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无极
万维读者网 > 史地人物 > 帖子
1960年大饥荒亲历故事:泪汇心河:(六)哭学费
送交者: 杨蔸湖 2015年06月24日19:41:35 于 [史地人物] 发送悄悄话

1960年初秋。

秋风乍起,天气渐凉,苦楝树落叶纷纷,一串串丰腴的果实,似黄橙橙的马奶子葡萄在枝头摇头晃脑地炫耀,好看不能吃。

农场当年盈利却饿死人的一把手荣升, 当上了省府农垦局副局长。新调来的党委书记赵志均和场长安金铭,也是南下的老干部,但他们在农村光过屁股,接地气, 知道农民的疾苦,拨乱反正制定了让职工休养生息的政策。

农场减少上交粮,增加了职工的口粮标准,食堂“大锅饭”取消。各生产队还办起了托儿所和幼儿园。分场设立了卫生所,各生产队设有卫生员。

队干部闻传斌“浮夸风”中强迫命令,虐待职工,被判处三年徒刑。爸爸的表弟杨树青也民愤大,怕被追究,脚下抹油逃回了老家澧县。

更为难得的是农场首次划给每家几分自留地,家家户户都种上了蔬菜水果。

新政速见成效,饿死人的现象改观, 农场出现生机,职工对生活有了希望。

队上第一次办起了学校,姐姐动员我发蒙上学,五岁多的我,还未到发蒙年龄,也就稀里糊涂混进了学校。

启蒙老师叫熊超南,是位儒雅有学问的老先生。学生来自本队和邻近的三分场九队和十队。杨树桩上支起柳条编成的“桌面”,就是课桌,上学时,学生从家带来一把椅子或板凳。

纸笔匮乏,用石板石笔替代,墨粉调成的墨水,算高档文具。 一间三十来平方米的茅房里,有一二三年级,称为“复式班”。

老师每节课都是“三段论”,给一个班讲课,得事先稳住其他两个班。他耳听八面,眼观四方,细心讲解,灵活调度,三个班安排得井井有条。记得老师每次讲课讲累了,就要我带读“乘法九九表”和课文。

记得熊先生第一堂课首先向我们解释“发蒙”,他深入浅出地说“蒙”就是“懵懂”不懂事,“发蒙”就是打发告别懵懂,从不懂事到懂事,并一脸严肃地说,你们现在就是懂事的孩子了,要好好念书。

有时老师的某一句话会影响学生的一生。熊先生的发蒙论开启我求知的欲望, 爱上了学校。

学校生活新奇而有趣,但烦恼和不堪接踵而至。开学头天,学生大都交学费领了新书,妈妈说家里困难没钱交学费。

开学数天后我还得求人和别人共一本书,这在我看来是件十分丢脸的事。妈妈越拖我越着急,每天早晨上学前急得跺脚直哭,妈妈不理,我就放声嚎哭,哭了一阵,见妈妈也流泪了,又怕迟到,便不敢恋战,衣袖抹抹泪水,跑步去上学。

眼泪终于撼动了妈妈感情的防线,一星期后,妈妈从她底层衣袋里掏出三元钱给我,新书终于领到了,但幼小的心灵上伤痕累累。

那时,一个男劳力每月的工资不到10元,要我一家同时拿出我和姐姐共六元的学费,是有些捉襟见肘。妈妈是用拖延术让老师知道我家五口人,的确困难,企盼能够得到农场给困难户的一半的学费减免。

童年贫穷窘迫的经历使人难忘,为人之父后,我宁愿自己省吃俭用,女儿上藤校,儿子上重点高中,在花钱上从不迟疑,从不吝啬,即使勒紧裤带, 都要照单全付。孩子的尊严,自信和前途比什么都重要。

队校好景不长,分场筹建完小,我得每天跑近十里路去上学。凹字形的三栋茅房骨架已搭好,学生报到每人交一担茅草用来盖房。我人小不能用扁担,就背一捆茅草, 走一段,歇一会去报到。

墙壁是芦苇制成的,师生一起挖坑拌泥,再一把一把将泥涂在墙上,一天下来,身上脸上全是泥。

完小是完全小学,师资都是从全省各地抽调来的科班出身的教学骨干,人人握金山之玉,教书育人,各有套数。课程设置除语算外,还有体育,音乐,图画和手工工艺, 每天上六节课,一周六天,风雨无阻。

春和景明, 阳光穿过窗棂,教室内书声朗朗:

春风吹,春风吹,

吹绿了柳树,

吹红了桃花,

吹来了燕子,

吹醒了青蛙,

吹得小雨轻轻地下。

我们都来种蓖麻,

我们都来种葵花。

瓷实的童音,天真未凿,似滚圆的钟声,在茅屋的梁间,在悦来河上空一圈一圈漫开。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完小正规,但毕竟离家远,天晴时中午能回家吃饭,如遇雨雪天,就只能不吃午饭,饿着肚子上课。下午六点左右到家,书包都懒得卸下,揭开锅盖, 像饿狼般将妈妈热在锅里的饭菜一扫而光。

