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无极
万维读者网 > 史地人物 > 帖子
深度解析:毛泽东和蒋介石的真实水平究竟如何?(四)
送交者: 大道至简 2012年04月09日06:17:22 于 [史地人物] 发送悄悄话
 《大道至简:从返璞归真到筑梦为实》     (四)       
                              文/吴士平


                 四、调查:咎由自取——聪明人反被聪明误!

  从前文中可以看出,蒋介石的外部对手除了日本并不强大;胜在战场之外的软硬兼施、明枪暗箭的阴谋诡计,胜在一溃千里的龟缩退守、苦撑待变的政治权谋,胜在顺势而攻的以强凌弱、以大欺小的砍瓜切菜,胜在逆势而守的投机取巧、鹬蚌相争的坐收渔利,故很难令人信服。
  
  而毛泽东的情况则完全不同,无论是解放战争面对的国内对手蒋介石、还是后来面对的国外对手,都无一例外被公认更加强大;无论是朝鲜战争的联合国、越南战争的美国,还是中印边界战争的印度、中苏边界战争的苏联,最后都是以弱抗强、以小敌大的毛泽东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可以说是打遍天下无敌手!因此胜在以弱克强、以小敌大,胜在真才实学、真材实料,能力水平让人不服不行。从而也间接反证了毛泽东的个人水平远高于蒋介石,蒋介石确实是输在技不如人、水平不够,没有什么借口好找。
  
     现在从二人各自的内部情况入手,进一步分析比较他们二人各自在党内面对的困难与自身情况之异同,分别考察蒋介石与毛泽东二人各自的领袖之路、成功秘诀,看看毛泽东这个教书匠到底靠什么来对抗蒋介石这个军事家?

  ⒈软实力与硬实力:萝卜白菜,各有所爱。

     党内对手与自身实力比较:蒋介石是早年在党内不受孙中山器重,后来内部主要受制于美元援助、家族利益和派系纷争;毛泽东同样党内长期不受斯大林信任,内部主要是受莫斯科、共产国际和留苏派、经验派等强大力量制约。综合来看,在各自党内,蒋介石拥有外部无可匹敌、傲视群雄的强大硬实力,但缺少内部自身软实力;毛泽东则刚好相反,缺少外部硬实力,只有自身内部无与伦比、独一无二的软实力。
     
     硬实力比较:蒋介石一直牢牢掌握住硬实力。自己掌握军权(黄埔嫡系和戴笠军统)、夫人掌握财权和美援(宋美龄、宋子文、孔祥熙),是自己掌握人和枪、亲属掌握钱和粮,既掌握实权、又掌握渠道。故即便是几次下野也能暗中操控大局,别人就是上了台来,让你是没钱没饷、没人没枪也照样玩不转,因而能进退自如、很快东山再起。
     
     毛泽东则既没有控制军权也没有控制财权。由于中共只是共产国际的一个分部,故中共党内的硬实力一直都由斯大林和莫斯科遥控,主要通过斯大林信任的周恩来、叶剑英等的政工组织特务系统牢牢掌控。毛泽东本人因性格正直无私、行为光明正大从不拉帮结派,所以没有自己的组织派系和嫡系人马,也因此让与蒋介石一样十分看重硬实力的斯大林比较放心。故斯大林虽然不喜欢、不信任毛,但只要毛党内没有硬实力就构不成对斯大林的威胁,出于利用毛泽东个人能力之目的而能容忍他的叛逆个性和思想,即斯大林自己所谓的“挤柠檬”政策。这就是毛泽东长期在党内是个边缘人、既屡遭打击排挤又没被清洗掉的真正原因!党内唯有林彪、粟裕、康生等极少数同样不走上层路线的边缘人,因思想性格、理念追求、能力水平、工作作风与毛比较接近而较受毛泽东的信任。
     
     软实力比较:蒋介石软实力杂乱无章、东拼西凑。主要靠孙中山的“三民主义”遗产做幌子,后来“新生活运动”又把孔老二的礼教儒学搬出来,见到好的什么都想要,只要能蒙人就行,如同一锅“大杂烩”;他个人思想同样如此,什么实用学什么,又是曾国藩又是拿破仑,又是王阳明又是法西斯,好比开家“杂货铺”;治国方式也是如出一辙,谁最强大就学谁,先学日本、后学苏联,继而德国、最后美国,整个一个“四不像”。如同是庸医治病,不会对症下药而是什么最好让人吃什么,人参灵芝、冬虫夏草、鱼翅熊掌、燕窝猴脑统统尝试个遍,仍不见效就说:你这病没治了!蒋介石只知道眼睛向外,不知道求人不如求己,如果能勤练“内功”,开宗立派自成一家,那时就是别人来学你了,何须到处磕头烧香、东学西拜?连内因是事物的决定因素,外因只是辅助因素的道理都没有整明白,怎能不失败?由于自身水平不高又功利实用,加上愚蠢短视又不明事理,治国理政、打仗用人因此只能是生搬硬套、照猫画虎,结果必然是东施效颦、邯郸学步。
     
     毛泽东却始终有自己的一整套科学的软实力体系。毛泽东本人十分好学深思、自立自强,始终学以致知、学以致用,知识结构十分广博合理、实践经验非常全面丰富,文化渊源结合古今中外、价值理念涉及各家各派,故虽然毛泽东的思想水平、理论修养也同样是兼收并蓄、博采众长,却能自发自觉、自然而然的融会贯通、推陈出新,并在工作实践中不断修正提高、补充完善而独树一帜、自成一家。最终形成了一整套符合中国实际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基本理论,制定了一整套经过实践反复证明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即刘少奇所称的“毛泽东思想”。随后在一九四二年的延安整风运动中,由刘少奇、康生、林彪等人协助,使毛泽东思想正式取代了之前党内留苏派王明、博古等正统教条理论家和周恩来、彭德怀等执行的“斯大林思想”,成为了党内主要指导思想,中共终于找到了自己的正确领导人,从而彻底摆脱了斯大林在软实力方面的控制,一直以来套在毛泽东头上的“紧箍咒”终于次年在组织上也被彻底解除了。

