史教科書,封面上赫然寫着,“階級鬥爭,一些階級勝利了,一些階級消滅了,這就是歷史,這就是幾千年的文明史。”文革時期,歷史就是按這個思想寫作的。中國歷史變成了階級鬥爭史,中國思想史變成了儒法鬥爭史,中共黨史變成十一次路線鬥爭史。確定林彪為接班人之後,黨史居然以林彪取代朱德在井岡山與毛澤東會師。歷史學變成了巨人手中的玩偶,愚民的工具。
  毛澤東熱衷中國歷史,他以史治黨治國。他的思想和做法深深地影響了黨的思想和黨史研究。不誇張地說,中共黨史實際上是他開創並按他和《聯共(布)黨史》的路子搞下來的。試舉幾個例子,搞延安整風、《學習與時局》初步總結黨的歷史,寫《中國革命與共國共產黨》,推薦《甲申三百年祭》,推崇《聯共(布)黨史》,命胡喬木寫《中國共產黨的三十年》等等,毛澤東充分運用他的歷史知識,運用歷史的政治功能,統一思想、整頓組織、集中權力,以解決當時中國的主要矛盾,推翻三座大山,他是成功的。
  毛澤東建國後在史學領域展開的一系列批判鬥爭,一直到文革批《海瑞罷官》、《清宮秘史》、《燕山夜話》、陳伯達“英雄史觀”和林彪“稱天才”,都是拿歷史說事兒。直到晚年,他還創造了“十一次路線鬥爭”之說,反覆強調“歷史的經驗值得注意”。林彪看懂了這一點,一九六六年大講政變經,講得毛骨悚然,連毛澤東都怕了。毛澤東是運用歷史資源的大師,他使歷史文化成為黨和國家形成共識團結禦侮的強大精神力量。但是在他運用歷史進行黨內鬥爭和權力集中的過程中,他個人和黨也付出了道德和價值上的代價,包括歷史觀的代價。毛澤東晚年的嚴重失誤是與他的歷史觀聯繫在一起的。


三、從權力史觀到人本史觀

  權力史觀。以上講到的三種歷史觀,雖然所處時代不同,階級屬性不同,但有一個共同點,在文化價值取向上都是國家主義、極權主義,都是以奪取政權和攫取權力為價值取向的,我把它叫做權力史觀。權力史觀是一種政治史觀,作為集團要奪取政權、鞏固政權;作為個人要攫取權力、維護權力,這就是歷史,這就是迄今為止中國幾千年的官方文明史。權力史觀是農業文明的價值觀的反映,是封建主義文明價值觀的反映,在生產力水平發展緩慢的農耕社會,剩餘產品是按權力大小分配和享受的,資源占有多寡是與權力大小掛鈎的。權力史觀作為權力本位價值觀的反映,深植於我們民族文化的基因裡面,在革命和“繼續革命”中又得到加強,將長期影響我們的政治和社會。封建主義以權為本,資本主義以錢為本,只有社會主義才有可能以人為本。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階級鬥爭為綱的思想在經濟領域裡得到撥亂反正,但是在文化領域、學術領域,特別是歷史學領域,似乎沒有得到認真的清理,雖然隨着歷史的進步,海內外學術的影響和交流,情況有了一些改善,但是黨內和學界階級鬥爭為綱的權力史觀仍然盛行,政權焦慮症糾纏着我們,影響着我們的歷史研究和宣傳。這是今天歷史研究和傳播過程中發生激烈爭論原因之一,也是當今中國重大方向前途問題爭論的熱點。中國也應該在邁向現代化的過程中,在文化現代化的過程中,實現歷史觀的現代化。

