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無極
萬維讀者網 > 史地人物 > 帖子
唯一殊榮:毛澤東為林育英親自抬棺
送交者: 哆哆 2013年05月20日23:49:20 於 [史地人物] 發送悄悄話

  1940年4月30日,林育英與毛澤東、朱德、周恩來等中央領導人應邀到延安青年文化溝出席延安各界慶祝五一國際勞動節大會。

  會議開始後,先由周恩來作演講。接着,大會主持人請林育英發表演說。林育英雖是病人,卻像往常一樣,振作精神,走到台前,發表慶祝五一節重要意義的演說。講了不到10分鐘,他突發腦溢血。正往地上倒時,警衛員迅即上前抱住了他,並立刻把他送往醫院搶救。

  這次病發雖經搶救及時無生命危險,卻使他無法站立起來,也使他再無法為黨和人民工作。毛澤東和黨中央為治他的病,想了許多辦法。由於延安的醫療條件有限,他的半身不遂始終沒有治好。他過去在獄中受酷刑留下了較為嚴重的後遺症,大腦、心臟及肝病也日益惡化。他雖然臥床不起,心裡卻時刻想着中國革命,想着黨的事業。1941年1月16日,遵令開往黃河以北的新四軍行至安徽涇縣茂林地區時,突然遭到國民黨軍隊的襲擊,損失達7000人,軍長葉挺被俘,政治部主任袁國平犧牲,副軍長項英等被叛徒殺害,這就是震驚中外的“皖南事變”。

  消息傳到延安,中共中央機關的幹部群眾無不憤慨。延安各機關、學校、團體紛紛舉行各種形式的抗議、聲討、譴責活動。有的人認為,抗戰進入關鍵時刻,國民黨突然搞這一手,國共合作不可能再進行下去,應該同國民黨決裂;還有的上書黨中央、毛澤東,建議再不要與國民黨合作。

  病中的林育英得知這些情況,心裡很不平靜。他對國民黨、蔣介石蓄意製造“皖南事變”極其憤慨。同時,他又認為,不應把形勢估計得過於嚴重,日本帝國主義未打敗,國共仍應繼續合作下去,兩黨如在此時破裂,對抗日戰爭極其不利。為此,他在病中上書毛澤東說:……目前的主要矛盾是世界法西斯與反法西斯力量之間的矛盾,皖南事變雖然使我黨受到很大的損失,但與四一二、馬日事變還是有些不同,日本帝國主義未趕出中國,統一戰線仍要堅持。沒有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抗日戰爭不可能勝利……

  毛澤東很快收到了林育英的信。他閱讀了林育英的信後,為林育英關心黨的事業,決心抗戰的精神所感動,馬上給林育英復了信。毛澤東在信中肯定林育英的意見是正確的,並說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策在日本帝國主義未被趕出中國之前,絕不會改變。

  毛澤東在信中對林育英的病甚為關心,並說:“你病如何,甚以為念,請好生保養為盼!”

  林育英收到毛澤東的信,心裡的石頭落了地,病也仿佛輕了許多。

  過了不久,毛澤東又親自到林育英住處看望他。毛澤東走到林育英床前,握着他的手說:“育英同志,你的病情我一直掛記在心,我總想來看看你,因為太忙,一直沒有來成。今天,我特地抽點時間來看看你。同時,也感謝你對我工作的支持。”

  毛澤東關心部下的精神,使林育英深受感動。他對毛澤東說:“主席,我現在是老病號。你太忙,再不要來了。”

  毛澤東在林育英床邊坐下,又說道:“你要注意保重身體,爭取早日康復,我們黨的事業還需要你。”

  林育英說:“我的身體已經不行了,保養也無益。革命事業正需要人做,我卻躺在床上起不來,心裡非常難受。”

  “你現在不要想那麼多。對你來講,最重要的是康復身體,病好了再幹嘛!”林育英點了一下頭:“我記住了。”

