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无极
万维读者网 > 史地人物 > 帖子
曾国藩与李鸿章的交情
送交者: 初见 2015年03月17日06:04:16 于 [史地人物] 发送悄悄话

曾国藩与李鸿章的交情

李鸿章早年与哥哥一同拜在曾国藩门下学习,两人的师生关系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的。李鸿章是个志向远大且心高气傲之人,不想久居人下,想自己独立开创一番事业。

曾、李两人的交情较量

出道之后,他并没有投靠曾国藩,而是在太平军兴起之际,回到老家安徽帮办团练,想以此为契机发展自己,哪知事与愿违,他和太平军打仗,几乎每仗必败,几年下来,竟然没有立足之地,在落魄潦倒之际,他才打算投靠曾国藩,于是来到曾国藩大营求见了昔日的老师。自己的得意门生来投,应该是一件很高兴的事,更何况曾国藩一向很赏识李鸿章,然而,令人不解的是,曾国藩却给李鸿章来了个闭门羹,以种种理由推托、不予接见,李鸿章无奈,但只好请人说情。一个月后,曾国藩接见了李鸿章,把李鸿章晒了一个多月,也真够可以的了;受到如此冷落,李鸿章没有一走了之,可见其人胸中有大格局。

合作之前,先打压傲气

见面之后,二人相谈甚洽,于是,李鸿章于1859 年成为曾国藩的幕僚,两人正式开始合作。曾国藩之所以如此冷落李鸿章,并不是他不想收留李鸿章,其实,他是一个爱才之人,对李鸿章又欣赏有加,非常愿意把李鸿章纳入自己的帐下。那他为什么又要冷落李鸿章呢?其实是缘于对李鸿章的爱护,因为他非常了解李鸿章,知道李鸿章虽然有才,但心高气傲,所以要借此机会打压一下李鸿章的傲气,让他的性格能变得沉静些。他对李鸿章的冷落,纯粹是一片苦心。

斩不断地深厚情谊

成为曾国藩的幕僚后,李鸿章尽心竭力地辅佐曾国藩,为曾国藩出谋划策,成为曾国藩的得力干将。曾国藩既是他的老师,又是他的领导,所以李鸿章对曾国藩非常尊敬。但李鸿章毕竟是一个有主见、有个性的人,因此,两人之间的冲突就不可避免了。记得有一次,两人在李元度这件事件上争执得非常激烈,李元度曾是曾国藩的幕僚,早年全力辅佐曾国藩,曾国藩兵败欲自杀时,是李元度劝阻他的,因此,可说是有恩于曾国藩。但李元度这个人,经曾国藩保举成为安徽宁池太广道后,不听曾国藩的命令,以至被太平军打得大败;回到曾国藩身边后,不久又擅自离去。曾国藩要弹劾他,以整军纪。但此事遭到了以李鸿章为首的众人的强烈反对,大家认为曾国藩此举是忘恩负义,可曾国藩认为私情不能代替军纪,所以坚持要弹劾。李鸿章便对曾国藩说:“果必弹劾,门生不敢拟稿。”你如果要弹劾他,我不能写这个奏稿。曾国藩则说:“我自属稿。”你不写没关系,我自己写。李鸿章又进一步表示:“若此,则门生亦将告辞,不能留待矣。”如果你偏要这么做,那么学生就不在你这干了,我也要离开了。但曾国藩并没有因此而改变自己的态度,他说:“听君之便。”愿走就走,随你的意愿。两人都在气头上,说的也都是气话,然而,他们谁也不肯退让,所以事情便没有了回旋的余地,李鸿章因此负气出走江西。见李鸿章真的走了,曾国藩特别生气,认为李鸿章不应该在自己困难之际离开自己,因此得出“此君难与共患难”的结论,由是观之,曾国藩并非真的希望李鸿章离开自己,当时说的都是气话,所以,李鸿章真的走了以后,他又特别伤心;而李鸿章经过此事,也对曾国藩有了很大看法,他对人说,自己此前以为曾国藩是豪杰人士,“今乃知非也。”

李鸿章到江西后,本想干一番事业,哪知并不顺利。这次的负气出走,对两个人的损失都很大,在曾国藩一方,失去了一个得力助手;在李鸿章一方,离开了曾国藩这棵大树,他单枪匹马很难施展自己的抱负。双方因此都开始反思,都认为自己当初太冲动了,曾国藩产生了把李鸿章重新召回来的念头,李鸿章也有了重新回到曾国藩身边的想法;但两人都很有个性,谁也不肯主动退让。既然双方都有摒弃前嫌之意,那么只需要一个合适的机会,双方就会言归于好了。不久,这个机会来了,曾国藩进攻安庆取得胜利,李鸿章得知消息后,便有了主意,他趁机写信给曾国藩,对他表示祝贺。虽然这封信中没有提要回来的意思,但曾国藩是何等聪明?他马上就看出这是李鸿章在试探自己,便就着这个台阶,回信邀请李鸿章回营,李鸿章收到信后,便兴致勃勃地再度回到了曾国藩身边。

胸怀宽广,不拘小节

不久之后,曾国藩派李鸿章组建淮军、驶援上海,随后又推荐他担任江苏巡抚,这是李鸿章成就事业的起点。两人虽然不在一起共事了,但在家国事务上却仍然联系紧密,因为江苏巡抚是在两江总督(曾国藩后来升任两江总督)领导之下的,但在有些问题上,李鸿章并不完全听命于曾国藩,还是据理力争、坚持己见,1862年,无为等地吃紧,曾国藩扣留了淮军的九个营以增加防卫,但李鸿章却坚持将这九个营移防上海,无奈之下,曾国藩只好同意,并写信给李鸿章,希望他能够谅解自己。

从这件事上,可以看出曾国藩的过人之处,他虽然是李鸿章的上级,但并没有固执己见,而是思虑再三,最终同意了下属的请求;而且,还为此事写信给下属请求谅解,可见其心胸之大。在李鸿章遇到挫折时,曾国藩还出手相助,1863 年,朝廷命李鸿章的淮军前往南京增援曾国藩的九弟曾国荃部,但李鸿章却迟迟按兵不动,因此受到了朝廷的严责,曾国藩便替李鸿章辩解说:“李鸿章平日任事最勇,进兵最速,此次会攻金陵,稍涉迟滞,盖绝无世俗避嫌之意,殆有让功之心,而不欲居其名。”

师生和同僚的一段佳话

曾国藩与李鸿章,都是中国近代史上叱咤风云的人物,都是晚清重臣、封疆大吏,两人的关系,经历了复杂的演变过程,由师生、到上下级再到同级,关系的变化,自然会在交往过程中引起微妙的变化,既要践行师生之伦,又要维护官场逻辑,处理起来,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但纵观两人的交往经历,虽然也产生过矛盾,但都处理得十分融洽,更多的是相互支持、相互配合,很好地兼顾了“师生之伦”与“官场逻辑”,为后世树立了典范。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14: 解放军海军副司令员撰文:还北洋海军将
2014: 润涛阎剪影
2013: 何新:两会结束的感想
2013: 何新:两会结束的感想
2012: 突破重重铁幕,一张山城人民勇敢的照片
2012: 由于要学朝鲜学古巴,使得一些人产生了
2011: 数千万的冤魂,无数强征的慰安妇及劳工
2011: 详析少奇子女关于父死的“注水回忆”(
2010: “张莘夫事件”- 苏军从东北撤军的导火
2010: 当年外蒙古正式独立出去的时间表!