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南京不是莫斯科?完全不同的最高領袖,蔣介石不是斯大林
南京保衛戰與莫斯科保衛戰,二者處於完全不同的最高領袖,完全不同的作戰意圖,完全不同的戰場情勢,完全不同的心理預期,1937年的南京怎麼可能會有真正的抵抗?
一、蔣介石不是斯大林,斯大林在德軍包圍莫斯科期間仍然堅持不走,這才有整個蘇德戰爭“為了斯大林,前進”的戰鬥號角。而蔣介石遠在淞滬戰役之初就謀劃建都武漢了,淞滬戰役結束南京戰役還沒開始,蔣即感到武漢都不夠安全,謀劃在四川乃至西康建都。誰能看得出蔣介石是真心實意具有依靠自己的力量,把日寇趕出中國去的決心?
二、蘇聯衛國戰爭是斯大林一開始就很清楚:只有依靠蘇聯自己的力量打倒德國法西斯,因此從大潰敗後馬上組織二線、三線、四線防禦與兵力、軍工的部署,依據戰場情勢發展及兵力調動鞏固自己的防線,這才有了列寧格勒、斯大林格勒和莫斯科保衛戰的勝果。
而蔣介石從一開始就認定中國絕對打不過日本,只有依靠國聯的調停才能壓迫日本停止侵略,因此其作戰意圖就是“拖”字訣,淞滬戰役打了三個月,作為總司令的蔣某人極少研究戰情發展,卻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包括宋美齡去活動國聯。直到淞滬會戰敗局已定之時,國民黨最高層才開始研究南京到底是打還是不打。在老蔣心中,打與不打都是無所謂的模擬兩可之事。如此戰役安排,如此作戰意圖,難怪所謂的“南京保衛戰”會成為世界軍事史上不可多得的笑柄。
三、蘇德戰場的列寧格勒、斯大林格勒和莫斯科保衛戰從蘇軍來說是穩住陣腳和調動兵力,逐步從全面防守到局部攻防轉換,進而組織反攻。而南京戰役國軍真正投入南京的也就13萬軍隊,加上淞滬戰役退下來的部隊也有三十多萬,但許多部隊剛接到退守南京到某地集結的命令,立馬又接到撤出戰區,投入拱衛武漢的命令。
不要說這是淞滬戰役退下來的殘兵,許多部隊甚至進入淞滬戰役的戰鬥序列後,還沒放一槍就被撤下來,然後劃南京而過去保衛大武漢了。南京城外戰鬥大多是沒有援軍沒有側翼沒有後勤,日軍雖然1萬人就發動進攻,12月13日拿下南京也不過6萬人,但集中兵力打一處就形成局部優勢,沒有攻不破的。
四、列寧格勒被包圍3年,斯大林格勒被壓迫到僅剩九分之一的城區,但守城軍民都有一個堅定的信念“堅持下去,就一定會是勝利”。
但南京保衛戰國軍從上到下的心態就是“被耍了”。上至唐生智信誓旦旦與南京共存亡,但看到老蔣不增一兵一卒,看到上海蘇州退下來的部隊劃城而過,看到保衛大武漢的緊鑼密鼓籌劃調動,心不涼了才怪呢,軍師團營連,各級都有被拋棄的感覺,誰還有心繼續拼死?於是嘩啦啦似大廈傾覆,丟盔棄甲逃入城中換百姓衣服,沖入使館區尋求保護的國軍官兵高達10多萬人。斯大林格勒城內蘇軍殘兵的心理預期是勝利,南京城內國軍潰兵的心理預期是死亡,此時的手中槍不是武器,而是丟命的證據,差距是何其之大。能指望他們打莫斯科保衛戰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