  毛澤東與林育英談了一個多小時,才依依不捨地走出窯洞。

  此後,毛澤東又多次來看望老戰友林育英。毛澤東的關心與愛護,給林育英及家人以極大的鼓舞,也大大增強了他戰勝傷病的信心。

  1916年,林育英與塗俊民在老家染鋪結婚。

  塗俊民系回龍山鎮塗家大人,父親叫塗慶虎,世代以農為業。她家與林育英家雖然很近,但兩人原來沒有任何交往,他們結婚,全系兩家大人操辦的。

  林育英青年時期非常本分。儘管塗俊民不識字,家境也不是很好,他在塗俊民面前從不擺大丈夫的架子。塗俊民對林育英感情很深。她認為,她的面貌雖好,卻不識字,能找上一個有文化的男人,就是自己的福分,她的職責就是相夫教子,理好家務。她憑自己勤勞的雙手,將家裡的事情料理得有條不紊。

  左鄰右舍、同學、朋友見他們夫妻情投意合,誇他們是天生的一對,地造的一雙。20世紀20年代,因受堂弟林育南的影響,林育英嚮往革命,立志以救國救民為己任。起初,塗俊民不那麼贊成林育英外出革命。有一天,她對林育英說:“你總是說要跟育南弟一塊出去參加革命,我對這事有不同的看法。”

  “你有什麼看法?”“我不贊成你出去。”

  “為什麼呢?”

  “一是危險性太大,二是難以顧家。”塗俊民的想法,如站在家庭的角度考慮,確有道理。但此時的林育英與塗俊民想的不一樣,他要把自己畢生的精力投入到解放天下勞苦大眾的偉大事業中去。他對塗俊民說:“俊民,你的心情我很理解。但你也要知道,家庭是社會的一個細胞,社會不公,家庭難興。中國人民在帝、官、封的壓迫下,啼飢號寒,水深火熱。要改變這種狀態,並使全國所有的家庭都過上自由、幸福的生活,只有用革命的手段打倒帝國主義、官僚主義、封建主義。我認定的事情,不會有錯,投身革命的主意已定,希望你能理解、支持我。”

  塗俊民深知丈夫的個性。她見林育英態度堅決,而且沒有任何商量的餘地,再不作聲了。

  此後,林育英為革命走南闖北,東奔西跑,塗俊民住在老家養育孩子,照顧父母。她認為,丈夫不在家,她把家料理好,就是對丈夫的愛,就是對父母盡孝。

  當然,她心裡還有別人不知道的苦楚:時時刻刻擔心丈夫的安全。

  林育英的個性是做事特別認真、負責。他要幹的事情,無論困難多大他都要去做。

  塗俊民怕他在外出問題,林育英每次回家時,她總要囑咐林育英每到一個新地方時,一定要給她寫信,以免父母和她在家裡掛念。

  1925年12月,林育英因受重傷從上海回到老家。

  他進家門的那天,塗俊民見他渾身是傷,人已變形,難過的淚水直往外涌。哭了一陣,她又想:丈夫是為革命流血,為人民負傷,應該好好護理他。

  為治好林育英的傷,她四處尋醫求藥,有時為配一種藥,她要步行一二十里路。經過塗俊民的精心照料,林育英的傷很快好轉,體質也明顯增強,看着丈夫臉色一天天變紅,肌肉一天天飽滿,她心裡十分高興。

  林育英的傷有了好轉,心裡又想着上海的工作,又想着如何將愛人動員出去革命。一天,他對塗俊民說:“我的傷一好,就要去上海,那裡的工作離不開我。”

  “你在家裡多呆一段時間嘛。”塗俊民說。

  “那不行。”

  “你的傷以後復發了怎麼辦呢?”

  “不會的。”

  塗俊民不願他離開,他非要走。塗俊民又沒有法,只好說:“等傷好了再走。”

  林育英說:“你也跟我一起去吧。”“我也去?”“嗯。”“我不識字,也不知道外面的事情,出去幹什麼呢?”