     ⒉机关算尽真聪明: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同样重视软实力的孙中山和毛泽东是一类人,十分重视硬实力的蒋介石和斯大林是另一类人,分别是一枚硬币的阴阳、正反两面,分布在各自不同的阵营里,其实是优势互补、软硬搭配的正反组合。
     
     在前苏联,本来是重视软实力的列宁在上、重视硬实力的斯大林在下,前苏联的这枚硬币是阳面正面朝上的,但列宁一九二四年去世后,斯大林通过权谋手段一一清除了包括红军之父托洛斯基在内的异己势力,俄国的这枚硬币就被翻了个,成了阴面反面朝上了;中国的情况同样如此,孙中山通过坚贞不屈的不懈奋斗终于把同样重视硬实力的袁世凯赶下了台,中国这枚硬币因此被立了起了,北方的北洋军阀依靠硬实力无疑是反面,南方的国民政府依靠软实力正好是正面,因此这一南一北、一正一反的两股力量交替拉锯,使这枚中国硬币在华夏大地、锦绣河山的地图上旋转个不停、一时让人无法分辨到底会是阳面图案朝上还是阴面数字朝上。截至后来孙中山痛定思痛,发现自己是“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实在无法与北洋军阀进行合作,于是在莫斯科的帮助下,很下决心要自己开始打造硬币的另一面——反面硬实力,因此,就有了按前苏联红军建军模式打造的硬实力摇篮——黄埔军校。
     
     巧合的是,在重视软实力的列宁去世次年,同样重视软实力的孙中山也跟着去世了!历史舞台几乎同时给斯大林和蒋介石提供了展示自身能力和施展才华的机会,二人先后都抓住了。如同生前不被列宁所器重、信任的斯大林通过施展权谋手段最终脱颖而出一样,同样重视硬实力也不被孙中山器重、信任的蒋介石,通过类似的权谋手段分别将胡汉民、汪精卫及合作方莫斯科与中共等内部强大势力一一削弱和铲除,国民党的这枚硬币也同样掉了个、代表硬实力的反面底朝上了。
     
     由此开始,蒋介石短短两年就青出于蓝,竟然以斯大林之道还治斯大林之身,狠狠的摆了斯大林一道,使原本把“宝”都“押在”蒋介石身上的斯大林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偷鸡不成反蚀一把米!蒋介石也就此摆脱了莫斯科套在自己头上的“紧箍咒”,得以大展宏图。经过二十二年修炼的“孙悟空”准备下山“大闹天宫”一统天下了!此时他已经羽翼丰满,手上既有“三民主义”软实力又有“黄埔党军”硬实力,软硬结合、文武兼备确实是实力超群、不可一世。随后开始东征北伐,以两面硬币之实力、两面手腕之权谋,软硬兼施、文武结合、阴阳互用、明枪暗箭来对付各地旧式军阀,自然是势如破竹、所向披靡了。
     
     故蒋介石的领袖之路凭借的是自身强大硬实力,依靠的是韬光养晦的精心筹划、巧妙布局,各种权谋手段、阴谋诡计的综合运用,他通过黄埔军校嫡系学生和戴笠的军统特务掌控军权(中央军),通过与宋美龄的政治联姻掌握财权和美援(宋美龄、宋子文、孔祥熙),走的是曾国藩(湘军起家、私家军队、团练水师、开宗立派)、李鸿章(淮军、北洋水师、外交外援、军费借款、卖国条约)、袁世凯(小站练兵、北洋军阀、外交外援、军费借款、卖国条约)、斯大林等人相同的路子,只不过是对曾国藩、袁世凯、李鸿章等前人的成功经验照搬照学、照猫画虎、拾人牙慧、现学现卖而已,根本没有什么新鲜的、有价值的真东西!

     ⒊人间正道是沧桑:大智若愚,大巧不工。
     
     与蒋介石领袖之路凭借的是自己傲视群雄、无可匹敌强大硬实力,走的是捷径邪道,靠的是韬光养晦、阴谋诡计、权谋手段完全不同;毛泽东的领袖之路凭借的是自己无与伦比、独一无二强大软实力,走的是沧桑正道,靠的是自身的真才实学、远见卓识、真材实料。
     
     本来,像毛泽东这样标新立异、离经叛道又不服权威、敢于抗上的人,正常的情况下,是不可能成为中共领袖的。不仅前苏联斯大林和第三国际的上层领导不喜欢,就是周围像周恩来、朱德、王明、陈毅等一大批“组织观念极强”之同事也都不会喜欢。只不过毛泽东为人真诚坦白、无私透明,没有任何心机、不计得失,本人又聪明好学、喜欢钻研,做事认真负责、喜欢挑战,加上从不拉帮结派、结党营私,因此,并不对他们构成什么威胁、反而乐得加以利用。故凡是困难时就把毛请出来开创局面,形势好转就让他下去“休养”,自己摘果子。又因为他们自己不会根据实际情况种树施肥、播种耕耘,只会服从上级(莫斯科、共产国际)权威,盲目按指示精神生搬硬套的照猫画虎,难免因脱离现实瞎指挥而一再惨遭失败、因而一再酿成不可收拾的困难局面,眼看得果子都摘吃完了、家里没有了隔夜粮了,就又开始“恋旧”恢复毛的职务让他来收拾烂摊子,完了再如此折腾、乐此不倦。
     
     如果不是长征时在湘江的惨败,使这些“组织观念极强”之人身临绝境、走投无路了,毛泽东是不会被再次推出收拾残局的!不排除他们的私心是一旦失败将毛当作出头鸟替罪羊,即使成功了毛性格无私透明、不会拉帮结派、没有死党也好对付。因此,才有长征会师后,叶剑英、杨尚昆等人害怕同样是实力派的张国焘,会取代周恩来实权位置而伪造电报之事发生!结果把毛泽东和张国焘都一直蒙在鼓里,既成功的保住了自己没有大权旁落又成功的离间了本来是很好老朋友、能力互补的毛、张二人,人为自私的造成了一、四方面军分裂。
   
