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辰劫---记晚清最后一届科举及进士们的最终结局 zt
引子
要说最后一届科班出身的进士,那就要从最后一届科举开始,要说科举,首先就要从清代科举制度说起。其时偶也不愿意JW,但还是要简单说一下,靠。
第一步,县(童子)试:每3年举行2次。須经县、府、院3试,考生一律称童生,但考时分“已冠”、“未冠”(16岁为限)出题。共考六场(俗称一考五覆),第1名称“县案首”,不成文規定,将来院试必取为秀才。
第二步,进学:中秀才后,加试1场(覆紅榜),定名次,成绩优秀的分发到府学,其余分发分到县学,称附生。然后开始练级,附生--廩生--岁贡生(遇覃恩之年,岁贡第1名称恩贡,有特权,非有重罪,不能革去科名。先贤后人入国子监,也称恩贡)。另有“拔贡”(年45岁一直考不上举人的老秀才,每12年一次特招入国子监),“优贡”(学政保举),“副贡”(乡试中,因額满见遗,或卷好,但稍有瑕疵的落第者)。此外练级不成的就只好花钱买装备了(准贡、廩贡、增贡、附贡、例贡都由捐纳而來)。
第三步,乡试:3年一科,在各省会举行(每年秋八月)。考场称“贡院”,1日1场,共三日。中了就是举人,第一名称解元。
第四步,会试:乡试后的第二年2月,京师贡院。赴试的举子,都享受公费待遇,称公车。也是1日1场,共三场。中了就是“貢士”。第一名“会元”。然后经保和殿覆試,列等,才有资格参加殿試。
第五步,殿試:例于4月22日举行,地点仍是保和殿,每份试卷都須经八位读卷官阅过,拟定前十名进呈御览,钦定名次,一甲三名,依次为狀元、榜眼、探花,赐“进士及第”,其他七名列入二甲赐“进士出身”,其余赐同进士出身。
第六步,受职:新进士受职前,又須经过朝考,朝考分三等,一等第1名稱“朝元”,之后核計覆試、殿設、朝考三者的等第受职(比如状元任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任編修,其他进士任检讨討、庶吉士等)。
第七步,散馆:3年见习期满,皇帝亲主考试,好的授侍郎、内阁学士等职,留在朝中为官,而放外任的,基本也是知府。
总算介绍完毕,现在开始看最后一届科举。光绪三十年正逢西太后七旬万寿,为庆贺太后寿诞,故将本是正科的会试和殿试改称为甲辰恩科.
考时:四月初十日
考点:由于京师贡院毁于庚子拳乱之时,故时会试改在开封举行.
考官:裕德(协办大学士),张百熙(吏部尚书),陆润庠(左都御史庠),戴鸿慈(户部右侍郎)。
考题:第一场,史论5篇:“周唐外重内轻,秦魏外轻内重各有得论”,“贾谊五饵三表之说,班固讥其疏.然秦穆尝用之以霸西戎,中行说亦以戒单于,其说未尝不效论”,“诸葛亮无申商之心而用其术,王安石用申商之实而讳其名论”,“裴度奏宰相宜招延四方贤才与参谋请于私第见客论”,“北宋结金以图燕赵,南宋助元以攻蔡论”。(第1题藩镇,第2题平戎,第3题举贤,第4题变法,第5题以夷制夷,还真是理论联系实际,就是最后一题不太吉利,有亡国之兆。嘿嘿)