  “幹革命。”

  “我怎麼能幹……?”“女人一樣能幹革命,”林育英開導她說,“個人、家庭只有與國家、人民的利益緊緊地連在一起,活得才有意義。你不要猶豫,過幾天就跟我一起出去。”

  塗俊民望着滿腔熱血、一身正氣的丈夫,深受感動,當即點頭表示同意。從此,塗俊民從一個普通的農家婦女,成為一個職業革命者。20世紀30年代,塗俊民在上海做地下工作時,因叛徒出賣被捕入獄。她4歲的小兒子林漢雄(80年代曾任國家建設部部長)也被帶入獄中。當時,林育英在東北獄中剛出來,一身傷病。他得知妻子、兒子被國民黨抓進了監獄,心裡十分着急。在黨組織的幫助下,他想方設法營救塗俊民和孩子。由於這樣那樣的原因,他的營救沒有成功。

  塗俊民在獄中多次受刑。當局要她交待認識的共產黨員,她拒不交待。她被敵人打得遍體是傷,仍堅貞不屈,並在刑審時大罵國民黨當局。國民黨軍警在她身上撈不到任何東西,只得將她打入終日不見陽光的黑牢中。

  她以堅強的毅力,一面護理自己的傷口,一面照料孩子。她自己身陷囹圄,心裡卻總惦記着丈夫林育英。她常在獄中自語道:“育英,你還在牢裡嗎?希望你快些獲得自由,並來救我們出獄啊!”

  1933年,林育英去了蘇聯。

  兩年後,塗俊民出獄。她不知林育英的下落,又無法與黨組織取得聯繫,便帶着小兒子林漢雄回老家養傷,並在地方從事革命活動。此時,她雖然與丈夫不在一起,卻與丈夫心心相印。她總希望他工作順利,遇難呈祥。

  她把對丈夫的思念之情,化作動力,全身心地投入黨的事業。

  1935年11月,林育英從蘇聯回國。他通過各種渠道打聽塗俊民的消息,一直未打聽到。他以為,塗俊民已經犧牲了,心裡甚為痛苦。

  1938年,塗俊民終於得到丈夫在延安的消息。她心裡好高興,當即決定帶着孩子到延安去。經過艱難的跋涉,終於到達革命聖地——延安。

  這對患難夫妻,終於團聚了。自此,他們夫婦一直生活、戰鬥在一起。

  林育英的病久治不愈,延安各界甚為關切。

  那段時間,每天到醫院探望林育英的各界人士絡繹不絕。他們看到一心為民族翻身、國家強盛的林育英病得如此之重,心裡十分難過,紛紛要求黨中央想辦法挽救他的生命,使他對中國革命能作出更大的貢獻。

  前面已經提到,毛澤東與中共中央為治林育英的傷病,已盡了很大的力,只是他的病太重,一時難以治好。人們不知,毛澤東對林育英的關切,超過任何人。

  20世紀20年代初,毛澤東與林育英相識,而且他在長沙從事革命活動時,林育英對他有過諸多幫助。此後的20年中,他們共事的時間雖不多,卻建立了很深的感情。特別是他與張國燾在長征途中發生分歧後,張國燾仗着人多勢大,不把他放在眼裡,並另立偽中央時,林育英幫了他的大忙,使張國燾分裂黨和紅軍的陰謀難以得逞,避免了兩路紅軍互相殘殺的大悲劇。對革命事業有特殊貢獻的林育英病重,他自然不會忘記。

  一天,朱德到毛澤東的辦公室商量工作時,毛澤東對他說:“林育英同志的病很重,延安中央醫院想了不少辦法,因這裡的條件有限,仍難治好。前不久,我去看了一下,見林育英病成那個樣子,我心裡很難過。”

  朱德說:“很多同志與我談過這件事,並要求中央再想些辦法幫他治療一下”。“你有什麼辦法?”