  毛泽东的真正权威是在一九四二年延安整风以后才树立起来的,王明、周恩来的一套路线(实际是斯大林和共产国际的一套路线)在理论上、组织上被彻底揭露、批判和削弱。但王明尤其周恩来是深受斯大林和第三国际信任的人,否则周恩来不会一回国就被任命为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仅二十六岁没上过战场就被授中将军衔,而毛泽东则绝不是单靠权威就可以驾驭之人,因此一直不被斯大林信任。王明和周恩来等人总是忠实地执行莫斯科的“正统”路线,不自觉地总是以莫斯科的利益为最高利益,一心希望与蒋介石合作共同抗日,以拉拢和利用更有实力的蒋介石共同武装保卫前苏联,故他们与毛在工作中常常发生利益冲突和路线分歧,其实质是毛泽东与斯大林在各自的国家利益上的冲突,不涉及个人之间的恩怨。
   
  本来毛根本不会被莫斯科接受,但人算不如天算,至少有两件事斯大林没有想到。一是斯诺的采访录《西行漫记》的发表,在世界上、特别是西方各国产生了十分巨大、深远的反响,也让毛泽东本人的“软实力”终于破围而出、一日千里的迅速扩展到了全党、全军、全国和西方各国,个人声望骤然上升!二是苏德战争突然爆发,前苏联措手不及,国内战局岌岌可危、无暇东顾,次年第三国际被迫取消,因此,延安整风后撤销了对王明的公开支持,留苏派、国际派实力大减,中共最终形成折中的次优软、硬组合:毛泽东、周恩来,故莫斯科也能接受。因为周恩来的政工组织和情报系统还是有很大的硬实力,是仍然握有实权的。后来则是因为多种原因,特别是抗战后期斯大林改而与他更欣赏、更有实力的蒋介石重新结成盟友,并签订了“中苏友好条约”,作为和蒋介石再次“结盟”的交换条件,斯大林实质性放弃了对中共的严密掌控,从此使中共由斯大林直接掌控的支部组织逐渐变成了由毛泽东可以掌握的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中国力量。

     ⒋人算终不如天算:“西安事变”,“延安采访”。
     
     一九三六年是国共两党历史的一个转折点,更是毛泽东一举从斯大林、蒋介石两人的内外重重包围中破网而出的一年。这一年发生了两件让人意想不到的大事:一是张学良轰动一时的“西安事变”,二是斯诺默默无闻的“延安采访”。事后看来,张学良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只是让蒋介石身体“硬实力”身陷囹圄,不过受了点皮肉之伤、暂时遭了难;斯诺无人注意的“延安采访”,才是让蒋介石软实力遭到重创,受的是真正致命内伤、终身遭了难!
     
     表面看“西安事变”的赢家是中共,输家是蒋介石,其实不然!西安事变最正的赢家是斯大林、真正的输家是日本。本来蒋介石是可以在日、苏之间保持中立和平衡的,西安事变只能让他被迫挑边站!在奉斯大林之命去西安的周恩来威逼下,蒋介石最后被迫同意斯大林的要求、答应共同抗日,随后被释放,因此日本才是真正的输家。这下斯大林、周恩来二人总算是报了一九二七年被蒋介石很涮的一箭之仇!所谓两大之间难为小,这回轮到是张学良偷鸡不成反蚀一把米了,又被斯大林和周恩来狠狠的摆了一道,稀里糊涂的就成了牺牲品。走投无路之下张学良追悔莫及只好向蒋介石负荆请罪。而日本也因此事件受到了很大刺激、不甘认输,次年即爆发了全面侵华战争,根本原因就在于此。
     
     如同老奸巨猾的曾国藩喜欢写日记自我标榜、欺世盗名一样,蒋介石也曾在日记里感叹,“西安事变”使他苦心布置的“剿匪”大业只差数日未克全功,让中共这只十拿九稳煮熟的鸭子又飞了,多年心血就此功亏一篑。此论未免太过夸张不实!蒋介石毕竟是交易所出身,这类诿过于人的大话说的太多了早就没有人信了。
     
     试问,长征到达延安以前有过那么多次围剿都不成功,何以见得这次就一定成功?只要红军是毛泽东在指挥而不是斯大林和周恩来,你哪次能保证围剿成功?之前就已经说过很多“三个月消灭”的大话,不行就什么“三分军事七分政治”,之后也有过什么反攻大陆“一年准备、三年成功”的大话,哪一次兑现过?故蒋介石日记里的话确实不可轻信,日记本来只是个人隐私,为什么要公开让别人看?你那么“用心刻意”的写,是否一开始就是为了将来自我标榜、诿过于人,如此反常的行为本身就居心叵测、令人怀疑。
     
     一个人要找本事、说实话不容易,找借口、说大话还不容易!与此对照,你什么时候听到过不写日记自我标榜的毛泽东说过此类诿过于人的大话、空话?毛泽东总是在找自己内部的错误、总结经验教训而不是在找外部的借口、诿过于他人。同样是领袖,蒋介石给人的印象如同斯大林,总是一身戎装、一脸严肃、身板笔直的装腔作势、故作姿态,而毛泽东则完全相反,总是粗布棉衣、和蔼可亲和人扳着指头、平易近人的讲道理,风采更胜列宁。
     
     须知如果不把这些玩弄权术、欺世盗名的无耻政客所有骗人把戏完全戳穿,必然会使孙中山、毛泽东这样真正有崇高品德、远见卓识之人总是处于被排挤打压而孤立无援的地位;如果不把这些假仁假义、人面兽心的阴谋家所有伪善画皮彻底剥掉,必然会使像孙志刚、杨佳这样勇敢正直、洁身自好的理想青年就总是无缘无故死于非命、死不瞑目;如果总是让这些愚昧无知、肤浅短视的野心家如此瞒天过海的轻易得逞、上台执政,必然会有越来越多不学无术、投机取巧的不法之徒起而效仿、乐此不倦,中国人民就永远没有舒心的好日子过!
     