第二场考各国政治,艺学策五道:1,“学堂之设,其旨有三,所以陶铸国民,造就人才,振兴实业.国民不能自立,必立学以教之,使皆有善良之德,忠爱之心,自养之技能,必需之知识,盖东西各国所同,日本则尤注重尚武之精神,此陶铸国民之教育也.讲求政治,法律,理财,外交诸专门,以备任使,此造就人才之教育也.分设农,工,商,矿诸学,以期富国利民,此振兴实业之教育也.三者孰为最急策”。2,“泰西外交政策往往借保全土地之名而收利益之实.盍缕举近百年来历史以证明其事策”。3,“日本变法之初,聘用西人而国以日强,埃及用外国人至千余员,遂至失财政裁判之权而国以不振.试详言其得失利弊策”。4,“周礼言农政最详,诸子有农家之学.近时各国研究农务,多以人事转移气候,其要曰土地,曰资本,曰劳力,而能善用此三者,实资智识.方今修明学制,列为专科,冀存要术之遗.试陈教农之策”。5,“美国禁止华工,久成苛例,今届十年期满,亟宜援引公法,驳正原约,以期保护侨民策”。(这种题目放在现在考,偶看都够用了)
第三场《四书》《五经》义,首题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义”,次题为:“中立而不倚强哉矫义”。三题为:“致天下之民,聚天下自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义”。
闲话不表,最后会元之选落在两个人头上,其一为福建闽县人林志烜(“XUAN”,偶用紫光搜了半天,才知道念这个音,不如叫林志玲好了,好搜一点);其二为湖南茶陵人谭廷闿。两人学问,家世相当(小林子是晚清名臣林则徐的侄孙,老谭是前两广总督谭钟麟的爱子)。两厢比较,朝中还是湖南人有面子,主考之一的张百熙,湖南长沙人,跳出来说了几句:“吾乡二百余年,三鼎甲具备,独少会元。场中得湖南一卷,写作俱佳,以正大光明次序论,吾班次第二,例中会魁,科举将停,机会难在,情商裕相,庶使吾乡科名免有缺陷”。于是首席主考裕德(字寿田,喜塔腊氏,满洲正白旗)卖了他一个人情,另外两位考官戴鸿慈(字少怀,广东南海人),陆润庠(字凤石,江苏元和人,状元出身)也无异义,遂点了谭廷闿,如此一来湖南科举虽然完美收场,而大清少了一位大三元(小林子之前已经中了解元,此次要不是被放了鸽子的话,殿试时,按科场规矩一定会被推为第一名,点状元,大三元哦)。
点会元时已然是朋党激斗了,点状元时就堪称罗生门了。没有一种说法是一样的。
考时:五月二十一日
考点:保和殿
考官:王文韶(字夔石,浙江仁和人),鹿传麟(字滋轩,直隶人),陆润庠(字凤石,江苏元和人,),张英麟(字振卿,山东历城人),葛宝华( 山阴人),陈璧(字玉苍,福建侯官人),李殿林(字春丞,山西大同人),绵文(宗室)
考题:策题四道,1,“世局日变,任事需才,学堂,警察,交涉,工艺诸政,皆非不学之人所能董理.将欲任以繁剧,必先扩其见闻,陶成之责,是在长官.顾各省设馆课吏,多属具文,上以诚求,下以伪应.宜筹良法,以振策之”。2,“汉唐以来兵制,以今日情势证之欤”。3,古之理财,与各国之预算决算有异同否”。4“士习之邪正,视乎教育之得失.古者司徒修明礼教,以选士,俊士,造士为任官之法.汉重明经,复设孝廉贤良诸科,其时贾董之徒最称渊茂.东汉之士以节义相高,论者或病其清议标榜,果定评欤 唐初文学最盛,中叶以后,干进者至有求知己与温卷之名,隆替盛衰之故,试探其原.……今欲使四海之内,邪慝不兴,正学日著,其道何之从?”
说法一,金梁(字息侯,浙江杭州驻防,满洲正白旗,甲辰进士),其在《瓜围述异》中载:是科第一,原定朱汝珍,太后阅,始改刘春霖,而余本第三。相传太后观字喜疏淡而恶乌方,朱檀楷法,惟用笔较重,太后阅第一卷,不甚合意,见第二卷为细笔,而第三卷尤瘦硬,将置卷首,即余卷也,及阅策首有“痛哭流涕”句,竟掷于地,遂改二为一,左右既知第三卷不为太后所喜,急易一旗籍为探花......”