  朱德搖頭道:“還未想到。”

  毛澤東說:“我看是不是與蘇共中央聯繫一下,請求他們派一架專機將林育英接到蘇聯去治療一個時期。”“這個辦法可以,”朱德極力贊成說,“而且也只有採取這樣的辦法,才能治好他的病。”

  在毛澤東的親自關照下,中央有關單位迅速與蘇共中央取得了聯繫。20世紀20年代,林育英在莫斯科中山大學學習時,就見過斯大林。30年代,他在共產國際和赤色職工國際工作期間,與斯大林有過多次接觸,斯大林對林育英留有深刻的印象。此時,中共中央請求蘇方派專機將林育英接到蘇聯治病,斯大林當即表示同意。不久,蘇聯派來的專機降落在延安機場。

  對黨中央請求蘇聯派專機接林育英到蘇聯治病的經過,林育英事前不知道。蘇聯飛機來了,他先是驚奇,後是不同意去。他認為,他的傷難以治好,沒有必要去蘇聯。

  他不願出國,延安的很多人感到難以理解。後來,中央一些負責人輪番到醫院勸他,他仍不同意去。他說:“我的傷病我心裡清楚。這個樣子,最好的設備,最好的醫生,也治不好的,不要浪費蘇聯的資金、藥品。有很多八路軍的傷病員急需治療,還有一些烈士的後代及其他人要去蘇聯,讓他們去吧。他們的傷病治好了,還可為革命事業繼續奮鬥。”

  林育英的傷病那麼重,仍在關心他人。他的美德,使很多來看他的人感動得流淚。

  他執意不去,毛澤東和中央其他負責人無法,只好尊重他的意願。結果,蘇聯派來的這架專機將延安的其他傷病員和一些烈士子女接到了蘇聯。

  1994年11月,筆者在北京見到熟知這件事的一位老同志,他談到這件事時,仍十分激動地說:林育英是個特別關心他人,完全不顧自己的人。依我看,當年他如去了蘇聯,有可能治好傷病,可他就是不去。他心裡只有八路軍、新四軍的那些傷病員和其他病人,就是沒有他自己。他的高貴品質和情操,如用現代人的眼光看,是不可思議的事情。每當我想起他的那些往事,就湧起一股強烈的思念他的感情,他是個少有的好人!

  1941年8月4日,一隊日軍戰鬥機飛到延安上空。

  日軍飛機這次轟炸的目標是中共中央機關和中央領導人。飛機在空中盤旋了一陣後,炸彈如雨點般地往下傾瀉。不一會,一顆炸彈落在林育英的窯洞門口爆炸,窯洞被震得天搖地動。巨大的爆炸聲,使林育英的大腦、心臟受到刺激。他的病急劇惡化。

  隨後,他的身體出現水腫。他的秘書、警衛員及妻子塗俊民見他生命垂危,連忙將他送往延安中央醫院搶救。延安名醫何穆對他的病情進行了徹底檢查,結論是:心臟大了3倍,肝臟擴大,還有肺水腫,腎臟亦有毛病。

  毛澤東得悉後,指示中央醫院全力搶救。經過何穆、金茂岳等名醫一段時間的悉心治療,林育英的病才稍有好轉。

  他是一個閒不住的人。他躺在床上,時常回想自己參加革命的艱難歷程和黨內複雜的鬥爭,十分懷念指引他走上革命道路的堂弟林育南和戰友惲代英、李求實等,一股對王明的憤恨之情油然而生。一天,他與一同住院的原一二○師政委關向應談起王明把持中央領導權期間,殘酷打擊迫害為黨的事業作過很大貢獻、又有很高馬克思主義理論水平和豐富鬥爭經驗的重要領導幹部林育南、何孟雄、李求實等人的情況,激起關向應的同情與關注。

  他們決定一起向中共中央和毛澤東上書,建議中央重新給林育南、何孟雄、李求實等人作政治結論,肯定他們勇於與王明作鬥爭的英雄業績。

  很可惜,他的這項工作剛剛開始,病情又突然惡化。林育英感到:自己已經不行了。

  1942年2月,林育英得知林彪已從蘇聯回到西安,心裡很高興。此時,林育英很思念林彪,希望能與他見一面。

  恰在這時,林育英的一位老部下因事要去西安。他臨出發前,來看望林育英。林育英得知他馬上要到西安去,拉着他的手說:“麻煩你帶個口信給我的堂弟林彪,我快不行了,希望他早日回延安,我想與他見見面,對他說幾句心裡話。”