     因此只有把这些自作聪明、狂妄自大的狡诈之人的所有权谋手段、阴谋诡计统统曝光于天下,从而让中国的广大民众能彻底认清他们的丑恶嘴脸而不再继续上当受骗,及早进行预防,中华民族才能真正崛起于世界东方!否则中国人就只能是不断在自己的窝里横、窝里斗,相互间拆台内耗总是形不成合力,中华民族就永远没有光明美好的未来。如同是意大利马基雅维利所著《君王论》的公开曝光发表,终于让西方的广大民众一举认清了这些伪善无耻政客的真实面目和邪恶把戏,从而普遍提高了警惕,从此对一般政客不再信任而是严加防范,进而取得了西方各国政治、经济、社会等各方面的长足进步一样。
     
     话说回来,相对于1936年轰动一时、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同年还发生的另一件当时默默无闻、无人注意的大事——“延安采访”。事后看来,相对于张学良的“西安事变”轰动一时,斯诺的“延安采访”,才是对近代中国历史进程更加具有决定性意义和深远性影响的真正大事。可惜长久以来都被人忽视和低估了!
     
     一九三六年斯诺在延安采访中共领袖,之后陆续在西方发表相关采访文章,由于文章十分真实客观,完全不同于蒋介石对外所宣传的情况,因而引起了十分巨大的国际反响,也因此使毛泽东一下获得了完全出乎自己和所有人意料之外的世界性影响,更加增添了自身的软实力。国内很多热血青年读了斯诺的文章后,纷纷投奔心目中的圣地——延安,西方众多记者也纷纷要求到延安进行采访,莫斯科再也不能无视毛泽东的国际威望和客观存在了。
     
     为什么斯诺的文章会有这么大的影响呢?因为西方国家对新闻报道的原则要求是真实、客观和中立,以便让国内外相关学者专家在此第一手真实材料基础上进行更加深入的理性分析、长期研究,因此在西方国家像斯诺这样有名望的记者,对国际上各种重要人物的采访报道大都会自觉做到十分真实、客观、中立,第一手采访报道常常会像会议记录一样非常真实可信,也正因如此才可能在国际国内引起如此巨大的反响与共鸣。
     
     《西行漫记》系列文章的发表,不仅让世界认识到了一个真实的中共力量和他的领袖风采,更加重要的是,他让毛泽东的党内同事和战友们重新认识和发现了一个完全不同的毛泽东!由于毛泽东本人非常谦虚,处处为公总是公事公办,故不喜欢谈论自己的个人曲折经历和内心真实世界,他周围的同事特别是基层的广大指战员,几乎都不了解毛泽东,诸如他的个人情况、家庭背景、内心世界和工作经历等等,甚至连夫人贺子珍都同样不清楚、不了解。
     
     在斯诺的这些文章里,毛的同事和战友们第一次全面透彻的看到了毛泽东完全不为他们所知的内心世界:一个透明真实、坦诚可爱的毛泽东,一个睿智聪明、卓尔不群的毛泽东,一个信念执著、无私奉献的毛泽东,一个平易近人、和蔼可亲的毛泽东,一个知识渊博、幽默风趣的毛泽东,一个与人为善、公正厚道的毛泽东,一个积极乐观、胸有成竹的毛泽东,一个思想深刻、观点敏锐的毛泽东,一个头脑冷静、性格坚毅的毛泽东,一个为人朴实、心地善良的毛泽东,一个不畏艰险、立场坚定的毛泽东。
     
     由此,他们终于开始慢慢看懂和发现了自己的领袖,逐渐理解和信任了自己的领袖,更加拥护和接受了自己的领袖。昔日在斯大林、王明、周恩来、陈毅、朱德、彭德怀、叶剑英等人眼里脾气又臭又硬、桀骜不驯、得理不饶人的“石三伢子”,就此被彻底平了反,成了党内其他同事和战友、特别是基层广大指战员眼里众望所归、威震八方的“美猴王”!一个只服从真理不服从权威、只会走基层群众路线不会走的上层组织路线的“丑小鸭”和“灰姑娘”,终于一举变成战友、同事和众人眼里的“白天鹅”和“美公主”。——这就为其后的延安整风运动中确立毛泽东的核心领导地位、统一全党认识起到了意想不到、潜移默化的思想舆论准备和组织铺垫作用!
     
     对于毛泽东个人而言,制约其能力发挥的主要因素始终是内部的斯大林及其忠诚的软、硬组织力量王明、周恩来等人的压制,而非外部对手蒋介石的围剿!故斯诺的“延安采访”及随后《西行漫记》等系列文章的发表、发行,不仅让世界重新发现和了解了一个真诚朴实、可敬可爱、无私无畏、艰苦奋斗的中共领袖毛泽东及其崇高理想的正义事业,也让国统区的广大民主爱国人士、特别是有志有为的热血青年看到了未来中国的真正希望和前途在心目中的革命圣地——延安,更让毛泽东的党内同事和战友重新认识、真正理解并衷心接受了一个如此真诚、英明、可敬、可爱的伟大领袖。当然毛泽东本身是金子迟早总是会发光,但过程是如此曲折艰难、如此不期而至的意外收获,却是谁也没有想到的!真可谓是吹尽黄沙始见金,功夫不负有心人。——这是工于心计善于权谋、事事都要精心谋划、时时喜欢掌控一切、狂妄自大不自量力、只知道重视硬实力的斯大林、蒋介石等人无论如何都不会事先料想到的!

     ⒌恶花结不出善果: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由此可知,就对于蒋介石个人命运的影响而言,斯诺“延安采访”的系列文章远比张学良的“西安事变”重要和深远的多!当然“西安事变”也很重要,毕竟就此打破了中、苏、日三方原有的力量平衡,改变了彼此的力量对比。
     
     国内而言,斯大林与蒋介石再度联手,实现了第二次国共合作。如果说第一次国共合作的针对对象是各地大小军阀,目的是为了统一中国;那么第二次国共合作的针对对象就成了前苏联在东方的最大威胁日本了,目的是中苏联合抗日。第一次的国共合作尚可以说是双方各取所需,莫斯科和列宁大力扶植国民党的目的是为了自己的国家利益而培植在华代理人,着眼长远;第二次国共合作则是莫斯科和斯大林完全基于前苏联眼前的国家利益逼蒋抗日,则是过于功利实用的损人利己,但公正而言,其实也是蒋介石本人的咎由自取!
     