说法二,商衍鎏(字藻亭,广东驻防,汉军正白旗,甲辰探花),其曾说,主考陆相(陆润庠)告其往事云:主考官最初进呈的名次是朱汝珍第一,刘春霖第二,张启后第三,商衍鎏第四,光绪看了进呈殿试卷,认为第二卷字比第一卷更好,第四卷对策比第三卷更好,于是将一,二卷名次对调,三,四卷对调,结果钦定名次变为刘春霖,朱汝珍,商衍鎏,张启后。
说法三,民间传闻,西太后不喜广东人,加之珍妃之死,故把籍贯广东的朱汝珍降格,而刘春霖不仅字好,而且籍贯是直隶肃宁,寓意“肃靖安宁”,加之名字也好,恰逢北方大旱,春霖二字可以冲喜,于是刘得了第一。
最终名次:状元刘春霖,榜眼朱汝珍,探花商衍鎏,传胪,张启后。之后,就是游街之类的例行公事了。发榜数日以后,所有新科进士再参加选拔翰林的朝考.考试结果,又是谭廷闿排名第一(谭伢子还真是强悍嘛),然后就是入馆,不到一年,全部公派留学,习新学,本指望回来之后报效大清,没想到这票海龟,回来之后是好好的报答了一番,现在就来谈谈甲辰进士们的大结局。
“天下大乱蜀先乱”,就从川籍进士开始。蒲殿俊(字伯英,四川广安人,甲辰进士)。留学归国后,先于京任法部主事兼宪政编查馆行走,后返乡,任省咨议局议长,时34岁。颜楷(字雍耆,四川华阳人,甲辰进士)。回国后供职翰林院加侍讲衔,回川任保路同志会干事长,时年25岁。辛亥,路事起,朝廷拟收川汉铁路国有,川人已交股金之六成发与保利股票,余额或折现,或合资悉听其便(资本重组,黔首们要体谅朝廷的难处嘛),否,全川鼎沸。蒲,颜等年少喜事,屡代民请命于护理川督蒲王人文(大理人,白族),性柔,不加之以兵,反宽慰之,并代奏于朝廷。上怒,以川滇边务大臣代其职。七月初一日,蒲,颜等于保路同志会,煽民忿,延至二更,卸职川督王人文亦赴会场演讲,表同情,民愈激(就凭着临走前最后压的这一把,王人文辛亥后被封八功臣之一),明日,成都总罢市。旬日间,川局顿坏,赵督邀蒲,颜等赴督署磋商,扣之,民往请,不意何处忽开火,死伤众。党人遂趁势大起,谣曰:“先捕蒲罗,后剿四川,川人速起,保路自救”(史载同盟会骨干曹笃等是跳走南门,发水电报于江中。一个跳字就可以看出党人有多开心了,嘿嘿)。民元后,蒲殿俊任大汉蜀军政府都督,颜楷可能有一丝愧疚,领养了赵尔丰的子孙,晚年佞佛,为四川佛教协会会长。
“金鳞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便化龙”,要说川籍进士还有年少喜事,被人利用嫌疑,那湖北的几位,可就是仗剑倚军门了。汤化龙(字济武,湖北浠水人,甲辰进士),回国后任吏部主事,回乡任谘议局议长。辛亥,武昌变,化龙献计与军政府曰:“事如此,当传檄于天下,并告友邦,以收人望”。军初兴,百事待举,用其谋,遂安(由局部兵变升格为有全国影响的首义,靠的就是汤化龙之流摇羽毛扇的策士)。其后,祭黄帝,受印,拜帅皆其一手策划(新军愤青对祭天,献牲、敬酒、祝文、叩首、授印这类定大义名分的东东可是不在行的,汤可以,对比一下辛亥年前后汤的书札,就相当有趣。《湖北谘议局恳请立宪折》:“吾皇以冲龄继位......体下议,察民情......为臣者得此圣主,感琣没名......唯尽死以报......