  這位老部下到西安後,馬上將林育英的口信轉給了林彪。林彪得知堂哥的病情很重,決定提前離開西安。

  2月14日,林彪乘坐西安八路軍辦事處的一輛卡車回到延安。他匆匆吃過中飯,先到延安交際處看望了老父親林明卿後,連忙去看林育英。林彪走進窯洞,見躺在床上的堂哥已面目全非,喊了一句“八哥”,淚水便奪眶而出。

  林育英望着難過的林彪,也不知說什麼好。

  沉默一陣後,林彪仔細詢問了林育英的病情和治療情況。

  林育英說:“黨中央和毛主席對我的病情很關心,而且盡了最大的努力。只是我的病太重……”“八哥,”林彪輕聲地說,“你要堅強些,也許你的病會好的。”林育英艱難地搖頭,表示好不了。他們談了一陣,醫生查病來了。

  林育英見時間不早,對林彪說:“育容啊,今天見到你,我有幾句話要說,也算是我的囑咐,你要好好記住。”林彪點頭道:“你講吧。”

  林育英說:“我們林家三兄弟參加革命最早的是育南,最早去世的也是育南,他實際是受王明迫害而死的。他蒙冤而逝,死得太可惜,我總惦記着這件事。近來,我與關向應同志多次談過這件事,也向毛主席及其他中央領導人反映過,希望黨中央對他和何孟雄、李求實等同志的問題重新作個結論。黨中央已經在考慮這個問題。你回來了,要把這件事與中央的其他領導同志再談談。育南是我黨最早的一批黨員,才華橫溢,能文能武,很了不起。在那非常時期,發現並勇敢地站出來反對王明路線,沒有非凡的膽略和智慧,是做不到的。而且他反對王明路線,既不是為了個人,也不是爭權奪利,而是為了黨的事業。他還是我和你的革命引路人。他的冤屈,不是他個人的問題,關繫到黨的路線和大是大非問題。我們如不為他說句公道話,對不起黨,也對不起他。”

  林彪說:“這件事我記住了。”

  林育英又說:“我活不了多久,儘管革命的路還很長,相信勝利終歸我們共產黨人,遺憾的是,我看不到那一天。我們林家三兄弟能看到革命勝利的只有你了。你還很年輕,有很好的前途。但是,任何人的前途,既要靠黨的培養,又要靠自己努力。毛主席多次與我談到過你,說你很有軍事才幹,對你寄予很大的希望。我在蘇聯時,看過俄國革命民主主義者、著名文學批評家和思想家車爾尼雪夫斯基的一篇評論文章,其中有一段寫得極其精彩,至今令人難忘。他說:歷史活動不是涅瓦大街的人行道……歷史道路鋪展在原野之上,時而塵土瀰漫,時而骯髒不堪,時而越過泥潭,時而穿過人煙絕跡的密林。誰害怕塵土沾身,弄髒皮靴,誰就不必去從事社會活動。我希望你也記住這段話,努力學習馬克思主義,堅定革命信念,在黨中央和毛主席的領導下,將革命進行到底。”

  林彪點點頭,表示記着了。這一天,林彪在林育英的窯洞一直呆到很晚才離開。

  1942年2月下旬,林育英的病一天比一天重。

  3月5日,林育英用微弱的聲音將警衛員、秘書及妻子塗俊民叫到身邊說:“我不行了,革命20年如一日,未能看到勝利的那一天,深以為憾。我雖未為我們的黨和革命事業作出很大的貢獻,但盡了力。我死後,請組織上將我葬在楊家嶺對面的青年文化溝——桃花嶺上,使我能天天望着黨中央、毛主席!”