     第一次国共合作莫斯科确实是真心实意的扶植和帮助国民党,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并让在法国、德国秘密受训多年的周恩来等人回国,担任实权仅次于蒋介石的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等职务,目的就是仿造托洛斯基红军的建军模式,让周恩来等政治可靠、忠诚听话的政工情治人员可以间接掌控军队(如同后来戴笠的“军统”),形成“党”(周恩来等政工文职人员)掌握“枪”(蒋介石等军事指挥人员)的文武、软硬组合搭配,以增强军队的战斗力、凝聚力,好尽快地帮助已经“容共”的国民党早日北伐统一中国、取得政权。
     
     故莫斯科的用心做法并非不可告人,而是双方你情我愿的相互合作,可谓是无可厚非。结果没想到蒋介石竟然师从袁世凯,把黄埔军校当成了“小站练兵”的韬光养晦,有计划、有步骤、有准备的暗中逐步削弱和清除莫斯科的势力,待到时机成熟后就来了个先下手为强,“蒋光头”一下就突然变成了“袁大头”!让斯大林、鲍罗廷、周恩来、叶剑英、聂荣臻等人都统统措手不及,等到一九二七年后情况已完全不可收拾时才终于醒悟是“上当受骗”,此时莫斯科和斯大林等是哑巴吃黄连。
     
     斯大林此时才发现低估了蒋介石,原来和自己是同一类人都是野心勃勃,根本不甘人下、受制于人,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痛定思痛竟然诿过于陈独秀,随后又恼羞成怒让周恩来等人将功补过,结合当时能掌握的全部组织力量仓促发动“南昌起义”,以显示并不太差的工作“成绩”,好应付前苏联党内同事对此次失败的追究,保住自己的权力地位。为此周恩来、叶剑英等人竟然不惜“谎报军情”使用“离间计”,让张发奎成了冤大头,成功蒙骗和策反了贺龙和叶挺,整个过程如同是《水浒传》里吴用施用“离间计”智反卢俊义的重演。
     
     故南昌起义惨遭失败后,周恩来等南昌起义领导人、组织者和参与者不仅没被追究责任,反而能步步高升成为政治上的“不倒翁”,建国后又纷纷成为开国元帅,而粟裕这样功勋卓著的著名军事天才反不能入选,原因就在于此。因为他们(周恩来、刘伯承、聂荣臻、陈毅、朱德、叶剑英、郭沫若等)当时不计个人得失,坚决服从“组织”(斯大林)命令救驾有功、经受了严峻的政治考验,证明自己是对“组织”(莫斯科)忠诚可靠的、理应获得重用和嘉奖!
     
     因而一个如此荒谬不经、仓促失败的“南昌起义”,竟会被定为了中共“建军节”,可见斯大林的影响有多大。这也是斯大林开国之初即公开向中共提议由周恩来任政务院总理的原因所在,一如当年斯大林密友鲍罗廷提名刚回国、年仅二十六岁的周恩来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未上过战场就被授中将军衔一样。虽然斯大林一九五三年就已经去世,但他多年培植的中共组织体系却十分强大和根深蒂固,成为毛泽东始终无法克服、盘根错节的官僚集团。
     
     不学无术的花花公子张学良出于个人私心目的,自作聪明的发动“西安事变”,正好给了斯大林一个向蒋介石报仇雪恨、千载难逢的机会,斯大林怎能放过?如果蒋介石不同意联合抗日,莫斯科必然会对他新帐、老账一起算,蒋介石必死无疑,连同原本是异国联姻、现在被当作人质滞留在莫斯科的大儿子蒋经国也跟着一起倒霉!对此蒋介石心里比谁都清楚。但毕竟他与斯大林一样都是十足的政治人物,能屈能伸,生死关头跟宋美龄权衡利弊后还是个人利益至上,被迫向周总理等人签下了联共(苏)抗日“保证书”,蒋经国也因此得以回国。从此蒋介石就又被斯大林套上了“紧箍咒”,可见他与斯大林、周恩来是一报还一报的因果报应,其实也是他早年在广州韬光养晦“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自食其果!
     
     所谓天理循环,报应不爽。现在回头来看,可以断言即便没有“西安事变”也会有其他的“事变”发生,蒋介石终究会为自己当年的恶行付出代价,一个人在世上混,无论你地位有多高、权力有多大,只要做下些什么恶行坏事,不论迟早终归都要还!因为老天是公平的,正义可能会迟到但一定不会缺席。
     
     即便蒋介石当年真是希望以“恶”的手段而要达致“善”的目的,他本人真的是出于什么为国为民的高尚动机和救国救民的善良愿望,也同样不可接受和容许。须知“恶花”里不可能结出什么“善果”,阴谋诡计的邪恶手段不可能最终达到理想正确的真正目的,即便是一人、一时、一事可以侥幸成功,也必将是以国家、民族、未来付出更大、更高、更深的代价换取的!因此无论是他当年出于什么样的动机,既然作恶在先,终归都要还。蒋介石愚蠢无知、肤浅短视不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他当年在广州种下的“恶因”必然会在西安等地得出“恶果”,迟早一定会遭到咎由自取、自食其果的报应。
     
     而张学良虽然因“西安事变”弄巧成拙、作茧自缚终身被软禁,动机虽好却并没得到好报,看似成了一个无辜受害的牺牲品,其实未必不是好事。试想以他不学无术、愚昧无知的能力水平,生于处处凶险、步步杀机的乱世危境之中,却能够因此“义举”而置身事外得以善终,未必不是他的福气。更何况“西安事变”中张学良并非一无所获,日本人最终成了最大的输家,他起码是间接的报了当年日本人炸死张作霖的杀父之仇和自己被赶出东北娘家之恨!也算是歪打正着、一报还一报了。

                               五、取证:天随人愿——自助者终能得天助!