圣清幸甚,天下幸甚云云”。等到民军起,祭黄帝文:”何物胡清,敢乱天纪,弯弓介马,竟覆神履......胡清者非他,黑水之旧部,女真之靼种,犬羊成性,罔通人理......”果然是大儒,与吾心有戚戚焉^_^)。民元后,曾出为湖北民政长,进步党党魁,众议院议长。他弟弟汤芗铭比他更强,在此不录。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大动乱自然少不了湖南人。谭廷闿(字祖庵,号畏三.湖南茶陵人,就是前文提到过的那个会元)。辛亥,鄂变闻,同窗汤化龙传檄至,这位谭会元也不是个善茬,据说看过汤化龙的檄文,哈哈一笑,就吐出两个字:“陋矣”。自己提笔也来了篇檄文,开场两句就是:“驱穷虏于塞外,定霸图于亚洲”(第一名就是不一样,果然有大气魄)。这位湖南都督登高一呼,各地湖湘子弟蜂起响应(甘肃都督黄钺字幼蟾,湖南宁乡人,凇沪都督李燮和字柱中,湖南清安人,云南都督蔡锷字松坡,湖南邵阳人,广西都督沈秉坤,湖南善化人,山东都督胡瑛字经武,湖南桃源人,福建都督孙道仁字静山.湖南慈利人。17省里至少三分之一是湖南伢子光复的,不动手不行啊,谭都督发话,那个湖南人不革命,他就挖了他们在湖南的祖坟)。民元后,就更了不得了,国民政府主席,行政院长统统干过。其实要说他祖上,民国首烈陆皓东就是他老爸当两广总督时法办的,有意思的是,稽勋局长冯自由为民国修史,曾当面问他。谭主席对曰:“先父在时,曾告余,陆公初系狱,先父感大义,欲释之。陆公语曰,陆登,王佐吾与足下分任之......(鸡皮疙瘩掉了一地,这就等于说他自己是陆文龙嘛。而且这个桥段有剽窃谭嗣同的嫌疑。嘿嘿,想象一下,谭主席每逢庆典,对着青天白日满地红,领唱国歌,壮哉)
再来看看北方的那位状元郎,刘春霖(字润琴,直隶肃宁人),曾历任翰林院修撰、福建提学使、直隶法政学堂提调等职,辛亥后,附袁,任北洋政府大总统秘书、中央农事试验场场长、直隶教育厅厅长等职,主业是替袁编写《居仁实录》(类似于皇帝的起居录,专业对口)。洪宪帝制,作为直隶代表,首先劝进。袁崩后,淡出政坛,以卖文为生,他的字可谓是一字千金(最绝的是,刘状元有反盗版意识,每为文,必作翻刻必究四字缀于后,以示正版)。
此外,著名的甲辰进士还有,潘龄皋,曾任甘肃省省长,亲书《明思宗殉国三百年纪念碑》以志复国,江绍杰由清安庆道反正,累迁至民国安徽省省长。江绍铨,民初组“中国社会党”,并以中国社会党代表身份出席莫斯科共产国际代表大会。会晤过列宁等(他是本朝太祖恩师)。黄远生,汪康年皆是著名激进记者,报人。叶恭绰,北洋政府交通总长,五路财神之一。王季烈,物理学家,革命功成,改行玩昆曲,结果做了昆曲届的强人。聂传曾,由清入民国,一跃为江西省议员。邵从恩,四川五老之一。沈钧儒,身仕三朝,位极人臣。
借用晚清遗老陈夔石评价末届会元,状元的话结束本文:“一则憔悴京华,仍效犬马之走,一则驱弛岭表,徒为蛮触之争,已忘其为故国词臣,先朝仙吏,国家养士二百年之报,如此结局,尚何言哉?(人家两位投靠两位真假美猴王,要你老人家在这里JJWW,多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