  人民史觀。第一,權力史觀應該轉變為人民史觀。價值觀上應該從以權為本轉向以人為本。人民史觀包括兩層含義,一是人民應成為歷史的主體,二是歷史要對人民負責。因為人民有權知道真實歷史,而這兩點是最難的。我們有宜粗不宜細,一切向前看的說法;有錯誤公開以後會被敵對勢力利用,導致動亂的擔心。最常見的一個說法就是蘇聯解體是因為公開性,公開了蘇共的歷史錯誤。我想,首先是那些錯誤危害了蘇共,其次是實事求是地認識和公開糾正那些失誤太晚,導致了蘇共的被動。如果我們真正吸取蘇共的教訓,最好的辦法就是及早尊重人民,把歷史真相告訴人民,讓人民自己判斷,我們應該相信人民相信黨。我就不相信一個光明磊落一心為民領導中國走向富強民主文明的黨,會被幾個西方敵對勢力搞垮。如果我們不說實話,自己會把自己搞垮。而且隨着自由度的增加和傳播的發展,歷史的迷霧遲早會撥開,黨史研究應占據制高點發揮引導作用,放下歷史的包袱,黨內外才能形成新的共識。任重道遠,應輕裝上陣。
  過去的歷史觀不可避免地包含歷史的局限性,客觀真實地科學地總結歷史是一個歷史過程,我們要抓住機遇加快這個歷史過程。當前中國經濟社會發展處於寶貴的發展機遇期內,政治經濟形勢比較好。認識和評價重大歷史事件和重要歷史人物,一是要要逐步揭示歷史的真相,二是要科學地說明實事背後的歷史規律。公開剖析失誤是認識和避免新的失誤的最好辦法,認識歷史上的失誤和醜惡才能避免新的失誤和醜惡。糾正歷史上的錯誤認識,才能減少今天對人對事的偏頗認識。
  退一步講,如果說在階級搏鬥中,鬥爭需要以“革命”的名義扭曲歷史,在共和國誕生初期,因形勢危急需要掩蓋或者隱秘歷史,那麼到了和平發展的年代,應該恢復歷史的真相,讓真相和真理重新放射出光芒。讓我們的孩子在真相和真理的光芒照耀下正常成長。我驚奇地發現,我周圍認識的和不認識的一些年輕人,大學生、研究生比我激進,一些人對暴力革命,對國內戰爭,對殘害人的文革抱着一種欣賞讚美的態度和生不逢時的遺憾。我百思不得其解,免不了杞人憂天。
  怎麼看古人,就會怎麼看今人。在中國人的認知體系裡,歷史認同就是價值認同,文化認同和文明認同,也是一種整體認同。歷史觀有一種特有的整體感,共同的歷史是一種整體認同。對於站在歷史的十字路口大聲爭論,甚至揚言要分道揚鑣的中國人來說,尋找歷史的共識,就是謀求現實的共識。真相和真理是共識的前提,真實的歷史是共識的開端。

  社會生活史觀。第二,把政治史觀轉換為社會生活史觀。上層建築是從“直接的物質的生活資料的生產”的基礎上發展起來,並由這個基礎來解釋的。這是恩格斯在馬克思墓前演說中闡述的歷史唯物主義基本觀點,也是馬克思一生最偉大的兩個發現之一。我們的歷史觀察和思考的應該更加全面。在人民的經濟社會文化生活中講歷史,人與自然的關係,生產和科技中的大事,社會生活、文化觀念的變遷與政治生活同樣重要。不僅從階級的觀點看古人,而且從生產的觀點、文明的觀點、歷史進步的觀點看古人,看的角度不同,我們也許會得出不同的結論。
  人民大眾是歷史的主體,老百姓的生活生產是歷史的本體,統治者的重要性並不大於人民。當我讀《劍橋中國史》的時候,我覺得他們比我們更接近唯物史觀,那一幅幅歷史畫卷更生動深刻真實。當年,策劃電視劇《走向共和》的時候,我給編劇開的書單,第一本就是《劍橋中國晚清史》。從近代到現代,從革命到發展,從封閉到開放,人們對歷史的關注點不同、側重面不同、闡釋的意義不同、發揮的功效不同、甚至事實的真偽也不同。黨史研究的關注點除了奪取政權的歷史線索之外,還有發展生產力、實現代化,推動文化發展、社會進步等歷史經驗要總結。
  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歷史觀,一種社會有一種社會歷史觀,一個民族有一個民族的歷史觀。而歷史觀的民族意義、文化意義、社會意義和政治意義都具有相對性。儘管自古以來,歷史科學古老深厚,但是歷史哲學在不斷更新中進步。歷史觀是一個變動的思潮,一條流淌的河。客觀真實科學負責,這些不變的原則是人類歷史價值觀的永恆主題和永遠追求。