     从前文中可以得知,相对于拥有外在无可匹敌强大硬实力的对手蒋介石,毛泽东的优势是自身超乎寻常、出类拔萃能力水平内在的软实力,因此,毛泽东最终取胜蒋介石,也可以说是内在软实力战胜了外在硬实力!即毛泽东胜在个人的素质、能力、见识和水平远超蒋介石,所以才能以弱胜强、以少胜多。
     
     但所谓尽人事听天命,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公正而言,毛泽东这个半路出家农民门外汉最终能打胜享誉中外的江湖老师傅蒋介石,除了个人的聪明才智、远见卓识、艰苦奋斗、矢志不渝和坚持不懈的内在软实力,同时也得到了出人意料之外的“三分天助”,方能苦尽甘来、否极泰来,最终文成武就、修成正果。正所谓:天随人愿——自助者终能得天助!
     
     是否确实如此呢?事实胜于雄辩。

     ⒈欲胜人须先胜己:“打仗打的是钱粮”、“渠道为王”吗?

     说到底,中共能否取得成功主要在自身能力的建设。红军能否生存壮大不在于外部对手有多强大、更不在于外部发生什么“西安事变”这样“天上掉馅饼”的意外好事;而在于自身内部的能力建设情况,在于自身是否具有足够的竞争力和战斗力。因为真正的高明之人都知道,任何时候最大、最可怕的对手都只能是内部自己而不是外部强大敌人!
     
     故毛泽东知道最大的敌人是在自己内部,欲胜人须先胜己,内部做好了自己就可以在外部立于不败之地,必须自己在内部先“尽人事”然后才能外部后“听天命”。因为机会总是亲睐有准备的人,过程做好了结果最终一定不会差!这就是毛泽东有勇气敢于公开同斯大林、王明等对抗,自我开刀进行中共自身能力建设,毅然展开延安整风运动的原因所在。通过延安整风他统一了全党思想、纯洁了内部肌体组织,极大地增加了中共自身的凝聚力、战斗力和竞争力,从而使中共自己先一步立于不败之地,因此其后的胜利可以说完全是水到渠成、顺理成章。毛泽东所遵循的这些道理,又岂是只重视硬实力的蒋介石可以想见和做到的!
     
     蒋介石头脑简单不知道人算不如天算、欲胜人先胜己的道理,不知道提高国民党自身能力建设才是最根本的胜利保证。他只知道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外部输血,以数量为本靠数量制胜,为此不惜在国内大肆收刮民脂民膏导致民心尽失,向国外大举军援大量贷款签订卖国条约,目的是先做大外部硬件实力养兵百万;却根本不知道以“能力建设为中心”的内部造血,以质量素质为先、先做强再做大!因而是本末倒置、倒行逆施又不知悔改、乐此不倦。结果必然是不知不觉让自己成了名副其实的“运输大队长”,貌似强大、装备精良、靠美援贷款输血养大的数百万正规军都成了不堪一击的“纸老虎”,反倒成了中共战场上用之不竭、取之不尽的“预备役”补充兵员,等于是“为人作嫁衣”,源源不断向对方“输血”。
     
     蒋介石如此愚蠢的错误根源就在于一厢情愿地认为“渠道为王”,认为须先做好对毛泽东的外部封锁围堵、切断莫斯科对中共的联系,只要毛泽东没钱、没枪、没外援就会自生自灭、自我崩溃、不战而胜。故蒋介石把主要精力都用在借助外力、外交围堵之上,靠与美国的良好关系掌握财政渠道取得美援和贷款,以扩充军备壮大硬实力进行封锁围堵;靠与前苏联的卖国条约换取斯大林对中共的遗弃,掌握外交渠道对中共进行外部断“奶”!而不是反躬自问、下决心先惩治腐败以加强自身能力建设、争取民心使自身立于不败之地,本末倒置、倒行逆施!否则太子蒋经国在上海滩“打老虎”运动也就不会如此虎头蛇尾、草草收场了。
     
     试问,如果真是“渠道为王”而不是“产品为王”,是否“可口可乐”、“苹果手机”、“日本电器”、“德国汽车”等优质产品,没有渠道就都销不出去、只能倒闭?产品不行,就算你能神通广大正规渠道都能控制,私下的走私你也能全部控制吗?素质不高,就算你能一手遮天控制国内国外的整个市场,人心的向背你也能一样控制吗?真是狂妄自大、自不量力!
     
     试问,一个认为“打仗打的是钱粮”而不是人的素质能力、一个没有钱就不能打仗的军队、一个靠外援贷款养大养肥的队伍和党,必然的文官贪财、武官怕死,只能共享乐而不能共患难!指望他们关键时会以身作则、尽心尽力替你卖命打胜仗,怎么可能?让这些贪生怕死、见钱眼开、养尊处优之人长年累月、吃苦受累、拼死拼活的围堵封锁,怎能成功?单靠谎言欺骗、利益诱惑、暴力恐吓、杀鸡儆猴的简单手段来维持统治,如何能够持久?
     
  ⒉尽人事与听天命:三分天定、七分打拼。

     蒋介石如此愚蠢短视、见识浅薄而又野心勃勃、工于心计,难怪斯大林、美国、日本等各国政府都争相对其拉拢结交和大力援助了,因为他人傻、肤浅、短视、好骗却又自以为是、自作聪明!
     
     与此相对的是,孙中山如此好人、理念主张又与西方相同相近,却始终得不到西方列强的任何支持和承认,反而纷纷支持贪腐、专制、落后的袁世凯和北洋军阀。就是因为这些新、老军阀都一样的愚蠢短视只知道重视硬实力,为了扩大自己的硬实力就要向“西交民巷”借钱贷款,用来招兵买马、购买西方的先进装备,为此可以签订秘密条约出卖国家利益!
     