  3月6日凌晨1點15分,林育英在延安中央醫院逝世。

  中共中央負責人李富春、彭真、鄧發以及林彪等前往照料。當日下午,中央成立了林育英治喪委員會,由李富春、林彪、鄧發等人組成。遺體移入延安中央大禮堂。

  林育英去世,林彪甚為悲痛,幾次暗暗落淚。他作為林育英的親屬,既要照料悲痛欲絕的嫂子塗俊民,又要招呼來看望的客人,還要與中央有關領導人商量辦喪事。因而,他甚為忙碌。

  3月7日,延安《解放日報》頭版刊登了《中共中央委員張浩同志積勞成疾病逝》的消息。

  據當時的《解放日報》報道,林彪曾多次向採訪他的《解放日報》記者表示,他的堂哥林育英是一位有遠大理想、品德高尚,將自己的一切獻給了黨的事業的堅定革命者,其事跡十分感人,他準備辦完喪事之後,設法搜集他堂哥的資料,編寫一本紀念集廣為散發,以教育廣大黨員和幹部。可惜,林彪後來因工作太忙,沒有精力做這件事情。

  林育英的遺體移入中央大禮堂後,靈堂設在禮堂內,致哀的半旗低垂在禮堂頂端,靈堂外用藍、白色布帷紮成的牌坊上面寫着:“工人先進,戰士楷模”。靈堂四壁遍懸各機關、學校、部隊、團體送的輓聯和花圈,弔唁的個人與團體代表,脫帽步進靈堂,向林育英遺體敬禮,然後登堂瞻仰遺容。棺柩兩旁,站立着中央直屬機關黨組織派的4位靈喪護衛員。

  中共中央領導人毛澤東、朱德、任弼時、陳雲、林彪、葉劍英等,也輪流為林育英守靈。本來,治喪委員會通知8日開始弔唁,但7日各界人士自發先期前往弔唁者達500餘人。許多人在林育英遺體前淚流滿面地說:“我們一得知他逝世的消息,心裡很難過,等不到8日那天……”

  1942年3月8日,延安細雨紛紛。

  上午4點至9點,延安各界人士萬餘人向林育英的遺體告別。這一天,毛澤東親自為林育英題了輓聯:忠心為國雖死猶榮

  朱德、葉劍英、陳雲、李維漢及林彪等參加了遺體告別儀式。3月9日,中央決定公祭林育英。公祭之前,毛澤東對朱德、任弼時等人說:“林育英是一位很好的同志,對革命的貢獻很大,他的去世,是我們黨的一大損失,我心裡非常難過。我想,同志們的心情也是一樣的。為表示我們對他的敬意和懷念之情,我提議,他的靈柩由我們幾個主要領導同志親自抬到桃花嶺。”

  朱德、任弼時都表示贊同。

  上午9點,林育英的公祭儀式在延安中共中央黨校門前的廣場上舉行,毛澤東、朱德、任弼時等中央領導同志參加了儀式。中共中央書記處書記任弼時主祭,李克農讀祭文。中央領導號召大家學習林育英對組織忠誠、英勇不屈、吃苦耐勞、密切聯繫群眾、作風正派的好品德、好精神。

  祭禮結束,萬餘人參加出殯。毛澤東、朱德、任弼時、楊尚昆、徐特立等中央領導人親自將他的棺柩抬到桃花嶺上,又親自為他下葬。這是毛澤東一生惟一的一次給人抬棺、下葬。之後,毛澤東還親自為林育英題寫了“張浩同志之墓”的墓碑。

  據筆者所知,從延安到北京,我黨我軍的高級領導人中,只有林育英享受了這一殊榮。

  安葬林育英的這一天,《新華日報》還發表了《悼張浩同志》的社論,對林育英一生的貢獻和功績,作了很高的評價。

  ……張浩(即林育英)同志是職工運動領袖,是中國共產黨的中央委員。他的一生,是革命的戰鬥的一生。……他在艱苦奮鬥的一生中,學習和掌握了革命理論,領導了職工運動,成為中華民族解放運動中最優秀的戰士……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1: 今天看到一驚人消息:08可能因此被幹掉
2011: 好啊好啊: 桑蘭案是中國人走向民主法制
2010: 美曾想把琉球交給中國 蔣介石兩次拒接
2010: 1949年祝賀斯大林70壽辰的禮品單揭秘
2009: 其實,大部分知識分子們並沒有叛變
2009: 中國古代十大幸運皇帝
2008: 網上文章【論地震預報】
2008: 捐錢可以休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