  開放史觀。第三,把封閉的歷史觀轉換為開放的歷史觀。歷史觀應該更加開放,更加多樣,更加包容。當人民自己當家作主之後,在中國歷史向和平與發展轉型之後,應該用更寬闊的視野、更普遍的觀點看待中外歷史,應該以更科學、更人本、更加富有建設性的觀念看待中外歷史。和平發展和合作是當今時代的主題,世界的潮流。一個領導中國參與全球化的黨,一個領導中國市場經濟取向的改革、力圖實現現代化的黨,一個領導者中國追趕世界潮流、實現民族偉大復興的黨,本身的歷史價值觀停滯不前,甚至食古不化,就很難談什麼軟實力,很難談什麼崛起和復興。
  第一次世界大戰已經將近百年,辛亥革命已經百年。從馬克斯韋伯、湯因比到剛剛去世的亨廷頓,從E.胡塞爾、G.盧卡齊、M.海德格爾、K.T.亞斯貝爾斯、H-G.伽達默爾、保爾·利科爾到J.哈貝馬斯和米歇爾·福柯等等。在現代化過程中,在西方歷史觀的嬗變中,人類對自身的認識,對人與自然的關係認識,對於人與人的關係的認識都在深化,這些豐富深邃的思想資源真的對我們大有好處。中國的革命戰爭時代和和極左時代,不僅僅阻斷了中國的啟蒙,而且阻隔了中國歷史哲學的開放與交流,我們只能在自己的文化圈子裡近親繁殖。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不要死抱着“中學為體,西學為用”不放,誰好就學誰,什麼好就學什麼。中國不僅僅在經濟上應該追趕世界潮流,而且應該在文化上學習與追趕世界上先進的潮流,才有可能很好的總結自己的文化,復興中華文明。


  四、安頓革命

  關於吵得紛紛揚揚的“革命”,我有兩句話。一,革命是對的;二,繼續革命是錯的。繼續革命並沒有適時的實現轉變,它把革命放在永無休止的一個地位,把革命看作最高的價值。我們應該說革命是階級鬥爭不可調和的產物,萬不得已而為之,革命是下策,在沒有路走的時候下策也是一策,但是有路走的時候千萬不要輕言革命。革命是是暴力悲劇,是特殊歷史條件下的特殊歷史過程,是人類應該儘量避免的,至少是不應該無條件歌頌欣賞的。革命史觀誇大階級鬥爭和暴力革命的意義,反映革命鬥爭的要求,對於革命也許是需要的,但是革命本身只有相對的真理性。一些人持續不斷地宣揚革命史觀,實際上是一種政權焦慮,政權合法性焦慮,以革命的合理性證明政權的合法性,這完全沒有必要,是藥三分毒,宣傳過了會害人誤國。

  我如果生在辛亥革命時期,我可能是個革命黨,我年輕的時候讀書的時候一直痛恨保皇派,因為我是受的革命史觀的教育。但是最近在楊度研究會成立大會上我講了一個觀點:我們一定要好好研究、認識、尋找、發掘中國的改良主義,改良主義是成本最低的,它能解決和認識問題的,改良在當代就是改革,我們要有耐性有耐力地推動改革,人民、時間、世界,站在改革一邊。包括我的研究生,包括我在湖南衛視做的一檔節目,包括我在湖南經視的一檔節目,我周圍的這些年輕的編導們,有的思想比我的還革命、比我還左還極端,我為他們擔心,可能是杞人憂天。為此我對我們的青年學者講,我們現在有一項很大的事情叫做安頓革命,革命要安頓在一個地方,它應該呆在這個地方,前面有頭,後面有尾。革命的精神有一部分是對的,哪部分是對的?愛國,是對的,非常寶貴,還有一條,追求平等是對的,這兩個價值觀是對的,還有犧牲精神、群體主義、紀律觀念這些革命精神要繼承,但是暴力、極端、簡單化、走到頭才往回退,不停地洗牌、不停地折騰,稍有不如意就造反,這些思想是要不得的,這些思想對我們今天、對中國的崛起、對中國發展都是不利的。我們要把愛國主義和我們今天的全球化結合起來,我們要把追求平等和我們今天的市場經濟、法治精神結合起來,所以史學的觀點要轉變,史學觀點不轉變,我們這個國家又以史為鑑,以史為價值,那麼我們史學者對於社會的進步和歷史的責任就沒有盡到。這是我想和青年學者說的幾句話,也是想和在座各位專家和各位領導討教的幾句話,這些話不對的地方請大家批評指正,我就講這麼多,謝謝大家!

 

  相關文章:

  孫中山遭受百年來最猛烈的毀譽交加

  袁世凱曾孫答問:三項罪名真相大白

  讀史札記:汪精衛行刺攝政王果然另有地點

  百年邁不出這一步——專訪袁世凱曾孫原始

  與袁世凱曾孫聊袁氏家族百年——採訪閱讀札記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0: 疲倦的民主黨與憤怒的共和黨:2010年美
2010: 神秘北緯30度,四川黑竹溝人畜離奇失蹤
2009: 簡單解釋什麼是民主
2009: 抗美援朝讓中國變成令世界畏懼的拳頭zt
2008: 王友琴:揭示人為大饑荒的真相
2008: 南北朝時的三國時代 (二十七)
2007: zt:國共間諜戰
2007: 布什的真實記錄--格林斯潘給我們的財
2006: 撥雲見日----透析朝鮮核試驗的影響,走
2006: 歷史恍然所悟:胡宗南,一生未暴露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