     对西方列强而言,这些愚蠢短视不惜卖国的大小、新老军阀实在是太傻、太可爱了!他们可以为了个人野心专门做损内而利外、损国而利己、损公而肥私之事,他们不惜出卖国家利益、借西方的钱买西方的先进武器弹药来杀自己的同胞,对此西方列强当然是纷纷慷慨解囊、大力援助了。列强欢欣鼓舞之余,还唯恐中国这样的军阀太少、应该越多越好!因为中国的人口实在是太多了,不靠这些愚蠢无知的大小、新旧军阀自相残杀如何得了?最好是让他们不停的打下去,这样一来,西方的先进武器就可以源源不断的在中国人的身上做试验了,如此他们就可以逍遥自在的坐山观虎斗、坐收渔利了!一本万利的买卖,何乐而不为呢?
     
     而西方列强知道,如果孙中山上台必不会像北洋军阀一样愚蠢短视。那样的话,他们的如意算盘就会落空、武器就卖不出去了,中国没有了愚蠢卖国的代理人、他们的既得利益就无法保证。有鉴于此,西方列强当然是无论如何也不会支持孙中山!否则中国就可能不成为一个由列强分食的大蛋糕,而摇身一变成为一个新的竞争对手并与他们进行“抢食”了。
     
     前苏联之所以后来与孙中山进行合作,固然有列宁与孙中山的性格相近,彼此相互吸引和支持,但也是双方都没有更好选择的迫不得已。对前苏联而言,就近的北洋军阀无论是段祺瑞还是吴佩孚、均受制于其他西方列强,而一致拒绝莫斯科的合作要求。无奈之下,莫斯科只好舍近求远、选择与缺乏硬实力的孙中山在广州进行合作,故二者合作既是境遇上的同病相怜也是政治上的相互利用,特别是在列宁和孙中山二人分别去世后尤其如此。
     
     由此可见,连长期生活在美国理念主张与西方一致的民主主义者孙中山都不受西方列强的待见,更加睿智聪明、高瞻远瞩的共产主义者、民族主义者毛泽东可想而知就更加不受各国列强的欢迎了!毛泽东只能是像孙中山一样靠自己能力不懈奋斗才能杀出一条血路来。

  ⒊自助者终得天助: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但所谓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客观的讲,毛泽东之所以能完全凭借自身软实力摆脱斯大林的控制,二十二年后终于获得了全党全军的领袖地位,斯诺发表的《西行漫记》的巨大反响及其惊人的后续效果功不可没!成为同苏德战争的适时爆发与共产国际被迫取消、蒋介石的外交争取和卖国条约一样重要的外部助力。
     
     可以说美国的斯诺、德国的希特勒、中国的蒋介石都在无意中直接、间接地帮助了毛泽东,使他最终修成正果一举突破组织内部斯大林的重重包围、脱颖而出成为中共领袖,从而获得了充分向世界展示自身能力的历史舞台。
      
     长征结束到达延安后,毛泽东才开始有时间系统的思考、学习和整理、总结各方面的工作经验和教训,经过一段时间的闭关修炼、潜心研究而使自身武功大进、超凡入圣。
     
      “尽(完)人事”的毛泽东,至此终于否极泰来、苦尽甘来,在党内经过了二十二年的磨难、修炼、“打拼”后,此时终于得到了“天命”相助修成正果、大器晚成!回头来看,不能不说一九三六年美国的斯诺“延安采访”、一九四一年德国的希特勒“入侵苏联”、一九四五年中国的蒋介石“中苏友好条约”三件意料之外的大事,恰好成为了决定毛泽东领袖之路的“三分天注定”的“天命天助”,正好印证了“自助者终得天助”的道理。也就此改变了毛泽东和蒋介石个人的命运,进而改变了中共和中国的命运,最终改变了世界的格局和历史的进程!
     
     当然,斯诺是正面的帮了毛泽东,希特勒和蒋介石则是从反面起了同样作用!这是事先谁也没有想到的意外情况,不可能事先预知。当初斯诺采访毛泽东时,发现毛泽东不愿意谈自己的个人情况和经历,还是斯诺反复说明这样做的好处与理由后,才最终说服了毛泽东首次对别人详细的介绍了自己的个人经历,也是一生中唯一的一次。正是由于当年周恩来等人充分领教了《西行漫记》的巨大影响力,或许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缘故,等到后来江青在文革中也想效仿而欣然接受另一个美国女记者维特克的采访时,终被周恩来等人百般阻扰而未成功。
     
     ⒋雄鸡一唱天下白:南征北战,“南北战争”。
     
     因此,等到一九四三年毛泽东真正成为中共实至名归的领袖时,蒋介石就李鬼遭遇了李逵,注定了最终失败的命运!所谓林彪在东北的胜利得益于莫斯科的暗中相助,不过是又一个自欺欺人的借口罢了。
     
     试问,武器就这么重要吗?没有莫斯科的武器装备,林彪在东北就一定会失败吗?
     
     你蒋介石什么时候武器装备、人员数量不是都比林彪强,又什么时候有把握能战胜林彪?你当年是飞机加大炮都始终打不过林彪的小米加步枪,何况是现在到东北已经鸟枪换炮、大米加大炮的林彪呢?正如毛泽东所说,人才是万事万物中真正的决定因素。不明白这个道理,不要说你有八百万军队,就是八千万也照样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军队在前面打胜仗不容易,在后面为打败仗找借口还不容易?
     
     细究历史可以发现,一九四六年到一九四九年三年的解放战争,情况很像是美国历史上的“南北战争”,毛泽东就如同是在北方的“林肯”、蒋介石则好比是南方的“李将军”。
     
     美国的南北战争也是硬实力占优的南方首先挑起,最终林肯也同样是靠自身软实力取胜。林肯的“解放黑奴宣言”好比是毛泽东的“打土豪分田地”,斯陀夫人的《汤姆叔叔的小屋》如同是斯诺先生的《红星照耀中国》,二者都对南北双方内战的最终胜负走向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深远影响!而战争的最终结果也同样是由北方拥有软实力、代表公理和民心、象征正义和先进的文人领袖,以弱胜强战胜了在南方拥有强大硬实力、代表强权和腐朽、象征不义和落后的武人领袖。
     
     更加巧合的是,毛泽东和林肯的理念、为人、性格、经历也十分相像。如果说孙中山是中国的华盛顿少有异议也比较贴切,那么说毛泽东是中国的林肯则无疑是更加地贴切,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对此限于篇幅和主题本人不加详细说明,希望有心的读者可以进行深入的比较研究。以我个人见解,林肯之于美国的重要价值和深远影响首屈一指,远远要高过华盛顿!
     