冬天上学最苦。小雨小雪,就顶着妈妈缝制的披风遮风挡雨,大雨大雪,披着爸爸改制的蓑衣,虽很滑稽,但实用。没有胶鞋,咬咬牙穿着爸爸制成的草鞋,有时干脆赤脚在泥泞积雪中奔跑,到校后,老师打来热水帮我们洗脚,再穿上妈妈做的棉鞋上课。

小小年纪,却格外小资,一身补丁衣服,穿着很不自在。妈妈自制的书包,常常引来同伴的奚落,嘲弄我背的是“抓麻怪”(青蛙)的袋子。

物质极度短缺,粮票,布票,油票,副食品票,肉票,样样都要票证, 且数量极少,一家五口一月才八两肉票,每天早晨上学路上,吃了肉的学生都会显摆让大家鉴赏他们吃了肉的油嘴唇,我的嘴唇很少油过,因为妈妈每次买来肥肉后,并不炒来给我们吃,而是将肉炼成猪油,放在哪儿慢慢炒菜吃,说这是细水长流,几月不知肉味那是常事。

隔壁的“南驼子”,显然受我妈的启发,将每月的几两肉炼成猪油,惹得他老婆常常抱怨半年不知肉味,每当此时,只听见“南驼子”骂他的老婆:“我又没吃你的肉,都陆陆续续做了油的,沙牛!”(沙牛指母牛)

小伙计们常常吧嗒嘴巴在我面前炫耀肉如何好吃, 馋得我直流口水。为挽回面子,我心生一计,将妈妈炼油后剩下的油渣藏了一快,上学前就在嘴唇上像涂口红似的涂抹几下,在同学面前宣称我也吃上了肉,涂抹几次嘴唇后,这些同龄的小伙计弄不出真假,再也不敢小看我了。

贫穷和艰苦的环境使我的性格变得怯懦,敏感和自卑。一班同学,都比我大两三岁,我年小体弱,球类活动,抢不过人家,永远是观众。放学路上,常常遭人欺负,只得低三下四拜孩子王曾庆辉为“师傅”作为保护伞,就像是美国牵头的“北约”,上学路上屁颠屁颠地跟在他的后面,这师傅也还仗义,说到走到,常出手为我打抱不平,使我免遭欺侮。这师徒虽说不收保护费,但天天要叫人家师傅,心里还是有点委屈和不自在。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与调皮小孩在一起,有时不免同流合污干坏事。一次见别的学生挖人家私人种的红薯,忍不住我也参与从地里掏了一个。后来家长告到学校,校长召集全校学生,将挖过红薯的人一个个叫出来,站在高高的乒乓球桌上示众,还要当着全校师生作检查。

在这群淘气鬼中,只有我是学习委员兼少先队中队长,没等轮到我作检查,校辅导员老师把我叫下球桌,向众人解释说队有队规,少先队干部在队部内接受训诫 (类似今天流行的“双规”),实际上是官民区别对待,刑不上队长,保护班干部,这样才挽回我一点面子。

我脸皮素来薄如竹纸,示众的事让我羞愧难当,几天都抬不起头,我决心不再和那帮学生混在一起,不去参与他们逃学,躲在棉花地打牌的活动, 学业终究没受到干扰,学习成绩总是在班上名列前茅。

前面说过学校的老师,人人都有一把金刚钻,教学上各有特色。但也有喜欢吹牛的老师。孟仲德老师教我语文,常常自诩是大哲学家孟子的后代,他能说善辩,讲课时声如洪钟,唾沫四溅。我的课桌与他的讲台毗连,咫尺之遥,唾星似霏霏淫雨,时时扑面而来,让我很不自在。

有次上课,孟夫子滔滔不绝讲述苏联园艺家米丘林,嫁接了苹果新品种。他说这水果大如拳头,艳于孙悟空偷吃的仙桃,里面软软的如鼻涕状,甘甜如饴。他眉飞色舞,郑重承诺下星期到岳阳买一筐来,每人赏一苹果。

在偏远的农村,学生不但没见过苹果,连苹果长得啥样也未见过。童心未眠的小孩,对老师的承诺深信不疑,天天伸长脖子等着孟夫子恩赐仙果。

一星期过去后,孟夫子款款步入教室,叽叽喳喳的学生嘎然停住了喧闹,人人直愣愣盯着老师。夫子不动声色,手开始慢慢在包里摸索着,学生心跳加快,嘴巴微张,眼睛睁大如铜铃。当孟夫子从包中掏出的是课本而不是苹果时,个个像泄了气的皮球, 失望, 还是失望。

日子一天天过去,学生并没有忘记老师的苹果,有的还打赌何时老师会兑现承诺买来仙果。有一天,孟夫子由于教务劳顿,营养不良,讲课时晕倒在讲台上被送进医院。

孟夫子出院后没有再返回讲坛,留在医院当上了会计。 从此,学生再也不提那诱人的苹果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14: 中国救英国就是救美国
2014: 道貌岸然的孔子也曾勾引别人老婆
2013: 开国元勋独子为何曾经恨父亲(图)
2013: 董卓成不了气候的原因
2012: 视频: 饿死三千万人口的历史真相
2012: 大饥荒幸存者的悲歌(重发)
2011: 秋念11: 谁断送了文革?
2011: 吴越《暗杀时代》正文zt
2010: 黄万里被毛泽东定为右派的真正原因
2010: 1957年《人民日报》上的储安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