     美国可以没有华盛顿但不能没有林肯。没有华盛顿的美国迟早会独立建国,如同世界各地的其他英国殖民地一样;但如果没有林肯,结果实在令人无法想象!可以说美国就不成为美国、不成为一个真正拥有强大软实力和感召力的美国了,没有林肯的“美”国就不再那么“美丽动人”,有了林肯的“美”国就一直可以“魅力永存”。因此,对美国而言华盛顿是可以有人来取代的,林肯却是独一无二的!林肯才是美国永远的灵魂和精神、永远的品牌与形象、永远的梦想与光荣。而在中国历史上同样独一无二的毛泽东,历史地位也终将如同林肯!蒋介石则只能像是南方的“李将军”一般,只是作为“中国的林肯”一代伟人——毛泽东的陪衬人而出现在今后人类的历史上。
    
     ⒌问天地谁主沉浮:民心所向,天命所归!
     
     总的来说,毛泽东是一个非常诚实善良、正直无私之人,又是一个谦逊好学、严谨自律之人。他一生追求正确、服从真理、秉持公义、惩恶扬善,他为人光明磊落、襟怀坦荡、公开透明、直言不讳;他处世无私无畏、淡泊名利、公平公正、清正廉洁,他性格刚正不阿、疾恶如仇、蔑视权贵、同情弱者。扪心自问,可以说这是客观、持平之论,经的起时间和事实的任何检验。
     
     因为在共产党高级干部中,毛泽东是最透明公开之人,因此也最容易了解他的性格为人。听其言观其行,任何一个稍具头脑和知识之人都很容易从他的文章、诗词,从他的做的事、说的话,两下一对比、一验证,就可以很充分、正确的了解他是何种人。他的话可能你一时无法理解、领会,他的行为可能你一时无法接受、认同,但他从不会说假话、做坏事,绝不会是明一套暗一套,更不可能搞任何阴谋诡计!否则不可能达到如此高的思维水平和思想深度,因为真正高水平的人是不会、不愿、不能、也不需要说谎欺诈和阴谋诡计的。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毛泽东是中国五千年历史上完全靠个人奋斗、崇高品德、坚定信念、不懈追求、自身能力、广博知识、真才实学、聪明才智、远见卓识、大公无私、公平正义、勇敢无畏、牺牲付出,而不是通过家庭背景、政治联姻、利益交换、卖国条约、外交结盟、金援贷款、国际扶助、兄弟结拜、亲信亲属、义兄义子、黑帮宗派、秘密结社、经济控制、特务手段、权谋手腕、阴谋诡计等传统方法,光明正大地获得巨大成功、辉煌业绩的古往今来第一人!其次才是孙中山、朱元璋等人。

     究其根源,毛泽东的成功关键是得到了“民心”。所谓机遇总是青睐有准备的头脑,正如他自己在《愚公移山》文章里所说,中国人民就是“上帝”,他坚信自己的事业最终一定会“感动”中国人民这个“上帝”,功夫不负有心人,他最后成功了!而自古得民心者得天下,因此也就自然得到了“天命所归”。

     当然,不可否认毛泽东确实得到了意外的“三分天助”,但机遇其实对每个人都是平等的。如果说毛泽东得到了“西行漫记”、“苏德战争”和“中苏条约”的“三分天助”,蒋介石又何尝不是一样?孙中山给他留下了极其珍贵的“无形资产”、斯大林和莫斯科帮他援建了“黄埔军校”、日本“偷袭珍珠港”帮他得到美国倾力支持,不也是他的“三分天助”吗?相对于毛泽东的“运气”一点也不逊色,说明老天爷是公平的,并没有对二人厚此薄彼。

     由此可见,蒋介石之所以败于毛泽东,完全是败在智不如人、识不如人、技不如人,双方水平能力相差悬殊,实在是没有什么“运气不好”之类的借口好找!
     
     综上所述,毛泽东的中共能够战胜蒋介石的国民党,根本不是什么“谁更无耻谁就更成功”,恰恰相反,是:谁更高尚谁就更成功!毛泽东比蒋介石更高尚,所以取得了胜利。
     
     通过以上实事求是的调查、取证,可以证明“武大兵”的杰出人物——蒋介石确实是因技不如人、水平不够而打不过“文秀才”的卓越代表——毛泽东。
     
     从下文开始我就将转入第二步论证,从理论上详细解析毛泽东何以为胜、蒋介石何以落败?解析做人老老实实、不会阴谋诡计的文人毛泽东,比工于心计、八面玲珑的武人蒋介石,水平能力到底高明在何处?
     
     具体拟从军事、政治和用人三个角度对二人的能力水平进行比较和解析,希望能从理论上彻底破解双方的水平差距到底有多悬殊。以便可以让蒋介石泉下有知,也能如醍醐灌顶般幡然醒悟,明白大智若愚的毛泽东真正能力水平有多么高不可攀,实在不是一介武夫的他所能望其项背!从而可以使不明就里、不知深浅、自命不凡的蒋介石即便仍然不能入土为安,也能就此无话可说、心服口服、甘拜下风而灵魂安息。——但愿真能如此,也是功德无量。
     
     
     二〇一二年三月二十五日星期日于广州
   
 http://blog.sina.com.cn/pawswspa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11: 老庄户: 艺术,“草泥马”,及其他
2011: 瓦斯弹: 民国大牛蒋百里
2010: 吾丁: 波澜壮阔的一生--乃木希典大将
2010: 毛泽东的十大败笔
2009: “西藏自古就是中国的一部分”是达赖自
2009: 美国南北战争的几个问题
2008: 知白守黑,网战八之三
2008: 中国历来就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